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和吃齋是一回事嗎,它們有什麼區別

2020-12-04 李罕誦經文

有很多人認為吃素和吃齋是一樣的,但是吃素和吃齋並不是一回事,可能因為寺院之中吃的是素食,大家總是很難分清吃素和吃齋的區別。

吃素通常說的是不吃葷腥事物,只吃蔬菜瓜果,不沾肉類等等。但是吃齋除了不沾葷腥之外,還講究不吃五辛(蔥,洋蔥,蒜,大蒜,韭),而且吃齋要過午不食,即過了中午就不再吃飯了。佛教把食的時間分為幾種情況,早晨到是中午這段時間,特別是早晨,是天、佛菩薩吃飯的時間。下午,特別是晚上,是餓鬼、地獄吃飯的時間。一般修行的人要明天、佛菩薩吃飯的時間相應,所以過午不食。

另外就是吃素和吃齋的群體不同,吃素的話,任何素食者都是可以做的,沒有身份的要求。吃素,可以表現出回歸自然的狀態,能讓我們處於相對健康的生活狀態,出於這種目的,當今部分人開始戒葷腥。

而吃齋是專門的人的一種行為,通常為宗教人士的戒規,是一種重視心靈的虔誠與純潔的儀式。

漢地的佛教從梁武帝開始要求吃素,所以寺院吃的飯叫素齋。這是指我們平時吃的早粥和午齋,當然吃的是素食。出家人吃早粥和午齋是一堂佛事,所謂的二時臨齋。二時臨齋還有一套儀規,這是我們現在,在寺院還能見到的。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可能說吃素齋、吃素齋就是指這個了。

一般來說,吃素基本上說的是個人的行為,什麼地方都是可以的。吃齋則通常在道觀或寺廟內,須沐浴齋戒,進入道觀或寺廟內要遵守其規矩,如不得高聲喧譁,要從兩邊進入,不能從中間進入,更不能站在中間擋道。要供香,供果,叩拜行禮。吃齋重在重視心靈的虔誠與純潔,形式倒是次要的。

這是最美的佛音。通過它,你能看到佛陀的世界。(關注公號:普眾禮佛)與您分享更多有聲佛經,讓你聽到佛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吃素和吃齋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吃素」和「吃齋」似乎就是一回事,本來這兩個名詞看起來也差不多,所以世俗間很多人就認為佛教徒所說「吃齋」就是「吃素」,齋飯就必然是素食。
  • 吃素與吃齋不是一回事?有什麼區別?
    吃素與吃齋的區別? 在佛教中,吃素指不吃葷食,一般「葷」是指五葷,大蒜、蔥、蕎頭(小蒜)、韭菜、興渠。
  • 吃齋和吃素是一回事嗎?
    吃齋與吃素是一回事嗎?這個話題,不論在什麼時候提及,總是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與抨擊。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特別是佛教界僧俗嚮往把素食作為衡量修行高低的標尺,是決定你落入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或墮入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基本條件。
  • 吃素和吃齋其實是有區別的!
    絕大部分人認為吃素就是吃齋,但是,吃素和吃齋真的是一回事兒嗎?實際上,吃素和吃齋的區別是存在的。 為什麼人們會弄不清吃素和吃齋的區別呢?
  • 「吃肉」、「吃素」、「吃齋」,看看佛教是怎麼說的
    所以就對佛教的戒規戒律有不同的認識。那麼佛教對吃肉是怎麼規定和解釋的呢?一般來說,佛對出家的僧眾是有嚴格規定的,那就是堅決不能吃肉,而對一些皈依的居士也是根據不同的「歸位」有不一樣的界定。皈依「菩薩戒」的大眾是禁止吃肉的。
  • 吃齋和吃素一樣嗎?帶你了解佛門的素食
    編者按:營養過剩和食品安全問題齊發的今天,素食備受青睞,吃素已然成為一種健康的社會風尚,除佛門中人外,從明星政要到普通百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並實踐吃素。
  • 吃齋跟吃素有什麼區別?
    夢參長老答:吃素就是不吃葷,不吃蔥、韭、薤、蒜,不吃肉;吃齋不是,齋是過午不食。持八關齋戒,齋就是晚上不再吃東西;晚上不但不吃東西,水果、茶水、有顏色的水都不可以喝。如果你長期有病或者年老,那你賒戒,可以喝牛奶、豆漿,液體的也可以,這叫方便。若你受一天的八關齋戒那不行,一天都要方便,那你不如不受;不能方便。這是一個。 吃齋,齋者是齊也,是有分際的,過午不食。為什麼?早起做天食,中午是佛菩薩吃、一切比丘吃,晚上是鬼道,鬼神道吃。
  • 吃齋和吃素竟然是兩回事,吃素還能堅持,吃齋實在扛不住
    老婆明天要去廟裡燒香,說是不是該吃齋?今天晚上就吃素吧。還特地用手機搜了一下,門口不遠有家素菜館,口碑挺好,據說還排隊。得,晚上就吃它了。他一聽就說:不對,齋戒不光是吃素,還要戒「五辛」。你看,人多辦不了事吧。查查吧,什麼叫五辛?原來還挺複雜,比如有一種興渠,國內只有新疆西藏有,其他地方少見,印度阿富汗一帶比較多。還有一種叫小蒜或小根菜的,學名叫「薤」(音謝)或藠(音叫)頭,這東西現在吃的人也不多。常人只要知道蔥、大蒜和韭菜就可以了。問題是這幾樣都是廚師的寶貝,算了,晚飯還是在家吃吧。
  • 你要知道,吃素與吃齋不一樣!
    現實生活中,很多居士都是吃素、吃齋不分。在家裡面吃素,說是吃齋,去寺廟裡面吃齋說是吃素。其實素和齋是有區別的。過午不食謂之齋,「吃齋」嚴格來說應該是「持齋」,為什麼要持齋呢?因為佛陀時代,有位弟子傍晚託缽乞食,嚇到一位孕婦導致流產,被人譏嫌,又因若一天兩次託缽,減少弟子學佛修道的時間,所以佛陀從此制戒規定過午不食,是為「持齋」。後來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吃」和「持」二字同音,而且又是跟吃有關,所以慢慢就由「持齋」誤傳成了「吃齋」。
  • 皮炎和溼疹是一回事嗎?蕁麻疹和溼疹的區別是什麼?
    溼疹的患者主要的皮損特點就是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容易反覆發作。在臨床表現上溼疹與皮炎和蕁麻疹比較相似,很多患者在出現臨床症狀是無法準確的區分,以至於無法對疾病進行正確的治療,那麼針對皮炎和溼疹是一回事嗎?蕁麻疹和溼疹的區別是什麼等相關問題,接下來就有請醫師詳細的為我們做出解答。
  • 什麼是真正的吃素?素食團體吃素和佛教的吃素有什麼不同?
    時下,吃素的人越來越多了,到並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了,而是人們對每天的飲食更加關心了,到底怎麼吃才有營養、怎麼吃才健康?很多人把這種吃素也等同於佛教裡面的講的吃素。其實這樣的理解有點片面了。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素食團體,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他們吃素完全是為了身體健康,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的身體構造更適合吃素這是有科學證明的,事實也印證了這個事實,很多西方國家也在推行素食。這些素食團體吃素和佛教的吃素是不是相同含義呢?如果有差異,那麼不同在哪裡呢?
  • 佛教:學佛的人,哪些必須吃素?如何判斷?學佛吃肉有什麼後果?
    一直以來,為吃素還是吃肉的問題,大家爭論不休。一般漢地和藏區,信佛的人都認同吃素,因為可以少傷害動物,培養慈悲心。但不信佛的人抬槓,植物也有知覺,吃動物不慈悲,那吃植物不也一樣?其實吃不吃素,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修的是什麼,該不該吃素。假如你學的是漢傳佛教,前面說過,裡面是三分佛教七分天道,天道喜歡清靜,你就吃素最好。
  • 為什麼要吃素?說說吃素的功德
    佛說吃素的功德有多大?迦葉菩薩問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三年吃齋,一賣即死麻城王某,吃了三年齋,忽然染上惡瘡,他的朋友安慰他說:「您是吃齋人,佛和上天會保佑您的。」王說:「吃齋三年,還得到這樣的惡報,吃齋人有什麼利益呢?」朋友說:「你如果後悔吃齋,可以把齋賣給我嗎?」
  • 佛教食素和世俗的吃素一樣嗎?
    一提起佛教,自然就聯想到素食 ,對中國人而言,所謂的出家人就是「吃齋」的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佛教僧侶是否一定得吃素,實際上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除了中國佛教(以及直接從大陸傳入的臺灣佛教)外,其他如藏傳佛教、東南亞一帶的南傳佛教、日本佛教等等,並不忌諱吃葷。
  • 巴哥犬和沙皮犬有什麼區別,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
    巴哥犬和沙皮犬有什麼區別,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巴哥犬和沙皮犬是完全不一樣的狗,但經常會有人把它們弄混。究其原因,問題主要出在它們的褶皺上。巴哥犬和沙皮狗都有這種獨特的外貌,臉上皮膚向下耷拉,永遠是一幅「不高興」的樣子。
  • 晚餐吃齋的好處有哪些呢
    其實晚餐最好的方式就是吃齋,這樣能夠防止結石的產生。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晚餐吃齋的好處。吃齋好處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晚上6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
  • 赤小豆是紅豆嗎 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赤小豆是紅豆嗎 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赤小豆不是紅豆,它們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外形的區別  首先從外形來看,赤小豆是扁圓形的,而紅豆則是圓圓的身體。再從口感上來說,赤小豆的質地堅硬,很難煮爛,夠看也較粗硬,而紅豆煮熟了會更加軟糯,還很容易出沙,口感也是綿密細膩得多。  功效的區別  說到這,你覺得它們的區別大著了吧。
  • 道教是吃素的宗教嗎?很多人給出的答案:吃素
    在我們的印象中,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吃素的,也就是一點油葷都不沾,即使這樣,我們看到的道士及和尚身體都很好。其實在道教中,並沒有禁止吃肉,只提倡吃素而已。為什麼在我們的印象中,道士是吃素的呢?其實這除了與道教提倡吃素有關之外,還是道教中的全真派有關,全真派是王重陽創立於終南山的教派,並且全派禁止食肉,只能吃素。而正一派則規定在齋期及法會期間吃素而已,並沒有完全禁吃素。在我們的了解中,道教是一個只信今生,不信來世的教派,而這也就導致了道教特別注意養生文化。在道教典籍《道經》之中就曾這樣寫道:「齋食者,潔淨身心,滌除邪穢」。
  • 僧人為什麼要吃素?這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們都知道出家的僧人是要把齋吃素的,俗話說「和尚的肚腹------沒多少油水」。那麼,僧尼為什麼要吃素?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嚴格遵守這一戒律的呢?這裡面有很多說道和歷史文化的知識點。「吃葷」和「吃肉」並不是一回事我們一般認為只要飯菜中沒有雞鴨魚肉等動物肉類就是素餐了,而佛教有更嚴格的規定,除了動物肉類,還包括植物中的「五葷」,也叫「五辛」,同樣不能吃。「五葷「包括:蔥 蒜 韭 薤 興渠,這些具有濃烈刺激性氣味的植物。
  • 玉髓和瑪瑙有什麼區別,它們是一種物質嗎?
    在市場中,人們常把顏色透明而且只有一種顏色的礦物叫做玉髓,而把顏色居多的帶有條紋的礦石叫做瑪瑙,那麼玉髓和瑪瑙到底有何區別,它們是一種物質嗎?瑪瑙從顏色上來說,瑪瑙和玉髓最基本的區別就是顏色上的差別,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特徵輕鬆的鑑別瑪瑙與玉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