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改革沒有回頭路,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行百裡者半九十,越到這個時候,我們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就像爬珠穆朗瑪峰,最後的兩百米可能是最困難的一段歷程,現在中國也是這樣。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這種強烈的責任感、歷史感,團結一心、腳踏實地、夙興夜寐。
這段話出自2018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更高起點 、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就要深刻認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提升改革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指引我們越是面對複雜的環境,越要有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改革動力,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我們必須以強烈的責任感、歷史感、使命感,狠抓改革落實,敢於擔當作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本期特約專家:郭建寧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