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組委會發布消息稱,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將於7月8日至10日在蘋果之城——雲南昭通舉辦。大會將全面展示馬鈴薯的各類先進種植管理技術,探索烏蒙山片區馬鈴薯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
6月21日,在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介紹,雲南冬作馬鈴薯面積大幅上升,達到300多萬畝,雲南成為全國冬作馬鈴薯最大產區。
王平華說,雲南是馬鈴薯的最適宜種植區域之一,具有與馬鈴薯原產地相似的氣候優勢條件。全省16個州市均有馬鈴薯分布,一年四季均可種植馬鈴薯。常年均有鮮薯上市,農戶大多施用農家有機肥種植,化肥、農藥施用少,馬鈴薯澱粉、蛋白質含量高,薯塊品質優,味道濃厚,市場認可度好,市場佔有率高。此外,晚秋、冬作、早春季馬鈴薯還原糖含量低,適合薯條和薯片加工。鮮薯外銷量穩步擴大,特別是冬作馬鈴薯,超過80%外銷到全國27個省市區。2017年,全省馬鈴薯面積879.1萬畝,鮮薯總產量1033.5萬噸。
據中國海關信息中心及中商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2017年雲南馬鈴薯出口量8.14萬噸,出口金額7601.68萬美元,分別佔全國馬鈴薯出口量和出口額的15.96%和27.04%;從2010年到2017年,雲南省馬鈴薯貿易出口量和出口額平均佔全國的10.37%和18.75%,居全國第二位,是全國馬鈴薯出口大省。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已選育和審定了80多個馬鈴薯品種(包括鮮食、澱粉、薯條、炸片等特色專用品種),約佔全國改革開放以來審定品種的1/6。其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種如合作88、會-2號、麗薯6號、宣薯2號、雲薯304等,全國知名。
本屆大會主題為「馬鈴薯產業與脫貧攻堅」。近年來,雲南馬鈴薯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昆明市尋甸縣六哨鄉、昭通市魯甸縣水磨鄉等4個地區的貧困群眾依靠馬鈴薯相繼脫貧。王平華表示,下一步,雲南將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新路子,走好特色路,打好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綠色牌,加快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將雲南打造成為面向全國和南亞、東南亞的馬鈴薯脫毒種薯和商品薯生產交易中心,以及馬鈴薯產品加工基地。力爭到202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200萬畝,鮮薯總產量達到1800萬噸;力爭鮮薯加工比例達10%。
中國馬鈴薯大會是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行業性會議,旨在搭建全國性馬鈴薯學術研討平臺,增進業界交流,加強科研、生產和經貿合作,此前已成功舉辦了19屆。目前,已有125家企業報名參加經貿洽談,243家企業(單位)報名參加展示展覽。
相關
省農科院選育出富鋅馬鈴薯新品種
6月21日,在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由雲南省農科院選育的中國首個富鋅馬鈴薯新品種「雲薯304」問世。
省農科院副院長戴陸園介紹,馬鈴薯新品種「雲薯304」是雲南省農科院經作所選育的我國首個富鋅薯片加工兼菜用型新品種。今年3月15日,在雲南德宏州隴川縣景罕鎮曼膽村委會賽號村民小組,由省內外馬鈴薯育種、栽培、加工和推廣專家組成的品種鑑評委員會現場鑑評認為,「雲薯304」外觀和內在品質符合薯片加工要求,經加工企業試炸生產,薯片片色淡黃,口感酥脆,薯香味濃,薯片含油量比美國馬鈴薯品種「大西洋」低2至3個百分點,優於雲南現在薯片生產中使用最多的馬鈴薯加工品種「大西洋」和「合作88」。另外,「雲薯304」含鋅量高,每千克鮮薯平均含鋅量為4.22毫克,比「大西洋」高一倍以上,每千克薯片含鋅量為9.5毫克,高於「大西洋」的每千克薯片含鋅量5.6毫克。吃這種富鋅馬鈴薯,可以改善貧血狀況。
在現場測產中,「雲薯304」實收700平方米,總產量為3830公斤,折合畝產3649公斤。按照企業田間收購價,畝產值為5547元,對促進農民增收有顯著作用。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丹丹 何文靜
責編:李怡 一審: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