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華生
這兩天中國男籃頻頻上熱搜,不過不是什麼好事情。
「勉為琦難 出琦制勝 不計琦數 莫名琦妙」。
像上面的網絡調侃,關於周琦已經成了網絡成語接龍的笑料。
主教練李楠也被調侃「難上加楠」、「楠辭琦咎」。
全網更是遍布的籃協主席姚明尷尬表情視頻。
#楊超越的上上籤被辜負了#
還有人說,中國男籃辜負了東道主的「上上籤」,娛樂明星楊超越也從當初的「錦鯉」變成災星了。
中男籃怎麼啦?
周琦、李楠,還有中國男籃全體隊員的鍋都跑不了。不過,早在男籃世界盃開始的時候,有人就預測了如今中國男籃的窘境。
知名籃球評論員蘇群,他表示中國籃球如今面臨和中國足球同樣的問題,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體教分離,打球和踢球的人太少,他們只能在金箍棒夠得著的地方盡力而為,體教分離的體制隔牆,好比煉丹爐的爐壁,太厚了,連孫悟空也無可奈何。」
就像日本校園籃球有源源不斷的八村壘,而CUBA球員在CBA永遠是邊緣人。
據本報記者了解,對於校園足球和校園籃球,搞體育的和搞教育的,不同立足點往往對於這方面發展見解有很大不同。
中國體育「體教結合」到底能不能走通?應該怎麼走?如果你了解其中的情況,或者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歡迎你來發表高見!
新聞背景
中國籃協每年都舉辦青少年籃球聯賽,很多學校也有非常不錯的校隊,尖子生被送去打CUBA,但職業聯賽CBA有自己的選材途徑,並不從高校挑選主要人才。現在的CBA選秀一年比一年隆重,但CUBA要成為CBA真正的人才庫,不知道還要經過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