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

2020-12-28 中國生物技術網

通常,我們認為創傷性腦損傷(TBI)以及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

然而,北京時間12月2日,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eLif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團隊只用幾劑實驗性藥物,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恢復了動物的正常大腦功能,逆轉其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和思維靈活性下降。該研究顯示,這種名為ISRIB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創傷性腦損傷數月後恢復記憶功能,此外,它還能逆轉唐氏綜合症認知障礙、預防與噪音相關的聽力損失、對抗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甚至還能增強健康動物的認知能力。

在這項新研究中,用藥後的衰老小鼠的認知能力迅速恢復,同時,大腦和免疫細胞也會恢復了活力。

研究通訊作者、UCSF腦脊髓損傷和神經認知研究中心主任、神經外科學、物理治療學和康復科學系教授Susanna Rosi博士說:「ISRIB非常快速的效應首次表明,與年齡有關認知喪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能是由一種可逆的生理性『阻滯』造成的,而非永久性的降解所引發。

Susanna Rosi

研究共同通訊作者、UCSF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Peter Walter補充說:「數據表明,衰老的大腦並沒有像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永久喪失必要的認知能力,反而這些認知資源仍然存在,但由於細胞壓力的惡性循環導致了某種程度上的阻斷。我們用ISRIB展示了一種打破這種循環並恢復與年齡相關認知能力衰退的方法。

Peter Walter

Walter教授因其數十年來對細胞應激反應的研究,獲得了多項科學獎項,包括突破獎、拉斯克獎和邵逸夫獎。

2013年,Walter實驗室發現了ISRIB,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細胞被其中一種應激反應抑制後,重新啟動其蛋白質產生機制。這種細胞質量控制機制稱為綜合應激反應(ISR)ISRIB代表ISR InhiBitor(ISR抑制劑

低溫電子顯微鏡下的ISRIB 圖片來源:Adam Frost實驗室

ISR通常會檢測細胞中蛋白質產生的問題(病毒感染或致癌基因突變的潛在跡象),並通過抑制細胞的蛋白質合成機製作出反應。Walter的團隊發現,這種安全機制對於清除行為異常的細胞至關重要,但如果被卡在像大腦這樣的組織中的特定位置時,就會導致嚴重的問題,因為細胞會失去正常活動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Walter和Rosi最近通過在小鼠身上的研究顯示出,長期ISR活化與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持續的認知和行為缺陷有關。短暫的ISRIB治療可以重新啟動ISR,並且,幾乎在一夜之間恢復了動物正常的大腦功能。

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認知缺陷常被比作早衰,這使Rosi和Walter懷疑ISR是否也可能是純粹與年齡相關認知衰退的基礎。眾所周知,衰老會影響整個機體的細胞蛋白質產生,因為生命中的許多傷害不斷積累,慢性炎症等應激因素會逐漸侵蝕細胞,有可能導致了ISR的廣泛激活。

Rosi說:「我們已經看到了ISRIB如何在患有創傷性腦損傷的動物中恢復認知能力,接下來我們要研究這種藥物能否逆轉衰老症狀。這似乎是一個瘋狂的想法,但也合乎邏輯。」

ISRIB改善認知,增強神經元和免疫細胞的功能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訓練老年小鼠通過尋找一個隱藏的平臺以從水迷宮中逃脫,這對於年長的動物來說通常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在三天的訓練過程中,每天接受小劑量ISRIB的老年小鼠能像年輕小鼠一樣完成任務,比沒有接受該藥物的同齡動物要好很多。

研究人員隨後測試了這種認知恢復持續了多久,以及是否可以推廣到其他認知領域。

在最初的ISRIB治療後的幾周,他們訓練相同的小鼠找到走出迷宮的路。為了對老年鼠的精神靈活性進行測試,迷宮的出口每天都在變化。這些老年鼠就像人老了一樣,越來越舉步維艱。但三周前接受ISRIB短暫治療的小鼠仍表現出年輕鼠應有的水平,而未接受治療的老年鼠繼續在迷宮中掙扎。

為了了解ISRIB如何改善大腦功能,研究人員在給動物單劑量ISRIB一天後研究了海馬體細胞的活性和解剖結構。海馬體是大腦中對學習和記憶起關鍵作用的區域。他們發現,神經元老化的共同特徵在一夜之間就消失了:神經元的電活動變得更加活躍,對刺激的反應也更加敏感,細胞與周圍細胞的連接更加牢固,同時也顯示出與其他細胞形成穩定聯繫的能力,而這種聯繫通常只在年輕小鼠中才會出現。

目前,研究人員仍在繼續研究ISR如何在衰老和其他情況下幹擾認知,以及ISRIB導致的認知益處能持續多久。這項新發現還引發了一些疑問,其中之一是ISRIB還改變了免疫系統T細胞的功能,而T細胞也容易出現與年齡相關的功能障礙。研究結果表明,ISRIB可以通過另一種途徑改善老年動物的認知能力,並可能對老年痴呆症和糖尿病等與免疫系統老化引起的炎症加劇有關的疾病產生影響。

Rosi說:「這項研究讓我非常興奮,因為我們知道衰老對T細胞有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這些變化會影響海馬體的功能。目前,這只是一個有趣的觀察結果,但它給了我們一套非常激動人心的生物學謎題需要解決。

ISRIB對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具有廣泛的影響

事實證明,長期ISR的活化以及由此導致的細胞蛋白質產生障礙可能在一系列神經疾病中發揮作用。以下是根據Walter和他的同事、貝勒醫學院的Mauro Costa-Mattioli最近的一篇綜述,列出的部分症狀,有可能可以使用ISRIB來治療:

額顳葉痴呆阿爾茨海默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多發性硬化症創傷性腦損傷帕金森症唐氏綜合症白質退化朊病毒疾病Walter說,ISRIB目前已經獲得Calico的許可,Calico是一家位於加州舊金山南部的公司,致力於衰老生物學的研究。其他製藥公司也開始採用靶向ISR的方法來治療疾病。

有人可能認為,幹擾關鍵的細胞安全機制ISR肯定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但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在所有的研究中都沒有觀察到任何副作用。

Walter說,這可能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首先,它只需要少量的ISRIB就可以將不健康的、長期的ISR活化恢復到一個更健康的狀態,隨後它仍然可以對單個細胞的問題做出正常反應。其次,將ISRIB應用某些以強有力的形式使用ISR細胞的疾病而言,如抵抗侵襲性病毒感染時,它幾乎沒有作用。

自然,這兩個因素使ISRIB不太可能產生負面作用,因此作為一種潛在的治療候選藥物他更具有吸引力。

Walter說:「這太不可思議了,真的讓人難以置信,但是對於ISRIB,我們似乎找到了一個操縱ISR最佳位置的理想治療窗口。」

論文連結: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62048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近乎逆轉衰老,讓老齡動物恢復年輕水平
    這種名為ISRIB的藥物效用已經在實驗室研究中得到證實,它可以在經歷創傷性腦損傷(TBI)數月後,恢復記憶功能;逆轉唐氏綜合症的認知障礙;預防與噪音相關的聽力損失;對抗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甚至可以提高健康動物的認知能力。研究發表在《eLife》上。
  • 原本永久性視力損傷重見光明,患帕金森症再成運動健將,實驗小鼠...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日前,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楊輝研究組首次在成體中實現了視神經節細胞的再生,恢復了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研究人員還將膠質細胞轉分化成多巴胺神經元,消除了帕金森疾病的一些症狀。
  • 《自然》:逆轉衰老時鐘!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20 年 4 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將實驗小鼠大腦中的膠質細胞轉分化為神經元,成功地恢復了小鼠因視神經節細胞死亡而造成的永久性視力損傷,該研究為進一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個新路徑。
  • 新生嬰兒缺氧腦損傷易致癲癇、腦癱,血液測試可快速發現
    近日,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血液測試,可以確定嬰兒在出生時是否大腦缺氧。原型測試是基於對45名出生時缺氧的嬰兒血液樣本的研究,這種缺氧被稱為出生窒息,會增加罹患腦性麻痺和癲癇等殘疾的風險。之前的研究發現,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因缺氧而造成的長期腦損傷。缺氧是足月嬰兒死亡和神經功能障礙的最常見原因,高收入國家每1 000名活產嬰兒中有2至3人缺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1 000名活產嬰兒中有10至20人缺氧。
  • 科學家介紹三個飲酒最有害的年齡段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指出了三個飲酒最有害的年齡段。他們把自己的文章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SPUTNIK / IGOR ZAREMBO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即使適度飲酒也可能導致腦損傷和進一步的後果。研究中稱:「現有的資料證明了三個大腦動態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可能對酒精的毒害神經作用特別敏感。
  • 科學家發現,大腦迫切需要注意力
    筆者:三體-小遙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大腦的進化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雖然科學家們至今無法準確描述出人類的大腦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開始進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腦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魷魚的大腦構造比狗的還複雜,科學家:魷魚可能是下一代智慧生物
    曾經有科學家指出,如果人類滅絕了,最有可能代替人類成為下一代「萬物之靈」的智慧生物,可能是魷魚——它們需要經過至少2億年的時間進化,並走向大陸成為陸生魷魚。你可能會問:魷魚的身體這麼小,它們的大腦也不會有多大,能有多聰明?
  • 一鍵返老還童,哈佛科學家及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
    她說,如果科學家們能夠在其他動物中重現這些結果並揭示它們的機制,那麼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治療人類眼部和其他身體部位中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該團隊選擇了科學家們10多年來使用的將成體細胞變成類似於胚胎幹細胞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的四種重編程因子(c-Myc、Klf4、Sox2和Oct-3/4,將動物暴露在所有這四種重編程因子中會導致腫瘤)中的三種:Oct4 (也稱為Pou5f1)、Sox2和Klf4。
  •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果蠅的一系列神經元。 Z. ZHENG ET AL.
  • 新冠致使三分之一老年患者出現精神錯亂,死亡風險增加24%
    譫妄是老年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常見症狀,65歲以上感染者約佔三分之一。 研究人員說,譫妄對老年人尤其有害,會增加他們患上嚴重疾病和死亡的可能性。一項全美範圍的研究觀察了817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老年患者,其中226人(28%)被診斷為精神錯亂。這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8歲,其中84%(37%)神志不清的患者沒有任何典型的Covid症狀——比如發燒或呼吸急促。84名譫妄患者在醫院死亡,科學家說,譫妄增加了24%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的ICU住院的可能性。
  • 天才的大腦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
    但在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腦出血手術後,突然間喜歡了畫畫,並且可以非常容易進行繪畫,在不可思議的驚嘆聲中,一夜之間成為繪畫藝術天才。這可能是他的腦神經由於中風,通過外科手術幹預重新連接的過程中,激活了其中的某些部位或者神經元,導致他一夜之間成為了繪畫藝術天才。科學解釋:有一種稱為「感覺」的超感官能力超越了大腦的所有感官能力。
  • 家貓一個月能殺死多少野生動物?科學家研究925隻貓,不可思議
    寵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很多人會養貓或是狗這樣的寵物,這些動物都是比較有靈性的,往往很多人都會把這些寵物視為珍寶,因為這些寵物是比較聰明的,它們會與自己的主任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不過貓與狗不同,貓是一種喜歡我行我素的生物,它們喜歡自由,作為貓科動物,貓是有一定野性的,雖然很多家貓吃的都是貓糧,但是貓也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們天性就會捕獵,貓會抓老鼠,所以老鼠的天敵是貓,見到貓就會逃跑,但是除了老鼠以外,貓也會捕其他的動物。
  • 科學家發現吃奶酪和喝紅酒可以減緩大腦衰老
    吃奶酪和喝紅酒可以減緩大腦衰老並預防痴呆,這是《Express》引用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科學家們的一項研究報告做出的報導。專家根據對1787名年齡在46至77歲之間的人的飲食分析得出了這個結論。結果證明,即使在老年時,偏好奶酪和紅酒的人的認知功能也更加發達。每周吃羊肉的人在專門的測試中也表現良好。研究報告說:「選擇正確的食物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症,並總體上減緩腦功能的惡化。」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觀察結果將有助於為高危人群推薦飲食。
  • 科學家重建恐龍大腦,竟然僅有豌豆粒大小!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一塊保存非常完好的恐龍頭骨化石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對恐龍大腦進行重建,原來一種狐狸體型大小的恐龍的大腦僅有豌豆粒大小。這塊頭骨屬於一種名為Buriolestes schultzi的恐龍,它是一種狐狸體型大小的食肉動物,大約2.3億年前生活在現今巴西境內。
  • 【科技前沿】小鼠腦損傷模型的製備及腦組織粘彈特性的測定
    【科技前沿】小鼠腦損傷模型的製備及腦組織粘彈特性的測定 2020-09-1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年輕血液或能治癒帕金森病 甚至逆轉衰老
    科學家發現年輕血液或能治癒帕金森病 甚至逆轉衰老  Winnie Lee • 2019-01-07 13:41:04 來源:前瞻網
  • 17歲少女從酒吧二樓摔下造成永久性腦損傷,如今獲賠1.54億
    經診斷,梅根受到永久性腦損傷,面部嚴重受傷,顱骨、脊椎骨和眼窩也發生骨折,需要24小時接受看護。在治療過程中,梅根陷入了昏迷,還被診斷患有癲癇和中風,在經過多次輸血和診治後,她正處於恢復中。同年6月份,梅根的父母將酒吧老闆和大樓業主及物業經理告上法庭,控訴酒吧明知欄杆損壞卻不進行維修和做出警示,還試圖隱瞞此事。
  • 5個關於大腦的傳言,你被騙了多久?
    如果問大腦是什麼樣子的,相信許多人會想到一個圓圓的、兩個淺裂的灰色團塊,上面還布滿了許許多多的「褶皺」,那麼大腦為什麼會有這些褶皺呢?我們都知道許多動物非常聰明,它們能夠做到一些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情並且擁有和人類相同的情感,比如說使用簡單的工具、表現出自我意識等。雖然動物們很聰明,但是科學家認為人類才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
  • 科學家首次確定動物感知時間的神經環路
    他們通過操控小鼠大腦黑質的多巴胺神經元,改變了動物對時間的感知,使它們過長或者過短估計持續的時間間隔。在這項發表於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中,這些科學家首次確定了動物感知時間的神經環路。多年來,該研究小組一直在致力於時間判斷背後的神經科學研究。時間流逝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概念,從神經生物學角度研究它更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
  • 科學家發現特純橄欖油可預防各種疾病
    例如,2012年學習在老鼠身上發現,這種油能改善齧齒動物的學習和記憶測試的表現。 這些發現的假定原因是,特純橄欖油富含多酚類物質。這些是強大的抗氧劑可能逆轉疾病或衰老相關學習記憶障礙的化合物。 幾年前,學習那今日醫學新聞報導發現,超生橄欖油減少了早期神經學上的症狀。阿爾茨海默病在老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