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市民徐先生在永康某運營商一營業廳買了一個尾號為「7777」的靚號。購買時,該運營商和他約定:預存話費5000元,並辦理月保底消費36元套餐兩年。
今年1月,徐先生調往寧波工作,他想把這個靚號無償轉讓給在永康工作的好友付先生。然而,運營商卻提出了「永久月保底消費96元」的要求。
過戶靚號要提升消費額度
1月9日,徐先生與朋友付先生一起來到營業廳,準備辦理手機卡過戶手續,原套餐保持不變。
可是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卻不給他們辦理。工作人員說,公司規定,靚號過戶必須要審批,並按照他們的要求辦理每月「永久保底消費96元」的套餐,才可以過戶。
徐先生很不滿意。他說,之前自己辦過套餐,且已經到期;現在過戶,為什麼又要辦高額保底消費的套餐,還要永久辦理,「永久是多久?一輩子嗎?」
1月12日,徐先生投訴到當地12315,要求該靚號過戶後,套餐繼續與此前辦理的套餐一致。
永康12315介入調查。經過1個多星期的協商,徐先生與該營業廳終於達成了協議。
1月23日,該營業廳同意徐先生將該靚號過戶給付先生,具體選擇哪種套餐由付先生自己定,不需要辦理永久保底消費96元套餐。
但是,他們同時約定,如果付先生再把該靚號過戶給他人,要按照該運營商的靚號規則進行辦理。
靚號過戶的「潛規則」
昨天下午,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目前,對靚號的使用及其過戶,三大通信運營商大多實行分類管理、捆綁銷售的「潛規則」,有的還有「內部文件」明文規定:有些類別的靚號不允許過戶,有些靚號在網協議期或者合約期滿可過戶。
永康12315工作人員表示,手機靚號屬於國家所有、實行有償使用的碼號資源。根據相關規定,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擅自拍賣用戶號碼資源,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佔用費。
「手機號碼過戶,按照正常程序,兩人帶身份證到營業廳就可以辦理,不需要其他附加條件。」工作人員說,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運營商要求消費者保底消費,就是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而之前徐先生存5000元話費『買號』,也違反了信息產業部規定。」
工作人員提醒,顧客一定要從正規渠道、合法途徑購買靚號,且要與商家籤訂書面合同。此外,顧客要注意防範商家可能存在的,諸如合約期過長、月保底消費額過高等消費陷阱。
如果覺得自己正常權益受損,顧客應及時向當地11315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