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匯聚了現代與傳統的風格特色,融合東西方文化之精粹

2020-11-25 春天喇叭花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春天喇叭花,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瓦普神廟以及新加坡。瓦普神廟是寮國著名的佛教古剎,寮國人把它與柬埔寨吳哥寺媲美,稱為印度支那兩大勝跡。它是東南亞多種文化的獨特歷史見證,突出體現公元10到14世紀統治該地區的高棉帝國的歷史文化發展狀況。瓦普神廟擁有豐富的藝術傑作,全部以宗教皈依和獻身為主題。佔巴塞文化景觀,包括瓦普神廟建築群,是一處完好保留了1000多年的人類文化傑作。佔巴塞文化最觀,以山頂至河岸為軸心,在方圓10公裡的地方,整齊而有規劃地建造了一系列廟宇、神殿和水利設施,完美表達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關係的文化理念。佔巴塞文化景觀還包括湄公河兩岸的兩座文明城市和普高山。

瓦普神廟

瓦普神廟的規模雖然比柬埔寨的吳哥窟要小很多,但它建於5世紀或6世紀,比吳哥窟早200多年。神廟規模較大。長約800米,分三個區域。最前的一個區域是水塘旁的寮國王朝的行宮遺址。過了行宮遺址,有300多米的大路中間的第二區域。這裡有兩座印度教祭祀用的方形廟廊遺址。建於公元六世紀的廟廊用大石塊砌建,雖已傾圮,但門柱、門楣及牆角上的雕飾仍然清晰可辨,看起來很像柬埔寨吳哥窟的神廟建築。過了祭祀廟廊,有300多米的石砌大道和石階道通向山腰上的最後一個區域——神廟的主廟。古老的石街兩旁,開滿鮮豔花朵的蒼勁大樹傾斜的向天空伸展著線條簡潔的枝幹,蜿蜒粗大的根系與同樣老朽的巨石融為一體,人仿佛是在時間與空間的隧道中來回穿梭。

瓦普神廟

瓦普神廟最高的聖殿建在海拔1200米的高山梁上。聖殿下面是一個山坡,山坡下面有一個長600米、寬200米的砂巖長方形大水池。水池西沿是一塊平地,平地上有一個略高出來的平臺,那是舉行正式的宗教儀式時國王和大臣的觀禮臺,平臺的兩個側翼是其他人的觀禮臺。平臺向上有一條300米長的路,通往寺內。穿過門廳沿臺階前行,看到畫廊和瓦普寺奠基人的塑像。再向上走,就是聖殿,供奉菩薩。聖殿左側是佛經館的遺址,右側是三神廟。在右邊的石地板上雕著大象、鱷魚和龍蛇。這可能就是在宗教儀式上用活人做祭品的地方。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極小的國家,卻已作為一個城市規劃最為細緻的國家而享譽全球。她匯聚了現代與傳統的風格特色,融合東西方文化之精粹。造就了獨特的「 新亞洲——新加坡 (New Asia-Singapore)」獨特風格。新加坡是舉世聞名的大熔爐,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匯合交融、其鮮明的特色也隨之產生。在這裡,即可以感受到熟悉的華人文化,也可以感受到馬來文化及印度文化等多元民族特色。在這個有許多現代建築的大都市裡,也不乏自然而悠閒的景致。

新加坡

政府大廈周圍是近代新加坡的發源地,也是新加坡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最具歐洲風情的一塊地方。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的最高法院、維多利亞式的政府大廈以及擁有彩繪玻璃窗的安德列大教堂,以及巴丹運動場經常進行的板球、橄欖球比賽都能使人忘記這是在東南亞的某個國家。這一帶的主要景點有新加坡最高級的殖民時期的酒店——萊佛士大酒店、象徵新加坡的魚尾獅、每晚像廟會一樣熱鬧的克拉碼頭、國立博物館等。擁有多元文化色彩的新加坡充滿了各式不同文化與宗教的節慶活動。一年四季,隨時都充滿熱鬧的節慶氣氛,除了熟悉的華人文化外,馬來民族的回教文化、印度族群的宗教儀式、使新加坡如節慶萬花筒一般,全年不斷。而美食節、熱賣會、藝術節等活動更是針對遊客而舉辦的,精彩、盛大,使新加坡處處充滿歡樂氣氛。

新加坡

本文章是由春天喇叭花原創,轉載請注意出處。

相關焦點

  • 衡水新中式風格建築,徽派園林式,宋代美學精雕細琢,融合文化精粹!
    衡水樓盤的建築風格是多種多樣的,在文化全球化發展的今天,開發商也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打造各種蘊含傳統中華文化的建築。新中式建築,是中式建築元素和現代建築手法的結合運用,從而產生的一種建築形式。該建築形式在沿襲中國傳統建築精粹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現代生活價值的精雕細刻。
  • 舌尖上的「一帶一路」:在新加坡感受多元融合的美食文化
    新華社新加坡2月1日電通訊:在新加坡感受多元融合的美食文化  新華社記者包雪琳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小紅點」,地域雖小,卻是不少「吃貨」心中的「美食天堂」。多元文化與傳統的相互碰撞讓新加坡成為各種風味美食的匯聚之地,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在這裡以美食為紐帶加深彼此情誼。  在新加坡,最能體現飲食文化多樣性的地方要數食閣和小販中心。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很多新加坡家庭並不在家做飯,而是到附近的小販中心或食閣用餐,一邊吃飯,一邊與家人朋友聊天。
  • 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香港現代都市融合
    該館建築設計師嚴迅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的設計目標是要讓博物館的參觀者與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交流,同時也要將這一傳承傳統文化的建築融入香港現代都市。坐落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竣工,正式開放後將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藏品,並通過多媒體展示、講座、文創產品營銷等方式展現故宮文化。
  • 新中式,將現代生活流線與傳統建築精粹水乳交融
    「新中式主義」將現代生活流線與傳統建築精粹水乳交融。新中式建築的設計中融入了西式生活流線的理念,因此更適合現代國人的居住習慣和心理需求,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用現代精神詮釋後的文化回歸與自信。新中式建築不僅在文脈與中國傳統建築一脈相承,而且更重要的體現在對傳統建築的發展和變化上:既很好地保持了傳統建築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現代建築元素與現代設計因素,改變了傳統建築的功能使用,給予重新定位。因為建築材料的變化以及現代生活方式的 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對建築需求的變化——建築形式只是這些內涵發展和變化的一個結果。
  • 宮崎駿:融合日本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大師
    中新網9月3日電(上官雲)綜合報導,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1日,72歲的宮崎駿將退休的消息對外界公布,目前正在上映的作品《起風了》成為其收山之作。這條新聞很快引發影迷的一片惋惜之聲。宮崎駿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動畫大師,其作品藝術風格將日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融合,故事內容表達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關懷,受到全球動漫迷的追捧。
  • 「發現中國·香港電影:傳統中華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磨合」講座...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雪梨6月24日電(盛楚宜) 適逢香港回歸20周年,雪梨中國文化中心攜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於6月24日共同舉辦了「發現中國·香港電影:傳統中華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磨合
  • Liquid State開年首發 東西方的電音文化融合之作《Super Asia...
    在此次合作中,TPA將「TPA Club Mix」的舞曲風格完美融入到了音樂中來,並用自己獨有的音樂風格,向世界舞臺展示著東方電音文化的魅力;而強勢加盟的Bobby則用其獨有的音樂風格助推了整首歌的樂曲節奏,「Rocking
  • 傳統與現代的多元融合
    尤其是極富地域特色的青海黃南藏戲在吸收了多元文化元素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綜合藝術、說唱歌舞、廣場演出、觀賞娛樂等鮮明民族特色的自成體系的一種地方藏戲劇種。由青海省藏劇團精心編排演出的大型傳統藏戲《意卓拉姆》(導演:南拉太、增太吉,改編:李加東周)便是青海黃南藏戲中一個優秀的傳統劇目代表。
  • 現代中式餐廳設計 將簡約風格與中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
    現代中式裝修風格的出現體現出了國人文化自信的回歸,同時它又是對傳統文化的重新演繹。由四合茗苑著名中式設計師專家劉中輝設計的現代中式餐廳,將現代簡約設計風格與中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中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新加坡最豪華酒店,文華東方酒店讓您感受不一樣的新加坡!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知名的花園國家,匯聚了現代與傳統,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精髓,散發著獨有的魅力。來新加坡旅遊,想要擺脫旅途中的疲憊與辛勞,那麼選擇一家舒適豪華的酒店就非常有必要了。要論哪家酒店是新加坡最豪華的酒店,那新加坡文華東方酒店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它秉承了文華東方酒店一貫的奢華與舒適氣派,造型仿如文華東方經典的摺扇標誌,是濱海灣上的一座豪華酒店。它的地理位置絕佳,距離新加坡中央商務區僅幾分鐘路程,有讓人讚不絕口的特色客房和優質的餐廳,讓您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加坡特色。入住這樣的酒店,可以讓您整個旅程疲憊消散、舒適愜意。
  • 新加坡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根據對新加坡公民的整體統計,華人佔據新加坡人口的絕大多數約76%,另外,新加坡也有15%的馬來人,7%的印度人和其他一些民族的人口。在新加坡,既不會因為是華人而倍感親切,也不會因為是其他種族的人而備受歧視,這與新加坡多民族融合的政策是分不開的。
  • 藝術無國界《黑金》東西方文化之美
    由於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差異近,東西方在對藝術表現上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差異,然而近年來,由於中外藝術交流的逐漸頻繁,中外藝術在國內各個領域開始出現同臺獻藝的現象,從傳統的音樂、繪畫到建築再涉及到新興的網路遊戲行業。
  • 新加坡的市井文化-娘惹文化!
    講到新加坡,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定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旅遊城市國家!那麼除了你能看到的都是新加坡最為人知的一面,那麼你對新加坡的市井文化有了解嗎?)、女性則稱為「娘惹」(Nyonya),保留了傳統的中華文化又融合了當地特色,形成特殊的「娘惹文化」.
  • 「無國界的重點在於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依託上海外國語大學建校60年來在外語和跨文化教育方面的優勢、複合型人才培養的經驗、國際型人才創新平臺上的深厚基礎,上海外國語大學MBA項目旨在培養源自於東方的新一代複合型「無國界管理」人才,使他們在以下方面具有獨特且持久的競爭力:精通英語,部分掌握第二外語;開放思維,放眼全球,解決跨文化問題,理解全球商業的細微差別;整合商業知識與實踐經驗;擁有良好的商業道德和崇高的敬業精神。
  • 到新加坡旅遊,在大街小巷走走感受當地獨特的文化!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其實很小,甚至比香港還要小,但在這個小小的國家,卻有著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在這裡共同生活,因為新加坡雜糅交織的文化,所以使得新加坡有著最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著世界的遊客們特意前來遊玩。
  • 紅木小鎮 木上生「花」 傳承傳統文化精粹
    凸顯紅木文化風情,傳承傳統文化精粹,為紅木產業注入新的生命力……位於青縣流河鎮的中古紅木文化小鎮,讓延續千年的紅木產業,綻放新的風姿,成為滄州大運河文化帶的一顆耀眼明珠。文化為魂白牆黛瓦,小橋流水,走進中古紅木文化小鎮,處處古意盎然、風韻典雅。
  • 促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
    今年9月23日,是中國傳統節氣中的秋分。這天的到來,預示著氣候由熱轉涼,秋天正式到來。秋天,也是秋收、秋耕、秋種等農事活動的開始。在這個預示著豐收的時節裡,我們將迎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農民豐收節,對傳承傳統農耕文明具有怎樣的意義?如何促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 成都太古博舍酒店丨現代建築風格與中國傳統精髓是如何融合的
    目前已經在北京、香港成功開發酒店產品的太古酒店集團,似乎也有著同樣的信心和把握將旗下最有品質的酒店品牌帶到成都這座及傳統又現代的繁華都市,同時引入與本土文化既完美融合又相得益彰的現代生活方式。所以,不難猜測,早在遠洋地產與太古地產合作規劃與開發成都遠洋太古裡之時,就已經將博舍酒店納入其最具特色的酒店產品進行深度設計與打造,而成都博舍酒店也讓我們開始期待其「House」系列的產品將如何與成都這座城市發生氣質上的融合與碰撞,我們也非常地期待它能夠為成都人帶來更豐富的品質生活。
  • 這才是中國風服飾,東方傳統文化與全球流行時尚的碰撞融合
    風,就是風格,是東西方交流融合後的現代人的一種審美傾向,中國風是以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為底蘊卻又能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保持內在民族精神與燦爛文化,形成的一種特有風格。一般中國風服飾會將紋樣與古典刺繡相結合,更能體現中國特色。(四)有中國紅為靈魂的:將紅色與暗紋相結合,用紋樣肌理打造虛實效果,張揚的色彩中透著低調的文化蘊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