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面積3千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重要產區詳解

2020-12-05 騰訊網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

各類蔬菜2019年種植面積(單位:萬畝)

中國辣椒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但因為辣椒具有喜熱的習性,春播和初夏播種最合適,最佳播期在3月至7月份。

從種植面積分布來看,全國有28個省份種植辣椒,形成了貴州、湖南、江西、四川、陝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個重點辣椒產區,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省份有貴州、江西、湖南、海南、四川、河北、陝西和湖北等8個省。

700億元的產業,離不開育種、種子銷售、種植、收購、加工和辣椒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貢獻。為了打通辣椒產業鏈,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對四川、貴州、湖南、寧夏、河南、新疆、安徽、福建等辣椒主產區進行了調研。

湖南:引領行業30年

湖南省經作處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辣椒播種面積171萬畝。湖南本地辣椒以線椒、牛角椒、朝天椒為主,泡椒少,幾乎沒有甜椒。

湖南辣椒種植面積雖然大,但多為散戶種植,只有個別區域較集中。在洞庭湖區,牛角椒種植較多;而湘中、湘西地區,線椒是主栽品類。

在湖南辣椒種子行業生存,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1996年,湘研系列辣椒種銷售16.9萬斤,盈利3600萬元,人均創收40萬元。2006年,深圳永利種業有限公司的辣豐3號問世,10年時間累計銷售6萬斤,全國播種面積超過70萬畝。

貴州:種植面積最大

截止目前,貴州辣椒種植面積為500萬畝,已居全國第一位。據悉,貴州本地已培育出了超過200個辣椒品種(組合),在貴州本地培育的辣椒品種中,香辣味突出、抗低溫、抗高溼的辣椒品種最受種植戶歡迎。

說到貴州辣椒,就得看看遵義。目前,遵義辣椒種植面積現已達200萬畝,佔到貴州全省產量的40%、全國產量的12%,居全國7大辣椒主產區首位。

遵義辣椒產業區域分布圖

當前,遵義逐步形成了中部區域90萬畝朝天椒、燈籠椒、小米椒等為主的幹制和加工辣椒原料產業帶;東部區域50餘萬畝團籽椒、指形椒、二荊條等為主的泡腳原料產業帶、北部區域和西部區域50餘萬畝朝天椒、線椒為主的鮮椒產業帶。

四川:線椒佔八成外地品種,瓜分市場

四川辣椒種植面積7.75萬h㎡,佔全國辣椒種植面積130萬h㎡的5.2%,產量143.4萬噸,產值15億元。

四川以菜椒、線辣椒、朝天椒為其主栽種類。菜椒麵積2.7萬h㎡,菜椒消費70-80萬噸,春季早熟上市的有攀枝花、西昌,8月高山種植的有理縣、汶川、漢原、茂縣。菜椒主栽品種:洛椒98A、汴椒1號、浙研11、13號、早雜2號、農大301、湘研13號等。線椒主栽品種:二金條、川騰1號、湘辣1號、幹椒1號、辛香4號等。

四川朝天椒主栽品種:全國著名的威遠新店七星椒,韓國天宇3號,小米椒和單子朝天椒。四川的西充、南部、簡陽、樂至、安嶽、三臺、鹽亭、梓潼、劍閣等縣都是成都豆瓣醬加工原料的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二金條、湘辣4號、幹椒1號、辛香8號、博辣紅帥、紅豔、博辣2號。

目前,線椒佔到四川辣椒市場的八成。行業人士分析,四川鮮椒價格較高,早春上市約4元/斤,5月露地種植辣椒上市後,價格降至1—2元/斤,7月新上市辣椒最高3元/斤,一般1.5—2元/斤。李春文說,當地辣椒加工廠能承受的最高價格不超過1.3元/斤。

與國內南、北蔬菜基地比,四川的氣候不佔優勢,冬季「南菜北運」和夏季「北菜南運」的辣椒都運到四川。

河南:朝天椒種植面積近200萬畝

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三櫻椒每年種植面積達42萬畝,成為遠近聞名的三櫻椒種植基地,1999年,被命名為「中國三櫻椒之鄉」。2019年平均畝產幹辣椒432公斤,每公斤售價15元,年產值達27億元以上。

其中河南朝天椒種植面積大、範圍廣,主要分布在豫北(濮陽、內黃、清豐)、豫東(商丘為主)、豫南(許昌、南陽等地)、豫西(洛陽等地),辣椒主要銷往湖南、四川、湖北等辣椒消費大省,還有部分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等地。

河南省清豐縣目前種植面積約30萬畝,是豫北地區最大的辣椒生產集散地,辣椒綜合產值超過10億元。天問、新一帶朝天椒、三櫻椒、韓國世農、益都紅003是主要品種,這些辣椒品種品質優,角型好,顏色靚麗,辣度高,產量高,頗受消費者歡迎。

寧夏:「彭陽辣椒」響噹噹

寧夏彭陽縣辣椒種植面積15萬畝,是西北乃至全國重要的辣椒產區。牛角椒、枸杞辣椒、彭陽辣椒,是寧夏辣椒的關鍵詞。相比於四川、貴州、湖南等辣椒生產大省,寧夏種植面積相對少,但其生產地位和形成的市場模式卻值得全國借鑑。

牛角椒是寧夏種植的主要辣椒類型,以外銷為主。「牛角椒主要來自國外,國內品種僅佔30%;羊角椒正好相反,國內品種佔70%。」寧夏農林科學院地質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謝華說。

「彭陽辣椒」已成為地理標誌,也是全國的辣椒品牌。在謝華看來,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熟的市場運作、政策的支持,促進了彭陽辣椒發展。

新疆:機械化種植省工省時

新疆因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出產的辣椒產量高、品質好、乾物質及紅色素含量高,加之病蟲害少,有利於機械化規模化種植。新疆已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制幹辣椒產區和理想的工業辣椒生產加工基地,目前種植面積達60萬畝,年產幹椒25萬噸以上,幹椒年產量佔全國的1/5。

據了解,在新疆,人工採收每人每天可收穫20公斤朝天椒,一公斤工資3元,但很難請到工人。機械化採收則不同,一臺設備每天採收50畝,每畝租車成本150—200元之間;用4輛車將辣椒運出,每輛車一天租金400元,比人工採收的運費省一半;再配合將辣椒葉與辣椒分離和剪掉辣椒柄的設備,整個採收過程需要不到10個工人,既省錢,又減少人力投入。

安徽:育種技術成熟

安徽黃淮地區氣候條件適宜辣椒生長,是我國三大辣椒制種地區之一。

黃淮地區辣椒育種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線椒在育種方面的性能遠遠好於泡椒,不僅產量高,而且具有很好的抗病性。

在經營方面,多採用「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可保證農民每畝產值收入不低於2萬元,多增多得,就此一項就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

福建:靠近產地確保新鮮

在微博上,曾流傳著一個「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而福建則因「最排斥吃辣」墊底。雖然福建吃辣能力不強,但在福建種植的大棚辣椒因品質好、反季產量大而走俏全國。

福建省內共有三大辣椒種植片區,分別是泉州的大泡椒、漳州的圓椒、福清的大牛椒,僅泉州片區,種植面積就達25000畝。福建生產的辣椒主要銷往湖北武漢、浙江蕭山、安徽合肥、江蘇常州、浙江溫州等地。

對於銷售優勢,一是反季銷售,銷量好,二是福建辣椒比海南等反季節產區更接近銷區,保證了今天採摘的辣椒,明天就能到達銷區,確保新鮮度。(來源:長江蔬菜雜誌社)

【免責申明】:本號所轉載文章和圖片僅用於行業交流,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重要產區詳解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各類蔬菜2019年種植面積(單位:萬畝)中國辣椒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產區詳解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
  • 全國辣椒種植圖鑑:3000萬畝辣椒如何分布?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各類蔬菜2019年種植面積(單位:萬畝)中國辣椒早熟種一般1月份播種,晚熟種一般2-3月播種。但因為辣椒具有喜熱的習性,春播和初夏播種最合適,最佳播期在3月至7月份。
  • 全國番茄種植面積近2000萬畝!合理規模是多少?優勢產區在哪裡?
    全國番茄種植面積近2000萬畝!合理規模是多少?優勢產區在哪裡?番茄是我國種植面積排名第四的的蔬菜品種,番茄產業已成為我國蔬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廣東、雲南等地。據云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雲南省種子管理站統計數據顯示,雲南番茄種植主要集中在楚雄州、紅河州、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等地。2017年,楚雄州番茄種植面積為11.26萬畝,產量達到33.81萬噸。
  • 全國及雲南省辣椒種植情況,看著圖片就很辣,信不信
    辣椒是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大概在公元前7000年時就已生長在大陸上明朝末年辣椒進入中國從此一大波人成了辣椒的忠實粉絲目前全球辣椒種植已過5000萬畝年產量3700萬噸是世界...
  • 「扁豆姑娘」王黎娜:組建高學歷青扁豆種植隊伍,年產值3億
    年僅26歲的王黎娜,辭去銀行的工作,回到農村專心經營一種外皮呈紫紅色、炒煮後則變為碧綠的「青扁豆」,創造3億年產值,人稱「扁豆姑娘」。王黎娜的父親王紅剛人稱「青扁豆大王」,曾創下靠500克扁豆種子種出一個「青扁豆世界」的奇蹟。
  • 「椰鄉」更具椰香 文昌未來3年將新增椰子種植面積30萬畝
    記者從推介會上了解到,未來3年時間,文昌市計劃新增椰子種植面積30萬畝,並優化椰子產業結構。種植歷史、地理優勢、主栽品種、種植規模、產品質量、運營銷售……推介會上,文昌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從6個方面推介「文昌椰子」。
  • 盤點:我國六大辣椒主產區分布及品種類型
    中國網7月4日訊 辣椒是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大概在公元前7000年時考古學家估計,公元前5000年,瑪雅人開始吃辣椒。很久很久以後,哥倫布去美洲途中,發現了辣椒,把它帶回了西班牙。辣椒幾乎立刻就傳遍了全世界。但是,這對於遙遠的古中國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因為直到明朝末年,辣椒才進入中國。辣椒產業相較其他蔬菜產業,無論從種植面積還是生產產值上講,都走在前列,發展較為成熟。目前全球辣椒種植已過5000萬畝,年產量37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調味料作物。
  • 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6800萬畝
    經濟日報訊 記者黃俊毅從16日舉辦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上獲悉:目前我國油茶種植面積已達6800萬畝,高產油茶林1400萬畝,茶油產量62.7萬噸,油茶產業總產值達1160億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透露,近年來,我國油茶產業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油茶種植面積、產量逐步提高。今年中央財政將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納入支持範圍,國家林草局發布了《油茶產業發展指南》,15個油茶主產省區印發了省級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和管護。2019年以來,共改造低產低效油茶林364萬畝,許多地方油茶畝產量提高4倍至10倍。
  • 柑橘種植火熱,我國十大柑橘產區,有你家嗎?
    柑橘是我國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類水果,在我國常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保持在130萬公頃和1000萬噸左右,在全球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三。據農業部調查得知,排名第十的柑橘種植大省為雲南,種植面積約61.30萬畝。主要分布在大理州賓川、盤溪、華溪、新平等地。
  • 今年苜蓿種植面積達1.3萬餘畝 南皮傾力打造 「華北優質苜蓿示範...
    今年苜蓿種植面積達1.3萬餘畝 南皮傾力打造 「華北優質苜蓿示範基地」 2020-05-22 0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辣椒品種不同,產量也不同,這種辣椒畝產量5000斤,種植賺錢嗎
    下面為大家推薦這個辣椒品種,畝產量高達5000斤,那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一起看看吧。這種辣椒膨果快,坐果能力強,比同類品種的辣椒產量都要更高,這種辣椒就是螺絲椒,至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見下面詳解。
  • 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6800萬畝,帶動近兩百萬人口脫貧增收
    11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林草局獲悉,近年來我國堅持多措並舉,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初見成效。目前,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6800萬畝,高產油茶林1400萬畝,茶油產量62.7萬噸,油茶產業總產值達1160億元。
  • 中國最優質大櫻桃產區評選
    目前我國大櫻桃主栽品種有紅燈、美早、薩米脫、早大果、拉賓斯等,集中在環渤海灣地區及黃土高原地區,遼寧、山東和陝西是三大主要產區。 截至目前,全國大櫻桃種植面積已達300萬畝,結果面積約240萬畝,年產量120 萬噸左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不僅如此,我國還是全球最大的櫻桃進口國,去年從智利等國進口大櫻桃18.6萬噸,進口總額高達90億人民幣。
  • 我國成為辣椒生產消費第一大國
    ,與會專家透露,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產、消費和出口國。  天津(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科技大學教授魯梅芳介紹說,我國有豐富的適合辣椒種植的土地資源,種植面積佔全球的三分之一,產量為全球一半,辣椒產業形勢喜人。
  • 農業農村部:預計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00萬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種業是農業的「晶片」,只有種業安全有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的「根基」才能穩固。5月16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種業發展的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介紹說,目前在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種上,我國已經實現了品種全部自主選育,玉米自主品種的面積佔比也由85%恢復增長到90%以上,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同時,我國在優質水稻、節水抗病小麥、機收籽粒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品種選育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 我國柑橘栽培面積達4189萬畝,未來十年,種植柑橘前景如何?
    現有柑橘規模 現階段我國柑橘栽培面積達4189萬畝,已成為了全國第一大水果產業。為什麼中國的柑橘種植面積會這麼大? 而每個品類在當地政府的規模化種植引導下,種植面積往往越來越大。
  • 寧洱縣薄殼山核桃種植面積將超6萬畝
    富德核桃公司董事長葉鈔表示,該公司計劃今後3年,在寧洱縣新增及補種薄殼山核桃面積不低於3萬畝,確保實際面積大於6萬畝,全部進入豐產期後,每年總產量可達1.2萬噸左右,總產值超過10億元,可以直接為寧洱縣薄殼山核桃種植戶增收5億元以上。 有龍頭企業帶領農戶持續增收,寧洱縣扶貧攻堅成果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 我國黃瓜種植規模世界第一,畝產卻只有荷蘭的1/5
    我國是黃瓜的生產大國,栽培歷史超過2000年,栽培面積約佔世界黃瓜栽培面積的60%,規模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種植規模世界第一,畝產卻不高目前我國黃瓜栽培面積約1900萬畝,年產量約6000萬噸,畝產約3.15噸。「畝產高的能達到20000斤,畝產低的只有8000斤。」
  • 湖北這個縣種植藤茶 一畝地收入8000元 年產值10多億
    湖北這個縣種植藤茶 一畝地收入8000元 年產值10多億恩施這個縣種藤茶 極品茶一斤賣上千元 一畝地收益8000據湖北日報8月20日報導,湖北恩施來鳳縣種植藤茶,一畝地收入8000元,極品的龍鬚茶一斤可以賣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