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啦,我們來聊點輕鬆的話題。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網絡熱詞「乾飯人」已被註冊成公司,其中包含乾飯人餐飲管理(成都)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市青山區乾飯人日用百貨店、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乾飯人快餐店等。
百度百科解釋
一般有什麼社會熱點,反應最快就是百度百科了吧。我們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釋。
乾飯人,網絡流行語。指奮力吃飯的人。2020年,因網友傳播而流行於網絡。
詞語來源
造詞法來源於工具人、打工人一類的網絡流行語,乾飯一詞本來是川渝方言裡的「吃飯」的意思,帶點「一口乾了(一口氣吃完、喝完)」的豪爽感,又因為某博主,他吃飯視頻的開篇都會說一句「乾飯了 乾飯了」而走紅網絡。
引用示例
早安,打工人!
加油,乾飯人!
打工就是為了乾飯!不幹活,就不能幹飯!
「乾飯人」到底啥意思
乾飯人的梗最早出自抖音視頻裡的一個主播,他每次拍視頻的時候,手裡總會拿一個飯碗,開始吃飯前會說一句『乾飯了乾飯了』,他家養的雞會應景的搶走菜。
乾飯了在這裡指的是一種豪邁的吃飯方式,一種對待美食的熱情,可以形容這個人能吃,喜歡吃。乾飯人也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飯桶,除了吃飯啥都不會,幹啥啥不會吃飯第一名。
網絡熱詞註冊成公司?
「乾飯人」是剛剛火起來,但已經有商家瞄準了其中的商機,快速註冊的帶有「乾飯人」字樣的公司。
近日乾飯人餐飲管理(XX)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為2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XX,經營範圍包含餐飲管理;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等。
此外,武漢市XX區乾飯人日用百貨店、汽車經濟XX開發區乾飯人快餐店也註冊了帶「乾飯人」名字的企業,甚至山東一家攝影工作室也在前兩日將「乾飯人」作為了企業名稱。
事實上,最近幾年以網絡熱詞作為企業名稱,甚至搶註網絡熱詞商標的現象屢見不鮮。從幾年前的「神馬都是浮雲」,到「藍瘦香菇」,再到今年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耗之尾汁」「打工人」等,很多人都將熱詞註冊成為了公司或者商標。
業內人士指出,利用網絡流行語註冊公司名稱和商標,或許能帶來一定的財富,達到無須廣告就有廣告效力的結果。但網絡用語來得快、去得也快,從長遠來看對企業的經營帶來的效益並不明顯,反而損害了漢語使用的規範性。
記者查閱《商標法》第四條顯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
律師方毅表示,《商標法》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不少用網絡熱詞註冊商標名的商家基本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規劃推出什麼產品,之所以申請商標,更多的是為了限制他人使用,並利用持有的商標對他人提出侵權索賠,這樣的案例每年都在上演。
對於把網絡熱詞註冊公司的行為,你們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