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馬鈴薯組培中心投用

2020-12-22 德州新聞網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胥愛珍 通訊員楊佔忠)1月9日,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建設的佔地4萬平方米的馬鈴薯組培中心投入使用。據悉,該中心年可繁育馬鈴薯脫毒苗1.5億株,年能產原原種4億粒,可向全國提供優質脫毒種薯300萬噸,規模和產能均為國內最大。「在商都縣建設組培中心是集團在全國布局馬鈴薯產業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們助力全國脫貧攻堅和中國薯都建設的實際行動。 」集團行政總監李化明介紹,之所以選擇在商都縣建設馬鈴薯組培中心,公司進行了綜合的考量。

被譽為中國薯都的烏蘭察布市是我國最大的馬鈴薯產區,海拔高、空氣乾燥的商都縣是傳統的馬鈴薯育種優勢產區,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2006年,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落戶商都縣,將馬鈴薯種薯繁育及加工這一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帶到當地,改變了農民種植莜麥和旱地馬鈴薯的生產方式。希森集團以平均每畝每年300元的價格租用農民土地10餘萬畝,年付土地租賃費3000多萬元;大田種薯生產每年用工1200人,帶動人均增收1.125萬元。同時,公司還與商都縣七臺鎮政府開展了原原種繁育合作,通過「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新型大棚訂單種植模式,馬鈴薯產業成為該區域精準扶貧的主打產業,「扶貧土豆」成為脫貧路上的一塊金字招牌。目前,希森集團已在商都縣建成國內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年種植種薯3萬至5萬畝。截至2019年底,集團已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推廣種植「希森」系列良種面積3100萬畝,遍布全國28個省份,輻射帶動160多萬農民群眾致富奔康。「隨著種薯種植面積的擴張、種薯產業的發展,配套建設組培中心成為公司長遠發展的當務之急。」李化明說,商都縣組培中心的投用有助於希森集團在商都縣形成從組培中心到大田繁育,再到全粉生產全產業鏈布局。加上2005年投用的樂陵原原種繁育基地和2009年投用的延慶原原種繁育基地,目前,希森集團年可生產馬鈴薯原原種8億粒,能滿足全國馬鈴薯面積三分之一的用種需求,可以進一步完善希森集團種薯銷售網絡,鞏固希森集團在馬鈴薯行業的龍頭地位。「組培中心投用,意味著公司育種產能的提升,必會帶動商都縣種薯繁育基地面積擴大和全國優質馬鈴薯種植面積的增加,進而讓更多農戶受益於馬鈴薯生產,讓扶貧土豆走得更遠、發揮更大的作用。 」商都組培中心總經理黃兆文表示。

正因如此,希森馬鈴薯組培中心的建設得到從當地政府到企業的重視:烏蘭察布市和商都縣兩級政府對項目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希森集團將其列為2019年的重大工程,董事長梁希森掛帥督促,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僅用了6個月就完成了項目建設。

相關焦點

  • 馬鈴薯組培脫毒苗的價值
    馬鈴薯是一種易產生病毒性退化的作物,對產量影響巨大,嚴重可達到70%以上。如果脫除馬鈴薯的主要病毒,可恢復馬鈴薯的高產性能,脫毒種薯可增產30~50%,最高的增產率可達115.7%。利用各種脫毒技術獲得無毒組培苗,通過組織培養技術擴繁脫毒苗生產原原種在全世界馬鈴薯省生產中得到廣泛採用。
  • 甘肅省創建全國最大現代化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
    中國甘肅網3月3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王雲祥)3月2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將穩定在1100萬畝以上,全省正在打造以定西為重點的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
  • 定西成全國最大脫毒種薯基地
    定西市圍繞打造「中國薯都」,著力提升馬鈴薯產業開發層次,大抓脫毒種薯生產。目前,全市種薯企業已達27家,組培苗生產能力達2.5億株、原原種生產能力提高到3.5億粒以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生產基地。
  • 中國馬鈴薯大會下月啟幕 雲南成全國冬作馬鈴薯最大產區
    6月21日,在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介紹,雲南冬作馬鈴薯面積大幅上升,達到300多萬畝,雲南成為全國冬作馬鈴薯最大產區。王平華說,雲南是馬鈴薯的最適宜種植區域之一,具有與馬鈴薯原產地相似的氣候優勢條件。全省16個州市均有馬鈴薯分布,一年四季均可種植馬鈴薯。
  • 巫溪縣薯光公司:三寶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採收300萬粒微型薯(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31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賴紅宇 通訊員 王蕾)近日,重慶市巫溪縣薯光公司三寶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對種植的14000平方米春季微型薯(原原種)進行採收,此次採收量達到300萬粒,其中採收品種有費烏瑞他、中5、米拉、麗薯6號、薯光3號等。
  • 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集散中心落戶雲南昭通
    原標題: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集散中心落戶昭通     近日,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集散中心——「華孚冷鏈物流倉儲交易中心」項目在昭通市昭陽區靖安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開工。中冷倉儲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擬投資35億元,建設國家級100萬噸冷鏈物流倉儲交易中心。
  • 致力綠色馬鈴薯產業鏈,打造營養、時尚、健康生活—記弘基農業馬鈴薯產業發展
    、產品銷售、技術服務與進出口業務於一體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3.4萬畝綠色無汙染種植基地,擁有3座總倉儲能力達9萬噸的電腦控制馬鈴薯恆溫恆溼保鮮庫,馬鈴薯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荷蘭馬鈴薯全粉加工生產線,年產全粉2萬噸,全粉生產通過ISO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產品暢銷國內外知名企業。
  • 全國最大馬鈴薯全粉基地建成
    2006-07-10 09:27  編輯:任珈琳   本報武威訊(記者張鶴實習生殷曉丹)今年6月底,甘肅達利食品有限公司1.8萬噸馬鈴薯全粉生產線在武威市建成投產這條生產線年處理馬鈴薯原料可達10萬噸,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馬鈴薯全粉生產基地。  甘肅達利食品公司坐落於武威市城東生態工業園區,是福建達利集團在西北五省區建設的重要生產營銷基地。早在2002年,武威市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福建達利集團,計劃投資1.2億元打造當地農業產業化項目。去年,該公司建成3000噸馬鈴薯全粉生產線。
  • 一顆馬鈴薯一條產業鏈
    閱讀提示:定西市安定區位於甘肅省中部,這裡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雨熱相對充足,具有得天獨厚的馬鈴薯種植優勢,所產馬鈴薯個大、色澤光潔、薯型整齊,且乾物質含量高、口感好、耐運輸、耐貯藏,產量和質量均處於全國前列。
  • 一道豐收的算「薯」題——雲南陸良馬鈴薯種薯測產記
    不到1個小時工夫,馬鈴薯就裝滿了大大小小的十幾筐。  隨後,由工作人員統計每個樣點的株數,並按照分級標準分為五級,用網袋裝起來,每袋100粒。最後,由現場工作人員統計總粒數和重量。  在測產間隙,道金榮介紹:「傳統的馬鈴薯繁種模式下,原原種(微型薯)是在溫網室中擴繁,從試管苗到商品種薯有5個環節,投資大,難操作。而精簡化繁種技術只有3個環節,少掉了原原種和一級種。
  • 涼山州建成全國最大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基地
    涼山州建成全國最大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基地 登記「涼山馬鈴薯」地理標誌,註冊「涼山馬鈴薯」證明商標,註冊馬鈴薯加工產品商標15個。馬鈴薯種植面積佔全州糧食作物面積的32.8%、總產的33.9%,在穩定全州糧食生產中地位明顯,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6年12月13日,州委州政府召開了全州馬鈴薯及蔬菜產業推進會議。
  • 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實錄...
    馬鈴薯在甘肅各農業縣區都有種植,已成為我省第三大糧食作物,形成了中部高澱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黃灌區全粉、薯條(片)加工型,隴南、天水早熟菜用型和高海拔區脫毒種薯繁育等馬鈴薯生產四大優勢區域。目前,安定區、會寧縣2個縣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00萬畝,全省有8個縣區達到30萬畝以上,32個縣區達到10萬畝以上。
  • 樂陵「土豆梁」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 力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
    對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旗下的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不斷延長產業鏈,通過推進產業融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進行了長達2分多鐘的報導。    這是希森集團繼去年1月18日,CCTV《新聞聯播》在欄目頭條報導了我國的土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速,聽「土豆梁」梁希森聊馬鈴薯原原種及新品種培育、推廣和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後,第二次登上央視頭條。
  • 南充最大轉運中心投用,區域轉運中心...
    6月2日, 申通快遞南充轉運中心宣布正式投用。記者採訪獲悉,該轉運中心於去年9月動工, 場地內投入了大量自動化分揀設備,產能比舊轉運中心提升4倍以上,日均吞吐量約150萬件, 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快遞轉運中心。
  • 廈門市面積最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用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2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張從雲)記者從廈門市衛健委獲悉,廈門市建築面積最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滄區東孚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日正式對外開診。據悉,目前廈門正加快推進島內外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助力全市打造15分鐘便民就醫圈。
  • 黑龍江克山抓緊機遇壯大「」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品牌
    上世紀60年代,克山縣就以種薯「克山白」聞名全國,現已申請註冊「全面」、「薯與我」、「哈克仁發」等馬鈴薯著名商標6個,「克山馬鈴薯」已成功申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0年克山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
  • 長壽最大農貿市場將投用
    長壽最大農貿市場將投用",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changshouqu/changshouquxinwen/2020-05-26/2438994.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2438994", "classid":"946"}
  • 走進甘肅:定西馬鈴薯發展之路由「鄉」建「都」
    他說,近年來,定西市官方對馬鈴薯的種植、研發、深加工、外送非常重視,都做到了「無微不至」,其中在科研方面更是「精益求精」。  王向機稱,馬鈴薯已成為定西農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在全國市州級城市中居首位,單位產量居全國首位,也是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由定西研發的馬鈴薯變性澱粉生產標準多項填補了國內空白。
  • 北京張家口攜手共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
    「沒想到馬鈴薯脫毒是個技術活兒」  走進北京利民豐收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的院子,組培室、培養室等生產車間映入眼帘,饒慧敏穿著白大褂在組培室裡忙活著。「這是農科院剛給我們送來的一個新品種,我要把它放到培養器裡進行種苗培養,就是給馬鈴薯脫毒。」饒慧敏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操作著,不一會兒,幾十個培養器裡都「種」上了土豆苗。「這些苗種到地裡,長出來的是原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