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進入第二階段,將是一場持久戰 (上篇)

2020-11-22 億歐網

1、660家店的規模,還不考慮盈利,規模越大越危險。首先,不贏利,意味著終端運營能力不行。因為最終和星巴克PK的持續戰鬥力不是來自資本,而是終端的運營能力。

2、瑞幸咖啡在補貼之後,如何保持消費者持續的復購率,是核心問題。否則,無法盈利的話,規模再大,也是一盤散沙。更要命的是,如果單點不盈利,如何做到整體盈利?

3、星巴克自身沒有戰略上的失誤,仍然具有強大的運營系統,並且每年仍然以新開500家店的速度增長。在整個市場的佔有率,也從60%增長到80%。

7月28日,星巴克傳出消息,將推外賣業務,由餓了麼配送。

這將直接影響咖啡外賣市場。特別是它的主要挑戰者——瑞幸咖啡。

此前,咖啡外賣一直是星巴克沒有涉足的業務。恰恰就在星巴克沒有進入的空白市場,先有連咖啡代購星巴克崛起,後有瑞幸咖啡直接挑戰。

特別是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這意味著,瑞幸咖啡贏得資本市場的加持。

星巴克不能再淡定了。據說8月2日,星巴克將正式向外界宣布進軍外賣的消息,將推外賣業務,由餓了麼配送。

星巴克加入咖啡外賣戰團,首先被衝擊的,就是瑞幸咖啡。也意味著,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進入第二個階段兩個事件,標誌著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進入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瑞幸咖啡挑戰成功

瑞幸咖啡已經成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 

小藍杯、白唇鹿……自今年年初起,演員湯唯、張震攜手代言的新銳咖啡品牌——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風起雲湧般出現在各大商圈寫字樓的電梯、茶水間裡。隨著咖啡快閃店、北京電影節、甜品節等超級話題不斷發酵,luckin coffee迅速風靡全國,成為人手一杯的「網藍咖啡」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luckin coffee已經在北上廣深等13個主要城市完成525家門店布局,成為中國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自2018年1月起在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進行的試運營時期,luckin coffee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份,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130多萬人。

而瑞幸咖啡多外賣發力,挑戰星巴克的舉動,從最初的噱頭,也陸續變成了現實。這次星巴克要做外賣,就是瑞幸咖啡挑戰成功的最好說明。

事實上,從消費者來說,消費群體正在分裂成兩部分,即新興消費者和星巴克的死忠粉。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寫道,瑞幸咖啡正在「通過補貼和廣告來積極投資於客戶獲取和做大規模,並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顛覆者——以更低價格和更大便利提供咖啡體驗。它還緊緊聚焦於年輕的辦公室職員。」

從公司成長周期來說,瑞幸咖啡也到了一個從拼規模到拼運營能力的關口。

瑞幸咖啡第一個階段任務——布局,已經完成。

瑞幸咖啡於去年成立,短短6個月內就在中國開設了660多家分店。

但是,和星巴克相比,規模還是太小,星巴克有3300家。

但這個新興品牌已超越了英國的咖世家(Costa Coffee),後者在中國經營10年後,僅有420家門店。

第二階段是持久戰

瑞幸咖啡A輪融資,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此次融資來自於四家知名機構,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之一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在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後,瑞幸咖啡不缺錢,但是不能再燒錢。如何贏得消費者的認同,需要耐心。

最關鍵的,是瑞幸咖啡自身的發展,決定了需要這種耐心。

理由有三點:

1、瑞幸咖啡的規模已經達到660家。

這個規模已經達到了公司組織結構和組織力匹配度的極點。這個規模,決定企業成長的力量不是錢,而是管理能力。

雖然咖啡行業在品類上有獨特性,但是人性的複雜度卻是一樣的,而且管理半徑的衰減也是一樣的。

2、瑞幸咖啡在補貼之後,如何保持消費者持續的復購率,是核心問題。否則,無法盈利的話,規模再大,也是一盤散沙。更要命的是,如果單點不盈利,如何做到整體盈利?

3、挑戰星巴克,急不得。星巴克不是一個腐朽、老化的品牌,仍然顛覆狀態。因此,要打敗星巴克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所以,瑞幸咖啡的市場價值是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綜合上面的三點,對瑞幸咖啡來說,第一階段是規模,要快;第二階段是穩健,要慢。

但是,從瑞幸咖啡創始人的言語中,仍然試圖延續高舉高打的快節奏。

據稱,瑞幸咖啡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和業務拓展。而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沒有設定盈利的時間表,也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這樣看來,首杯免費、買二贈一、買五贈五等促銷燒錢模式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對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大好事。

但是對於瑞幸咖啡來說,這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威脅的信息。660家店的規模,還不考慮盈利,規模越大越危險。

首先,不贏利,意味著終端運營能力不行。因為最終和星巴克PK的持續戰鬥力不是來自資本,而是終端的運營能力。

其次,打車補貼那一套並"不完全"適合餐飲業。

打車軟體的競爭,屬於輕資產。車和人,都不是打車軟體公司的,只是外掛;但是瑞幸咖啡在擴展城市時,不僅要重金開店,還要投入大批人力。

這意味著,當門店越多,人力資源管理難度就越大;運營效率可能會越低,管理成本就越高。

第三點: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兩者實力懸殊太大。星巴克對市場多年的教育,不可能被瑞幸咖啡一夜洗腦。

在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時,微信朋友圈裡分裂成兩派。三分之一支持瑞幸咖啡的認為,外賣便捷,而三分之二支持星巴克的,認為產品、環境,還有習慣等綜合因素,都愛著星巴克,口口聲聲「支持星巴巴」。

我問過一個星巴剋死忠粉,為何如引偏愛?他說,在他的意識裡,咖啡=星巴克,約人小聚,下午茶什麼,全都是選擇星巴克,「習慣了!」。

 

(用搜狗指數,查看了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對比。那叫一個強烈啊。第一張圖,單看近一個月的活躍度,瑞幸咖啡還是可以的。第二張圖,一對比,瑞幸直接被秒殺了。)

星巴克在中國被視為高端市場品牌,目前在中國咖啡連鎖店市場佔據80%的份額,高於2012年的60%,並正以每年500家的速度開設門店。

其強有力的品牌運作意味著房地產開發商青睞它,願意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它。而瑞幸咖啡目前才660家店。

因此,瑞幸咖啡最好的競爭策略不是在全國拼規模,而是在局部市場打殲滅戰。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在這方面,瑞幸咖啡應當向巴奴毛肚火鍋學習。

巴奴挑戰海底撈時,分別在無錫和鄭州兩個市場,採用蜂巢式布局,打出了品牌的勢能。同樣,瑞幸咖啡也需要在局部市場打出品牌勢能,然後把光環帶到其它區域。

第四點,瑞幸咖啡要通過提升復購率,提升盈利能力,為持久戰創造耐力。

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1、星巴克自身沒有戰略上的失誤,仍然具有強大的運營系統,並且每年仍然以新開500家店的速度增長。在整個市場的佔有率,也從60%增長到80%。

2、星巴克光環仍然耀眼。進入中國二十多年,星巴克培養了一批死忠粉。

3、星巴克的競爭維度已經是企業文化競爭,代表一種生活方式。在道哥「段位競爭」的分析工具中,星巴克處在最頂端。

4、從星巴克的死忠粉批評瑞幸咖啡的評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一種共性,就是把星巴克認為是調性。

因此,瑞幸咖啡如果不能提升盈利能力,燒錢的方式不會做到持續發展,結局很可能是,犧牲自我,受益他人。

就在最近,我聽說,瑞幸咖啡一挑戰星巴克,結果讓「連咖啡」實現了盈利,還把「連咖啡」的市場估值又做大了。

那麼,瑞幸咖啡第二階段應該如何打持久戰?

第二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有兩個:對內是提升經營能力而不是繼續擴大規模;對外是建立消費者口碑和行業口碑,用價值主張來攻打星巴克,而不是用產品PK。

我將在下篇裡,展開分析。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
  • 瘋狂燒錢的「小藍杯」:瑞幸咖啡背後的機遇和挑戰
    03第二個挑戰在於:咖啡和咖啡外賣,也許是兩回事。一旦瑞幸開始做外賣咖啡的業務,它真正的競爭對手,就不光是星巴克了。它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所有可以外送的休閒飲品。為什麼?一個人一天能攝入的液體總量是一定的,你喝了咖啡就不會喝奶茶,喝了奶茶就不會喝可樂。
  • 瑞幸咖啡瘋狂擴張,叫板星巴克,能成嗎?
    好奇的無忌哥趕緊去扒一扒真(ba)相(gua),發現:瑞幸咖啡又在杭州開店了,截至目前杭州分店已經有35家,這是每3天開1家的節奏!橫空出世的瑞幸咖啡野心勃勃:投入市場5個月,瘋狂燒錢10個億,門店開至525家,可謂來勢洶洶。5月15日,瑞幸咖啡高調亮相,召開一場重磅級別的媒體發布會。會上,它做出了個令人咂舌的舉動:申討星巴克,公然指責其市場壟斷地位。
  • 北大外籍教授:瑞幸咖啡靠這三板斧挑戰星巴克
    關於瑞幸咖啡與星巴克的競爭,亞馬遜暢銷書作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認為,數位化+低價格+廣泛的門店布局「三板斧」將使瑞幸咖啡成為星巴克的強勁挑戰者。借用數位化手段增加用戶粘性近年來,不斷開店、保持穩步增長的星巴克在中國一直沒有一個嚴肅的競爭對手。雖然有一些小的競爭者,如咖世家咖啡(Costa)、上島咖啡(UBC)、咖啡陪你(Caffe Bene),以及麥當勞的麥咖啡等,但星巴克並沒有真正受到挑戰。
  • 中國咖啡市場攪局者:做到「不是星巴克」,才能挑戰星巴克
    星巴克將在阿里旗下餓了麼外送平臺和盒馬鮮生門店開展咖啡外賣服務,並將會員數據開放給阿里,利用阿里的支付、物流和新零售技術擴大客流、提升服務便利性和新鮮感。外界普遍將此次合作看作星巴克進入中國以來最大幅度的調整。這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向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借力。2016年這家公司曾與騰訊在支付等方面達成合作,但兩年前的那次合作並未給市場留下深刻印象。
  • 瑞幸咖啡的難題:如何PK星巴克?
    瑞幸咖啡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成功躋身獨角獸行列,並在7月完成了最新一輪2億美元的融資。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900家,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杯。與小藍杯在同一時期引起關注的是咖啡業的老牌巨頭星巴克。8月2日,星巴克宣布將依託餓了麼配送體系,於今年9月開始在北京上海的主要門店進行外送試點,年底覆蓋至30個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
  • 老大星巴克強力阻擊,瑞幸咖啡還能Lucking嗎?
    據說星巴克已經給上遊的食品、包裝材料、機器設備等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他們「二選一」,不能再給包括瑞幸咖啡在內的競爭對手供貨。   2. 推出外賣業務。據說星巴克高管已經拍板,將與美團點評達成戰略合作,要在近期在中國推出外賣業務。要知道,這也是星巴克在全球的第一次。
  • 瑞幸咖啡、連咖啡、星巴克必有一戰
    瑞幸咖啡的天使輪融資來自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及瑞幸咖啡創始團隊成員,有消息稱,目前已有投資人溝通投資事宜,A輪融資將於4月份啟動。商業機會往往轉瞬即逝,特別是在尚未建立起產品壁壘、形成品牌區隔的階段。上述未被覆蓋的區域,在上個月,已經被直接競爭對手瑞幸咖啡拿下。面對瑞幸咖啡的強勢挑戰,連咖啡堅守的策略已略顯保守。在一線城市找「下沉用戶」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玩法。
  • 瑞幸咖啡起訴星巴克,星巴克遇到危機?有人說是炒作,你怎麼看?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是哪兒來的?竟然敢向咖啡界的老大哥星巴克發出譴責?星巴克不僅僅是在中國具有優勢,在其他國家也在咖啡市場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所以瑞幸咖啡在價格上發起挑戰。在「首杯免費」「滿五贈五」的優惠下,平均下來,一杯咖啡的價格還不到15元,和星巴克的咖啡售價相比,性價比簡直不要太高。
  • 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
    — 3 —第二個挑戰在於:咖啡和咖啡外賣,也許是兩回事。一旦瑞幸開始做外賣咖啡的業務,它真正的競爭對手,就不光是星巴克了。它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所有可以外送的休閒飲品。為什麼?所以,瑞幸咖啡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包括星巴克、喜茶、可樂、酸奶等所有休閒飲品。它進入的不是一個被咖啡品類壟斷的市場,而是一個被其他所有休閒飲品壟斷的市場。 — 4 —瑞幸咖啡一開始非常高歌猛進。
  • 瑞幸第二,星巴克第一: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
    歡迎指數滿分100分,排名第一的星巴克得到86.5分,瑞幸咖啡以76.4分獨居第二,其餘品牌均在60分以下,榜單後三位分別是上島咖啡(44.1)、兩岸咖啡(44.0)和連咖啡(43.1)。 1 榜單:瑞幸緊追星巴克, 上海咖啡店最多 1月11日消息稱,瑞幸咖啡日前完成增發並發行可轉債,總融資額達到11.3億美元。
  • 「越虧越火」的瑞幸咖啡進入盈利倒計時?
    「越虧越火」的瑞幸咖啡進入盈利倒計時?  瑞幸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在財報中稱,對這一季的業績非常滿意,瑞幸咖啡第三季度門店層面運營利潤為1.863億元,並獲得12.5%的利潤率,而2018年同期為虧損人民幣1.26億元,在2019年第二季度,門店運營虧損為5580萬元,所以這是瑞幸咖啡首次在運營層面的實現盈利。瑞幸方面預計,第四季度淨收益將在21億至22億元之間。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因為瑞幸剛出來的時候,一天到晚碰瓷星巴克,也就是下圖的內容,動不動就和古惑仔一樣,叫著喊著要挑戰星巴克龍頭老大的地位。當然,瑞幸如何挑戰星巴克,準備怎麼燒錢,我等吃瓜群眾是沒興趣關心,但是發布會那麼一鬧騰,倒是引起了星巴克高層的關注,不僅要求多合作企業二選一,更準備發展外送咖啡業務,對瑞幸圍追堵截
  • 我國咖啡快食行業已經進入快速擴容階段
    「感覺星巴克還是挺貴的,一瓶NFC橙汁賣35元,一杯中杯飲料40元,隨便點四樣東西就花了150元。」李女士告訴記者。她還留意到,另一大咖啡巨頭瑞幸咖啡從不少商場退出,卻選在了一些普通寫字樓開新店,比如中大西門仙蹤林關門後,原址新開的瑞幸就總是人滿為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的咖啡快食市場情況如何?
  • 瑞幸咖啡IPO之謎:星巴克的護城河失效了?-虎嗅網
    如果一個商業模式最終通過資本市場獲得不菲回報,但是卻對咖啡行業有負面影響,則很難說這一模式是成功的。一位精品咖啡從業者在最近的訪談中告訴虎嗅,他對瑞幸的看法是複雜和立體的。「不管瑞幸虧多少錢,我希望瑞幸多活一段時間。」因為在他看來,瑞幸咖啡的出現是繼星巴克進入中國之後,目前最大規模、也是最成功的咖啡市場教育活動,其營銷手段簡單粗暴、有效。
  • 可口可樂收購Costa 與星巴克瑞幸咖啡玩「三國殺」!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天,一件天價收購案件震動了咖啡業界:可口可樂以5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48億元)的價格收購COSTA全球業務,從而進入了咖啡連鎖行業。在中國市場,新換東家的COSTA,與星巴克和瑞幸咖啡三大咖啡連鎖品牌將大玩「三國殺」,一場激烈的咖啡戰爭在所難免。
  • 死磕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千萬不要迷信「新零售」
    與小藍杯同一時期引發巨大關注的,還有咖啡界老牌巨頭——星巴克,8月2日宣布將依託餓了麼配送體系,9月開始在北京、上海主要門店外送試點,年底覆蓋至30個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星巴克、麥當勞在網際網路化進程中,確實在中國走得要比在歐洲、美國要快,因為中國整個市場進入到了新零售狀態。所以星巴克的移動網際網路化變革,一定是受中國大的市場結構性變化所致。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與此同時,一場投資人溝通會正在緊張進行。就在前一天,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FORM F-1文件,計劃發行4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同時計劃增發1200萬股股票、融資超過2億美元。這些新募資金中的相當一部分,就是用來推進無人零售計劃。這張新的「宏偉藍圖」,推出時機相當巧妙。
  • 北大外籍教授探訪瑞幸咖啡:星巴克終迎嚴峻挑戰者!
    十幾年來,「打敗星巴克」成為咖啡行業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然而今年5月以來,一家名為瑞幸咖啡的企業開始向星巴克頻頻發起挑戰。瑞幸VS星巴克,兩大品牌之爭的根源及釋放的信號是什麼?如何解讀瑞幸模式?亞馬遜暢銷書作者、北大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對此進行深度剖析。
  • 瑞幸咖啡2019年門店總數將超4500家 趕超星巴克成中國最大咖啡連鎖...
    中商情報網訊:在1月初的瑞幸咖啡發布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表示「2019年瑞幸咖啡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達4500多家,並2019年底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且未來3-5年持續補貼,暫時不考慮盈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