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破舊機器人的故事:讓父母在孩子的想像力中「重活」一回

2020-12-19 兜媽愛叨叨

今天,兜媽想給大家講一個關於玩具的故事。

小小兜這幾天忽然迷戀起了一個已經壞掉的機器人玩具。

那個機器人玩具是在小小兜一歲多的時候買的,它會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舞。剛開始買來給他看時,他表現得有些恐懼。

看著機器人玩具在地上轉著圈起舞,放著音樂,身上藍色的光還不斷閃爍,小小兜就開始躲閃,皺著小眉頭,警覺地望著它,還往我懷裡扎。

兩歲多的時候,小小兜從一個膽小鬼升級為破壞大王。他不再輕易害怕,而且喜歡上了扔東西和拆卸,那個機器人玩具很快在他的施暴下淪為了一個殘疾人:頭頂上螺旋狀天線的藍色外套被扒掉了,雙眼只剩下了兩隻「裸眼」,眼部的外殼被暴力拆卸了,機器人的手臂也成了殘肢。

然後,這個機器人就被我跟其他的廢舊玩具收在了一起,準備有朝一日把他們清理出門。可真到了搬家的那一天,小小兜開始看著那些被他給「虐待至死」的玩具,一件都不讓扔,大有一副敝帚自珍的架勢。那一刻我真是由衷地覺得,小孩的世界,我不懂。

01舊玩具成了新寵

於是那個機器人玩具就重新被擺到了玩具架上,但有一年的時間,也就只是被擺在那而已。

現在,每個小孩的玩具儲備就像皇帝的後宮似的,隔三差五就會有新寵出現。

小小兜跟一件件接踵而至的新玩具玩得不亦樂乎,我想他早就忘記了那件曾被他敝帚自珍的報廢機器人。看著家裡日漸擁堵的空間,我決定再次找機會把那個機器人玩具給清理出門。

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春節期間,我帶著小小兜去姥姥家看望老人,不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洶湧而至,我們就被滯留在了姥姥家。雖然姥姥家離我們住的地方並不太遠,奈何老人因為擔心安全不允許坐公交車,打車又沒有人接單。直到小小兜他爸自駕從他的老家回來,才把開車把我們娘倆接回去。

就這樣小小兜離開了他那堆親愛的玩具有半個多月。

回到家,看著那堆玩具,就跟皇帝看著一群分別良久的後宮佳麗似的。他開始晃悠玩具櫃,把玩具弄得遍地都是,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好久沒有看到玩具們的激動之情。

也不知道小小兜是在什麼靈感的引誘下,挑了幾樣玩具拿到床上,在睡前玩一會,睡著了,還擺在枕頭上,要跟他一起共度良宵。

第二天早上起床,小小兜睡眼朦朧,還在揉著眼睛,就開始喊我:

「媽媽,我的玩具呢?」

「啊,玩具……哦,媽媽怕他們會硌痛你,把它們放地上了。」

「我的機器人呢?」

「啊,什麼機器人……」

「哎呀,就是我的機器人,我小時候,我小時候老跟我一起玩的機器人。」

我環顧整個屋子找了半天,最後在小小兜的被子裡發現了那個殘破不全的破機器人玩具。沒想到一部機器人傳奇就此開始了。

02機器人傳奇

小小兜開始煞有介事地對我講述機器人的故事。

「媽媽,我小時候(我內心 OS:你現在才多大?!),我在前面走,這個機器人他就跟著我,他還會飛,他會飛得老高老高,一會我叫一叫它,小機器人,他就飛得低一點,然後說,你想做什麼(機器說話的聲調)……他現在壞了,不會飛了。」

就這樣,小小兜開始滔滔不絕地向我講述機器人的故事,而且是結合實際場景,就開始即興創作。

他看見我掃地,就舉著機器人玩具,並指著他身下的一個圓盤說:「這個,是掃地用的,我小時候,只要奶奶對機器人說:開始掃地了。它就開始幹活了,它開始轉呀轉,地就掃乾淨了。「

我給他洗個蘋果吃,他會說:「我小時候,要吃蘋果的時候,機器人就『嗖』地一下從樹上摘下一個蘋果來,還把蘋果拿過來給我。「

我給他放動畫片,他就告訴我,他的機器人會發信號,他一發,動畫片就到桌子上來啦。

他的機器人還會照相,還會帶著他在太空遨遊,還會給他講故事,機器人的力氣還特別大……

我想說,這本事,太大了。我現在嚴重懷疑,吳承恩在寫《西遊記》的時候,家裡面就有個每天浮想聯翩的孩子。

我問他,在他眼裡,他的機器人是不是全能的?小小兜凝視著我非常認真地點了點頭。

03機器人IP的衍生品

這幾天,機器人成了我們家裡的一個重要IP,小小兜居然又突發奇想地造出一個「衍生品「。

他粗暴地把我的兩個裝著零散物品的小紙箱給掀了個底朝天,然後把兩個紙箱用膠布粘起來。又用畫筆給機器人畫上了眼睛。

他還向爸爸求助,給紙箱機器人裝上了四肢和「犄角」。

懶惰的老公實在是太過敷衍,就用紙捲成卷貼在紙箱上充當機器人的四肢。

也只有小朋友,有著用夢想照進現實的功力,能把這樣拙劣的作品還當個寶了。

看著在爸爸的幫助下做好的紙箱機器人,小小兜興奮地表揚道:「爸爸的主意真棒。」

整個晚上,小小兜跟那個紙箱機器人玩得不亦樂乎,我讓他睡覺,他一定要帶上他的機器人朋友一起睡,還熱情地給紙箱機器人蓋上了被子,並且學著我的口吻對他的機器人朋友說:「蓋上吧,可別著涼啦。"

在有了新朋友的同時,小小兜還不忘他的老朋友,把那個舊機器人跟紙箱機器人並排,放在一起,決計要跟他們共枕眠。

小小兜玩得興致高昂卻遲遲都不肯去睡覺,我只好化身機器人來催睡。我操著機器語調說:「小朋友,天已經很晚了,你是一個人類的小孩,你們需要早睡早起,才能身體健康!」

沒想到小小兜瞬間就從幻想頻道切換到了現實頻道,他立馬說:「紙箱機器人是假的,不會說話,只是假裝說話。」

我內心 OS:原來你都明白啊,那還整得跟真事兒似的呢。

小小兜對機器人的熱情持續度很高。第二天早上一睜眼,他就又在惦記著要讓兩個機器人涼快涼快了,於是家裡的客廳就出現了大冬天電風扇扇著兩個「機器人」的奇景。

04機器人玩具帶來的思考

做媽媽以來,我總是感慨做個媽媽是多麼不容易。

我從一個自由放任的女子晉級為從做家務到為了哄孩子說學逗唱無所不操練的超人媽媽。我總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還總是從自我的價值和判斷出發,想要給孩子最好的。

可一個廢舊的機器人玩具、兩個紙箱子拼成的機器人都能給孩子帶來那麼多的樂趣,又讓我覺得孩子的快樂真的很簡單。

能夠啟迪心智的未必是精緻的玩具,也未必是價格不菲的早教課。

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用強烈的好奇心探索著這個世界,他們也用靈感無限的想像力為這個在成人眼裡平淡無奇的世界塗抹上華麗的色彩。

兜媽認為,為人父母者該學會換位思考,不要用成人視角的判斷代替孩子的好惡,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的想像力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

比如在孩子說出一些在成人看來的「胡言亂語」時,別急於否認。像小小兜就說:「我小時候,機器人如何如何.....」

他在一歲多的時候,還曾經對著屋子裡一塊空蕩蕩的空間說:「媽媽,屋裡有一個怪物。」我就跟他一起把那個怪物的故事豐富了起來。

成人眼中,很多事物都已經程式化了,你要求成人畫一個糖葫蘆,他一定會畫成紅色的,可不同孩子們筆下的糖葫蘆,卻會顏色各異。

越幼小的孩子,想像與現實的界限越不分明,孩子「胡說」的時候正是訓練孩子想像力和表達力的好時機。

為人父母者何不去找回一顆童心,在對孩子的陪伴中,再重新「活一回」呢?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相關焦點

  • 想像力在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
    小夥伴們大家好,杭杭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認為想像力對一個人的發展,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其實,杭杭想說的是,想像力對一個人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對於兒童來說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孩子能夠更好的去了解和學習東西,還有創造奇蹟,以及能夠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 小孩讓家長講故事,是為了多和父母相處,也可以增加想像力
    小孩子小的時候,相信很多寶媽都會給小孩準備很多的故事書和一些識字卡片。目的是讓小孩能夠邊玩邊學。所以有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習慣地給小孩講童話故事,或者有一些小孩小的時候睡覺之前就喜歡讓父母給講故事。有些小孩睡覺之前都會有一些小習慣,如小孩睡前習慣了要聽故事,不講故事不睡覺的那種。而且有的時候是重複來重複去的專門聽一個故事,感覺都不膩,但是讀的人已經膩了。可能偶爾讀一次兩次的故事書,家長可能沒有多大的意見。但是每一天都讀的情況之下,有些家長是沒辦法支持的。所以為什麼小孩睡前會喜歡讓家長給讀故事書呢?很簡單。
  • 別人誇獎你家孩子時,情商低的父母謙虛應答,高情商的父母這樣答
    當別人誇獎你家孩子時,情商低的父母就跟亮亮媽媽一樣虛偽的謙虛,內心裡得意開心,表面上卻故作謙虛「哪裡哪裡,一般一般」,但天真稚嫩的孩子並不懂得父母這一套,他們只是單純的覺得父母不認可、不滿意,從而挫敗孩子的積極性和進取心。
  • 阿爾法蛋新品上架,dodobot塗畫機器人搭建親子互動橋梁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亦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因此,在兒童教育上馬虎不得。而初為人父、人母,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一事上卻始終不得要領。孩子可以自畫地圖,創作一場自己的冒險,亦或是利用編碼貼紙去控制dodobot,帶dodobot去探索童話、迷宮。只需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讓孩子塗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鍛鍊孩子的想像力。
  • 為什麼中國孩子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們深思
    有一檔節目是作家王蒙在《圓桌派》中和主持人竇文濤討論過一個話題,其中王蒙給竇文濤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大體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天孫子問他,窗外面是什麼?王蒙半晌不語,反問孫子。在2018年,有一次在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針對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所做的一項調查中,想像力則排在倒數第一,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但創造力僅僅排在倒數第五,這是一項多麼令人吃驚的數字。
  • 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這4點影響,父母快拿小本本記好
    在一次採訪中,霍思燕說,自己在嗯哼一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睡前故事。從霍思燕曾經在微博中曬出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出,給嗯哼看的繪本到底有多多。很多明星家庭在育兒的時候,其實講睡前故事都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即使是普通人家,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這件事情了。
  • 阿爾法蛋新品上架,dodobot塗畫機器人搭建親子互動橋梁_發現頻道...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亦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孩子在娛樂的過程中逐漸掌握點線面的繪畫基礎思維以及啟蒙編程思維。  此外它還有個進階玩法。孩子可以自畫地圖,創作一場自己的冒險,亦或是利用編碼貼紙去控制dodobot,帶dodobot去探索童話、迷宮。只需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讓孩子塗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鍛鍊孩子的想像力。
  • 英國老爸把兒子的畫PS成了實物:這孩子的想像力既搞笑又驚人!
    其實,生活中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想像力足夠強大的話。所以,想像力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而且這一課,父母來上的話效果最佳。首先:父母要嘗試進入孩子的想像世界,接受認可孩子的想像。她的父親總是與孩子一起暢想每一個故事,在自己臨走的時,還給女兒一個「布娃娃」,告訴女兒這個娃娃是父親派在孩子身邊的精靈,可以保護女兒,也可以傳答女兒任何想要跟父親說話。可是,不久後,父親在戰場受傷失憶而且失蹤了,最終,也是女兒通過豐富的想像力,結識了一群真情的朋友。
  • 壹號機器人一分鐘解讀:機器人素質教育五大能力七項優勢
    1、寓教於樂,玩中學、學中玩遊戲和玩樂是孩子的天性,這是不可磨滅的。而孩子又是天生的學習者,但孩子們不願意被逼著去學習太難或過於簡單的知識。機器人教育的過程是一個玩中學、學中玩的過程,比如壹號全腦機器人教育。
  • 塗塗畫畫就能和阿爾法蛋互動遊戲,發散孩子思維,輕輕鬆鬆學編程
    大家好,我是琳子,一個喜愛穿搭,熱愛拍照的媽媽。我的女兒叫小多,今年6歲了,是一名可愛的一年級小學生。上一年級後學業明顯加重了很多,我們幫小多重新安排了一下平時的興趣課程,希望孩子不僅可以好好學習,還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小多是一個很喜歡畫畫的小朋友,喜歡一個人安靜的塗塗畫畫,默默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這方面我們也是一直很支持她的。
  • 熊孩子好孩子6歲就定性?智伴教育機器人助你帶出好孩子
    要知道,育兒的關鍵就在於,在對的時間(兒童成長關鍵期),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教養的核心是利他,孩子的天性卻是利己,要把大大的同理心灌入小小的心智,談何容易?所以不少寶媽舉起雙手,先自暴自棄了。寶媽們不知道,對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教養和啟蒙其實是:每天半小時,給孩子講好故事,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 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用父母講故事
    孩子的成長,讓很多父母為之焦頭爛額,早期的陪伴固然重要,可是不能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的父母也很苦惱,該如何既不缺失孩子幼兒時期的陪伴啟蒙,又可以安心上班為孩子的將來打拼呢?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是一款結合孩子早期的啟蒙教育以及家長陪伴的益智早教故事機,最特色的功能就是父母僅需五分鐘錄入自己的聲音,就可以自然演繹精彩的故事,實現了用爸爸媽媽的聲音講故事,讓孩子的成長更加快樂。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故事?
    Ready Action戲劇教材也對故事進行了改編,保留了精彩的情節,增加了更多歌曲和音樂的敘事,讓年齡更小的孩子也可以表演,通過戲劇表演的方式將古老的故事重新演繹,讓小朋友們在閱讀和表演中學習;通過傑克與魔豆的故事我們會發現,經典故事是長久流傳的,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都是聽著相似的故事長大的,聽故事和講故事成為我們童年中的重要內容
  • 阿爾法蛋dodobot塗畫機器人上線,解鎖孩子學編程新玩法
    2、塗畫顏色編碼,解鎖配套繪本故事創意機關dodobot配套有4冊暖心故事繪本。繪本裡內含20+任務內容,地圖支持1000次塗擦,由淺入深,在父母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也能培養孩子自身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 七款優秀的親子遊戲推薦,給孩子插上想像力的翅膀
    這些遊戲都的共同點就是簡單、有趣、富有想像力。小孩子在成長階段的遊戲不在於緊張、刺激,最重要的就是想像力的開發,想像力讓孩子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一、《小小大星球3》:麻布小布偶闖關大作戰《小小大星球3》是由索尼發行的一款動作冒險解謎類遊戲。
  • 簡筆恐怖故事,媽媽為救孩子要過河,竟登上一隻詭異破舊不堪的船
    巧姐只得謝過郎中,抱起孩子就往黃河渡口跑。這是深秋大半夜月亮西沉,四野裡黑秋秋的,小土路兩邊的野草隨風亂舞,似乎隨時都有隻無頭鬼要從那裡鑽出來。嗖的一聲輕響,把巧姐嚇了個機靈,定神一看是一隻兔子,瞪著紅眼睛一閃而過。巧姐跑到了渡口,到處一片死寂,只有一艘小板記在了那裡,隨著風浪的來回晃蕩,黃河風急浪大,一般船家呀晚上是不渡河的。
  • 幼兒園孩子認字會破壞想像力?有道理!用錯方法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過多的認字訓練,孩子無法去看更多圖畫,真正享受故事的樂趣,從而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父母開始偷懶松居直說過,豐富的想像力,在還無法閱讀文字的階段,唯有耳朵反覆聽到豐富的語言來培養。如果孩子認字以後,父母偷懶不再給孩子讀書,孩子就不能聽到豐富的語言,想像力就會受到限制。
  • 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黃金期」,家長應給孩子插上翅膀,助他翱翔
    孩子的畫畫能力是天生就有的,我們總是看不懂孩子的作品,那是因為孩子的想像力豐富,我們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而已。並且,7歲的孩子才開始畫簡筆畫,是很容易影響他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的。放開孩子的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孩子的想像力天生就高於家長們,你還在笨拙的教著孩子如何想像嗎?
  • 釋放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究竟要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發現興趣後又該如何引導孩子把興趣和學習掛鈎,通過興趣來帶動孩子的學習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但是這次家長課堂的學習使我豁然開朗。「喜歡研究蟲子」的李嘉華的故事,對我觸動很大。
  • 王寶強離婚,孩子怎麼辦?別怕,智伴機器人來解決
    孩子自從會講話後,帶著各種好奇,「爸爸,為什麼小孩子不能喝可樂啊?」「爸爸,老虎為什麼在籠子裡啊」「爸爸、爸爸……」在酒桌上高談闊論,生意場上叱吒風雲的高傑卻應付不了兒子連珠炮一般的追問。忙碌的工作之餘,每天和妻子疲於陪孩子講故事,玩遊戲,回答十萬個為什麼……  一次偶然的機會,高傑帶著兒子去上司家裡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