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山藥的生長環境及山藥的種植管理技術

2020-12-13 吉山花瑤

適宜山藥的生長環境及山藥的種植管理技術

母昌權

1 適宜山藥的生長環境

山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太苛刻,適應能力較強。山藥喜溫,並且能夠耐寒。但是種植山藥不能澇或乾旱,不能夠積水。山藥的地上莖葉部分喜溫怕霜,比較適宜的栽培溫度為二十五至二十八攝氏度;適宜塊莖發芽的溫度為十五攝氏度左右,在二十至二十四攝氏度時,塊莖生長最為迅速,但當溫度低於二十攝氏度時,塊莖的生長便會受到阻礙。塊莖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適宜於塊莖積累養分。栽種山藥適宜選用向陽的地塊。山藥的病蟲害較為厲害,適宜於輪作,同一地塊,最多連續種植兩年,不能連續種植。

2 山藥的種植技術

2.1 整地

山藥種植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結構疏鬆,排水性能以及透氣好的沙質土壤。山藥種植需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肥沃。排水透氣性能差的土壤不適於種植山藥。由於山藥的病蟲害比較厲害,同一地塊不能夠連續種植山藥,應輪作其他作物。選擇好地塊後,進行翻耕後,應施足底肥。根據山藥的品種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溝寬、溝深。例如長根品種,行距可選擇為1m,開挖南北方向的深溝,溝寬不宜過大,28㎝~30㎝即可,深度約為150㎝左右。山藥種植一般採用隔行開挖的方式,先挖開一條溝填平後再繼續開挖另外半條溝。挖溝時,將上下兩層土分別堆放在兩側,經過晾曬後,再分別填在底層土上。開挖種植溝時,應該清理掉土壤中的瓦礫等雜質。

2.2 選種

山藥分為蘆頭和珠芽繁殖兩種繁殖方式。兩種繁殖方式的目的有所不同,蘆頭繁殖主要是生產山藥的,珠芽繁殖主要是用來育苗的。由於蘆頭連續的栽種易於使品種退化,這時便可以用珠芽進行育苗培養。兩到三年便需要進行一次珠芽育苗。太谷山藥、鐵棍山藥是比較好的品種。蘆頭繁殖是在山藥收穫的時候,在蘆頭7~15cm處切斷後,再切成10~15cm的小段,切口處抹上草木灰,以使切口癒合,風乾四到五天,將處理好的山藥塊放於室內進行沙藏,以備播種需要。珠芽繁殖則是在山藥植株成熟枯萎的時候,摘下珠芽(零餘子),選擇色澤好、個頭飽滿,並且沒有病蟲害的作為育苗的種子。於放於室外越冬或者室內沙藏。

2.3 出苗搭架

山藥適宜於在清明青後進項栽種。珠芽栽培一般採用的是壟作或者高畦進行種植。畦作一般以畦間距20~25cm進行開溝,畦溝深約6~10cm。壟作則在隴上開溝栽種。無論壟作還是畦作,株距均約為10cm,栽種下兩到三個珠芽。之後進行覆土,栽種後需要及時澆水或者在其上覆蓋一層穀草,以使土壤能夠保持水分,保持溼潤。當年秋季來臨時,便可以挖出來以備栽種。蘆頭栽種則適宜於平畦及壟作。畦作行距則相對於珠芽種植的行距較大一些,一般為30~45cm,溝深較深,為15cm左右。蘆頭栽種可以單行或者雙行種植。雙行種植可將蘆頭放置於溝內中心線兩側。栽種後,施加糞土,或者直接覆土,並進行輕微的壓實,之後再進行澆水或者覆蓋一層稻草以保證土壤水分,保持山藥生長環境的溼潤。

3 栽培管理

3.1 澆水

山藥種植需要及時適量澆水,以保持水分。適宜的水分能夠使得山藥的根系能夠及時吸收水分供養上部組織。使得山藥的根莖葉都能夠茁壯生長。乾旱則易於使植株枯萎,根部產生畸形。在對山藥植株進行第一次澆水時,不應該澆得過多,澆水過多易於使山藥長成粗脖子。在地表還沒有幹透時,應該進行第二次澆水。往後澆水的次數應該慢慢地增加,但是澆水深度以不超過山藥的根部為宜。澆水應該在早上或者晚上進行,切記不能在中午對植株進行澆水。中午澆水易於使得植株根部的溫差過大,使得根部受損。

3.2 支架、間苗、追肥

支架引蔓:山藥出苗的時候就需要將搭支架以引蔓。搭架引蔓能夠使山藥植株能夠透光、透風,並且能夠避免藤蔓伏地生長。一般採用樹枝或者細竹竿搭起人字架子,架高2~2.5m。因為山藥藤蔓較長。在材料及場地限制時,也不能夠低於1.5m。支架要堅固,以避免山藥植株倒伏。

間苗:蘆頭種植或者珠芽種植都可以萌生數個芽,使得山藥能夠一株上數蔓。太多的莖葉間相互競爭水分和養分,使得山藥的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因此,需要進行間苗處理,以保障養分、水分、陽光以及通風的需要。每株山藥保留1到兩個健壯的芽,然後摘去其餘的莖葉。

追肥:山藥喜肥沃土壤。從播種到到發棵都可以施加有機肥料。有機肥在施加之前需要完全腐熟,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沒有腐熟的有機肥容易損傷山藥的根系,根據土壤土質選擇不同的有機肥種類,比如,豬糞、牛糞分解較慢,宜施加在砂質地中,而馬糞、牛糞則適宜於施加在黏性土壤中。施加有機肥能夠有效改善土壤質地。在山藥生長的初期,應施加氮肥。在苗出齊時應該施加氮肥,植株先蕾時再重新施加一次氮肥,保障莖塊的生長有足夠的營養。在莖塊生長期間,氮磷鉀肥的需求量較大。山藥是忌氯的,在施肥中不能夠引入氯離子。

3.3 山藥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山藥褐腐病:是由於腐皮鏈孢引起的。感染褐腐病的山藥在初期地下部分不會出現,明顯的感染症狀,但在收穫時地下部分的病變便可見。切開後可見山藥塊莖褐色。導致山藥褐腐病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土質粘重,排水性能較差,或者使用了沒有完全腐化的雜肥。防治方法為,山藥種植實施輪作,在收穫時將病株及時燒毀,並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在褐腐病發病初期,可用藥劑進行防病處理。選用百分之七十的菌清可溼性粉劑一千倍液、甲基硫酸磷五百倍液、氫氧化銅懸浮劑八百液,硫磺懸浮劑八百倍液,噴灑一到兩次,間隔為十天。

炭疽病:山藥炭疽病的病原為子囊真菌,其症狀為葉片中間呈現灰色或者暗灰色,葉片邊緣呈現褐色,健康部位和染病葉片部位的界限分明,後期染病葉片會生出小黑點。染病莖部長滿黑色小點,嚴重的全株變黑而乾枯。預防方法為加強田間水肥的管理,不能夠過量施加氮肥,及時排水,保證植地的通透性。

紅斑病:山藥紅斑病是由線蟲引起的疾病。紅斑病主要發病在山藥的塊莖上,感染的塊莖呈現圓形紅褐色的斑點。嚴重的斑點連接成片,使莖塊顯現紅褐色的斑塊。防治方法為實行輪作。用TMK浸種秧24h,TMK的濃度為百分之零點一至百分之零點三五。有效防病率可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山藥的藥用價值及食用價值都較高,是具有較大經濟效益的農作物。在山藥種植時,應該根據山藥品種的特性及種植環境的特性,選擇適宜的栽種方式,達到高產高質。本文從栽培山藥的細節入手,分析討論了各個環節應該注意的事項,以期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山藥優質高產的種植技術及山藥種植的管理方法
    山藥的市場需求大,每年都有大批的種植戶加入到種植山藥的行情當中來。那麼如何種植出優質高產的山藥呢?山藥優質高產的種植技術一、第一是土地的選擇: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並有豐富水源、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田地,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山藥不能連作,一般應相隔3-4年輪作換茬一次。
  • 山藥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生長環境】山藥適應性較強,有喜溫、喜肥、耐寒、忌積水、怕乾旱的特性。生長期適宜溫度20℃~30℃;30℃以上則抑制生長;出現霜凍時地上部分枯萎,而根莖能越冬。光照不足時藤蔓徒長,根莖細而短。山藥種子不易發芽,珠芽和根莖均能繁殖。
  • 山藥的種植時間與管理
    1.時間選擇種植山藥的時間非常關鍵,通常每年3月左右種植山藥。在正常情況下,開花期始於七月,而九月為結實期,可於十月收穫。種植時應注意,山藥種子的萌發能力相對較弱,但無性繁殖能力強,通常蘆頭或珠芽繁殖。山藥可以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均可繁殖,但是由於地區不同,溫度和氣候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播種時間也不同,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播種時間。2.耕種和除草如果將其種植在南部,則山藥種子出苗後,通常處於炎熱多雨的季節。
  • 有機山藥該如何種植,掌握以下4點,讓你輕鬆種植有機山藥
    回歸正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關於有機山藥高效栽培技術,以及幾個擴大山藥種植的注意重點。咱們就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重點吧。生長環境生產場地清潔衛生,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疏鬆,肥沃,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地下水潔淨、充足。山藥屬短日照、喜溫作物,苗期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15-20℃,生長盛期在最適宜溫度在25-28℃,20℃以下緩慢生長。
  • 山藥種植技術:你知道山藥打洞栽培技術的正確操作方式嗎?
    山藥打洞栽培技術打洞栽培又叫孔洞栽培、孔洞懸空栽培。這是根據山藥不同品種的塊莖所伸入地下的長度,打一個相應的洞穴,讓山藥塊莖懸吊生長於洞中的一種栽培方式。山藥打洞栽培技術,經過長期的田間試驗,其栽培技術更為完善多樣,更為適用,其栽培效果也更加顯著,山藥打洞栽培技術是根據山藥生長發育和生理生態的一些特殊習性而形成的。
  • 種植山藥,環境很講究,滿足生長所需才能高產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全方面的介紹山藥,有山藥的生命周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以及對產地環境的要求,如果您有興趣種植山藥,往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4、山藥休眠期霜後莖葉逐漸枯萎,端數從下至下逐漸脫落,地下塊莖和零殘子均進入休眠狀態。這時,收穫的山藥產量最高,營養物質豐富。香味濃鬱,質量最佳。二、山藥對環境條件的要求1、溫度。
  • 白朮、山藥、扁豆的藥用部位及種植技術
    白朮、山藥、扁豆的藥用部位及種植技術。白朮春天生苗,青色,無枝和莖呈杆狀,青紅色,高60~90cm。夏季開紫綠色花朵,也有黃白色,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喜歡涼爽潮溼的氣候,避免高溫高溼,當溫度超過30°C時,生長便會受到抑制。白朮根莖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白朮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疏鬆肥沃的土壤更好。
  • 山藥在什麼條件下生長得好?如何種植?你了解嗎?
    我們想種植麻山藥,首先要了解其適應的生境,選擇好相關品種,因地制宜來種植管理,精耕細作,豐產豐收,就可以獲得不錯的種植效益。一、麻山藥適宜生長的溫度知多少?麻山藥對溫度要求不太嚴格,北方和南方地區都有種植。
  • 種植山藥時,要注意種植的時間,還要做好管理
    不過種植山藥的過程中,有些種植戶的產量並不高,這主要跟種植時間和管理有關,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下相關的知識,以便於幫助更多的種植戶。種植時間種植山藥的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它直接決定了山藥最後的產量,如果在不適合的時間種植,山藥的整個生長過程都會受到影響。
  • 山藥什麼時候種植,管理上有哪些注意問題?
    山藥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中,比較耐旱,但不耐澇,不宜種在地下水位太淺或過分潮溼的土壤中。山藥在我國的種植地區分布較廣,我們在種植山藥的時候,既要注意其種植時間,還要做好管理。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山藥種植時間與管理,一起來看看吧!
  • 給大家介紹山藥對環境條件要求 不同品種山藥的生長特徵
    給大家介紹山藥對環境條件要求 不同品種山藥的生長特徵。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山藥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溫度是影響山藥生長發育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生育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因此,掌握每一時期山藥對溫度的要求及其與生長發育的關係,是安排生產季節、獲得高產的重要依據。山藥在地溫10℃時即可開始萌動,發芽最適地溫為15~20℃,若地溫低於12℃,則發芽緩慢。
  • 種植山藥的注意事項你知道多少?山藥的栽培,以及管理可不能馬虎
    山藥是食用地下部分的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的,所以在種植山藥的地點土層一定要厚,這樣山藥的根塊才能更好的生長。山藥的日常管理是比較繁瑣的,但是農戶朋友只要掌握好了要點,那麼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小編覺得栽培山藥是最難的,但是農戶往往會疏忽山藥的日常管理工作。
  • 鐵棍山藥種植的方法及田間管理,這幾點需要注意!
    本期主題:鐵棍山藥種植的方法及田間管理,這幾點需要注意!三農導語:鐵棍山藥是眾多山藥品種之一,是懷山藥中的精品。鐵棍山藥原產於河南焦作溫縣,因其上有像鐵鏽一樣的痕跡,故得名鐵棍山藥。二,育種播種播種前需要對鐵棍山藥的種子進行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在50mg/kg的多菌靈藥液浸種10分鐘,浸泡後將其撈出晾乾,隨後放入25度的環境下進行嘗試催芽。
  • 吃山藥可以增強體質,山藥糕也很好吃,山藥的種植技術
    食用山藥可以輕微緩解感冒症狀,體質虛弱的人食用山藥也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體質的提升。山藥磨成粉可以製成山藥糕,它是一種健康的糕點。那麼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藥的種植技術。小編認為,除了我國有山藥的栽培歷史之外,韓國和日本的一些地區也將山藥視為特產,並可以作為珍貴的禮品。在「亞洲三國」當中還是要屬我國的山藥品種更豐富,品質也比韓國和日本出產的山藥好得多。
  • 山藥底肥怎麼使用長勢好?山藥生長過程中需要什麼肥料?
    山藥大家都知道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不論是煲湯還是作為菜品來說都是受人們愛戴的食材。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談論的山藥如何施用基肥的問題。在現在的農業經濟基肥的施用是非常關鍵的,山藥的基肥的施用也是同樣重要,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山藥基肥的使用方法是什麼?一起往下看看吧!
  • 種植山藥用什麼肥好?種植山藥該如何施肥
    山藥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老少皆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但是種植山藥不管是在種植之前,還是在種植過程中,都要進行施肥管理,不同生長時期的山藥需要不同的肥力促生長,只有保證充足而正確的施肥,才能夠促山藥的高產。
  • 山藥高產生產關鍵技術
    山藥高產生產關鍵技術一、山藥的生長特性山藥在地溫達到 13 ℃時,才能發芽出苗。以龍頭作種,栽後先生芽後生根;零餘子栽種,先生根後生芽。8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為地下莖迅速生長發育時期。霜降過後,莖葉枯萎,塊根進入休眠期。山藥對氣候要求不嚴,平原山區均可生長。因為山藥是深根性作物,所以對土壤要求較嚴,必須選擇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油沙土,土質疏鬆深厚為好,pH 值保持在 6.5~7.5。山藥為一年生作物,忌連作。
  • 山藥種植技術:你知道你平時吃的山藥是哪個品種的嗎?
    我們平時吃的山藥品種都各不相同,雖然它們在外形上看不出來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品種不一樣,它們的味道和種植的方法和能夠適應的環境等也不相同,那麼你知道山藥多少個品種呢?並且他們的種植方式是怎麼樣的呢?下面這篇文章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其中幾種品種,讓我們接著就帶著這個疑問跟著小編在下文中尋找答案吧!
  • 山藥種植管理中,針對病蟲害的發病症狀和規律,進行綜合防治技術
    近年來,山藥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但在山藥種植的過程中,由於農藥選擇不合理和應用技術不規範,病蟲害逐年增加,導致導致產量下降和質量下降。因此,科學有效地防治病蟲害是穩定和提高山藥產量的關鍵措施之一。山藥主要疾病:炭疽病症狀。炭疽病主要破壞山藥的葉子和莖。
  • 山藥種植,想要高產增收,這些技術是關鍵
    山藥又叫做土薯,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的功效。山藥也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人們又將其稱之為山珍,深受食客們的喜愛,銷量也十分的穩定。然而山藥的種植難度非常高,很多嘗試的種植戶都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