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書店、花店、咖啡館,一定是很多人夢想清單中必不可少的選項。
咖啡館聽起來是個能容納很多故事發生的地方,在咖啡豆的原始香味中,在一杯杯咖啡瀰漫出的熱氣裡,任思緒飄蕩,回到生命中的某一時刻……或香甜,或苦澀,我們對咖啡的味道也許並不陌生,但是對於咖啡本身,大概了解得並不多。
今天我們介紹一本書,名叫《咖啡簡史》,這是一本非常精美的關於咖啡的終極指南。棕黑色硬殼封面,內裡全彩頁帶磨砂感的設計,恰如咖啡給人的感覺一樣,有質感、低調又沉穩,讓人光看外觀,就一眼愛上。
這本書融合了咖啡歷史、咖啡文化、咖啡製作與品鑑技巧等各方面的知識。作者格洛麗亞·蒙特內格羅在2001年創立了咖啡知識協會,目的在於發展咖啡學,傳播視覺品嘗、嗅覺品嘗和味覺品嘗咖啡的藝術。後來她又創立了咖啡學研究院,以葡萄酒工藝學為靈感來源探索發現世界各地的原產咖啡的奧秘。
在這本書中,很多關於咖啡的疑問可以得到解答。
經常聽人說起要戒咖啡,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喝咖啡上癮,咖啡中的咖啡因對人體是有害的。那麼到底有沒有害呢?
咖啡因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物質,具有顯著的物理特性:有毒,具有療效,和尼古丁、嗎啡、古柯鹼等相似。對於哺乳動物來說,咖啡因就像是精神藥物。
溶解在咖啡裡的咖啡因能在人體內分解,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需要20~120分鐘才會產生作用。咖啡因可以影響人身體機能的整個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淋巴系統等。
咖啡因最顯著的功效就是提神,另外它還能促進消化、提升血壓,把咖啡因混到止痛藥裡能緩解偏頭痛,咖啡因還是一種護膚品,能對抗令人討厭的橘皮組織。一些研究表明,每天喝3~5杯咖啡有助於抵抗阿爾茨海默症和智力減退。美國《護理與健康》進行的一項研究認為,每天喝3~5杯咖啡能使抑鬱症發生的概率降低20%。
如此看來,喝咖啡真是好處多多。但別忘了,也有副作用。過量攝入咖啡會增加人的焦慮,讓人容易生氣、失眠,甚至還會引起心跳加速、手抖等症狀。一次攝入10克咖啡因(大約100杯咖啡)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就足以致命了。
所以,總的來說,可以適量地喝咖啡,一天不要超過5杯,另外還要採取正確的烘焙和烹煮方式,儘量不要讓咖啡煮的時間太長,因為咖啡因溶於水,煮的時間越長,咖啡因的含量越高。
如果想戒掉咖啡,在最初的幾天內會有「戒斷」反應,但是幾天後就會消失,也不用擔心。
怎樣喝咖啡才能格調更高,真正品出咖啡的美味呢?首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大口大口地喝,而是小口慢慢細品,主要調動起這麼幾個感官來品嘗。
1、視覺
我們喝著咖啡的時候,可能只看到棕色的咖啡液體,但是當我們閉上眼睛,全身心去感受這杯咖啡的時候,我們就能在腦海中想像起咖啡樹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咖啡果、玉白色的裸露的咖啡豆,閃著珠光的、慄色的、烘焙後的咖啡豆,這樣眼前的這一杯咖啡就有了更加豐富的色彩。
2、嗅覺
咖啡杯邊緣瀰漫起的熱氣裡,我們細細地去聞,仿佛能聞到研磨咖啡豆時的那種香甜,而咖啡和水混合在一起的那一瞬間,就像甜蜜的爆炸,業內把這個時刻稱為「綻放」。
3、味覺
小小地呷一口咖啡,感受咖啡的酸度在上顎激起一種無盡的延伸感,然後是甜蜜的味道,同時有一種宛如天鵝絨般柔滑的質感。
在視覺、嗅覺、味覺的多重感官作用下,一杯咖啡在我們面前變得豐富。
《咖啡簡史》讓你更懂咖啡、更有格調、更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