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中國和法國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美食大國,但在幸福肥的排名榜上,最「強」者卻另有別國。
美國佔據榜單之首,一點都不令人驚訝。畢竟是擁有漢堡包、熱狗、烤肉、通心粉、奶昔、布朗尼、餅乾、豬肉三明治、帝國大廈那麼大的冰淇淋和炸雞的國家!
這些食物給人帶來的快樂並不是錯覺,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讓大腦更興奮。適應現代都市節奏的快餐是美國餐飲的標誌,也成為幸福肥的主要原因。
法國菜精髓在於以食物的原味為主,任何調味料和配菜都不可以喧賓奪主。佔盡天時地利的法國人不會辜負任何食材,勃艮第牛肉、馬賽魚湯、豆燜肉、油封鴨、肥鵝肝、魚籽醬……每一樣都滋味十足。
美食已經如此誘人,還有本國盛產的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助攻,法國人的口腹之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盡情享樂的同時,又怎能將幸福肥拒之門外呢?
西班牙的餐廳似乎從早到晚都坐滿了人,早上來杯咖啡配churros,中午來份paella嘗一嘗海的味道,下午和朋友們小聚吃點tapas,晚餐吃到午夜也屬正常,反正夏天的太陽十點才下山。
只要是去過西班牙的人,就絕對不會忘記橄欖、番紅花和紅椒的顏色,更不會忘記豐富新鮮的海產品和水果。如果晚餐的時候,還能喝著小酒,看場弗拉明戈,那更是大快人心,胃口也隨之大開。
世界上可以與中國餐館在數量與歡迎度上一決高下的,恐怕只有義大利餐館。披薩和通心粉在全球無差別吸粉,沒有人能夠抵擋它們的誘惑。
其實義大利並非只有麵食,沿海地帶的魚湯和醃雪魚、託斯卡尼地區肥嫩多汁的牛排、烏布瑞亞地區的炙烤乳豬和碳烤野兔、皮埃蒙特地區的甘美松露、倫巴第地區的燉肉、中部山區的蒜味香腸……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體驗。
印度菜味道濃、熱量高,新德裡是印度美食中心,去那裡就可以將印度美食一網打盡。印度咖喱角、印度烤雞、瑪沙拉雞、饢、黃油雞、阿月子果仁冰激凌、奶油奶酪球……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但他們依然可以吃胖,或許是因為咖喱的味道太開胃了吧……畢竟饢、飛餅、手抓飯這樣的主食吃多了,可是比吃肉更容易發胖喲。
終於輪到以八大菜系縱橫天下的中國菜了,要說中國人為什麼會吃胖,那絕對是因為好吃的太多了,一輩子不重樣也吃不完的那種。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物產和飲食習慣都不同,南甜北鹹東酸西辣,風味各異。各地還會根據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如此就衍生出更多的選擇。
在中國吃胖,真的是胖得心服口服。
盤點完各國美食,小格老師只想感慨一句:胖就胖吧,畢竟人間值得~
-End-
(素材來自網絡,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