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變現壓力。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下稱「江蘇消保委」)調查10家運動App發現,9家平臺銷售的產品出現了問題,商品超半數不達標。其中,作為唯一自營品牌平臺,Keep也被檢測出「配件類商品的產品使用說明不符合標準情況較多」。目前,江蘇消保委已約談了存在問題的運動App平臺,並要求其整改。
對此,keep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時間財經,「在消保委檢測之前,我們的合作機構出具報告顯示,產品是合格的。」對於為何檢測報告會出現偏差,該人士表示,每件商品有不同的檢測機構和標準,具體是哪些機構在檢測,需要進一步核實。
今年6月初,keep宣布已實現整體盈利。其中,2億用戶和10億消費品收入貢獻突出。Keep合伙人、副總裁劉冬曾對外表示,「收入最大規模來自消費品銷售,按近期往前推12個月口徑計算,銷售額達到10億元,利潤率最高的是線上課程,用戶規模超已超2億。」
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Keep 曾傳出裁員傳聞,後公司解釋稱是正常人員優化和業務回調,涉及Keep總員工數800人的10-15%。1個月後,keep關閉一家北京線下門店Keepland。今年3月底,Keep再關閉3家Keepland,Keepland全部撤出上海。2個月後,線下「遇挫」的keep宣布拿到8000萬美元(合計5.66億元)融資。
第三方數據平臺QuestMobile今年3月末發布的《2020年新冠疫情洞察報告》顯示,在健康生活方面,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上漲至8928萬,同比接近翻倍。其中,Keep在節後發起健康減肥互助監督局活動,「日活用戶暴增60%達到613萬」。
投訴千餘條
對於大多數運動移動健身工具平臺來說,廣告、電商是流量變現的主要渠道,keep也不例外。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2月上線的keep,於2016年4月開始試水電商變現之路。但彼時模式非常簡單,只包括商品展示、購買等基本功能,產品也為入門級,均由Keep官方選定。彼時,keep表示未來會推出自有品牌運動裝備。
目前,keep商城已為自營品牌模式,銷售品類也擴充到智能硬體、運動裝備、代餐、服飾等多個板塊。隨後,時間財經以消費者身份詢問keep商城客服時,工作人員表示,商城銷售產品均為keep自己生產。對於自營品牌產品供應鏈參與度,keep一位熟悉流程的人士稱,「我們主要參與研發設計和售後,生產是由合作供應商提供。」
江蘇消保委此次抽檢出現問題的4款樣品文胸中,keep/keep商城銷售的標稱商標為「keep up」的運動文胸透氣性最低,僅52.0mm/s。此外,該公司銷售的跑步襪、防曬頭巾均不合規。
「這說明運動類App平臺延伸電商的不專業和監管不嚴,且與成熟電商之間差距非常大。」艾媒諮詢創始人張毅對時間財經表示。
除質量監管問題,張毅還表示,為拉動銷售,keep在了解用戶身體狀況下推薦產品,但該類平臺缺乏對產品服務的運作經驗,在透支平臺本身能力下,出現服務、監管等多方面投訴。時間財經查閱發現,在黑貓投訴、21N聚投訴上,關於keep的投訴千餘條,主要集中在自動續費、發貨慢等問題上。
「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類App還未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思維中扭轉過來,加之變現需求強烈,忽略了對質量的管控。相比綜合電商平臺,這些運動垂直平臺主要差在供應商管理能力上。」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對時間財經表示。
圖源:keep官網
估值超10億美元
近年來,為完成變現模式,Keep從線上的電商到內容付費,到線下的健身房、輕食配送,甚至開出運動消費品牌店 Keep Store等,形成多個業務線。但從工具類平臺到消費品牌並不容易,全線鋪開的多元化變現方式,也意味著更大的成本投入。
2019年上半年,keep推出「Keep輕食」,以輕食沙拉切入餐飲外賣領域,在供應商上,keep 還選擇了線下健康餐頭部品牌百卡弗。但問題出在資質上,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並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彼時,據北京商報報導,Keep因無線下門店,被認為涉嫌違規。目前,keep輕食已停擺。
對於重投入的線下門店Keepland撤出上海,keep解釋為「出於門店運營效率的考慮,決定閉店暫做修整」。據劉冬2019 年10 月透露的數據,消費品為 Keep 貢獻收入已過半,其中智能硬體佔35%,訓練裝備佔40%,食品佔25%;收入貢獻第二為會員;其次是廣告;最少的是Keepland。
對於Keep Store,今年6月,劉東對該業態的描述已變為「線下零售店只是接觸用戶的一種營銷方式,還沒準備到那麼強的程度。」這離Keep Store面世不到一年,比布局在上海的Keepland時間還短。而相比一年前深耕要「家庭和城市」兩大場景,Keep如今最核心的用戶也變為家庭場景。
在多業務並行下,Keep用戶流量留存似乎也在發生變化。據QuestMobile公布數據顯示,keep用戶使用時長在2017年達到頂峰近5億分鐘後,便一路浮動下滑,到2019年7月,已跌回2016年近3億分鐘的水平。不過,疫情後,用戶使用時長有所回升。
「運動類App的變現途徑比較少,其工具屬性強,用戶停留時間短,但運營成本並不低,這導致整個行業基本都是虧損狀態。個人認為電商只是嘗試變現的途徑之一,甚至不算是太好的途徑。包括keep的電商自營模式,在流量黏性不夠的情況下,自營電商並非能改變局面的戰略性舉措。」網際網路分析師唐欣對時間財經表示。
謹慎的業務收縮背後是人員變動。2019 年10 月,Keep裁掉員工總數的 10%-15%。天眼查也顯示,keep運營主體北京卡路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2019年底至今年3月兩次高管變動,6名高管已撤出4位,剩下創始人王寧和監事彭唯。此外,據時代周報報導,為節省成本,keep2019年3―4季度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從辦公樓退租。2019年9月,keep從原來的亮點文創園搬到位於望京的萬科望京中心。
「從keep變現路徑來看,該公司經營團隊對用戶的分析、對市場的把握,我個人覺得是缺乏耐心和專業度的,當然也可能是資本對其變現期望壓力造成。除此之外,keep還面臨整個行業同質化非常嚴重的問題。」張毅告訴時間財經。
不過,今年5月,keep宣布拿到新一輪5.66億元融資。至此,Keep累計完成7輪融資,融資額超2.5億美元(17.72億元)。據新浪科技報導,這一輪融資後,Keep估值超10億美元。(北京時間財經 武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