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你知道客家人是怎麼花樣過節的?

2020-12-27 衝海視界

吃什麼

每至端午節,家家戶戶節前就備足糯米和箬竹葉裹粽子。親戚朋友互相饋贈,女婿要向嶽父家送雞、送肉,謂之「送節」。粽子有甜粽、鹹粽之分,有鹼粽、白粽之別,粽子品種更多,有烏豆粽、花生粽、肉粽、豆沙粽等等,五花八門。

喝什麼

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團聚歡宴,人們會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同時在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希望這樣可以防止蛇蟲的傷害,同時也能驅趕惡靈。

玩什麼

端午節最應景的節目就是賽龍舟。端午節也叫龍舟節,可見賽龍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戴什麼?

舊時端午節,民間少女還有縫製香包的習俗,用色布和彩線縫製成粽子、公雞、菱角、鯉魚等 形狀的香包,內裝雄黃、蒼朮、衛生丸等,供小孩佩帶。

掛什麼?

許多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發疾病的危險時節,因此,端午節期間有上山挖草藥曬乾備用的習俗,傳說此日所備草藥,療效特高。草藥有艾葉、六月雪、夏枯草、魚腥草、車前草、益母草、繡花針等幾十種中草藥,採後自用或出售。

端午期間圩場大街到處都是賣草藥的地攤,濃鬱的藥香在街市上空瀰漫。端午節時,人們會將一種特別的植物——艾草和菖蒲掛在門口,作為驅疾避兇之用。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客家人是怎麼過的?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即五月初五。五月初客家人還稱端午節為"五月節",五月節是客家人非常重要的節慶,五月初,人們就抽空上山採摘包粽子的竹葉,採集葛藤、艾葉等晾乾備用。客家人除了包粽子,還殺豬、宰羊、捕魚、宰殺雞鴨鵝兔等,同時還請阿公婆(祖先),到伯公廟燒香,備牲禮祭祖,這是客家人崇尚孝道,示人以不忘本的美德。
  • 給客家人一把糯米,還你一桌美食
    今天小編圍繞糯米 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 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 煎圓(煎堆) 煎圓用糯米粉揉成形,裹上一層芝麻,油炸而製成,是客家人傳統的自製年貨,取意「團圓、圓滿」。
  • 給客家人一把糯米,他們能還你一桌小吃
    從歷史傳承來看它的首要用途是充飢所以大多是米製品其中又以糯米製作的小吃居多今天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煎圓(煎堆)煎圓用糯米粉揉成形,裹上一層芝麻,油炸而製成,是客家人傳統的自製年貨,取意「團圓、圓滿」。
  • 客家人這麼能,這些糯米做的美食太好吃
    今天小編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帶大家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油炸食品耐保存,成為客家人極為鍾愛的小吃及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家裡的老一輩人都會包鹼水粽,以此迎接端午節的到來。粉嫩的紅桃粄寓意吉祥,嫁娶、搬遷等喜慶日子裡總會見到它的身影,過年過節走訪親友總會帶上成對的紅桃粄贈送親友。
  • 端午節客家人的蛋黃肉粽,肉香濃鬱,蛋香撲鼻,那是小時候的味道
    農村客家人以一顆延續古法製作的心、傳承著傳統配方製作出來的粽子,沉澱著客家人質樸的匠心味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客家地區,客家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五月節」這天,客家人都喜歡包鹹肉粽,與親朋好友一起感受節日的氛圍。
  • 端午節客家人的灰水粽,軟軟糯糯,咬一口,滿滿的媽媽的味道!
    食物是鄉愁最好的慰藉,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還記得客家人的灰水粽嗎?現在仍然記得以前過端午節幫媽媽包粽子的情景,雖然當時不會包,但是總記得媽媽手把手的教自己包,卻始終沒有成功,後來自己慢慢琢磨媽媽教的方式才學會的。過端午,吃粽子,一定要吃自己親手包的,因為那是媽媽的味道!
  • 浙江各地端午習俗花樣多 你家鄉怎麼過?
    西晉《風土記》中的記載可能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中的一次21世紀100年內一共有3次端午節最晚的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對應的陽曆日期都是6月25日作為傳統節日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迄今已存在了
  • 客家人的七夕節,你知道怎麼過嗎?
    農曆七月七又叫做「乞巧節」、「祈巧節」、「七巧節」關於這個節日客家地區流傳著許多特殊的習俗對於客家人而言而年輕的女孩子們會另外聚成一堆,在偷聽牛郎織女竊竊私語的同時,比較著誰編織的七色彩帶圖案新、花樣多,誰的心更靈,誰的手更巧。有些更為虔誠的女孩更是沐浴燒香,在月色下祈求織女眷顧,使自己像天上的織女一樣有一對織雲布錦的巧手。
  • 客家人的經典名菜:客家釀豆腐你知道多少?
    客家人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一道菜,「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是客家人傳承已久的飲食密碼。逢年過節,釀菜必屬客家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菜式——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等等,而釀豆腐在釀菜裡當屬一絕。據說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客家人因避亂開始南遷,來到南方,因想念家鄉的餃子,所以就地取材,用豆腐代替餃子皮,把肉糜塞進豆腐中,這就是所謂的「釀」。因其味道鮮美,便成了客家名菜。要做好客家釀豆腐,處處都有講究。豆腐要選滷水豆腐,肉餡要精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細細地剁成碎,加入蔥薑末等調味料攪拌均勻。
  • 今天是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家並沒有過節,雖說端午節該有的都有,粽子,幾天前好友就包了粽子送來了,不單單是作為端午節的標配,更重要的是作為早餐準備的,有了粽子,則要方便的多,熱幾個就解決早餐了。艾葉和蒲葉放在一起,2塊錢一把,我前幾天去市場買菜時順帶買的,就放在門外,在老家是要插在房簷上的,公寓樓怎麼有房簷,只有放在靠門的地方了。為了防止艾葉過早的枯萎,我把它們放在一個不用的水杯裡了,今天早上出門,仔細看了一眼,葉子還是有點黃了,還是不能買早了,明年,明年吧,明年不買那麼早了。
  • 端午節來臨之際,廣東粵東客家人這幾款美味的粽子,可別錯過了
    一、序過幾天端午節就要來臨了,相信大家對於端午節也是非常的熟悉啦,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以及節日的相關信息,可能有些人還是不太清楚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有必要對我們的傳統節日作一個了解。由於百科內容太多,所以大家在閱讀前可以點如下連結進去!
  • 端午節來臨之際,廣東粵東客家人這幾款美味的粽子,可別錯過了
    一、序過幾天端午節就要來臨了,相信大家對於端午節也是非常的熟悉啦,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以及節日的相關信息,可能有些人還是不太清楚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有必要對我們的傳統節日作一個了解。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這一次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端午食粽。
  • 一道菜養活了多少客家人!
    如果說靠海吃海的潮汕人吃的是海味那麼靠山吃山的客家人吃的便是山珍客家美食之豐富、底蘊之豐厚,也是美食家與吃貨絕對不會放過的目標!各種不起眼的山間食材,在樸實、勤儉的客家人手中變化出無數花樣!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知道幾千年前中原人是怎麼生活的,那就看看如今的客家人!所以客家飲食與漢唐中原飲食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靠著勤勞刻苦,他們在窮山瘦嶺中創造出了無數山珍美味!釀在客家菜中,懂得釀非常重要!客家人無所不釀,隨便一種菜都能拿來釀,變換出N+1個花樣!其中最出名,也最受客家人喜愛的便是聞名海內外的客家釀豆腐!為什麼客家人這麼喜歡釀?這要講到一個傳說!
  • 端午節即將到來,這10首關於端午節的詩詞送給你,看古人怎麼過節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幾千年來一直傳承下來,其中的賽龍舟、吃粽子,是最為重要的兩大習俗。端午節具有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會一起慶賀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今天安久就來和大家分享十首關於端午節的詩詞,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過端午的!
  • 端午節過後剩下的粽子怎麼處理?
    每年 的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季節,粽子就是端午節特定的美食,就和餃子一樣,是春節特定的美食,幾乎家家戶戶在當天都會吃粽子,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每年都會包很多粽子,原因是我家愛吃粽子,一般都會包紅棗餡的,葡萄乾的,蛋黃的,牛肉的也包過,家人不太喜歡吃,就愛吃紅棗和葡萄乾的,還有純糯米的,再好吃的食物,也有吃膩味的時候,何況是糯糯的粽子,我每年端午節過後,粽子就換著花樣吃了。端午節過後剩下的粽子怎麼處理?
  • 在深圳,你不得不服的客家人
    客家人是南方漢族的一個分支,也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因為在廣東、江西、福建、廣西、香港、澳門和臺灣甚至海外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如果你問客家人,客家在哪裡?
  • 客家人過節必做的炸魚丸,做法並不難,學會宴客再也不用發愁
    客家人過節必做的炸魚丸,做法並不難,學會宴客再也不用發愁!說到魚丸的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會買的一種菜餚。但是在今年315的時候,曝光了魚丸的製作方法之後,魚丸的銷量可以說受到了致命的影響。
  • 在農村,客家人有什麼風俗?這些特色美食你知道幾個!
    客家人熱情待客,正直無私,過門便是客,客來茶招待,客家人愛讀書,所以歷代都是出文人,愛運動,體育明星不勝數,飲食非常講究,清淡營養,愛煲湯而非常有養生之道。客家人農村風俗過去挺多, 尤其現在40歲以上的人很了解,後生都不太了解,客家人很敬拜祖宗,經常帶上祭品香燭去祖墳拜祖宗, 春節,清明,重陽都會去!春節前家家戶戶池雞,池豬,蒸年糕,釀豆腐,鹽焗雞,扣肉,開鍋肉丸,牛肉丸,炸釀腐衣,蒸釀粄,煎魚,先敬祖宗祖先,半月前返神,挑著劏好煮熟的全雞、香紙油燭、鞭炮,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去拜祭非常虔情。
  • 這種超迷你的「梨」,客家人叫做糖梨子,吃法花樣百出你吃過嗎?
    這種超迷你的「梨」,客家人叫做糖梨子,吃法花樣百出你吃過嗎?不知道大家平時喜歡吃什麼梨呢?其實這種超迷你的「梨」是一種野果,客家人把它叫做「糖梨子」,也有人叫鳥梨、狗屎梨、小澀梨等等,在中國各地的山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果。
  • 【遇見章貢】這些糯米做的美食太好吃了,你都吃過嗎?
    是主食的延伸從歷史傳承來看它的首要用途是充飢所以大多是米製品其中又以糯米製作的小吃居多今天小編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帶大家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油炸食品耐保存,成為客家人極為鍾愛的小吃及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