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語文課本」之:老舍的《濟南的冬天》

2020-12-09 坐看風雲再起

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翻開初中語文課本的第二篇課文,是老舍的經典散文《濟南的冬天》,通過此文,老舍熱情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範文式的散文大作。此文最初發表於1931年4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創作背景

老舍曾在山東濟南住過四年,在濟南期間,老舍在齊魯大學任教,和新婚妻子胡絜清住在離趵突泉不遠的一所小平房院裡。在濟南,老舍創作之泉如「趵突泉」一般噴湧而出,完成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他陶醉於濟南秀美安適的風光山水,傾情於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他自己在《吊濟南》中說「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由此看來,老舍對濟南的感情不可謂不深。據老舍夫人胡絜青回憶,老捨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創作風格

在人們的印象中,作為有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老舍,在他的長篇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大家看到老舍先生通俗、平白、不假雕飾、幽默詼諧的文風,整體風格是厚重、富有滄桑感的現實主義風格,而在《濟南的冬天》中,文字清麗、細膩、溫情、精緻,使用了比擬、比喻、錯綜、雙關、轉品示現、迭現等近二十種修辭格。文風輕快、自然,以深情的筆調描繪了這塊「風水寶地」。

《濟南的秋天》

姊妹篇

其實,對於他深愛的濟南,老舍還寫過數量眾多的散文作品,其中《濟南的秋天》是此文真正的姊妹篇,他對濟南的秋天的喜愛是一點都不亞於冬天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所以,濟南的秋、冬季是打包「出售」的。

而對於濟南的春、夏兩季,誠如老舍在《大明湖之春》中所描述的:「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給七手八腳的颳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麼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乾二淨,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有這樣的風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作者的印象是不怎麼好的。

此外,老舍還創作了《趵突泉的欣賞》、《到了濟南》、《吊濟南》等描寫濟南的散文。

《趵突泉的欣賞》

對於濟南,作者的特殊情愫

1.愛之深:

作者對於濟南這個「第二故鄉」的深厚感情,不亞於故鄉北平。「在濟南住呢,時常想念北平;及至到了北平的老家,便又不放心濟南的新家。好在道路不遠,來來往往,兩地都有親愛的人,熟悉的地方;它們都使我依依不捨,幾乎分不出誰重誰輕。」對它有著高度的評價:「講富麗堂皇,濟南遠不及北平;講山海之勝,也跟不上青島。可是除了北平青島,要在華北找個有山有水,交通方便,既不十分閉塞,而生活程度又不過高的城市,恐怕就得屬濟南了。到了這裡自自然然會感到一些平淡而可愛的滋味。」他認為濟南是中國北方不可多得的唯一的「水城」,泉,池,河,湖,四者俱備,這才顯出濟南的特色與可貴。濟南的美麗來自天然,山在城南,湖在城北。湖山而外,還有七十二泉,泉水成溪,穿城繞郭。作者對那裡的一山一水,寄寓深情,對那裡的風景名勝流連忘返。「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名勝,閉了眼也曾想出來」。更難得的是它還是個「中古的老城」,有雄偉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在千佛山上北望濟南全城,城河帶柳,遠水生煙,鵲華對立,夾衛大河,是何等氣象。」可說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作者特別鍾情於濟南的秋天和冬天,老舍小時候一直在北平生活,後來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可當他來到濟南後,對冬天的「溫晴」這一特點感受非常強烈。2.責之切:

可是,濟南的美在那個時代全被糟蹋了,20世紀30年代,政府無能,國人昏昏,內憂外患,鬼子窺伺,老舍便說「凡是自然的恩賜交到中國人手裡就會把它弄得醜陋不堪。」——《趵突泉的欣賞》。

政府城市治理的失敗:「因市設的敷衍而淹沒了麗質。大路上灰塵飛揚,小巷裡汙穢雜亂,雖然天色是那麼清明,泉水是那麼方便,可是到處老使人憋得慌。」——《吊濟南》(下同)人民精神上的麻木:「全城籠罩在灰色之中」、「灰色的大夢」、「湖山是多麼美呢,卻始終被灰色籠罩著,誰能不由愛而畏,由失望而顫抖呢?」在日寇的炮火和經濟侵略下,「灰色的濟南,可愛的濟南,已被敵人的炮火打碎。」一座已死的城!:「濟南是久已死去,美麗的湖山只好默然蒙羞了!」正由於作者愛之深,所以才惜之甚、憂之切。

3.寄予深深的希望:

「可是湖山難改,我們且去用血把它刷新重建個美麗莊嚴的新都市。別矣濟南!那是一場惡夢!再會面時,你將是清醒的合理的,以人民的力量築成而歸人民享用的。」

在作者心目中,濟南終將脫胎換骨,取得新的生命。那時,有美麗的風景、名副其實的名勝、寬闊的馬路、富饒的經濟、豐富的物產。

如水的深情

我終於明了了,老舍的作品一貫的特點,是表現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痛斥帝國主義侵略罪行,他的代表作很多都表現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的主題。在抗日期間,老舍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而《濟南的冬天》一文全篇卻突出「溫晴」這一特點,實則有作者的深意。

「濟南的冬天」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實,舊中國腐敗無能,人們因循麻木,以致「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如同南宋「暖風燻得遊人醉」作者期待一股掃蕩這種風氣的清新的社會變革之風,祖國河山能「舊貌換新顏」,到了那時,才有美好的春天!

如今的濟南

相關焦點

  • 七年級語文第二課老舍《濟南的冬天》,開頭寫法真妙,老師說必背
    寫作文經常是最另很多同學頭疼的話題,一線教師昨天周五放學時就布置了一篇作文作業,模仿我們剛剛學過的第二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開頭的技巧寫一篇文章,介紹蚌埠的秋天(悄悄透露一下:一線教師是在蚌埠教書,孩子幾乎都是本地的,老鄉有沒有,留言區主動籤個到啊)。
  • 跟著課本去旅行:魯迅的百草園 老舍的趵突泉
    原標題:跟著課本去旅行:魯迅童年的百草園 老舍摯愛的趵突泉 【文藝星青年按】:「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暑期過半,「身未動心已遠」的你,定好暑期旅遊目的地了嗎?這個夏天,「文藝星青年」推出「跟著課本去旅行」系列專題,盤點那些伴隨大家學生時代的經典課文。
  • 那些年,老舍眼中的濟南
    流年碎筆□ 魏 新濟南人尤其應該感謝老舍,這座城市被今人嚮往,多是從《濟南的冬天》開始的。從1930年初抵濟南,開始任教,再到1934年赴青島,最終於1937年從濟南離開,先生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揚名文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 老舍的濟南光陰裡,有炮火中永遠失落了的《大明湖》
    可同樣是北方的濟南,竟然有「七十二泉」之眾。一座城,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名,可見泉城之譽,絕非虛名。正如劉鶚在《老殘遊記》裡描述的:「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如此,在距離七十二泉之冠的趵突泉不遠處,一座門牌號為南新街58號的院落裡,挖出一眼井,淌出的自然也是泉水了。
  • 語文課本中的秘密 《荷塘月色》有點「黃」
    核心提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很多代人,一本好的語文教材可以影響多少人呢?至少可以肯定《青春讀書課》在百變不離其中的語文課本中,是一個莫大的突破。不單單是突破,更是一個語文老師對語文教育的呼喚。2008年天涯上一篇《818我們以前語文課本上被刪改的文章吧》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文中列舉的一些刪改的文章片斷,讓很多人驚奇的發現,原來那些承載著他們青春記憶的語文課文,竟然有著如此不為人知的秘密。《紅樓夢》選段《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一文中,與薛蟠搶女人不成,反賠了性命的馮淵竟然是同性戀,被刪除的片斷說其酷愛男風,不喜女色,這也是前生冤孽。
  • 文人筆下的冬天:老舍寫小雪之妙 蘇童談氣味之純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陳苑)11月7日是立冬,不知不覺又是一年冬來到,金黃的葉、寒冷的風、純白的雪,冬天沒有春的生機、夏的明媚、秋的收穫,卻擁有靜謐之美。冬天在文人墨客筆下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 魯迅在散文《雪》中用獨特的語言,對比描寫了南方與北方雪景的不同。
  • 濟南的這條狹窄胡同內,竟藏著一座四合院,原來是老舍先生的故居
    老舍先生曾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了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一直喜歡看老舍的作品,來到濟南,今走近老舍故居,感受文學巨匠留給濟南的文化瑰寶,尋覓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1930年7月,老舍受齊魯大學之邀來到濟南,開始了他與濟南四載有餘的不解之緣。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想要快速突破,還是這樣抓住課本效果好
    還是要抓住被忽略的課本效果最好。這裡,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中考語文閱讀題,所佔分值雖然不高,卻是語文學習很關鍵的地方,體現著能力,決定著分數。如何高效複習好,掌握答題規律,提高閱讀能力,今天講講。按部就班的每天泛泛的刷題,缺少總結和歸納,往往會造成事半功倍,拉低語文學習的效率。刷題並非不重要,比刷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好課本的問題。可能有的同學想說,考試基本不考課本上的,為什麼要強調課本?
  • 盤點語文課本中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我記得當年小學語文的第一堂課是看圖說話,題目叫「認識我們的美麗校園」。語文課本是我們最早的文學啟蒙。通過學習,我們讀了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覺得眼前的荔枝更美味了。我們認識了孔乙己,也知道了「茴」字的四種寫法。我們想著「回眸一笑百媚」的楊貴妃是有多美。除此之外,語文課本堪稱一本優秀的帶貨指南。
  • 冬日裡的小眾打卡地,站在這裡遠眺千佛山,感受濟南的冬天
    老舍先生是偏愛濟南的,特別是濟南的冬天。1931年4月,從英國歸來不久的老舍先生在《齊大月刊》上連續發表了多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這些散文大多以濟南為題,其中有一篇文章《濟南的冬天》長期被語文教材選用,成為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文章。
  • 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文學常識《濟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簡介     老舍,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北京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收在《老舍文集》裡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捨棄;予,我。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 濟南峪悅裡商業街開業 老舍茶館等品牌首次進駐濟南
    濟南峪悅裡商業街開業 老舍茶館等品牌首次進駐濟南來源:聯商網2017-05-22 10:04聯商網消息:5月19日,濟南東城漢峪金谷峪悅裡商業街正式開業,老舍茶館等不少品牌首次進入濟南。據了解,目前峪悅裡商業街吸引了老舍茶館、你的世界精品超市、汗水工廠健身體驗館、黃三怪美食部落、嘉朔美食廣場、嬰貝兒母嬰服務、小龍坎老火鍋、胡桃裡音樂酒館等近60家品牌的入駐。其中,老舍茶館、老誠一鍋、926韓廚、7咖啡、義大利雅痞生活館、苗家魚粉、頂牛麵館等都是首次進入濟南的品牌。(來源:聯商網)
  • 北京和濟南的冬天,你更喜歡哪個?
    北京的冬季已經過半,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寫一寫關於北京冬天的想法。我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畢業後曾經糾結於回家還是去北京,在經過深刻的思想鬥爭之後,最終選擇做一名北漂。北漂的生活確實如大家所說,匆忙,擁擠,也很多彩。但是對於冬天,當你擠在出租屋裡,看著窗外的這個城市,會有別於其他季節不一樣的情感。
  • 資料:《茶館》原著作者老舍簡介
    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
  • 語文課本中的句子,哪一段給你滿滿的回憶?
    今天,我們回首往事,回憶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句子,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讓你記憶深刻,到如今,依然清晰呢?不懂就要問古文和詩詞是語文課本中的必備,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裡。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那是最好的時代。@林尛仙兒: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接觸的第一個謎語!
  • 「芥末墩兒」是老舍的親
    如今,一些濟南飯店裡菜譜上,仍保留著這道菜名。  回過頭來再說說「芥末墩兒」,這道菜過去京津一帶很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節吃,特別是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一聽這名字叫法,就帶著京味兒。老舍小時,家境貧苦,進入冬天母親就醃製白菜幫子,放置芥末、糖、醋或辣椒油,就是冬天吃的菜。芥末墩兒——是老舍的親,讓老舍一生百吃不厭。
  • 完美輔助語文課本學習,涵蓋部編版小學語文中生字、閱讀和寫作三大...
    不僅讓孩子有興趣地閱讀,掌握語文學習方法,而且經過我們與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對比後,發現這套《語文可以這樣學》完美匹配部編版教材,並且100%覆蓋全部語文知識類型。這套《語文可以這樣學》可以說是完美匹配部編版小學語文了,輔助語文課本學習,簡直讓孩子的成績飛速飆漲。
  • 《上學歌》「唱」進語文課本
    記者張迪     今秋開學中小學一年級啟用5本全新教材,語文教材變化最大     今年下半年,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的語文教材,和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以前這首歌在音樂教材裡,現在卻出現在了語文課本中。」在歐陽固全看來,它的出現也意味著語文教學或許將從以往的死記硬背中走出來,更傾向於讓學生感受到文字悅動的魅力,「類似的情況在新版教材中還有多處體現。」
  • 聽相聲不必非得去德雲社,濟南漢峪金谷老舍茶館也有相聲劇場
    6月14日晚7點半,濟南高新區漢峪金谷峪悅裡的老舍茶館攜江湖藝社老舍茶館分社正式開箱。在這裡,不僅能聽到新潮相聲,還有評書快板、古彩戲法、絕技絕活等精彩的江湖演藝。聽相聲是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的休閒娛樂方式。儘管德雲社已籤約濟南,但在濟南要聽到德雲社的相聲還得再等等。
  • 《正紅旗下》主人公老舍簡介
    老舍(1899——1966)  生於1899年,逝於1966年。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