新生兒的三個敏感部位,如何清潔護理?新手父母要學會這幾個技巧

2020-12-19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親,在嗎?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我的寶寶10天了,今天給寶寶清潔臍部的時候,可能不小心,把臍帶弄脫落了,後來發現有一些血絲流出,怎麼辦呢?今天在寫文章的時候,後臺收到一位新手媽媽的求助留言。

我告訴這位媽媽,如果只是剛脫落的時候有一點點血絲流出,不用擔心,先用75%酒精消毒,再細心觀察,如有其他異常,就要帶寶寶去兒科檢查。後來,她告訴我,寶寶沒有其他不適,臍部也沒有血絲流出來,終於放心了。

身邊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第一次照顧新生兒寶寶,在給寶寶的敏感部位清潔護理的時候,總是遇到各種問題。回想起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沒有進行崗前培訓,我也是各種手忙腳亂。今天,我整理了新手父母常遇到的問題,新生兒的敏感部位,如何清潔護理,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們來看看新生兒的敏感部位有哪些?我們通i常說的新生兒的敏感部位指臍部、囟門、和小屁股這三個部位。那麼,這三個部位如何清潔護理呢?我們下文一一為大家詳細講解。

01臍部的清潔護理

新生兒的臍部護理很重要,新手父母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清潔護理方法,避免感染。

①每天正確消毒

新生兒的臍部要每天進行正確的消毒。具體操作方法:提前準備好消毒棉籤、75%酒精。 給寶寶做臍部清潔護理時,先洗淨雙手,當臍帶沒有脫落時,左手捏起臍帶殘端,輕輕提起,右手用消毒棉籤蘸75%酒精後,圍繞臍帶根部進行擦拭消毒。

當臍帶已經脫落時,洗淨雙手後,用消毒棉籤蘸75%的酒精輕輕擦淨臍窩和臍輪,不遮蓋,不包紮,讓臍帶暴露、自然乾燥。用這樣的方法,每天早晚都要消毒1次,保持清潔。

②正確使用尿布或紙尿褲

給寶寶換溼尿布或紙尿褲時,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尿液過多蔓延至臍部發生汙染。尤其是給男孩換尿布時,應先將」小雞雞「朝下放好,避免朝上尿溼尿布汙染到臍部而發生感染。

③保持臍部乾燥

大多數新生兒的臍帶結痂會在7~14天後脫落,但也存在特殊的情況。在嬰兒臍部創面結痂脫落前,注意千萬不要讓肚臍沾水。在日常護理中,一定要保持臍部的乾燥。

02囟門的清潔護理

囟門是新生嬰兒腦顱的「窗戶」,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害,所以囟門的日常清潔護理非常重要。

01.日常護理

不要給新生兒寶寶使用材質太硬的枕頭,如綠豆枕、蠶枕,否則很容易引起嬰兒頭部變形。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尖銳硬角弄傷嬰兒的頭部。如果寶寶不慎擦破了頭皮,應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另外,冬天外出應要給新生兒寶寶戴上較厚的棉帽子,在保護囟門的同時也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02.注意清洗

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要用嬰兒專用洗髮液,千萬不要用強鹼肥皂或者大人的洗髮液,以免刺激頭皮。媽媽在給寶寶清洗時手指應平放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不要用力按壓或者用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如果囟門處有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香油蒸熟後潤溼浸透2~3小時,待這些汙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髮的生長方向擦掉。

03屁股的清潔護理

我們知道,新生兒的皮膚非常稚嫩,稍有不慎,白淨而稚嫩的皮膚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屁股。如果媽媽稍微護理不理,就很容易出現「紅屁股」。因此,媽媽一定要精心呵護,護理時手法要得當。 給新生兒寶寶的屁股的日常護理方法,可以參與以下幾點。

寶寶的浴盆、小毛巾、護臀霜、乾淨尿布或尿褲等物品都需準備齊全。寶寶啼哭時馬上觀察,看看是否已浸溼尿布或排便等。如果嬰兒尿溼,要把尿布取下,換上乾淨的尿布或尿褲。如果寶寶大便了,媽媽每次要用溫水將寶寶的屁股清洗乾淨,然後用柔軟毛巾把水沾幹,再換上乾淨的尿布或尿褲。如果寶寶的屁股發紅,則應在屁股及肛門周圍塗上護臀霜,再為寶寶換上柔軟的尿布或尿褲。

04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新生兒的日常護理很重要,新手父母一定要提前學習,讓寶寶在你的細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寶寶的口腔護理清潔?三個不同時期方法不同,你做對了嗎
    當然會,小寶寶也會和大人一樣,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潔護理,也會產生口臭。因此,父母一定要做好寶寶的口腔清潔護理工作。寶寶的口腔護理工作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專家提醒,寶寶的口腔護理應該從新生兒期做起,不同時期的護理方不同,父母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學會正確的護理。讓寶寶從小就擁有一口健康潔白的好牙齒,為今後健康的恆牙以及更有質量的健康人生打下好基礎。
  • 寶寶洗澡有「講究」,這4個部位別亂洗,新手父母要掌握正確步驟
    很多新手父母在面對寶寶的洗澡問題時,往往都會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們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對眼前這個軟軟糯糯的小人下手。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姿勢才能讓寶寶洗的舒服和安全,所以很多時候給孩子洗澡的重任往往會落到老人身上。給新生兒洗澡確實並不容易,但是作為父母還是應該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 新手父母必學招式:怎樣給新生寶寶做基礎清潔,超全匯總
    新手父母必學招式:怎樣給小寶寶做基礎清潔,一定看仔細哦!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都小小的,嫩嫩滴,該如何下手是好啊?別急,慢慢來,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做得都很好,是個熟手媽媽了~本文將為新手爸媽解決以下問題:(文章較長,建議新手爸媽耐心閱讀!)1、寶寶臍帶多久脫落?如何進行安全清潔?2、如何為寶寶進行眼睛的清潔?
  • 新生兒護理細節多,過度清潔也是錯,下面幾個地方別多洗
    孩子在剛剛出生之後,作為父母也會萬分的緊張,有很多新手父母之前沒有經歷過,所以不知道該如何來護理新生兒,因此也曾經做錯過很多的事情。專業的醫生就表示在護理新生兒過程中6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否則只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 新生兒要怎麼洗澡?新手媽媽學會這6步驟,得心應手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一朝分娩,初為人母,心裡是既高興又緊張,新手父母在孩子還沒出生前,肯定也惡補了些許新生兒護理知識,大部分父母會漏掉這個環節,就是如何給新生兒洗澡?細節決定事情的成敗。剛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對孩子如何洗澡感到不知所措,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很多新手爸媽都覺得相當燙手。俗話說,要想贏要先想輸,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的,在給新生兒洗澡前,就要先準備好嬰兒用品等。
  • 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寶寶天性是好動的,父母稍微不注意,他們就會把自己的身體弄髒,一旦發現寶寶的身上髒了,父母就要給寶寶洗澡,給寶寶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新手父母經常會因為給寶寶洗澡而把家中弄得一團糟,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不是只要把寶寶洗乾淨就行,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給新手寶媽的建議:5個新生兒常有的症狀,護理方法學起來!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給新手寶媽的建議,5個新生兒常有的症狀,護理方法學起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由於經驗有限,所以對於新生兒的一些現象會非常緊張,總擔心是不是生病了。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有一個3歲的孩子,這3年,開心果媽媽覺得自己在育兒上所學的知識,要遠超工作、日常所學的內容。而育兒、教育、護理等,是新手父母們要持續學習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學不學得好,直接關乎孩子的成長。
  • 新手爸媽須知:嬰兒身上有三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洗錯會害了娃
    導讀:新手爸媽須知:嬰兒身上有三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洗錯會害了娃新生兒出生以後,需要爸媽的精心護理。但是提起洗澡,很多爸媽都比較糾結,尤其是冬天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洗澡?不洗澡擔心孩子不舒服,洗了又擔心孩子生病感冒。
  • 0~6個月寶寶養育,要避開哪些誤區?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科學育兒小建議】 有些母乳餵養的寶寶每次進食後不久就會排便或是邊吃邊排便,這是胃結腸反射造成的。每當胃部有食物進入時就會刺激消化系統活動,而引起排便,以後隨著消化系統功能成熟會好轉。 新手父母要學會看懂寶寶的大便,對了解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有很好的幫助。
  • 新生兒護理,你最關心的問題都在這!
    如今,許多母親在分娩三天後,就會精疲力盡地回家,根本沒時間學習護理新生兒的知識。但不要過於擔心和陷入照顧新生兒的細節,育姐就新手父母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幫助大家解答:1.如何使哭鬧的嬰兒平靜下來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分辨出嬰兒的飢餓聲和疲勞的哭聲。同時,首先要確定是不是該換尿布了、餓了、或是太熱或是冷的。然後試著安慰他:-護理他。
  • 20個新生兒護理常識,獻給新手媽媽
    今天我們來分享的是新生兒寶寶護理的實踐經驗,大寶寶也適用哦~希望對新手爸媽有用。1.戴手套注意剪掉裡外兩面的線頭,以免纏住手指造成血流不通。2.寶寶餵奶時睡著,可以摸耳朵或摸腳心叫醒,不要大力彈腳心,或者放下換尿片喚醒吃奶。
  • 新生兒手腳冰涼正常嗎?4個新生兒護理要素,月嫂都不一定知道
    在這一個過程中,嬰兒的手和腳顯得不那麼重要,因此劃分到身體的熱量也會較少。這也是為什麼手腳部位會比其他身體部位更涼的原因。同時這也只是意味著孩子的血液循環流動較少,從而造成了孩子的手腳冰涼。但是很多新手的爸媽卻不這樣認為,很多新手寶爸寶媽會選擇給孩子增添更多的衣物,採用「物理捂熱」的方式給孩子升溫,但是一定程度上,則會讓新生兒感到特別的不便,直至以哭鬧的方式來反抗父母。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先用手進行觸碰孩子的脖頸部和背部,來感受孩子的溫度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的話是不需要添加衣物的。
  • 新生兒護理20個重點注意事項,新手媽媽必看
    今天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坐月子期間對新生兒護理的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新手媽媽。新生兒新生兒護理的20個重點注意事項,記得劃重點做筆記咯。9、新生兒頭痂是正常現場,新手媽媽不要用手去摳,避免摳破寶寶頭皮受感染。正常在3個月內自行消失,我們也可以用棉籤沾點茶油擦拭,等頭痂軟化後溫水衝洗。
  • 新生兒五官清潔要點(寶媽收藏)
    口腔護理新生兒的口腔黏膜又薄又嫩,不用試圖去擦拭它。如果發現寶寶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寶寶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千萬別胡亂用什麼東西去挑破這些正常的事物哦。哺乳媽媽應在每次餵奶前可以考慮適當用溫水清洗乳房,保持寶寶口腔的清潔。鼻腔的護理寶寶的鼻腔黏膜比較薄嫩,不要隨意摳挖新生兒鼻孔。
  • 清潔是保養的第一步,身體這4個部位清潔技巧,快看看你清潔到位了沒
    身體各個部位清潔護理要注意哪幾點呢? 1、面部清潔 想要做好面部肌膚保養問題就得做好清潔工作,這是第一步千萬不要犯懶,首先是水溫的調節,水溫不要過熱,也不要過涼,保持在37度左右就可以了。尤其是一些敏感肌的人,更是得注意水溫這個問題。
  • 把新生兒接回家後,6個部位謹記別過度清潔,否則反倒傷了娃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新生兒該如何照護?這對新手爸媽來說絕對是件大難事兒。把新生兒接回家後,他的每一個舉動,新上任的家長都很頭疼。不會說話只會哭,渾身軟綿綿,看著就脆弱。但其實只要仔細些,也不是很難學,新手爸媽們快看過來吧~01寶寶的6個部位,謹記別過度清潔
  • 新生兒護理有講究,這幾方面要注意?新生兒護理12大禁忌也要記
    從出生後臍帶結紮開始到28天的這段時間定為新生兒期,新生兒期是胎兒的繼續,需要好好的護理以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新生兒剛出生時醫生會對他進行一些護理,那麼出院後在家我們對新生兒的護理又要注意哪些呢?新生兒護理需要寶爸寶媽們特別細心的照料,如果初為人母的寶媽沒有太多經驗,可以聽聽身邊老人說的,自己也可以在網上多學學,取益舍弊。
  • 新生兒經常放屁是什麼原因?看看金牌月嫂的方法,新手父母要學會
    新生兒體內的氣體潛藏的危害新生兒由於剛和媽媽的身體分開,自身的免疫系統和腸道裡的菌群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如果新生兒護理或者飲食不當,體內極易產生廢氣。也許寶爸和寶媽們總是用我們排氣時的狀態想像新生兒的話就大錯特錯了。新生兒體內氣體過多會存在以下幾點危害。
  • 嬰兒的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要隨便清洗,洗錯影響寶寶健康
    寶寶並不是越乾淨越好,清洗過度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寶寶身上的有些部位不宜清洗得太勤,這才是真正的愛寶寶。一、嬰兒的這3個部位不能隨意清洗1、鼻孔有些父母有用手挖鼻孔的習慣,看到孩子鼻孔裡有東西,也習慣性幫孩子清除,父母的這種做法可能會使細菌侵入鼻黏膜,引起發炎出血,甚至化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