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剛剛出生之後,作為父母也會萬分的緊張,有很多新手父母之前沒有經歷過,所以不知道該如何來護理新生兒,因此也曾經做錯過很多的事情。專業的醫生就表示在護理新生兒過程中6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否則只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1.不要過度清潔耳朵
有很多的寶媽會發現孩子的耳朵內出現耳垢,因此就會選擇給孩子挖耳朵。殊不知孩子的耳道狹窄且脆弱,不可以用棉籤之類的東西去挖,稍微一個不小心就會影響到耳膜的健康,容易會造成耳朵出血。醫生表示熬死,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達到保護耳朵的效果,具有自淨的能力,並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平時儘量不要讓寶寶的耳朵進水,在清理時只需要用棉籤清理外部的輪廓即可。
2.不要過度清理鼻腔
很多的寶寶鼻腔內都會有分泌物,但是新生兒並不會自己擰鼻涕,所以有時候就會造成呼吸不暢等現象。有些家長會自助主張幫助嬰兒去清理鼻腔,殊不知嬰兒的鼻腔黏膜本來就比較脆弱,在清理過程中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會出現鼻腔出血,還會造成細菌或者病毒入侵。要是發現鼻涕比較多,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或者使用專用的吸鼻器。
3.不要過度清理肚臍眼
都說寶寶在出生之後臍帶就是第1道傷口,首先就應該引起重視。寶寶在出生之後就需要把臍帶剪掉,等待3~4個星期會逐漸的脫落,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護理,否則容易會發炎。一般在護理過程中需要使用75%的醫用酒精,每天應該消毒2~3次。
4.不要過度清理頭皮
小寶寶的頭皮總會有很多的胎脂,有很多家長就會用力清洗,甚至還會用指甲去摳,這種操作是錯誤的,很可能就會造成感染。平時可以用潤膚油或者沐浴液,在經過幾次衝洗之後也會變得比較乾淨。
家長在照顧寶寶時自然希望能夠無微不至,可是有的時候也算是好心辦壞事,有些地方根本就不應該過度清洗,否則就不是為了孩子好,還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以上的這幾個細節內容就應該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