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書蟲媽媽
「親,在嗎?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我的寶寶10天了,今天給寶寶清潔臍部的時候,可能不小心,把臍帶弄脫落了,後來發現有一些血絲流出,怎麼辦呢?今天在寫文章的時候,後臺收到一位新手媽媽的求助留言。
我告訴這位媽媽,如果只是剛脫落的時候有一點點血絲流出,不用擔心,先用75%酒精消毒,再細心觀察,如有其他異常,就要帶寶寶去兒科檢查。後來,她告訴我,寶寶沒有其他不適,臍部也沒有血絲流出來,終於放心了。
身邊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第一次照顧新生兒寶寶,在給寶寶的敏感部位清潔護理的時候,總是遇到各種問題。回想起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沒有進行崗前培訓,我也是各種手忙腳亂。今天,我整理了新手父母常遇到的問題,新生兒的敏感部位,如何清潔護理,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們來看看新生兒的敏感部位有哪些?我們通i常說的新生兒的敏感部位指臍部、囟門、和小屁股這三個部位。那麼,這三個部位如何清潔護理呢?我們下文一一為大家詳細講解。
01臍部的清潔護理
新生兒的臍部護理很重要,新手父母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清潔護理方法,避免感染。
①每天正確消毒
新生兒的臍部要每天進行正確的消毒。具體操作方法:提前準備好消毒棉籤、75%酒精。 給寶寶做臍部清潔護理時,先洗淨雙手,當臍帶沒有脫落時,左手捏起臍帶殘端,輕輕提起,右手用消毒棉籤蘸75%酒精後,圍繞臍帶根部進行擦拭消毒。
當臍帶已經脫落時,洗淨雙手後,用消毒棉籤蘸75%的酒精輕輕擦淨臍窩和臍輪,不遮蓋,不包紮,讓臍帶暴露、自然乾燥。用這樣的方法,每天早晚都要消毒1次,保持清潔。
②正確使用尿布或紙尿褲
給寶寶換溼尿布或紙尿褲時,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尿液過多蔓延至臍部發生汙染。尤其是給男孩換尿布時,應先將」小雞雞「朝下放好,避免朝上尿溼尿布汙染到臍部而發生感染。
③保持臍部乾燥
大多數新生兒的臍帶結痂會在7~14天後脫落,但也存在特殊的情況。在嬰兒臍部創面結痂脫落前,注意千萬不要讓肚臍沾水。在日常護理中,一定要保持臍部的乾燥。
02囟門的清潔護理
囟門是新生嬰兒腦顱的「窗戶」,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害,所以囟門的日常清潔護理非常重要。
01.日常護理
不要給新生兒寶寶使用材質太硬的枕頭,如綠豆枕、蠶枕,否則很容易引起嬰兒頭部變形。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尖銳硬角弄傷嬰兒的頭部。如果寶寶不慎擦破了頭皮,應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另外,冬天外出應要給新生兒寶寶戴上較厚的棉帽子,在保護囟門的同時也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02.注意清洗
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要用嬰兒專用洗髮液,千萬不要用強鹼肥皂或者大人的洗髮液,以免刺激頭皮。媽媽在給寶寶清洗時手指應平放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不要用力按壓或者用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如果囟門處有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香油蒸熟後潤溼浸透2~3小時,待這些汙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髮的生長方向擦掉。
03屁股的清潔護理
我們知道,新生兒的皮膚非常稚嫩,稍有不慎,白淨而稚嫩的皮膚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屁股。如果媽媽稍微護理不理,就很容易出現「紅屁股」。因此,媽媽一定要精心呵護,護理時手法要得當。 給新生兒寶寶的屁股的日常護理方法,可以參與以下幾點。
寶寶的浴盆、小毛巾、護臀霜、乾淨尿布或尿褲等物品都需準備齊全。寶寶啼哭時馬上觀察,看看是否已浸溼尿布或排便等。如果嬰兒尿溼,要把尿布取下,換上乾淨的尿布或尿褲。如果寶寶大便了,媽媽每次要用溫水將寶寶的屁股清洗乾淨,然後用柔軟毛巾把水沾幹,再換上乾淨的尿布或尿褲。如果寶寶的屁股發紅,則應在屁股及肛門周圍塗上護臀霜,再為寶寶換上柔軟的尿布或尿褲。
04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新生兒的日常護理很重要,新手父母一定要提前學習,讓寶寶在你的細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