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盡的老街情懷,承載了多少重慶人的記憶!

2020-12-20 人民網重慶視窗

  老街的故事

  每個重慶人對老街都有獨特的情懷,始於繁華,歸於寧靜。那些古老的街道記載著動人的故事,斑駁的牆體、角落的青苔承載了太多回憶……

  歲月逝去,我們年歲漸長,老街卻依然不減當年風華,你願意聆聽它們過去的故事嗎?

  今天的《老街說故事》,我們就來說說南濱路這幾條老街。

重慶老街舊照片

  南濱路的慈雲老街—米市街—龍門浩老街是傳統老街風貌街區,分布著各種融合西洋古典風格的近代開埠建築。

  老街主要以木、瓦、磚、石為肌理特點,高低錯落、隨坡就勢,形成了極具山城特色的街巷布局,開埠文化底色躍然而出。

  傳統與現代融合、本土與國際輝映,時尚精緻的文化活動既豐富了百姓的藝術生活,又有助於提升重慶城市文化內涵和藝術氣質,營造出人人熱愛、參與、享受藝術的城市文化氛圍。

  慈雲老街

慈雲寺

  慈雲老街總體定位為文化旅遊商業街區,連接南岸海獅支路、黃家巷、八角巷、慈雲寺、安達森洋行,其間更是有許多清朝時期的民居,是重慶開埠時期的海關所在地,自古以來的商貿繁華地。

慈雲老街人文攝影

  熟悉的街景,滿載的回憶,總有些故事會跟一條老街、幾棟老建築有關,情懷滿溢,終成這城市裡抹不掉的記憶。位於南濱路的慈雲老街,便是這樣一個傳承城市文脈的載體。

  從童年時坐在長輩膝頭聽說慈雲老街的故事,到長大後關於老重慶的記憶,再到客走他鄉時忘不了的家鄉情……都繞不開這條蜿蜒的老街,可以說這裡匯集了一部巴渝文化史。

慈雲寺

  慈雲老街因慈雲寺得名,慈雲寺始建於唐代,依山傍水,在老一輩重慶人口中,流傳著「青獅白象鎖大江」的典故。

慈雲寺門口的青獅

  因長江附近地貌複雜,宋朝時期,常常發生船運事故。佛教文獻中有「文殊坐花蓮而跨青獅,普賢執如意而騎白象」一說,並延伸出「青獅獻瑞、白象呈祥」的美好寓意。

  正因為此,青獅被古人雕刻了出來,放置於慈雲寺門前,借青獅的威嚴震懾湍急危險的大江。

安達森洋行舊址

  始建於1891年的安達森洋行,由瑞典人安達森所建,抗戰爆發後,這裡的4個大倉庫存放了3694箱文物,為保護國寶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所以如今與故宮結下了不解之緣。

  過去與現在,看似久遠,追憶那一段段光陰故事,喚起那些不可複製的老街情懷。

  米市街

米市街

  米市街是重慶南岸古道之一,從長江上岸,經米市街可以通往原巴縣迎龍場和南川一帶。

  民國時期,巴縣長生、老廠、黃確婭一帶的米商在此販賣大米,逐步形成集市和街區,米市街因此得名。

米市街一角

  作為重慶開埠後連接碼頭的重要通道,米市街同樣經歷了商賈雲集,人山人海的繁榮。

  這裡不僅有西遷的武昌中華大學(華中師大前身)舊址,還有美國大使館臨時辦公地舊址、法國洋行、國民政府警察署等記錄著昔日時光的古老建築。

  龍門浩老街

龍門浩老街

  宋紹興年間,每逢枯水季節,便能看到刻有「龍門」二字的磧石俯臥在長江的碧波中,猶如長龍戲水。

  「浩」指江邊被磧石隔開的水域,一條數公裡長的磧石從瓦廠灣延伸到野貓溪,中間不知何故又被攔腰截斷,形成一個浩口,顧江邊形成「龍門浩」,龍門浩的街名便由此而來。

龍門浩老街一景
夜幕下的龍門浩老街建築

  龍門浩老街位於南濱路東水門長江大橋南側,形成集開埠、民國、抗戰等重慶地域文化特色元素為一體的傳統風貌區。

  下浩老街曾經是到長江邊上龍門浩碼頭的必經之路,陪都時期龍門浩碼頭就是連接渝中半島與南岸的交通要道。

  老街文化

安達森洋行
慈雲老街一景

  老街之老,非物質之老。老建築所承載的人的故事、家族命運和時代背景。是活生生的,有個性的,有靈魂的載體和見證。老街是老的,但老而不「死」。它是我們曾經活過的證據,是繼續活下去的源始力。

  從被動開埠到主動開放,南濱路上的老街開埠舊址承載著歷史,亦見證著重慶開放、包容、進取的新城市精神。

  白天車水馬龍,夜晚流光溢彩。這是一條18公裡長的濱江大道,重慶南岸區南濱路不斷完成著蝶變升級,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成長壯大和理念新變……

  來源:慈雲老街

(責編:秦潔、張禕)

相關焦點

  • 「魚嘴老街」道不盡的老街情懷,承載了多少重慶人的記憶!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條老街,始於繁華,歸於寧靜。那人那狗,那街那巷,那時流竄在街頭巷尾的喧囂,都是記憶裡最熟悉的部分。深藏歲月,安於內心,魚嘴鎮的人們還記得它曾經的繁華嗎?魚嘴鎮是位於重慶江北區長江邊的一個小鎮,近年來,渝懷鐵路、渝涪高速公路、外環高速路、唐復公路在這裡交匯通過,魚復工業園區、魚嘴福居公租房住宅區的建設,讓魚嘴進入了更多都市人的視野。
  • 義烏北門街:說不完的老城記憶 道不盡的老街情懷
    老北門街,北起今義烏劇院前與車站路相接,與新馬路分道,向南行橫跨工人路,沿市府大院西側到縣前街,全長約650米,寬12米。它的興起,開始於義烏通火車(1930)之後,明清時代還是一條名叫金宅的巷子。宋元時代,義烏古城雖無城垣,但有城門,「東曰東陽,南曰繡川,西曰金華,北曰會稽」,四門取名都用所向地名。
  • 老武都記憶:老街的味道,過去的氣息,不變的情懷
    老街隨著社會的發展,林立而起的高樓大廈,成了城市發展的標配,但如果城市有生命,那麼藏在鋼筋水泥裡的老街就是它的記憶,這裡有著各種熟悉的場景和味道……走進武都老城區的中山街,撲面而來的就是熱鬧、喧囂。老街裡現存不多的老建築、百貨店鋪、特色美食,街道兩側的水果蔬菜小攤,都給這條老街增添了不少的生命力。王淑芳家的牛肉麵館已經在這條老街上開了30餘年,換了兩代人,斑駁低矮的小店面,顯示著它的久遠,沒有華麗的裝修,幾張桌子幾條板凳,一碗熱氣騰騰的傳統牛肉麵片,樸實的老味道卻吸引著許多人的味蕾,而這種厚重的樸實只有在老街才能感受到。
  • 實拍南樂這條老街,藏了整個南樂的情懷!是否有屬於你的記憶?
    實拍南樂這條老街,藏了整個南樂的情懷!是否有屬於你的記憶?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定要去它的老街去看看每條老街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人情味說起南樂的老街最先映入腦海的應該就是老十字街了吧!老十字街承載了太多人的記憶,現在雖不似以前繁華,卻藏了整個南樂人的情懷
  • 重慶老街,老一輩的記憶!
    老街承載的回憶是老一輩的記憶現在的老街是與現代的結合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修飾那麼我們來看看重慶兩大最典型的老街>龍門浩老街龍門浩老街,千年前的南岸上新街江邊,江中的石樑中部有一段缺處猶如一道門,古人謂之「龍門」,石樑內自然形成了一灣寬闊的湖水,方言稱之為「浩」。
  • 舌尖上的金山老街 道不盡的美食情懷
    自梅江區金山圩日首場活動啟動以來,人文底蘊深厚、美食文化豐富的歷史文化街區成了市民「夜生活」的打卡地之一,舌尖上的金山老街,蘊含著道不盡的美食情懷。 「美食暢享、盡在金山!」金山牛雜和廣式牛雜的不同之處,在於製作時加入了客家紅曲粉,最後撒上的芝麻粉可謂是畫龍點睛,食用時再蘸上酸辣醬料,是許多老梅城人難以忘懷的味道。 地處金山巷的榮記湯圓,是一家由店主楊欽榮在1981年創建的糯米湯圓專賣店,它看起來似乎並不起眼,卻是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寶藏」小店,店內懸掛了一幅「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書法作品。
  • 重慶綦江永新老街肥腸:巴適的舌尖記憶
    摘要:在重慶綦江永新鎮,「周記永新老街肥腸」以一碗普通的紅燒肥腸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承載了綦江人的記憶。近年來,周記永新老街肥腸被評為「綦江老字號」「重慶老字號」以及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了綦江美食的一張響亮名片。
  • 巴南魚洞百年老街開門迎客 重拾重慶「老味道」
    原標題:巴南魚洞百年老街開門迎客 帶你重拾重慶「老味道」 這個承載著無數老巴南人記憶情懷的百年歷史街區逐漸顯露出時尚活力的新模樣,正成為新的城市名片。   修舊如舊:承載老重慶記憶   古樸雅致的商鋪鱗次櫛比、明清民宅風味猶存的老住宅……魚洞老街位於長江南岸箭灘河與長江交匯處,東起龍洲灣,西至魚洞新大橋,全長約1.2公裡。老街依江河山坡築街成市,高低錯落。
  • 山與城丨重慶人的夜市情懷(二)
    山與城丨重慶人的夜市情懷(二) 2020-09-20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一「蕭條」的老街,10多年前「人山人海」,如今被人遺忘
    大家對重慶這座城市有哪些印象呢,重慶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重慶也是西部地區的佼佼者,它也是直轄市之一,境內許多資源,旅遊業更是蒸蒸日上,加上重慶的小吃比較多,來到重慶不僅享受到它的美食,也能欣賞到它的美景,重慶的老宅,重慶的石梯,重慶的石門坎等等,都是老一輩人的回憶,重慶的老巷子文化底蘊很深厚,來到重慶,能夠感受到它的魅力。
  • 不來這條老街不算到過深圳——承載深圳回憶的東門老街
    老街,似乎是歷史的代名詞,對於我們年輕一輩來說更多是好奇,而當你真正踏上那樣一條獨特的街時,其實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嚮往懷舊的情懷。探索不一樣的情懷後來這種情懷逐漸被商業化,深圳這條街其實就是東門步行街和東門小吃街的合體,統稱「東門老街」。
  • 在山城步道,探尋重慶的城市記憶
    老街是一座城市的記憶。網紅魔幻4D城市重慶山城,除了有獨特的起伏地形,飄香的火鍋,麻辣的美女,還有那些極具市井氣息,充滿山城味道的老街。在老街能聽到最地道的重慶言子,能看到最真實的重慶老一輩,在這座城市如何打拼生活,繁衍生息。
  • 東門老街,承載了多少深圳記憶
    2020年5月,東門老街林立的商業店鋪,熙攘的客流。2020年5月,經歷疫情的東門老街恢復了往日的喧囂繁華。2020年5月,東門老街時尚潮人。2020年5月,老街到處是精品店、專賣店。2020年5月,東門老街是時尚青年最愛去的街市。1991年,老街清晨,運貨商販。1994年,東門老街最早的時尚。1990年,在東門老街上排隊打金飾的遊客。
  • 老街會玩樂丨尋味·新年之爆米花,找回記憶裡的味道
    在重慶,有許多有趣的民風民俗,承載著老重慶人的美好記憶,凝結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魂。馬上就過年了,在「老街會玩樂」中,將帶您找回記憶中的年味——一種經久不衰的童年零食爆米花的獨特回憶,那滿口不可替代的味兒,卻裝滿了整個童年。
  • 重慶人的夜市情懷:有驚喜、有美食、更有最美的人間煙火氣
    為什麼說彈子石老街夜市的街巷裡充滿驚喜?南方花園夜市都有什麼老牌美食?《山與城》68期,讓我們跟著「土著」的腳步,探尋重慶夜晚的人間煙火氣,領略夜市背後的那些美食情懷。「以前的夜市主要是在彈子石大佛段正街,那條老街也是兒時最美好的回憶。」在楊渝海記憶裡,那時候,每到黃昏時分,天還未黑,街邊的食店老闆常常汲著一雙拖鞋,拖出一個個亮堂堂的燈光招牌箱,擺出一兩張桌子和幾條板凳,有時也會對路過的人吆喝幾句,吸引著飢腸轆轆歸家的人們,食客們三五成群走進餐館,老街慢慢變得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 濟南的這條老街,承載著無數人的童年記憶,記錄著時代的興衰!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老街,承載著無數人的童年記憶,記錄著時代的興衰。今天我們要說的芙蓉街是濟南的老街,歷經百年,一次次適應時代。曾經是文化教育的淨土,現在卻被浮躁包裹,變成美食天堂。當我走在街上時,我的耳朵裡充滿了小販撕裂喉嚨的叫聲,他們中的一些人直接把產品拿到你的眼前。環顧四周,大部分是烤麵筋、豬蹄、烤魷魚、奶茶等常見食物。遊客們來自五湖四海,但商人自然要盈利,食物需求最大。所以即使有一些特色店,最終還是被美食打敗了,這不僅是時代的悲哀,也是遊客的悲哀。
  • 煙臺芝罘老街探尋城市獨家記憶 承載歷史人文詮釋市井風情
    看似普通尋常,卻承載了一段段深沉厚重的歷史。在芝罘,每一條街巷似乎都在訴說著屬於它的故事……老街,承載著城市的歷史人文,詮釋著市井風情,時光在這裡,顯得緩慢一些。悠閒地生活節奏,書寫著如歌的歲月。老街、老屋即使少了當年的熙熙攘攘,這裡依然如故。
  • 眼鏡面的「大眼鏡」走了 母城渝中的美食記憶和情懷還在
    華龍網10月14日18時訊(記者 舒婷)「這位匠人帶著眼鏡面,走了……」從昨(13)日開始,十八梯眼鏡面老闆「大眼鏡」蔣明國因病離世的消息刷遍了重慶人的朋友圈,勾起了眾多網友對那碗牛肉麵的味覺記憶,也勾起了人們對渝中美食不斷翻新的感慨和共鳴。
  • 這條百年老街迎來「新生」 雲南還有這些雕刻了記憶的老街
    在昆明,有很多古老的街巷,承載著昆明一段段濃厚的文化歷史。錢王街是昆明城中僅存的具有昆明古樸風貌的老街。錢王街因晚清雲南金融業和民族工業的創始者王熾在此開設「同慶豐」票號而得名。街全長約四百米,連接馬家大院、福春恆商號、傅氏宅院等坐落於此。這些建築承載著這座城市太多的記憶與故事,同時又承載著昆明傳統文化和時代風情。而今改造後的錢王街,經典的民國元素,整齊的建築,林立的商鋪。
  • 重慶老街:抹不去的記憶
    重慶的老街,就像是耐人尋味的黑白照片,保留了純粹的老重慶模樣。它們隱匿在城市的深處,只有到了那裡才會明白什麼是山城,什麼是老重慶的味道。今天,讓我們在街頭巷尾,回憶這座城市用時間和生命打造的故事吧。而在後來,筷子街人又把筷子文化發言廣大,這裡的店鋪都做起了賣筷子的生意。燕子巖老街燕子巖老街猶如懸掛在山腰之間,面朝長江,背靠枇杷山。陡峭的崖壁下面是南區路。它的一頭接著現在的鄒容公園,另一頭連著枇杷山后街。雖然狹窄、幽暗,卻是現在最有老重慶味道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