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7日電 (閆淑鑫)近日,「李小龍女兒起訴真功夫餐飲」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媒體報導,因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圖標長達15年,李小龍女兒方面已將真功夫訴至上海二中院,欲向其索賠2億元以及維權合理開支8.8萬元。
12月26日早間,真功夫針對此事發表聲明稱,真功夫系列商標是由公司申請、國家商標局嚴格審查後授權的,已經使用了15年,時隔多年後被起訴,他們也很疑惑。
不過,仍有不少網友認為,「真功夫的商標形象一看就是李小龍啊,動作更是一摸一樣」「侵權了就是侵權了,沒得解釋」。
那麼,真功夫究竟有沒有侵權?二者誰的勝算更大?聽聽律師們怎麼說!
真功夫回應被訴侵權:很疑惑,準備應訴
12月25日,有媒體報導稱,美國公司Bruce Lee Enterprises,LLC(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為李小龍女兒李香凝,以下簡稱「李小龍公司」)已將真功夫訴至上海二中院,稱其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的圖標長達15年,欲向其索賠2億元以及維權合理開支8.8萬元,同時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形象、在媒體版面上連續90日澄清其與李小龍無關。
來源:微博
此消息一出,瞬間在網絡上刷屏,更是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有不少網友表示,真功夫的商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李小龍。「80%以上的人看到這個圖標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李小龍吧」「還以為真功夫早就獲得授權了呢」「之前一直以為真功夫就是李小龍家族的,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他啊,配這個名字太明顯了」。
不過,也有人質疑「為什麼一開始不起訴」,認為李小龍公司是「養肥了再要錢」。
資料顯示,真功夫是國內知名中式快餐品牌,創立於1990年。根據公開報導,2004年之前,真功夫並不叫「真功夫」,而是名為「168蒸品快餐店」;2004年,真功夫啟用了酷似李小龍的「功夫龍」形象,同時配合「真功夫」三個字,組合成了其新商標。
據了解,此前,李香凝就曾指出真功夫商標涉嫌侵犯李小龍形象,試圖維權,但卻不得而終。如今,李小龍公司將真功夫訴至法院,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針對被訴侵權一事,12月26日早間,真功夫通過其官方微博作出了回應,稱真功夫系列商標是由公司申請、國家商標局嚴格審查後授權的,公司已經使用了15年。公司商標是否侵權多年前也曾有過爭議,但一直沒有被判定侵權或者撤銷的行政或司法結論。
「時隔多年後被起訴,我們也很疑惑。」真功夫表示,目前此事已被法院立案,尚未開庭審理,公司正積極研究案情,準備應訴。
誰的勝算更大?
李小龍公司起訴真功夫一事,也讓人聯想到了此前體育明星麥可•喬丹和喬丹體育之間的糾紛。
據了解,喬丹體育於1991年註冊「丹橋」商標,2000年將企業名稱改為喬丹體育。2012年,麥可•喬丹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請求註銷其多項商標。不過,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駁回了其申請,麥可•喬丹便提起行政訴訟,隨後雙方打了8年官司。
今年10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審結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認為其商標沒有體現麥可•喬丹個人特徵,不具有可識別性,不構成損害肖像權,給這一糾紛畫下了句號。
如今,李小龍公司起訴真功夫侵權,不少人擔心其很可能會和麥可•喬丹落得同樣的結局。
來源:真功夫官網截圖
對此,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楊保全指出,就李小龍公司起訴的內容來看,真功夫因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圖標被起訴侵權,與其訴求直接相關的權利就是肖像權,「肖像權是一種法定的權利,是自然人基於本人的形象而享有的專有權,對他人肖像的商業化使用,需要徵得當事人同意,否則構成侵權。」
楊保全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肖像是自然人外部形象的再現,關鍵在於可識別性,其載體包括人物畫像、生活照、劇照等。
「李小龍作為著名的公眾人物,真功夫所使用圖標系李小龍經典武術動作,體現李小龍的個人特徵,具有一定的可識別性,加之其商標為『真功夫』,很容易使一般社會公眾將『真功夫』與李小龍本人的相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時,存在被認定為侵犯肖像權的風險。」楊保全表示。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也提到,從圖案的具體內容來看,無論是人物髮型、人物動作、衣服顏色和款式等均與李小龍的形象非常相似,而且,從真功夫在對商標圖案進行登記時的備註信息以及對外宣傳時的表述,可以看出該公司也認為圖案中的人物是李小龍。
「真功夫將李小龍的肖像用作商標的組成部分,涉嫌侵犯了李小龍女兒對於李小龍肖像所依法享有的利益。根據商標法的規定,註冊商標如果侵犯他人在先權利,則可以申請撤銷該商標。」趙佔領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
此外,楊保全補充道,肖像權屬於人身權中的人格權,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人格權屬於專屬權,原則上只能由權利人本人享有,不可轉讓,不得放棄和繼承。但在2001年《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死者近親屬因他人「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遭受精神痛苦而享有起訴權。
「真功夫被認定為侵犯李小龍肖像相關權益的風險較大,該公司存在較大敗訴風險。」楊保全表示。(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