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下村:鄉風文明「妙不可言」

2020-12-27 郴州新聞網

入秋,走進桂陽縣洋市鎮廟下古村,一池秋水被秋風掀起漣漪。

村裡,青磚黑瓦清水牆,青石巷道清水溝,270餘棟明清古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廟下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裡560戶居民都姓雷。2018年,廟下村被評為湖南省文明村鎮,廟下人不忘傳家訓、樹新風、聚鄉賢、惠家鄉,鄉風文明浸潤這方土地,成就廟下村的「妙不可言」。

古戲唱出新變化

廟下人愛戲,一進村,就能聽到不知從哪戶人家裡傳來的「咿咿呀呀」的唱腔。

聽村裡的長者介紹,廟下人喜好湘劇、祁劇、花鼓戲,其中以湘劇最為有名。豐收之年要演豐收戲、久旱不雨要演求雨戲,有些富戶過大壽時也演戲慶壽,紅白喜事辦宴席還在酒席桌上唱臺戲。

廟下人唱戲聞名得益於廟下村業餘湘劇團的活躍。劇團於1952年成立,在雷彭光、雷嗣平一眾湘劇愛好者的努力下逐漸發展壯大,至今演員共有26人。演員們下了田是農民,洗了腳能唱戲,每年業餘劇團都義務演出20餘場,通過口口相傳,不少村民也耳熟能詳,隨口就能唱上幾段。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劇團跟外地戲班搭臺進行研討、去縣內湘劇團學習,傳統戲曲不斷融入當下元素,鄉風文明也被搬上舞臺。創作既有《珍珠塔》《轅門斬子》等膾炙人口的劇目,又有宣傳黨的政策理論等方面的戲曲。「古村建設已開工,理解萬歲要尊重,該拆的雜房必須拆,雷打不動!」廟下人自發創作的三句半《廟下巨變》更是成為童謠被孩子們廣為傳唱。

「以前村裡陋習不少。比如紅白喜事好攀比,請酒花銷大。比如農閒時節村民好打牌,好吃酒。隨著鄉風文明被融入戲曲,一些劇目把這些生活小細節都搬上舞臺,老百姓真正從心裡有了變化,現在大家更喜歡閒時聽戲唱曲,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村支書雷知剛說,看到這些喜人變化,他打心底高興。

長幼有序重孝道

走進廟下村,除了古色古香的古建築,隨處還可以見到關於孝老愛親的楹聯、對聯。

一路上,雷知剛講述了許多村裡發生的孝道故事和敬老習俗。有屠戶十多年如一日細心侍奉癱瘓在床的老母親;有外嫁女回鄉,遇到重病的老父親喉嚨被濃痰堵住情況危急,她毫不猶豫將其吸出;有兒媳10年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

「村裡要是有人不孝順,那就會被人人喊打。」雷知剛說。以前四組有位村民,年事已高,生了重病,生病後四個子女不肯平均贍養。得知消息後,村裡的老一輩輪番上門勸說,後來其子女也深感愧疚,願意共同承擔起老人生活負擔。

「在廟下村,殺豬宰羊,好吃的得先給家中的老人吃。第一批蔬菜摘下來,必須先讓父母或老人嘗鮮。辦酒席時,嚴格按照輩分、年齡排位入座……」說起這些,雷知剛如數家珍。

孝老愛親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精神。村裡成立了老年協會,老人在村裡備受尊敬。

「2018年5月份村裡搞大拆違,當時很多人說閒話,誰也不願意第一個拆。老年協會黨員雷英友第一個出面,主動要求先拆他的。村民看到長者以身示範,房屋拆除工作很快就落實下去,2000餘平方米的雜房兩個月內全部拆除到位。」雷知剛說,村裡一些棘手的「疑難雜症」只要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都能順利解決,這就是廟下敬老、重老的最好佐證。

崇文尚禮永傳揚

廟下村人才輩出,近現代著名人物有辛亥革命籌劃者之一、「護國軍」陸軍中將雷洪,「反袁」主將雷澂,土木工程師雷本剛、雷英赤,現任北京大學副教授雷奕安等。

村裡自古崇文尚學。以前村裡的富戶捐款組建的「積穀會」,幫助苦難戶度過春荒、夏荒,後來一些關心文教的人也加入捐贈的行列,便升級成了「義學會」,以及大家庭設立的「公學會」,給不同層次的學子或是族中求學的士子進行資助。現在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來,每年村裡有人考上大學,都會從村集體開支中抽取部分資金作為鼓勵。

「這些學子有了收入之後,又變成了捐贈者。這樣良性循環使村裡形成了好風氣。」雷知剛介紹,崇文尚學還被納入村裡的村規民約,人人尊重知識,尊重讀書人。今年高考,村裡一本以上就有5人。

崇文尚學,廟下老人也在傳承接力。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雷嗣平發揮自己老文化專幹優勢,十多年如一日義務為村裡出牆報,春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都會出專刊。建黨97周年,雷嗣平手抄黨的十九大精神相關內容上牆,被傳為佳話。如今老人年事已高,會長雷春國又主動接過雷嗣平手中的接力棒。

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廟下,這座古老的村莊古韻源遠流長,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更賦精神內涵。

   

編輯:劉娟麗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的鄉風文明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專家觀點】  新時代的鄉風文明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新時代的鄉風文明要實現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融合。不僅要體現傳統民俗、風俗等鄉村文化,也要讓農民在村莊享受到現代城市文明。新時代的鄉風文明要體現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國鄉村是文化寶庫,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理念,中國的鄉風文明建設在吸納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時,也要對世界文明作出中國貢獻。
  • 新時代鄉風文明:人人都是塑造者
    半月談記者 王飛航 鄉風文明既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目標,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和保障。如何讓鄉土文化回歸、重塑新時代鄉風文明,並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地處黃河金三角地區的山西省運城市進行了有效探索。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楚天都市報12月12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吳珊 楊夢菲 柳戀雯)12日上午,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文明鄉風拂燕趙——河北省推進文明村鎮建設工作紀實
    隨之,更多人紛紛通過點讚、送花等方式,為河北省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鼓掌、喝彩。燕趙大地,廣袤沃土,文明鄉風潮湧。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各有關方面的重視支持下,全省各地借勢美麗鄉村建設,以「十個一」為載體,全面推進文明村鎮創建,使一個個村鎮的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逐漸美了起來。
  • 廣元朝天李家鄉:村規民約 引領鄉風文明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廣元市朝天區李家鄉以村規民約引領基層治理,定規矩、立良俗、破陋習、扶正氣,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以規立德滋養文明鄉風,讓昔日閉塞的山鄉煥發勃勃生機。
  • 積分小超市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康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速記
    積分小超市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康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速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葛學忠12月6日,宗來來走進村裡的小超市宗來來說:「在上月的全村環境衛生評比中,我家裡人穿戴整潔,精神面貌良好,達到了庭院淨、廚房淨、廁所淨、臥室淨、房前屋後淨、院內外物品擺放整齊的『五淨一整齊』標準,被評為『美麗庭院示範戶』積了10分,上星期我還參加了鎮上組織的農技培訓積了3分,今天參加村環境衛生清潔志願者活動積了8分,我用上月的積分兌換了價值25元抽紙1提,這個文明鄉風積分超市辦得太好了。」
  • 李家巖家風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李家巖家風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2019-11-1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內蒙古建設】黑龍壩鎮各村舉辦「中秋話家風」 鄉風文明示範...
    【文明內蒙古建設】黑龍壩鎮各村舉辦「中秋話家風」 鄉風文明示範戶故事分享會 2020-10-12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實「裡子」 ——「全國文明村鎮」鹽湖區西張耿村的鄉風文明...
    擦亮「面子」,做實「裡子」——「全國文明村鎮」鹽湖區西張耿村的鄉風文明之路資料圖片筆直寬闊的進村路、乾淨整潔的巷道讓人心曠神怡,夜校禮堂裡古樸大氣的陳設展示著夜校的「昨天」和「今天」,民宿小院中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喚起了一代人的「鄉愁」……近年來,鹽湖區龍居鎮西張耿村以農民技術夜校為陣地,著眼於創造農村新環境、培育新農民、形成新風尚,在鄉風文明建設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改善農民的精神風貌和行為習慣,以鄉風文明滋養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
  • 村莊環境美如畫 文明鄉風花正開
    走進勉縣周家山鎮紅光村,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著紅瓦白牆的房子,家家戶戶門前用柵欄圍建起花菜園,構成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一幅幅文明公益宣傳畫在路邊延伸……鄉村「道德文化牆」  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敬老記於心,孝老見於行」、「美化生態家園,家庭幸福美滿」。
  • 鎮原 補足精神之「鈣」培育文明鄉風
    鎮原 補足精神之「鈣」 培育文明鄉風每日甘肅網12月14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張凡)近年來,鎮原縣在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文化建設,用精神扶貧引領精準扶貧。通過開展政策宣傳、輿論引導、價值引領、文明創建、文藝潤心、文化惠民、科普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將鄉村文化建設的大舞臺搬到田間地頭和農村院落,傳承優良家風,培育文化新風,以鄉風文明推動幸福美麗鄉村建設。
  • 雲南曲靖麒麟珠街:弘揚鄉賢文化培育鄉風文明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以黨建引領,精耕厚植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培育新興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在道德引領、共同致富等方面作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
  • 貴陽烏當區偏坡村:鄉風文明建設 引領鄉村振興
    這些美景,離不開偏坡村的鄉風文明建設。在偏坡村,有一面村民形象評議牆,上面寫著村民們每季度的「形象」得分,在這面牆上,評議細則、評議組織機構、評議結果等一目了然。在評議活動的影響下,如今,村民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都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中來,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民風也越來越好。
  • 從「三篇日記」看鄉風文明建設——臨江村,因文明而美麗
    從「三篇日記」看鄉風文明建設——臨江村,因文明而美麗 2019-06-02 06:54:45 來源: 「鄉風文明就是要多一個舞場,少一個賭場;多一張書桌,少一張賭桌;多看一些名角,少一些口角。」
  • 為幸福家園鑄魂——鮓洲村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抓住鄉風文明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這為鮓洲村迎來了「蝶變」的轉機。鮓洲村村容村貌整潔 記者 蔡亞文 攝志願服務改變了民風村貌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不僅我們的日子好過了,我們這裡還建成了鄉風文明的幸福家園。」冬日暖陽下,村民趙帶弟拿一把木耙,將剛倒出來的稻穀薄薄攤開,在地面上輕輕拉出一道道柔美勻稱的金色紋路。文明鄉風涵養和諧鄉村文明鄉風,不能囿於傳統鄉村社會固有的道德規範。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讓精神的力量滋養山野——恩施州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紀實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彥睿 通訊員 利軒 攝    編者按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在「富口袋」的同時,如何富腦袋、豐內涵,提升鄉村文明軟實力,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煥發新活力?恩施州創新形式,豐富載體,貼近地氣,廣泛激發群眾參與熱情,讓文明鄉風蔚然成風的做法可資借鑑。   初夏時節,行走恩施鄉村,和風拂面,生機盎然。  地處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恩施州,在脫貧攻堅決戰中,提升精神品位,打造精神高地,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強大社會氛圍,將人心聚攏在吾鄉吾土,用鄉風文明勾畫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同心圓。
  • 梁平區安勝鄉:獎勵整潔示範戶 引領帶動鄉風文明建設
    井壩村鄉風文明頒獎大會。 井壩村委供圖    華龍網5月2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李萬祥)「沒想到我們做自家屋裡的清潔衛生還能得獎!」    在鄉風文明建設中,湯朝生把當兵時整理內務的要求放在做自家清潔衛生上,做到了房前屋後的乾淨整潔,在月評中,他被大家評為「最整潔戶」。    據介紹,今年安勝鄉把以「乾淨整潔」為主要內容的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作來抓,通過宣傳發動、入戶指導等舉措,幫助村(居)民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良好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