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石灰腳」是由寄生於雞腳趾部無羽毛處皮膚組織中的鱗足蟎,刺激雞的皮膚引起發炎,大量的滲出物在皮膚鱗片下形成灰黃色痂皮,雞腳顯著腫大,好象塗上了一層石灰,所以叫「石灰腳」。患部發癢,常因瘙癢而使患部發生創傷,病重的形成關節炎或趾骨壞死。病雞行走困難,食慾減退,生長和產蛋均受到影響。其防治方法如下:
1、從外地或外場引進種雞時,要仔細檢查,防止引進病雞,帶來病原。
2、發現病雞立即隔離治療。少數病情較情的病雞可用10%硫磺軟膏或2%石炭酸軟膏塗擦患部。先將病雞兩腳浸入溫肥皂水中,把痂皮泡軟後刮掉,再塗上軟膏,連用2-3次即愈。治療多數病雞時,可用萬分之五的蠅毒磷藥浴,每天浸泡4-5分鐘,過半個月再浸泡一次即愈(注:在浸泡時要防止雞喝藥液中毒)。
肉雞養殖六要領
近年來,肉雞雞群發病率高,不易防治,使飼養成本提高,效益下滑,使養殖戶進退兩難,一籌莫展。如何養好肉雞、提高效益呢?現將飼養肉雞的六要領介紹如下,供肉雞養殖戶參考。
一是努力營造完善的標準化飼養設施。讓雞上網上架,乾淨衛生,以降低藥費。雞舍的房頂和保溫防熱性能要良好,以降低取暖防暑成本。
二是選養抗病力強的優良肉雞新品種。
三是飼養人員要認真負責。每個環節(上雞、運輸、開水開食、取暖恆溫、抓雞、防火)每個步驟都要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從溫度變化到通風換氣,從投餵藥物到衛生防疫,從雞舍消毒到帶雞消毒,都不能鬆懈,努力營造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做到防患於未然。
四是勤觀察糞便和雞群生長狀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發現病症快速及時地查找病因,解剖化驗,對症下藥,不可耽誤。否則會延誤治療,增加藥費,使死亡率升高。
五是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治標治本、標本兼治」的方針。
六是平時儘可能地儲備大量的大蒜、蒜苗、姜苗、辣椒秸等「三辣」以及黃蒿、艾等中草藥,將這些材料曬乾粉碎做添加劑用。這些添加劑物美價廉,功能齊全,防病保健。每批雞定時投餵四個療程(2天一個療程)能顯著提高雞體抵抗力,預防腸炎、大腸桿菌病及病毒病、球蟲病等。 (鄭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