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母乳餵養四大難題:吐奶、溢奶、不肯吃和吃不夠

2020-12-19 嘻遊早教CLUB

由於新生兒腸胃的特殊性,他們吃到胃裡的奶汁是容易回流的,吐奶或溢奶的情況會經常發生,但多數溢奶或吐奶都是正常的,只要體重增長在正常範圍內,精神狀態一直良好,寶媽就不必太過焦慮擔心。但吐奶和溢奶是兩種不同的情況,應區別對待。

溢奶

1表現:溢奶時,奶水是自然從寶寶口中流出的,寶寶的表情並不痛苦,並且一般在哺乳過後吐一兩口就沒事了。

2原因:寶寶在吃奶時,會把一些空氣吸到胃裡,這些空氣在寶寶吃完後會從胃裡溢出,而在空氣溢出的同時,就不可避免地會帶一些奶水出來,即溢奶。寶寶溢奶是一種生理性的正常反應,次數也會隨著寶寶不斷長大而減少。

3解決辦法:寶媽在每次哺乳後要進行拍嗝。具體方法是將寶寶豎直抱起,讓寶寶的頭搭在自己肩膀一側,一手託住屁股處讓寶寶穩靠在身上,然後另一隻手輕拍寶寶後背,從腰部偏上位置一直向上拍。拍出幾個嗝後,胃裡的空氣排出來了,溢奶就會減少。如果拍完嗝寶寶繼續溢奶,可讓寶寶俯臥一會兒,但寶媽不能離開,以免寶寶自己無法改變姿勢而發生窒息。

吐奶

1表現:吐奶一般發生在餵奶後半小時,吐奶的時候,寶寶會出現嘔吐的痛苦表情,奶水會呈噴射狀吐出。

2原因:吐奶一般是因為寶寶腸胃功能還較弱,吃進去的奶水無法順利進入腸道導致的奶水從寶寶口裡流了出來。

3解決辦法:一般可以通過肚子和腹部的撫觸進行緩解。如果寶寶吐奶量多並且次數頻繁,寶媽要觀察還有沒有其他症狀,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寶寶看起來精神愉悅,體重、身高都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但是如果寶寶同時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發熱、咳嗽等症狀,且體重、身高都增長緩慢,寶媽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不肯吃

情況一:因為總睡覺沒法吃

雖然新生兒需要較長的睡眠去成長,但總是長時間睡覺不吃奶並不是正常現象。寶媽要仔細觀察一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比如伴隨著總睡不吃奶的情況,還出現了面色蒼白或發灰,四肢發涼,呼吸急促或忽快忽慢極其不規律(需分辨好,因為新生兒本身呼吸頻率就比成人快)。這些狀況的出現表示寶寶病情嚴重,需立即就醫。

如果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寶媽可一手託著寶寶的頭頸部,一手託著腰部和臀部,將其水平位抱起,放在自己胸前,然後將頭部及上身輕輕地上下晃動數次,寶寶便睜開雙眼清醒了,此時寶媽就可以給寶寶哺乳了。

情況二:不肯吃母乳

寶寶不肯吃母乳的情況需要寶媽仔細觀察,看看具體原因再對症下藥,因為有時候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也可能是寶媽哺乳方法不對。

比如寶寶情緒不好

如果寶寶還沒有含住寶媽乳頭就開始哭,很可能是因為找不到乳頭有情緒了,而不是不想吃母乳。此時寶媽應耐心引導、幫助寶寶找到乳頭,安撫情緒,開始吮吸。每次哺乳都要把乳頭深深地送入寶寶口腔,讓寶寶含著乳暈吮吸。

②比如寶寶性格比較急,在找不到寶媽乳頭或者吮吸不出來的時候,就會生氣才不肯吃母乳。此時寶媽不要強喂,把寶寶抱起來安撫一會兒再餵即可。

③寶寶鼻塞了,在吮吸乳汁時呼吸容易受阻,就可能拒絕哺乳。出現這種情況,寶媽可以用吸鼻器幫寶寶清理一下鼻孔中的異物,清理乾淨之後寶寶就會正常吃奶了。

吃不夠

正常情況下,寶寶一次吃奶的時間大約是10-20分鐘。但有的寶寶吃奶慢,每次都會超過20分鐘,甚至1個小時才吃完,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下去,不僅寶媽會很累,寶寶吃奶效果也不好,甚至反而會營養不良。為避免這種情況,寶媽要調整自己的哺乳方法。

如果寶寶還沒吃多大一會就睡著了,寶媽可以搖一搖乳頭,捏一捏孩子的耳垂,或輕輕彈一彈寶寶的腳心,叫醒寶寶繼續吃奶。也有的寶寶吸吮一兩分鐘就睡著了,但不一會兒就醒了又哭又鬧,多半是因為穿得太多,或者被包裹得太厚太密實。

促進奶水分泌

有時,並不是寶寶不想吃飽,而是寶媽奶水不夠,這就需要寶媽在飲食上進行調整和改善。比如要多喝湯,比如鯽魚湯、豬肘湯、豬蹄湯都有不錯的催奶作用,同時也要多吃雞蛋、牛奶、魚、雞和瘦肉、動物內臟、蔬菜水果、豆製品等食物,以保證營養全面均衡。(海鮮類需要酌情考慮,低齡寶寶容易腸胃不適或者過敏)

相關焦點

  • 吐奶就是溢奶?兩者的區別要分清,別讓孩子遭罪
    再加上,新生兒胃容量少,但是又不知道饑飽,媽媽餵多少他們吃多少,很容易吃的過飽,而且吃奶時還很容易吞咽一些空氣到胃裡,這些都會增加寶寶吐奶的發生。所以說,寶寶吐奶是很難避免的,只是媽媽的餵養護理不同,吐奶程度不同而已。
  • 寶寶吐奶、溢奶、嗆奶怎麼辦?6個問答案例,看完後恍然大悟!
    答: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溢奶,很可能是哺乳的時候姿勢不對。如果是母乳餵養,儘量讓寶寶充分含住乳頭,不要留有空隙。有些寶寶力氣小,在吃奶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休息一會兒,吃完奶以後輕拍寶寶後背。每個寶寶吞咽能力不同,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可以用剪刀手,把乳頭夾緊,手動來控制奶液流速,這樣就能有效預防嗆奶。對於經常嗆奶的寶寶,媽媽一定要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問題4:寶寶5個月了,之前一直吃母乳,我上班後改成了奶粉,吃母乳的時候不怎麼吐奶,為什麼換成奶粉卻開始吐奶?
  • 吐奶、嗆奶、溢奶的鑑別,新手父母該了解,附解決辦法
    嬰兒期的寶寶總是有吐奶、嗆奶和溢奶,媽媽總是傻傻分不清,總會讓媽媽憂心衝衝。吐奶:屬於新生兒和嬰兒的病理現象。新生兒剛出生後就可能出現嘔吐的情況,嘔吐物為咖啡色水樣物,並且伴有不吃。嗆奶:多發生於新生兒和小嬰兒。嗆奶表現:嗆奶一般伴有咳嗽症狀,嗆奶會很難受,寶寶會哭鬧。嗆奶原因:奶瓶奶嘴太大寶寶吞不及,母乳餵養則可能是母乳出太快,寶寶吞咽不協調(多見於早產兒),寶寶咽峽處有顎裂等原因。
  • 吐奶和溢奶哪個更危險?頻繁出現這現象,暗示寶寶智力發育有問題
    執筆:鄒漢玲編輯:劉穎娟定稿:蘇子後新生兒護理和餵養是每位新手媽媽都頭痛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遇上寶寶溢奶或吐奶,媽媽便會憂心不已。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吐奶和溢奶哪個更嚴重?吐奶比溢奶更嚴重!溢奶其實是一種常見生理現象,對孩子的影響不會太大。
  • 嬰兒溢奶和吐奶有什麼不一樣?症狀不同面臨的風險性不一樣
    有朋友問出生28天的寶寶吃母乳有溢奶,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出生28天的寶寶吃完母乳後會出現溢奶,28天還屬於新生兒階段,不管是從寶寶的生理結構還是新生兒的生理缺點,溢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媽媽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溢奶和吐奶能分得清嗎?第二,溢奶是身理原因還是人為原因。
  • 孩子溢奶、吐奶怎麼辦?掌握這幾個方法,媽媽放心寶寶開心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了解孩子的嘴中有奶溢出,應該分為溢奶和吐奶兩種情況。一、溢奶和吐奶的區別1.定義不同。溢奶又稱之為漾奶。一般多發於新生兒,量較少,呈酸臭味。但嬰兒不伴隨其他症狀,也不影響嬰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 新生兒吐奶的三種常見原因:掌握拍嗝兩技巧,第三種情況需送醫院
    育兒專家指出:新生兒吐奶是消化系統較為常見的症狀,包括溢奶和嘔吐。A. 正常吐奶現象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吃得過飽時,就會吐出多餘的部分。相較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奶粉餵養的孩子更容易發生這種狀況,但任何新生兒都可能會發生吐奶的現象。如果寶寶只是輕微的吐奶,並且體重保持上漲,就無須擔心。B. 非正常吐奶現象若寶寶在吃完奶不久後,就把將近全部的奶吐出來,並且呈噴射狀。
  • 吐奶和溢奶是一回事嗎?寶寶頻繁吐奶,可能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
    比如說,新手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就會遇到寶寶老吐奶的問題,這時新手媽媽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而且有一些寶媽難以區分吐奶和溢奶,覺得這是一回事兒,其實吐奶和溢奶並不是一回事兒,那麼吐奶和溢奶之間到底有何區別呢?寶寶總是頻繁吐奶,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吐奶和溢奶不是一回事兒,到底有何區別?
  • 寶寶吐奶和溢奶3大區別,新手媽媽要學會4招,防止寶寶溢奶
    寶寶吃完奶後,如果讓他馬上平躺在床上,剛吃的奶水會從嘴角流出來,甚至會把剛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來。但是餵奶後把寶寶豎抱起來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吐奶情況就會明顯減少,這就是所謂的溢奶。為什麼會出現吐奶、溢奶?
  • 新生兒母乳不夠吃!混合餵養別犯這樣的錯誤,寶寶容易便秘腹瀉
    大家好,我是辣麻,最近百家號文章停了一段時間,因為辣麻生寶寶去了,先給大家報個喜,辣麻生了個男寶寶,長得可漂亮了,可是接下來有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生完後奶水不足,吃了不少發奶的湯湯水水,也沒有多大用處,最後我只能選擇了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方式
  • 新生兒吐奶嚴重有原因,5招解決別驚慌!
    一、新生兒吐奶厲害的原因每當寶寶吐奶,並且吐奶厲害的時候,相信這個時期最著急的就是媽媽們了。母乳或者牛奶的成分最適合寶寶的生長發育,能夠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等等。雖然母乳餵養益處不少,但是當媽媽看到新生兒吐奶厲害時,也會懷疑自己究竟該不該繼續讓寶寶喝奶。
  • 新手寶寶最害怕四件事,媽媽沒察覺娃卻不舒服,難怪會溢奶、吐奶
    一、導致寶寶溢奶、吐奶的自身發育原因有寶媽可能會奇怪,溢奶和吐奶有區別嗎?其實,這兩者之間有不同的表現,新生兒溢奶是一種生理現象,主要是因為新生兒賁門發育不全、胃容量小又呈水平位,從而導致新生兒喝奶後,奶水容易從寶寶胃裡返上來,從嘴角緩緩流出的現象。
  • 寶寶溢奶、吐奶是為啥?改善餵養方式可以儘量避免,媽媽要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吃奶後,溢奶或吐奶是經常發生的事,屬於普遍現象。不過,很多新晉寶爸、寶媽對這一情況還不甚了解,寶寶一吐奶就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對此,可真要好好取經了,多了解相關知識,才能用從容和專業的態度應對。
  • 寶媽誤將寶寶吐奶當成溢奶,孩子卻遭罪,吐奶和溢奶有什麼區別?
    吐奶和溢奶,是媽媽在給孩子餵奶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兩種狀況。對於這兩種狀況的處理方式,有些媽媽能夠清晰的分清是吐奶還是溢奶後,然後再處理。而有些媽媽的處理方式卻有待考量,比如,她們沒有察覺到吐奶和溢奶的不同,就統一按照一種標準給孩子處理等。
  • 嬰兒溢奶 嬰兒溢奶頻繁是怎麼了
    餵奶後應根據摸索的規律放置一個合適的體位,開始可右側臥位試起,觀察是否吐奶,如不吐則以後就採取這個體位。具體步驟,爸媽可以參考一下:首先:餵奶時要將寶寶抱起來餵奶,不要睡著餵奶;其次: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奶頭,讓寶寶喘口氣,稍稍調整一下,然後繼續餵;如果母乳餵養,在母乳多的情況下,媽媽稍壓乳房,減緩乳汁流出速度,讓寶寶能吸一口,咽一口。
  • 寶寶總是吐奶、溢奶,你應該注意這幾點!
    相信每一位寶媽在餵養的道路上,都歷經了千辛萬苦,很多新手寶媽都有諮詢過藍老師說:最近寶寶吃進去的奶很少,老是溢奶或者吐奶,這是怎麼回事?真的是急死我了。針對寶媽們的這個問題,今天藍老師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 嬰兒嗆奶、吐奶、溢奶有何區別?如何預防?一文帶你全解析
    2、姿勢體位正確:母乳餵養寶寶應斜躺在媽媽懷裡(上半身成30-45°),不要躺在床上餵奶。人工餵養寶寶吃奶時更不能平躺,應取斜坡位,奶瓶底高於奶嘴,防止吸入空氣。在餵食後,因為胃部脹大產生壓力,括約肌的收縮強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回流,所以寶寶往往會出現吐奶、溢奶的現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剛出生嬰兒。吐奶和溢奶的區別?在餵奶後,小嬰兒經常出現吐奶和溢奶的現象。吐奶和溢奶,其實都是指奶水從寶寶嘴裡面流出來的現象。
  • 新生兒頻繁吐奶怎麼辦?
    嬰兒出現吐奶,首先要明確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吐奶。溢奶屬正常現象,常與餵養不當及嬰兒生理特點有關。嬰兒病理性吐奶常常是嚴重疾病的早期表現。  臨床常見病因有:  ①羊水吸入。新生兒大量吸入羊水,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 母乳餵養10大問題匯總,總有你想知道的哺乳問題
    Q3:母乳幾個小時餵一次? 這個問題取決於你家寶寶的食量啦。新生兒通常24小時要吃8-12次的奶,甚至更多。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目前寶寶要吃就給他吃吧。 Q4:奶水不夠,想加餵奶粉? 別輕易給6個月前的寶寶添加奶粉,堅持純母乳餵養非常有必要。
  • 選對了奶粉又遇寶寶吐奶、溢奶、嗆奶?曾醫生手把手教會新手爸媽
    經常會有家長諮詢「寶寶吐奶怎麼辦?」「我家寶寶也是,吃多少吐多少」。為什麼會吐奶?「吐奶」是嬰兒階段最常見的現象。很多爸媽都被寶寶第一次吐奶「嚇壞了」,其實不必緊張。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吃多了」。很多媽媽總擔心寶寶吃不飽,只要寶寶能吃進去就一直讓他吃,就容易導致寶寶吐奶。媽媽們一度懷疑自己的餵養方法有問題,甚至害怕寶寶是不是得什麼病了?我們提倡母乳餵養,但很多媽媽們就反應了:「我們沒有奶、我們有奶我們會選擇奶粉嗎?這不是逼不得已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