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2017年利潤118億元 旗下多家公司業績超預期

2021-01-17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糧集團官網消息,2017年中糧集團年營業收入4825億元,利潤總額118億元,資產總額達到5388億元。過去兩年,中糧集團通過頂層設計和機制創新來破解矛盾,全面開啟了專業化發展的體制再造。截至目前,已有十四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2018年,飼料、酒業、糧谷和紡織將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十八家專業化公司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

2017年一年就完成減虧30億元,退出20億元,10大虧損企業扭虧減虧。旗下中糧置地、中可飲料、中糧資本逆勢增長,中糧油脂業績全面超過預算,中糧糧谷經營量和效益快速成長,超過預期。也是為何2017年中糧集團能取得這份史上最好「成績單」。

中糧地產

中糧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業側重於房地產開發經營、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建築技術諮詢、進出口貿易;公司主要產品是住宅、商業物業、工業物業.中糧集團通過旗下香港鵬利國際集團積極參與房地產業務,先後進入香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等城市,成功開發了香港鵬利中心、北京名都園、北京中糧廣場、上海鵬利海景公寓、廣州都市華庭等項目.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是三個轉型:業務轉型、地域轉型、公司轉型。

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公司資產總額超過612億元,在深圳市寶安區擁有可出租物業約130萬平方米,目前,中糧地產成長性較好,資產規模不斷擴大,資產狀況十分優越,未來發展的動力十足。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糧生化

中糧生化主營生物工程的科研開發、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系列產品的生產、銷售等,主要產品有檸檬酸及其鹽類、L-乳酸及其衍生物、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產品等生物化工系列產品,其中檸檬酸及其鹽類產品生產能力處於全國發酵產品行業第一位,在世界同行業排名前列,位居全國精細化工之首。

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玉米深加工企業,旗下近20家生產企業分布在中國黑龍江、吉林、河北、安徽、湖北、四川、廣西以及泰國等地,資產規模180億元,具有超過600萬噸玉米加工能力,主要產品包括澱粉、果糖、燃料乙醇和食用酒精、味精、檸檬酸、乳酸和聚乳酸、功能糖醇、變性澱粉等。

中糧生化具備以玉米、木薯和纖維素等不同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行業領先技術,作為中國最大的生物質燃料乙醇供應商,佔有40%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糧糖業

中糧糖業是保障國內食糖供給的堅強基礎。位於澳大利亞和巴西的5家糖廠,年甘蔗壓榨總量1500萬噸,年產糖總量200萬噸,年國際食糖貿易能力300萬噸。

在進口及港口煉糖環節,中糧糖業作為國家食糖進口的主渠道,年自營及代理進口量約佔中國進口總量50%,具有150萬噸/年的港口煉糖廠,是銜接海外資源與國內市場的橋梁;在國內食糖貿易和倉儲物流環節,中糧糖業是國內最大的食糖貿易商之一,在國內主銷區有24家食糖倉儲設施,倉儲能力200萬噸以上,是服務用糖企業、促進國內食糖流通的主力軍。

中糧糖業番茄業務擁有國內最大、世界第二的加工能力,主要從事生產及出口大包裝番茄醬,並向上下遊延伸,涉足農業和番茄製品、番茄保健品業務,構建了從種子研發、種植、初加工、深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番茄製品產業鏈,旗下20家番茄製品企業年產能合計40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糧包裝

綜合性消費品金屬包裝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飲料罐、食品罐、氣霧罐、金屬蓋、印鐵、鋼桶和塑膠等七大類主要包裝產品,主要應用於食品、飲料、日化等消費品包裝。以國企改革為目的,通過混合所有制引進民企奧瑞金,2017年以來收購了3個新項目,增加現有產能40%,為未來提供增長空間。

2017年10月31日,中糧包裝發布公告稱,擬出資20億元人民幣入股加多寶旗下的核心企業清遠加多寶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糧包裝將持有30.58%的股份,以打造集加多寶品牌、濃縮液、供銷體系為一體的綜合運營平臺,鞏固其行業領導地位。資料顯示,在2015年及2016年,清遠加多寶分別收入6.22億元和6.48億元,淨利潤分別達1.3億元和1.47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糧肉食

中糧肉食作為中國豬肉市場最重要的運營商之一,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覆蓋了中國整個豬肉行業價值鏈,旗下數十個豬場,2個屠宰加工工廠和2個肉製品加工工廠分布於全國各地。兩個核心品牌「家佳康」和「萬威客」主要銷售生鮮豬肉和肉製品,以高標準的食品安全作為其核心價值。2017年上半年,中糧肉食營業收入33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0.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蒙牛乳業

2017年,蒙牛明星品牌表現搶眼,2016年銷售額已突破百億的中國牛奶第一單品特侖蘇獲得接近12%的增長,此外,純甄、真果粒分別收穫了30%、25%的高增長,冠益乳、優益C等產品也取得不俗業績。值得慶賀的是,蒙牛低溫事業部只用了11個月的時間就完成100.6億元銷售額,這也是中國乳業低溫品類第一次實現這樣的跨時代突破。

2017年12月,蒙牛正式成為2018年世界盃全球官方贊助商。這是國際足聯在全球贊助商級別首次合作的乳品品牌,也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成為世界盃全球贊助商的第一個品牌。蒙牛還是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NBA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博鰲亞洲論壇唯一指定乳品供應商、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官方乳品合作夥伴、北京環球度假區官方乳品及冰淇淋獨家供應商。其中,連續10餘年牽手NBA、博鰲等國際平臺,連續14年用高品質的產品為中國航天提供營養支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可飲料

作為全球發展最為迅速的可口可樂裝瓶集團之一,中可飲料在成立短短十年時間,便成功躍入並始終保持在可口可樂全球十大裝瓶集團之列。中可飲料的經營區域為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湖南、貴州、吉林、黑龍江、遼寧、山西、陝西、四川、重慶19個區域市場,覆蓋全國81%的國土面積和51%的人口。

中可飲料的業績納入了港股上市的中國食品,也成為其最重要的業務。資料顯示,中國食品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專業化飲料業務平臺,未來將通過內生和外延發展長期釋放公司的發展潛力,完成「打造營收超500億元的中國領導飲料公司」的目標。

我買網

據其招股書介紹,中糧我買網是中國最大的專門銷售食品與飲料的電子商務公司,在2014-2016年兩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46.7%,2017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7.4%至15.18億元人民幣,預計全年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

截至目前,我買網食品直採能力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悠採、初萃、上質、時怡、Bigbang等14個自有品牌,覆蓋糧油、海鮮、奶製品等多個產品線,營收佔比接近30%.同時,我買網擁有300多個城市的冷鏈配送能力,構建成一站式食品購物平臺,並在北京、上海、廣州生鮮倉建立了3個快檢實驗室,同時推動可追溯體系與標準化體系建設,對網售商品開展監督檢查,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已逾千萬元。

中糧酒業

中糧酒業是中糧集團旗下酒類業務專業化平臺,經營範圍主要包括葡萄酒、進口酒、白酒和黃酒,擁有「長城」、「桑乾」「酒鬼」、「內參」、「中糧名莊薈」、「孔乙己」等知名品牌。中糧酒業旗下擁有13家工廠(含2家海外酒莊)。其中,中國第一瓶幹紅、幹白和起泡葡萄酒均誕生在「長城」品牌。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東方葡萄酒領導品牌,「長城」葡萄酒在巴黎、布魯塞爾、倫敦等多個國際專業評酒會上捧得最高獎。

中糧貿易

中國糧油流通行業經營規模最大、設施體系最完善的市場化經營企業,是小麥、玉米等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的執行主體,旗下直屬糧庫101家,總收儲能力2166萬噸,具備1800萬噸港口年中轉能力和6.7萬噸日烘乾能力,經營布局遍及我國糧食主要產銷區。

中糧糧谷

從事大米、小麥和啤酒原料加工、貿易及銷售,業務涵蓋大米、麵粉、麵條、麵包和啤酒原料五大產品品類,承擔保障國家主糧安全的主體責任和保障食品安全、執行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責任。

中糧油脂

國內油脂行業領導者之一,主要從事大豆、菜籽、花生、棕櫚油等油脂油料的加工、倉儲、貿易、分銷業務,,生產並銷售「福臨門」食用油。

中糧油脂旗下有30家生產企業,年油料加工能力2180萬噸位列亞洲第一,年油脂精煉能力600萬噸,年油脂灌裝能力500萬噸,年銷售散油、包裝油、粕、專用油脂等各類產品1570萬噸,是「福臨門」小包裝油的主要供應商,旗下擁有「四海」、「喜盈盈」等多個知名品牌。

中國茶葉

中國茶葉以「國飲中茶」為品牌主張,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以茶葉為主的產品及相關服務,擁有廈門、福州、泉州、雲南、湖南、廣西加工基地,擁有1300多家專賣店及35000多個零售終端,形成了遍布國內外市場的銷售網絡。

中國茶葉經營的茶產品包括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六堡茶、普洱、黑茶、茶飲料等,創造了暢銷海內外的「中茶」核心品牌及「海堤」、「蝴蝶」、「百年木倉」、「猴王」等產品品牌。2017年,中茶特選海堤紅茶、中茶蝴蝶茉莉花茶、中茶西湖龍井綠茶、中茶茗山帕莎熟茶普洱茶等產品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官方指定用品、中茶Bigboss海堤紅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選用產品,中國茶葉再次享譽世界。

中國紡織

中國紡織擁有完善的棉花市場網絡體系,是國內最大的棉花貿易企業之一,是棉花交易市場發起人之一,進口棉花經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在棉花收購、加工、倉儲、物流及進出口等產業鏈各環節都有布局。中國紡織擁有從紡織品初加工到終端服裝等製成品經營的完整產業鏈。擁有大型紡織企業4個,棉紡紗錠近50萬枚,無梭織機517臺;針織印染基地4個(國內3個,海外1個),年產針織印染面料超過10萬噸,位居亞洲前三;成衣經營量2000萬件/年,出口額超過2億美元。

中糧工科

中糧工科業務覆蓋糧油行業,包括小麥、大米、油脂油料、玉米、飼料、肉食品等大宗農產品的物流、冷鏈、儲藏、加工及深加工技術領域,提供相關領域的應用技術開發、工程諮詢、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及成套機電設備製造等技術產品,現已形成「科研開發+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裝備製造」的主營業務框架。

中糧工科擁有農糧加工行業種類最全、等級最高的業務資質,具有商物糧全行業(甲級),工程設計(甲級),機電安裝工程(甲級)、設備監理(乙級)、工程監理(甲級)、壓力容器等業務資質,在參與國內糧油加工業務承接中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

中糧資本

中糧資本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整合了期貨、信託、壽險、銀行、產業基金、保險經紀等金融業務,以中糧產業鏈為依託,完善金融服務鏈。

中糧置地

中糧置地以發展大悅城為品牌的城市綜合體為戰略主線,堅持「持有經營」和「開發銷售」有機結合的「雙輪驅動」商業模式,建立「大資管」發展模式,致力於成為最具持續發展能力的品牌地產引領者。

中糧飼料

中糧飼料引進國際最先進的配方理念,結合我國飼料原料和養殖的特點,科學設計配方,注重精準營養,並採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品質穩定、安全高效的飼料產品,確保全程養殖效益最優。目前銷售的產品為兩大類:全價料和預混料產品,分別以「五穀豐登」和「銳科」為核心品牌。

中糧飼料下設6家經營主體單位和1家高科技預混料生產企業以及1家科技研發企業。2016年中糧飼料總銷量突破300萬噸,其中預混料達到6.8萬噸。

資料顯示,兩年來中糧旗下共有6家專業化公司通過混改、員工持股、上市和設立基金等股權運作方式引資270億元。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飼料、酒業、糧谷和紡織會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屆時18家專業化公司將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

中糧國際

中糧集團農糧業務的唯一海外統一採購、調配、投資和發展平臺,資產布局深入南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等產區腹地,並在巴西桑託斯、阿根廷羅薩裡奧、美國聖路易斯、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澳大利亞肯布拉等全球重要糧食出口和內陸物流節點擁有中轉基地。中糧國際通過全球一體化網絡布局,將農產品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在全球糧食產區與銷區之間建立了完善的物流體系。

相關焦點

  • 中糧體制再造及混改進入效益收穫期
    最新業績報告顯示,中糧集團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825億元,利潤總額118億元,資產總額達到5388億元,糧油主業增勢迅猛——體制再造和混改正帶來真金白銀的效益。 中糧集團16日最新業績報告顯示,通過聚焦糧油糖棉核心主業,推動國有資本向核心主業集中,中糧在糧油食品貿易及加工、品牌食品、倉儲物流等領域的投資持續加大,糧油食品業務投資總額佔比由2016年的40%進一步升至2017年的76%。中糧持續在稻穀、小麥、油脂油料等產業鏈上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在內蒙古、新疆、廣西等優勢產區戰略布局迅速鋪開,最近兩年新增產能超過1000萬噸。
  • 7大鋼企210億利潤「託底」 中糧跨界首單試水中原特鋼
    南鋼股份(600282.SH)預計,2017年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將增加約28.46億元,同比增加800%。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1月12日至今,更新業績預告的7家鋼企預計去年利潤總額超過210億元,遠超出2016年同期27億元的水平。    隨著鋼鐵股利潤的飆升,估值窪地大幅顯現。
  • 中國聯塑2017年業績增長超預期 收入利潤領跑同行公司
    2018年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聯塑(2128.HK)發布業績報告稱,公司2017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3.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2%;實現毛利53.17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6.0%;實現淨利潤2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4%。收入和利潤規模均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 2020年,中糧可口可樂10億利潤開局
    2019年四個季度以來,中糧可口可樂大股東中國食品除稅前溢利高達10億元,連續兩年收入、銷量、利潤全面增長,以及9個新併購裝瓶廠全面實現盈利,中國食品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值得關注的是,中糧可口可樂在2017年收購的9家裝瓶廠全面盈利,已經追上原有10家裝瓶廠的盈利能力。  據悉,9家裝瓶廠分別位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陝西、四川、重慶。從區位網絡來看,中糧可口可樂經營區域連接的更加緊密,更易實現各區位之間「輻射半徑」的降本增效。
  • 2020年中糧可口可樂10億利潤開局
    2019年四個季度以來,中糧可口可樂大股東中國食品除稅前溢利高達10億元,連續兩年收入、銷量、利潤全面增長,以及9個新併購裝瓶廠全面實現盈利,中國食品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新購瓶裝廠全面實現盈利財報顯示,中國食品2019全年營收171.7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7%,淨利潤對比同期大增30.2%至4.18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中糧可口可樂在2017年收購的9家裝瓶廠全面盈利,已經追上原有10家裝瓶廠的盈利能力。
  • 出售「長城」葡萄酒 中國食品轉型中糧旗下專業飲料平臺
    這些資產將出售給控股股東中糧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中國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總交易價值約50.69億港元。對於上市公司中國食品的定位,中糧集團稱,「中國食品將成為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專業化飲料業務平臺,未來將專注於單一的飲料業務,持續優化公司業務、提升盈利能力。」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稱,這是中糧集團專業化平臺戰略落地實施的又一重大舉措。
  • 影視公司2017業績預喜,為什麼電視劇公司歡瑞、慈文、華策領漲?
    2017年業績預告或快報。幾筆大單一共給公司帶來14.58億元的收入,成為四季度業績大幅逆襲的最大保障。由於保底發行票房高達56.8億的電影《戰狼2》,北京文化在2017年崛起為電影界的黑馬,不過公司目前尚未發布業績預告。北京文化能從《戰狼2》獲得多少利潤,也是備受外界關注。
  • 我買網擬赴港IPO 中糧系上市公司或再添新軍
    近期,中糧我買網(以下簡稱「我買網」)在香港交易所上載了初步招股文件,公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保薦人為招商證券國際及瑞信。  據了解,目前「中糧系」旗下共擁有10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在A股上市,包括中糧地產、酒鬼酒、中糧生化、中糧糖業;6家在港股上市,包括大悅城地產、中國食品、中國糧油控股、中糧包裝、中糧肉食。如果我買網此次赴港上市成功,「中糧系」上市公司數量將擴展至11家。
  • 57家基金公司2018年淨利潤合計超200億元 6家基金公司躋身「淨利潤...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不少上市公司參股的基金公司獲利能力逐漸明晰。截至4月29日18時,已經有57家基金公司的2018年經營情況得到披露,這57家公司的淨利潤合計超200億元,相比2017年有所下滑。數據顯示,已有6家基金公司淨利潤超10億元。
  • 下轄8家上市公司貫穿全產業鏈 中糧系如何加減乘除?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與中國中車不沾邊的中糧集團旗下的多家公司也聯袂上漲,引發了市場對「下一個」的猜想。在A股圍繞5000點逡巡之際,不知正在駛入快車道的央企整合,能否加油、給力?  ■本報記者 桂小筍   央企整合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市場的極高關注度。比如,此前有媒體公開報導稱,中糧集團正考慮多個重組方案,並已邀請投行對業務重組提供建議,以實現業務整合及主要業務整體上市。
  • 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見成效 實現「三超」
    作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央企,經過一年的探索完善,中糧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1-6月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實現 「三超」,超同期、超歷史最高值、超預算,營業收入達到2,161.2億元,同比增長7%;利潤總額55.1億元,同比增長112%, 作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央企,2016年7月18日,中糧集團正式向社會公布其《
  • 利潤暴漲400%!可口可樂在華裝瓶商太古去年業績驚人,原因是啥?
    原標題:利潤暴漲400%!可口可樂在華裝瓶商太古去年業績驚人,原因是啥? 今天,身為可口可樂在華兩大裝瓶商之一的太古(00019.HK)發布2017年業績,這也是去年可口可樂重組裝瓶系統措施落地後,在華裝瓶商交出的首份成績單,到底情況會如何?
  • 逆勢而上,中糧集團2019業績亮眼
    利潤總額預計達到126億!2019年,在一片「難難難」之聲中,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2019年經營業績逆勢增長,經常性盈利創歷史新高。  中糧集團按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以「高質量、國際化、防風險」為主線,制定集團三年高質量發展規劃,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糧、油、糖、棉核心主業。
  • 桃李麵包(603866):柳暗花明業績超預期
    機構: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範勁松投資要點事件:公司發布一季報,20Q1營收實現13.23億元,同比增長15.79%,歸母淨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60.47%,利潤大幅超預期。公司2019年底武漢2萬噸設計產能一期工程完工,山東2.12萬噸產能預計2020年2月投產,瀋陽6萬噸、江蘇2.2萬噸、浙江4.28萬噸設計產能均在建中。市佔率穩步提升。3)市佔率穩步提升。根據歐睿2019年數據,公司在發酵麵包市佔率11%、包裝麵包市佔率26.4%,自2014年後逐漸拉開與達利、盼盼、賓堡、曼克頓的差距。
  • 溫氏股份養豬養雞利潤過百億 讓五百強公司臉紅
    溫氏股份最新公告,2016年淨利潤118億元,這創造了一個歷史紀錄。  30多年前,溫氏股份靠養雞發家,現在養豬貢獻的收入已經超過養雞,佔到溫氏收入將近七成。  養豬養雞,幾千年前就有的行業,從來沒有站到過「風口」上,跟紅得發紫的「網際網路思維」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老掉牙的養殖業,沒有任何花頭,一年淨利潤超過100億元,溫氏股份是第一個。
  • 糧食央企整合加速:中儲糧糧油加工劃至中糧旗下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儲糧內部人士透露,本輪整合以中糧為主,中儲糧的糧油加工資產將劃轉至中糧旗下,其中,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是中儲糧集團旗下的二級子公司,擁有35家直屬企業,總資產760多億元,2018年實現利潤佔當年整個中儲糧集團利潤的一半。目前,中儲糧主營業務是政策性糧食收儲和糧油加工。
  • 預計子公司2017年業績承諾無法實現 東凌國際向中農集團等10家轉讓...
    預計子公司2017年業績承諾無法實現 東凌國際向中農集團等10家轉讓方索賠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9
  • 匯頂科技指紋晶片銷售低於預期,利潤大減背後研發投入與業績該如何...
    8月29日,匯頂科技(603160,股吧)(603160.SH)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6億元,同比增長5.87%,實現扣非淨利潤5.56億元,同比減少42.16%。匯頂科技是指紋識別晶片龍頭企業,產品主要應用在智慧型手機上。
  • 10大男裝公司2017年業績 品牌升級有成效
    因此注重年輕化產品開發,加速面料升級並推動多品牌發展的企業將具備更加充足的增長動力。二、男裝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整體得到改善,產品、品牌升級卓有成效2017年度,滬深兩市男裝板塊10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51.9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69.54億元,整體營收淨利持續改善。
  • 2019百福餐飲投資業績:11個餐飲品牌超500家店,收入9.98億元
    3月30日,百福控股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百福控股實現收入9.98億元, 毛利 5.90億元,毛利率為59.1%。三者分別較2018 年同期增長112.3%、118.52%、1.6%。   百福控股,弘毅資本旗下的餐飲投資管理平臺,致力於成為基於數位化運營的全渠道的新餐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