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瑪珠廟旁,修建於19世紀,供奉溼婆神及其配偶雪山女神帕爾瓦蒂,神廟門口有兩個巨大的石獅子,正上方有溼婆和帕爾瓦蒂的雕像,也是杜巴廣場具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神廟前的階梯上常有打扮成苦行僧的人在此招攬往來遊客。在神廟的西側,還有一座供奉毗溼奴的小型納拉揚神廟
杜巴廣場上著名的溼婆神廟在地震中只受到輕微損毀,所以今天仍然可以幸運地看到溼婆夫婦的雕像出現在紐瓦裡風格的小窗子中。溼婆大神的妻子是雪山女神,她的憤怒像難近母是印度教性力派的主神之一,象頭神是她和溼婆大神的兒子。
這裡幾乎成為震後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標誌性建築了,門口經常會有許多人坐在臺階上聊天,雖然周圍塵土飛揚,但這裡還是一個很熱鬧的所在。神廟只有印度教徒可以進入,我們普通人就在外面看看大神的雕像吧。
建在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上,溼婆神廟是一座三層屋頂、九層基座的建築物。溼婆神廟建於1690年馬拉王朝時期,主要供奉印度教中的溼婆神。溼婆(Shiva)是主宰毀滅的神祗,受到尼泊爾人的膜拜,
在加德滿都谷地到處都可見到溼婆神廟或供奉溼婆及其化身的寺廟。 廟內的溼婆神和他的配偶女神站在樓上的窗戶旁邊,俯瞰著下面來往的行人。這座寺廟是普裡特維.納拉揚沙阿的兒子巴哈杜爾沙阿在18世紀末修建的。
而道路右側則是一座風格迥異的神廟,據說這種三層八角形的帕廓達神廟的廟體形式在尼泊爾極為罕見,裡面供奉的是吹奏橫笛的黑天神奎辛和兩位舞蹈女神。這座八角形的神廟叫庫裡須那寺,而庫裡須那則是溼婆神的第八個化身,印度教真的太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