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判一個人在他所在的行業的地位,最簡單也是最直觀的,莫過於他所取的成就,我們先來看一下學友哥這些年所取得成就與榮譽吧。
1、1985年,24歲的張學友發行首張專輯《Smile》,單是在香港的銷量就突破二十萬。
2、1993年,張學友發行的國語專輯《吻別》,單年累計銷量400萬,華語樂壇歷史上單年最高銷售量。
3、1995年,張學友成為第一位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開演唱會的亞洲歌手。
4、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
5、第一個獲得美國城市紀念日的華人歌
6、2010到2012年舉辦的"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累計達到146場,總觀眾人數達到280萬次。其中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期間,總觀眾2048553人次,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眾人數的金氏世界紀錄。
7、個人演唱會總場次、總人數、總票房華人第一。
8、啟蒙了一代音樂人,包括周杰倫、陳奕迅、王力宏、林俊傑、李玟等,這些歌手都把張學友當做學習的偶像。
張學友生活在了唱片業最好的時代,就像他所說的,他是個非常幸運的人。1984年,還在航空公司打工的他在好友的慫恿下,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奪得冠軍,之後就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唱片公司——寶麗金籤約,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從國泰航空公司的一名生活平淡無奇的票務員,到舞臺上光鮮亮麗人人追捧的歌唱明星,好運來了擋也擋不住。而那時候的郭富城還在給眾多女歌手的音樂錄影帶伴舞,劉德華正遭TVB雪藏,而黎明才剛被星探發掘沒多久。四大天王,當時飛在平凡人上空的唯有張學友藝人。
有的人覺得,一個歌手只有會作曲、作詞,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歌手,而張學友只是有一副好嗓子而已,沒什麼值得驕傲的。這種思想,不過是文人式的一種變態優越感罷了,演唱作為一種音樂的另一種領域,高水平的演唱同樣不是菜市場,可以表現出超越詞曲水平的力量。放眼全世界,你能找出幾個瑪麗亞凱莉,那麼多男高音又有幾個能成為帕瓦羅蒂,張學友就是華語樂壇唱功上難以超越的一位,甚至在世界上也不遜色。
不過張學友的事業也並不是一直順風順水,他也有自己事業的低谷。1988年3月,張學友發行的粵語專輯《昨夜夢魂中》在香港的銷量只有幾千張;而在當年香港的幾大音樂頒獎禮上,張學友亦一無所獲;於是,他開始染上了酗酒的習慣,甚至於在電影拍攝的片場他還沉迷於酒精,媒體亦多次傳出不利於他的負面新聞。
對於這一段事業低谷期,張學友本人認為當時由於年輕氣盛,在一夜成名後曾經迅速迷失方向,放棄繼續在事業上的努力,對於前途抱有悲觀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他在事業方面的放棄與被放棄。1989年,他開始重新振作,在發行了專輯《給我親愛的》後,重返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行列。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2016年起,張學友開啟了「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截止(4月1日)紹興站,已經完成了第147場巡迴演出,刷新了上次巡演創造的146場紀錄。而依據目前陸續排定場次,這次演唱會將妥妥的破200場紀錄。
真正的歌手只想把心放在音樂上,對於《歌手》、《新歌聲》等節目的邀約,張學友一直是拒絕的。他表示「我雖然是歌唱比賽出身的,但很厭倦那樣的狀況;我不是不喜歡錢,而是我真的講不出刻薄、尖銳的話,講了我會難過」,這就是歌神與普通歌手的區別!
儘管曝光越來越少,但真正的偶像從來不會褪色,張學友就是如此!你喜歡這個永遠的歌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