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發現新物種!需要孕育在口中的魚類

2020-12-26 騰訊網

大多數魚都是把卵和精子撒在雲裡,讓幼魚獨自發育。

但有極少數(約2%)動物是口飼者,它們會將受精卵(有時是孵化的幼鳥)保存在嘴裡。

最新的消息,研究人員在2月27日的《科學報告》上報告,示了第一種已知深海魚類與此相同的產卵方式。

2015年在安阿伯的密西根大學動物博物館工作的魚類學家蘭迪·辛格(Randy Singer)在鑑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奧克阿諾斯號」(Okeanos)探測船遙控潛水器發現的魚類時,一條閃著紅光的魚在波多黎各附近500米深的海面上閃過。

辛格確認這種魚是一種parazen (parazen pacificus),一種鮮為人知的物種,發現於深西大西洋和西太平洋。

在了解了帕拉申脫節的範圍後,辛格懷疑這些魚實際上是多個物種,而不是單一的物種。

他開始研究和比較來自兩個海洋的博物館標本。當辛格在臺灣的一個魚市檢查一隻標本時,他剝去了它的鰓蓋,以計算它鰓上的結構,他得到了一個驚喜。它嘴裡只有一團又大又粗糙的東西。

起初,他以為這條雌魚吃掉了另一條魚的卵,但仔細一看,他發現這些膜狀的物質通過異化的卷鬚附著在嘴內。很明顯,魚卵被刻意地放在嘴裡。

深海魚類通常在外部產卵,它們的幼魚會先洄遊到生產能力更強的淺水區,然後成年後再返回食物匱乏的深海。

但「養口養育」是一項相對昂貴的投資。一些淺水的養嘴魚覓食的時候嘴裡都是卵,這比較困難,消耗的能量也更多,而另一些則在幼魚發育的過程中完全不吃,耗盡了能量儲備。

相關焦點

  • 大西洋發現12支新物種隱藏在深海之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通過五年間對大西洋深海進行全面勘測研究,發現了12種新物種。他們表示,由於此前海底環境未被深入勘測,一些海苔蘚、軟體動物和珊瑚物種一直沒被發現。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新發現的海洋生物可能已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使海洋逐漸酸化,尤其導致珊瑚骨骼被腐蝕。
  • 格陵蘭島海域發現38種怪異外來深海物種(組圖)
    據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彼德-穆勒介紹,這種魚是此次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首次發現的38個外來物種之一。在這38種格陵蘭新物種中,有10種在科學上也是首次發現。所有38個新物種都是在自1992年開始的一項科考研究中發現的。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水溫度也在不斷上升,因此格陵蘭島海域也吸引了許多了新奇的魚類。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新物種:黑色魔鬼魚刺尖帶毒
    據英國媒體報導,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1. 「黑色魔鬼魚」:琵琶魚
  • 8000米海底深處魚類新物種:半透明無鱗片
    北京時間12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許多人印象中,在幾千米深的海底生活的魚類往往長著大得不成比例的牙齒,外形看起來十分可怕。然而,近日科學家在海洋最深的地方所發現的,卻是一種半透明的、沒有鱗片的小型魚類,它們也高度適應了其他生物無法生存的深海環境。
  • 【中國科學報】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8月1日,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5個以該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  據介紹,海洋生物分類是中科院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學科,匯聚了曾呈奎、劉瑞玉、鄭守儀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領頭分類學家,創建了全國海洋生物門類最為齊整、研究力量最為雄厚的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涉及了幾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門類的分類研究,是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
  • 2018 年十大 「新奇物種」名單:海洋最深的魚類被發現
    此外,這些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還包括一種罕見的類人猿,以及一種有袋動物——袋獅的化石,後者在晚漸新世時期漫遊在澳大利亞叢林上。今年的榜單上還有兩位海洋世界的居民,分別是來自太平洋深海的一種魚類,以及南極冰冷海水中一種色澤明亮的兩棲動物。上榜的其他新物種還包括看起來就像螞蟻身體器官的甲蟲、與真菌為伴的植物、看起來像頭髮的細菌以及駐留在黑暗中、蘊藏有趣進化故事的甲蟲。
  • 地球上新發現的71個新物種:貓眼天竺鯛眼睛似貓眼
    豐富多樣的動物和植物使地球生命能夠茁壯成長,所有生命系統的相互聯繫為我們應對氣候危機提供集體抗逆力,每個新發現的物種都提醒我們,人類對於理解和保護地球珍貴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讓我們來看一下最新發現的新物種吧!
  • 深海魚類的超黑謎團終於解開,這個發現對人類有非常大的用處
    在海洋深處,要想照亮地球上一些最黑暗的魚,是需要很多照明光的。因為這些深海魚類長著超黑的皮膚,能夠吸收幾乎所有撞擊它的光線,使他們幾乎不可見。研究人員7月16日發表在《當前生物學》雜誌上的報導說,這種絕妙的偽裝是深海魚類皮膚表面下方一層密集堆積的色素結構造成的。
  • 中科院海洋所發布5種以該所命名的深海新物種
    據中科院網站8月3日消息,8月1日,在慶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物種:黑色魔鬼魚刺尖帶毒(圖)
    據英國媒體報導,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1.琵琶魚學名Melanocetus johnsoni,又稱「電光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裡的形狀怪異的魚類。體長一般為45釐米,最長可達2米。體色從褐綠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體表還具有雜色斑點。琵琶魚身體扁平,頭很大,背鰭和胸鰭發達,還有一條馬鞭一樣的長尾。尾根與魚身銜接處長有一排鋒利的刺,刺尖可產生毒液。從魚體的背面俯視,很像一把琵琶,故稱「琵琶魚」。
  • 巨型蟑螂、凸眼魷魚 科學家在印度洋深海發現新物種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個由於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專家組成的考察團隊在印度洋深海發現了一批新物種,包括巨型深海蟑螂、凸眼魷魚等,令人大開眼界。專家指出,這處海域之前從未採集過海洋生物樣本,想不到收穫竟然如此豐富。資料圖:深海生物。
  • 魚類物種數量越少 捕食者攻擊越頻繁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31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指出,鯊魚、金槍魚、旗魚、馬林魚這類大宗魚類在溫帶地區海洋的捕食行為比在赤道附近更多。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假設,新結論認為捕食者攻擊與大洋魚類的物種數量是呈負相關的。
  • 人類發現新魚類,吸收光亮通體漆黑,被稱最黑暗物種,模樣超恐怖
    他們確定了至少16種深海棲魚類,它們的皮膚吸收了超過99.5%的光。這是海洋漆黑深度的終極偽裝。 顧名思義,龍魚和普通的尖齒魚並不是海洋中最可愛的小動物。它們看起來像是噩夢般的夜幕降臨時,但對於尋求開發超黑新材料的科學家來說,它們卻引起了極大的興趣。 Vantablack是最著名的超黑塗料。
  • 海洋所發布5個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新物種
    8月1日,在慶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了詭異新物種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已經比以往更加深入地探索海底,今天給你們介紹4種深海中真實存在的詭異生物。 雀尾螳螂蝦 雀尾螳螂蝦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溫暖水域,海洋中最迷人的生物之一。它的硬殼滿是鮮紅、靚綠、橘紅和寶藍的色澤,它的前螯上布滿斑點,而它的頭頂上有一副突出的眼睛。
  • 海洋科學家發現深海熱液區甲殼動物新物種 —新聞—科學網
    發現原深茗荷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深海甲殼動物多樣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最深魚類花落馬裡亞納獅子魚 8000米深海的「霸主」
    (圖片來源:美國媒體)中國日報網11月30日電(高琳琳)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本周在澳大利亞《動物分類雜誌》上刊文稱,他們發現了生活在海洋深度最深的新型魚類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馬裡亞納獅子魚。此前,日本研究團隊曾在8178米深的海中記錄過這種魚遊泳的圖像。據報導,這種魚生活在關島附近馬裡亞納海溝深度8000米的海裡。
  • 這不是科幻電影CGI特效,是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的新物種
    圖片上具有光滑表面的膠狀物體雖然看起來很像科幻電影中用CGI製作出的生物,但這其實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為海底發現的新物種所拍下的照片:隸屬櫛水母(comb jelly)門的Duobrachium sparksae。
  • 深海4000米發現新物種:又Q又彈像果凍,形似水母卻少了很多條「腿」
    幸好,通過探測機器人的高精度攝像機,科學家清楚地了解到這個新生物的體徵,還發現了生殖器,這可能對後續該新物種的生殖研究很有作用。  雖然無法採樣,但得益於高清畫面,科學家任確認了這是一種全新物種。  「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能夠完全基於高清視頻描述一個新物種,」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生物學家艾倫·柯林斯(Allen Collins)解釋說。
  • 魚眼中的深海是什麼樣子?新研究發現,並非單調的藍,也從不黯淡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對於深海居民來說,它們的世界一片昏暗,或者是單調的藍色。但是最新的發現表明,在一些深海魚的眼中,周圍的一切都絢麗多彩。這是一個由多國多領域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包括眼部科學、生物科學和海洋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發現——隱藏在深海物種基因組中的大量視覺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