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強制垃圾分類已經一個月了
簡單的分類問題
早已難不倒「拎得清」的上海市民
但總有些冷門垃圾很難馬上對號入座
幸好這段時間出現了不少
垃圾分類查詢的APP和小程序
與官方的查詢平臺相比
這些APP、小程序有的主打語音查詢
有的甚至能拍照識別是哪種垃圾
那麼,TA們的準確率如何?都靠譜嗎?
記者選取了5款使用人數較多的產品
進行了一番測試
測試軟體:
測試內容:
幹垃圾:奶茶杯、溼紙巾、7號電池、面膜、茶葉包
溼垃圾:雞骨頭、西瓜、茶葉
有害垃圾:感冒藥
可回收物:牛奶盒
拍照查詢
想法很美好,結果有些哭笑不得
▼
如果拍張照就能知道是什麼垃圾,簡直太方便了!懷著激動的心情,記者首先測試了3款帶拍照功能的軟體。分別輸入10種垃圾進行查詢後,小觀卻遺憾地發現:拍照識別的準確率普遍較低!
其中,「垃圾分類」APP和「垃圾分類指南」支付寶小程序的準確率在60%,而「垃圾分類嚮導」小程序的準確率只有可憐的10%。
除了識別率低,還有把「西瓜」認成「牛肉」的。(難不成因為都是紅色)
不過,雖然拍照識別準確率還有待提高,識別準確時可挖掘的潛力卻不小。
比如:扔帶包裝的食物殘渣,只需一張圖片,就能告訴你外包裝是什麼垃圾,裡面的食物殘渣是什麼垃圾。
又比如,許多「吃瓜群眾」糾結的:西瓜籽是什麼垃圾?西瓜皮是什麼垃圾?包裹西瓜籽的紙巾又是什麼垃圾?這樣的複雜問題,一張圖片就搞定了!
語音、文字查詢
準確率高,詞庫比官方更豐富
▼
相比拍照查詢,5款垃圾分類軟體在文字查詢和語音查詢方面的表現就好很多。
比如:查詢奶茶,官方查詢平臺目前只有「奶茶杯」「塑料奶茶杯」「奶茶紙杯」3個關聯選項。
而在「垃圾分類指南」微信小程序中,卻連奶茶中的「珍珠」「布丁」「仙草」都有分類。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每年要接待800多萬入境遊客。外國遊客到上海後,同樣要遵守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小觀發現,目前,類似「垃圾分類指南」這樣的小程序除了支持中文查詢,還具備了英語查詢的功能,詞彙量也不少呢。
小觀測試的軟體中,有兩款具備語音功能,對不善於打字的人群來說十分方便。在準確率方面,除了「茶葉包」兩款軟體都無法識別外,其他的垃圾都能準確識別。
主打語音查詢的「e丟丟」小程序,除了簡單的分類外,還做了一些溫馨提醒。比如判斷為溼垃圾後,會提示「去袋投放」;扔飲料杯時會提醒「飲料倒入廚房下水口或馬桶」。
除了分類
小程序還能幫你直接回收
▼
在測試支付寶平臺的「垃圾分類指南」小程序時,小觀發現,當查詢的垃圾是可回收物時,會直接提示:馬上預約上門回收。
點擊後,就直接跳轉到了支付寶「垃圾分類回收平臺」,只要幾個步驟,就能將垃圾換成現金或是兌換物品啦!
看了小觀的測評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垃圾分類軟體了嗎?
有有網友說:
查詢還是麻煩,希望廠家們給點力
能在包裝上都寫清楚就好了
相信隨著垃圾分類的進一步推廣
一切皆有可能…
你有什麼分類的小妙招?
留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