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張照就能知道是什麼垃圾?記者測試了5款垃圾分類軟體,結果卻哭笑...

2020-12-11 上觀

上海強制垃圾分類已經一個月了

簡單的分類問題

早已難不倒「拎得清」的上海市民

但總有些冷門垃圾很難馬上對號入座

幸好這段時間出現了不少

垃圾分類查詢的APP和小程序

與官方的查詢平臺相比

這些APP、小程序有的主打語音查詢

有的甚至能拍照識別是哪種垃圾

那麼,TA們的準確率如何?都靠譜嗎?

記者選取了5款使用人數較多的產品

進行了一番測試


測試軟體:

測試內容:

  • 幹垃圾:奶茶杯、溼紙巾、7號電池、面膜、茶葉包

  • 溼垃圾:雞骨頭、西瓜、茶葉

  • 有害垃圾:感冒藥

  • 可回收物:牛奶盒

拍照查詢

想法很美好,結果有些哭笑不得

如果拍張照就能知道是什麼垃圾,簡直太方便了!懷著激動的心情,記者首先測試了3款帶拍照功能的軟體。分別輸入10種垃圾進行查詢後,小觀卻遺憾地發現:拍照識別的準確率普遍較低!

其中,「垃圾分類」APP和「垃圾分類指南」支付寶小程序的準確率在60%,而「垃圾分類嚮導」小程序的準確率只有可憐的10%

除了識別率低,還有把「西瓜」認成「牛肉」的。(難不成因為都是紅色)

不過,雖然拍照識別準確率還有待提高,識別準確時可挖掘的潛力卻不小

比如:扔帶包裝的食物殘渣,只需一張圖片,就能告訴你外包裝是什麼垃圾,裡面的食物殘渣是什麼垃圾。

又比如,許多「吃瓜群眾」糾結的:西瓜籽是什麼垃圾?西瓜皮是什麼垃圾?包裹西瓜籽的紙巾又是什麼垃圾?這樣的複雜問題,一張圖片就搞定了!


語音、文字查詢

準確率高,詞庫比官方更豐富

相比拍照查詢,5款垃圾分類軟體在文字查詢和語音查詢方面的表現就好很多。

比如:查詢奶茶,官方查詢平臺目前只有「奶茶杯」「塑料奶茶杯」「奶茶紙杯」3個關聯選項。

而在「垃圾分類指南」微信小程序中,卻連奶茶中的「珍珠」「布丁」「仙草」都有分類。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每年要接待800多萬入境遊客。外國遊客到上海後,同樣要遵守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小觀發現,目前,類似「垃圾分類指南」這樣的小程序除了支持中文查詢,還具備了英語查詢的功能,詞彙量也不少呢。

小觀測試的軟體中,有兩款具備語音功能,對不善於打字的人群來說十分方便。在準確率方面,除了「茶葉包」兩款軟體都無法識別外,其他的垃圾都能準確識別。

主打語音查詢的「e丟丟」小程序,除了簡單的分類外,還做了一些溫馨提醒。比如判斷為溼垃圾後,會提示「去袋投放」;扔飲料杯時會提醒「飲料倒入廚房下水口或馬桶」



除了分類

小程序還能幫你直接回收


在測試支付寶平臺的「垃圾分類指南」小程序時,小觀發現,當查詢的垃圾是可回收物時,會直接提示:馬上預約上門回收。

點擊後,就直接跳轉到了支付寶「垃圾分類回收平臺」,只要幾個步驟,就能將垃圾換成現金或是兌換物品啦!


看了小觀的測評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垃圾分類軟體了嗎?

有有網友說:

查詢還是麻煩,希望廠家們給點力

能在包裝上都寫清楚就好了

相信隨著垃圾分類的進一步推廣

一切皆有可能…

你有什麼分類的小妙招?

留言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徵集金點子,學生創意多 溼垃圾入桶自動降溫
    夏天溫度高,溼垃圾加速腐敗,有臭味還孳生蚊蠅。捏著鼻子湊近垃圾桶破袋,成為一些居民的「不愉快」體驗。這種問題,其實用一隻特殊設計的垃圾桶就能解決。日前,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聯合市教委、團市委共同發起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上,一大批來自上海在讀學生的創意聚焦垃圾異味處理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令人耳目一新。 高溫不臭的溼垃圾桶愚一小學向紅分校五(1)班的劉一睿設計製作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桶」。這種垃圾桶有兩種功能:防臭和破袋。
  • 智能垃圾分類掃地機器人
    我們在社會需求調研的基礎上,用視頻識別技術製作智能垃圾分類掃地機器人,解決了掃地機器人不夠智能的問題,提高了垃圾可回收利用率。我們在設計中採用自動和手動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度。 a. 分類功能由攝像頭+GPU完成。如果機器人知道這是可回收垃圾,傳送帶就往左送入紅盒子中;如果是不可回收垃圾,傳送帶就往右送入白盒子中。
  • 垃圾分類直播課進校園 家長可在線互動
    來源:智慧蕭山 拍下二維碼,視頻隨身看 用手機或平板攝像頭拍下右側的
  • 「豬大骨屬於什麼垃圾」?你想知道的垃圾分類知識,家門口就能學到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華煒 通訊員 王志立 王建新 垃圾分類是當下最受關注的社會話題,不少人見面都會互相拷問這個那個「是什麼垃圾」。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呢?別急,你想知道的所有垃圾分類的知識,家門口就可以學到了。拱墅區祥符街道水月苑小區,一處新建成的垃圾分類宣教基地日前正式開館。
  • 垃圾分類帶動千億新市場
    上線服務有扔有收6月25日,餓了麼在上海的「代扔垃圾服務」悄然上線。只要付出12元的單價,就能在3公裡內找到人跑腿扔垃圾。雖然其仍舊要求用戶先行完成垃圾分類,外賣小哥只負責扔進對的垃圾桶,但服務的上線,也被人認為是「新的風向標」。除了大企業之外,也有不少個人盯上了代扔垃圾這個市場。
  • 垃圾分類天線寶寶是什麼梗?支付寶一鍵教你分類垃圾!
    為了老百姓處理生活垃圾更輕鬆,近日,支付寶就推出了多款垃圾分類小程序,千餘種垃圾可以一鍵查詢分類。支付寶上線垃圾分類小程序目前,用戶通過支付寶查詢垃圾分類有兩種途徑:支付寶內搜索「垃圾分類指南」,即可進入小程序,輸入需丟棄的垃圾名稱,立即獲取正確分類結果。
  • 北京垃圾怎麼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攻略
    在北京垃圾怎麼分類呢,有什麼分類技巧呢,小編相信小夥伴們一定都想知道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北京垃圾分類攻略,希望大家喜歡。  十問北京垃圾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將修法,擬明確個人分類責任
  • 微觀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分類效果低於預期
    近一段時間,記者在國家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濟南、泰安蹲點採訪,從細微處看正在進行的生活垃圾分類。調研問卷結果很意外——年輕人分類熱情反而低9月16日下午5點半,濟南歷城區名輝豪庭社區,66歲的「督桶員」王樹合,拉著廚餘垃圾桶到10號樓前準時上崗。
  • 垃圾都去哪兒了?記者跟隨分類垃圾去「旅行」
    今年年底前,南京將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眼下,不少市民在積極參與分類的同時,總不免疑惑:分好類的垃圾去哪兒了?記者從南京市城管部門獲悉,為讓更多市民了解南京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流程,提高分類意識,南京市垃圾分類辦公室組織開展的「跟著垃圾趣旅行」主題宣傳活動於23日正式啟動,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分25批次帶領千名市民去近距離了解垃圾分類的整個流程。
  • 垃圾種類太多,不知道怎麼分?深圳上線垃圾分類查詢系統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清容)垃圾種類太多,分類容易混淆?現在打開手機就能查。22日,記者從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美麗深圳」上線了「生活垃圾分類查詢和投放指引」,輸入垃圾名稱就能知道垃圾所屬哪一類。
  • 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武漢生活垃圾分類管理7月實施
    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武漢生活垃圾分類】武漢強制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5月12日從武漢市城管執法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日前獲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預計今年7月1日起施行。
  • 小龍蝦是什麼垃圾?別笑上海人,長沙全面垃圾分類也快了
    「你是什麼垃圾?」近日,這樣的「拷問」成為上海人的日常。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滬上垃圾分類邁入「硬約束」時代。上海的垃圾分類「戰況」還沒看完,一張在朋友圈瘋轉的長沙市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讓不少長沙人也趕緊學起了垃圾分類。
  •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幹垃圾、溼垃圾,這到底是什麼垃圾,只要你說出來,經過語音識別,垃圾就會自動投入到相應的區域內……」「哇,這也太棒了吧!」11月2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小學生充滿好奇地圍在寶雞文理學院展臺前,認真聽取大學生韋文斌對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的介紹,大家時不時發出讚嘆聲。
  • 上海垃圾分類何時實施詳細情況 史上最嚴垃圾分類開始了
    記者體驗垃圾分類,確實有點累     中午,記者在家住上海閔行區的一位同學家蹭飯,隨她走進小區,宣傳牆上都是最近畫的關於垃圾分類的圖,過道上也有好幾條橫幅。     聊到垃圾分類,她告訴記者,去年開始,小區就已挨家挨戶發垃圾桶,前幾天社區又特意發過分類垃圾桶,目前她家有5個垃圾桶。
  • 家庭醫療垃圾分類挑戰:「你是什麼垃圾?」
    □記者吳文可    11月6日,《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公布,官方明確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說,鄭州市即將真正步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消息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生活垃圾分類上,但你知道家庭常見醫療垃圾怎麼分類嗎?
  • 探訪武漢社區垃圾分類 「菸蒂是什麼垃圾」成為討論焦點
    近日,5名楚才小記者探訪武漢垃圾分類。圖為小學生在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武漢的垃圾分類開展得如何呢?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近日,楚才小記者跟隨長江日報記者一路探訪,前往江漢區海虹景小區了解垃圾分類情況。
  • 重慶如何破解垃圾分類難題:給垃圾袋貼上「身份證」 、分垃圾獲...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7月4日16時訊(記者 董進)「現在垃圾我們都不亂丟了,都收集分類兌積分,換東西好划得來。」從去年以來,渝北區不少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的居民們便嘗到了垃圾分類投放的「甜頭」。作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是重慶主城區城市管理品質提升的重要一環。
  • 福田垃圾分類動真格 記者走訪:垃圾分類意識仍需增強
    開罰首日,福田區的垃圾分情況如何?記者實地走訪了福田區福保街道、梅林街道以及華強北街道等地的垃圾分類投放點,發現大多數小區的垃圾投放點設置完善、宣傳公告欄位置明顯,投放點清理、清洗及時,整體環境都較為乾淨、整潔。但也發現,部分地段的垃圾分類執行較差,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仍需進一步增強。
  • 探訪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居民看不懂小區分類垃圾筒標誌
    作為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南京的垃圾分類原則是四分類,每種分類對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以方便居民辨認和投放。但記者今天(5月3日)在走訪南京玄武區多家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後發現,實際使用中,四分類原則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
  • 垃圾分類成為「熱詞」之後
    它改變的不僅是居民的生活,也讓一些嗅覺靈敏的人覓到了商機,他們在精準扔掉垃圾的同時,正確打開了賺錢的「姿勢」。    分類垃圾桶直接受益    垃圾分類帶來的最直接商機就是垃圾桶的熱銷。    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塑料垃圾桶的主流價位是5—30元,而分類垃圾桶的主流價位是50—200元。在這場變局之中,垃圾桶賣家和生產商無疑是最大受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