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魔鬼魚海兔螺妖精鯊魚 盤點那些你絕對沒見過的深海怪獸
紐西蘭一名漁民在出海時捕撈到一隻奇怪的「蝦」,「摸起來好像有鱗,很堅韌,像果凍一樣。除了體內一顆橘色小圓球以外,看起來完全透明。」
專家解釋稱這種生物名叫樽海鞘,是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呈膠狀,靠吸水在水中移動,以浮遊生物為食。其透明狀形態可保護自己免受天敵傷害,畢竟在水中透明是很好的偽裝。
近日,人們在南非開普敦附近海邊發現一種奇怪的生物屍體,不僅外型醜陋,還有這一雙盯著人看的眼睛,被稱之為「魔鬼魚」。
海洋中生活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生物,人們經常會有一些奇怪的發現……
還記得《芝麻街》裡那個備受孩子們喜歡的甜餅怪嗎?原來它在現實世界中是有原型的!據英國《每日郵報》22日報導,一名攝影師在加勒比海有幸拍攝到這種叫做爐管海綿的海生生物。
凸出的眼睛,寬寬的大嘴,藍色的外表……這個古怪的生物像極了甜餅怪,但它可不喜歡吃餅乾,而是以浮遊生物為生。
當地居民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海岸發現一些罕見海洋生物,該生物外形酷似水母,卻在一端長有綠色觸角與能夠收縮的肢體。
據報導,這種罕見生物呈凝膠狀,半透明,其一端並排長著觸角與能收縮彎曲的肢體。當地專家也稱,首次發現這種奇怪的海洋生物,暫不清楚其名稱。
皇帶魚也被稱為鯡魚王或巨型皇帶魚,是在瑞典西海岸距離挪威邊境約140英裡(約合225公裡)處的一個小漁村發現的。海洋專家說,這是130年以來第一次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發現這麼大的魚。據悉,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皇帶魚」最長可達40英尺長(約合12米)。
大王烏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之一,生活在深海,以魚類為食。它經常要和潛入深海覓食的抹香鯨進行殊死搏鬥,抹香鯨經常被弄得傷痕累累,不過在抹香鯨的胃裡曾發現過大王烏賊的殘骸。人們只能通過死亡或受傷後漂浮到海面或被海水衝到岸邊的那些大王烏賊了解到這類動物的一些信息。
2012年4月,38歲的Andy Logan在一次海洋垂釣中,創造了一項新的記錄,他釣上來一條重達222磅,長約為8英尺,寬約為6英尺的鰩魚。當天Andy Logan正在同船長在拉斯林島北部海域進行春掉。他意識到釣到了一條非常強壯的魚,這條魚拖著這艘重達4.5噸的漁船行走了大約2英裡。
雀尾螳螂蝦
印度尼西亞巴裡島的水域是這種鮮為人知的生物——雀尾螳螂蝦的棲息地。本種蝦體色褐綠,身上布滿白色橫紋,胸前大螯鉤有很大的彈出力量,能在瞬間揮動它那棍子般的前螯砸向獵物。最新研究顯示,雀尾螳螂蝦的視覺有獨特之處:它能夠看到其他動物所無法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螳螂蝦具有第四種類型的視覺系統,擁有能夠察覺圓偏振光的能力,通過這種視覺系統可秘密地進行交流溝通。
義大利麵蟲
義大利麵蟲也叫做扁蟄蟲和水母蟲,此蟲如其名,將觸鬚伸向四周捕獲食物。
硬鱗魚
這種魚分布於西大西洋――從加拿大與美國麻薩諸塞州到巴西。其身上與尾柄呈黑色,上面點綴有很多的白色小斑點。它們喜愛獨居或形成小群魚群,吃海底上各式各樣的無脊椎動物例如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海綿和蠕蟲,它們朋嘴巴裡吹出水來,以顯露這些可口的獵物。
海蛞蝓
這種海蛞蝓彎曲著它們的身體來遊泳,其身長可達15釐米。它們沒有貝殼,但其鮮艶的顏色可以警告其他動物它們是很危險的。這是因為它們常以腔腸動物為食,從而在皮膚內儲存了許多來自獵物的刺細胞。當它們被其他動物吃掉後,刺細胞就會進入它們的體內,並引起刺痛。
衝繩磨蝦虎魚
蝦虎魚以浮遊動物為食物,其攝食行為是由停棲點衝出,捕食後立即遊回原點。它們是連續變性動物,可以在雄性和雌性之間來回變換。它們棲息於清澈的沿岸珊瑚礁區,可分布到30米深。
袖扣海兔螺
一隻袖扣海兔螺呆在大特克島水域中一隻海扇上正在進食。這些食肉軟體動物在它們身後留下一道死珊瑚組織的醒目痕跡。其貝殼中型,殼厚,形狀由紡綞形到球狀,以腔腸動物為食。
豆丁海馬
豆丁海馬(侏儒海馬)因其迷你的體型而得名。它們一般具有鮮艶的體色,可以很好的隱藏於珊瑚之中。豆丁海馬大多生長於西太平洋一帶的珊瑚區內,成魚都不會超過2.5 釐米。由於其體型極之細小,偽裝本能亦十分強,一般潛水員都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
2010年1月,我國臺灣海洋生物學家發現一個新蟹種,看上去就像大草莓。這個甲殼類動物是在臺灣南部海岸發現的,外殼呈鮮紅色,還覆蓋著許多白色小圓點。臺灣海洋大學何平鶴(音譯)教授表示,新蟹種看上去像柔毛新花瓣蟹,後者廣泛分布於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模里西斯等地區。
2012年6月,一名加拿大漁民在大西洋海域捕獲一隻罕見藍色龍蝦,據稱,藍色龍蝦出現的概率為200萬分之一。據這位51歲的漁民稱,「我已經從事龍蝦捕撈已經33年了,正常的話每天能打撈3000隻,捕獲到藍色龍蝦這還是首次。」據悉,藍色龍蝦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出現概率為200萬分之一。
這隻怪魚長滿了刺樣子很恐怖 。
這隻紅色的軟體動物生活在2000米的水下,它的外型像一個將要開的花蕾。不過這種動物的體長只有2釐米,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慣。
這是一隻透明的軟體動物,它身體中心部分略微顯現出紫紅色,這種動物生活在1200至1800米深的海洋裡,體長在3至25釐米左右。
這隻外形奇特的生物生活在400至3000米的海洋裡,遠處看它像一串正在點燃的鞭炮。這種動物的體長大約為40釐米,目前科學家們還不能為它分類。
這隻水生動物頭上長著兩個觸角,正面看很像一隻鸚鵡的臉,它們生活在在300至5000米的海洋裡,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
這也是一種生活在300至5000米海洋裡的軟梯動物。這種生物的身體顏色比較豐富,大部分體色呈現出螢光綠色、體長大約1.5米。這種生物在眼睛附近還長了紅色的類似耳朵的組織。科學家們正在密切留意這種生物的活動。
這種面容猙獰的魚生活在1000至4000米的海洋中,體長大約為15釐米。這種魚的額頭上長出了一個奇怪的觸角,科學家們會在不久的將來給它起出正式的名字。
水滴魚
比如水滴魚,水滴魚(blobfish)擺出一副悶悶不樂的表情。水滴魚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布丁,它們奇特的外形在過去幾年中不斷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很多人甚至認為水滴魚是世界上最為醜陋的動物之一。不過,柔軟的外形對水滴魚在深海的生存至關重要。它們生活的區域靠近海底,那裡的水壓極高,使得水滴魚皮膚的密度與水相差無幾。或許有人會認為沒有肌肉組織是一個劣勢,但實際並非如此。在覓食的時候,水滴魚只需把嘴張開,浮在海床上方。水滴魚的密度較低,意味著它們攝食的時候基本不用耗費什麼能量。
鮟鱇魚
鮟鱇魚或許是世界上最奇特也最迷人的海洋生物之一。它們的捕獵技巧十分狡猾:用前背鰭演化而成的釣竿模擬獵物並發出亮光,以此吸引其他小動物前來,被鮟鱇魚的大嘴吞食。除此之外,一些深海鮟鱇魚的交配行為也相當怪異。當科學家最早發現鮟鱇魚的時候,他們發現幾乎所有的魚都是雌性,而在魚身體上有時可以見到類似寄生蟲的附屬物。後來,科學家發現這些「寄生蟲」其實是已經退化的雄性鮟鱇魚。在深海裡艱難尋找到雌魚之後,雄鮟鱇魚會快速地咬在雌魚身上,並最終與雌魚融合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雄魚的生命全需要靠雌魚維持,而當雌魚想進行交配的時候,雄魚就會及時提供精子。
斧頭魚
「斧頭魚」這個名字的由來,源於它們纖薄的體型,特別是胸部附近的輪廓,像極了斧頭的刃,而且呈現銀色的金屬光澤。斧頭魚的體長在3釐米到12釐米,儘管外形很嚇人,但它們並沒有什麼致命的特徵。
尖牙魚
尖牙魚是屬於狼牙鯛科高體金眼鯛屬的魚類。儘管尖牙魚的外形嚇人,但它們其實並不兇猛。十分差勁的視力使尖牙魚註定成為不了優秀的掠食者。在所有的海洋魚類中,尖牙魚牙齒與身體的比例是最大的。要碰見尖牙魚並不容易,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近5000米的深海中。
海參
這種黏糊糊的棘皮動物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困惑。海參沒有真正的大腦,也沒有很敏銳的感覺器官,實在可以算得上是海洋中的弱勢群體。不過,海參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將海底的生物碎屑分解,使營養物質再循環利用。海參棘皮上的膠原質使其能完成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當海參需要擠進一個微小的縫隙時,膠原質會鬆動,使海參變得異常柔軟,從而「滲透」到縫隙之中。
小妖精鯊魚
小妖精鯊魚至今仍是一個科學謎團,該物種數量非常稀少,它們是保留遠古鯊魚血統的最後一種生物,具有一些原始特徵,因此被科學家稱為「活化石」。是已經存活了1.25億年的尖吻鮫科的唯一物種。這種怪異的鯊魚生活在深海,行蹤十分神秘,而且外形也十分醜陋。
最顯著的特徵是長而扁平的鼻子,突出像釘子般的牙齒,以及粉紅色皮膚。它們生活在海底100米以下,骨骼出現不良鈣化,肌肉鬆弛,科學家猜測可能這種鯊魚並不活躍,行動遲緩。歐氏尖吻鮫最顯著的特徵是一個向前突起的尖吻。科學家推測,歐氏尖吻鮫的行動很遲鈍,並不活躍。曾經有一條歐氏尖吻鮫被帶到日本的一家水族館,不過很快就死亡了。
火烈鳥舌蝸牛
貝殼採集者要注意了,你看到的這種鮮豔的「貝殼」,實際上並不是貝殼本身,而是火烈鳥舌蝸牛的外套膜。這種軟體動物生活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水域,主要以有毒的柳珊瑚為食,但本身卻毫髮無傷。火烈鳥舌蝸牛會攝取柳珊瑚的毒素,並以此對抗那些潛在的掠食者。
海豬
潛水員經常看到這種奇特生物在海底行走,它長著胖乎乎的身體,因此被稱為「海豬」。事實上,它是一種海參,身體淺桃紅色,呈現半透明狀,長著一些「腿」實際上是液體過濾管。從海水中捕撈上來,海豬的外型十分奇特,像一個肉質土豆,由於它們非常脆弱,被漁網捕撈時經常分裂成凝膠碎片。
椰子蟹
如果它是蜘蛛,那將成為每個人最可怕的夢魘。事實上它只是一種螃蟹,是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部分島嶼上。它們可以長到令人恐懼的尺寸,體重達到4公斤,腿之間最大跨度為0.9米。它們的壽命為6年,之所以命名為椰子蟹是由於它們經常攀爬在椰樹上採摘椰果,擊破椰子殼,吸食椰子果肉。人們喜愛吃椰子蟹鮮美肉質,因此生活椰子蟹的地點很快會出現大量居民。
等足蟲
如果你害怕蟲子,那麼生活在海底的等足蟲將令你毛骨悚然,它們是生活在海洋環境的木蝨,體長可達到76釐米,體重達到1.8公斤。等足蟲是典型的深海巨大症生物,在深海底很少存在掠食者。同時,它們還具有特殊的能力,4年時間可以不進食物,像陸地近親物種一樣,等足蟲能夠蜷縮成一個球,只將外殼暴露出來。
鱗沙蠶
鱗沙蠶分布於大洋和地中海等地,相貌奇特,長約10釐米,覆蓋著一層金綠色的剛毛,身上還生有短而粗的垂片,可以用來行走。鱗沙蠶喜歡在淤泥中鑽洞,尋找身體柔軟的小動物為食,有時也吃其它蠕蟲。
具足蟲
具足蟲來自墨西哥灣,或稱為巨型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體積最大的節肢動物門等腳目漂水蝨科動物。一般認為大王具足蟲大量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裡。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