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飄香,天氣漸涼,在又一個金秋來臨之際,西安街頭便陸陸續續出現了一道特色小吃——黃桂柿子餅。柿子餅兩面金黃,味道香酥誘人,其原料火晶柿子是陝西臨潼的特產。每到秋天,白霜滿覆之時,高大的樹上便掛滿了紅亮晶瑩的果子,秋風一吹,果子顫顫巍巍的看著就要往下掉。火晶 柿子皮薄汁多,甘甜誘人,做成柿子餅更是鮮香,裡面再摻以各種餡料,更添風味。
蘭振江,47歲,西安回坊人,有兩個兒子。從1992年開始做黃桂柿子餅,到如今已經27年了。蘭振江曾經是一名省摔跤運動員,因為收入微薄,沒有出路,退役之後就做起了生意。蘭振江接觸過很多小吃行業,蜂蜜涼粽子,烤肉,餛飩,粉蒸肉……其中,蜂蜜涼粽子和芝麻涼糕是本家手藝,他做過之後覺得反響不是太好,就跟著丈人做起了黃桂柿子餅,這一做就做了27年。
蘭振江的嶽父是坊上的手藝人,他是最早一批做黃桂柿子餅的,可謂是「坊上第一人」,其傳承的技藝自是紮實。蘭振江驕傲的說:「比起他們以前做的,我現在做的要好上一些,主要是現在佐料豐富了,也都是天然食品,吃著更健康。」
一個人,一輛推車,便可成攤,蘭振江風雨無阻,堅持了20多年。純手工的柿子餅,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七八百個。蘭振江笑著說道:「七八分鐘能出一鍋,火大了就快,火小了就慢些,我手快,能包出來就能烙出來。」柿子餅是時令性食物,他10月份賣柿子餅,一直賣到2月底,三月初開始賣本家的蜂蜜涼粽子和芝麻涼糕,到了十月就又賣柿子餅。兩家手藝,一個都不耽誤。
柿子餅生意紅火,很多都是回頭客。蘭振江說:「做了這麼長時間我沒怎麼挪過地,因為一挪地方,別人就找不到了……也有外地的客人到西安旅遊,吃過我的柿子餅,回去之後就會跟我買,一包十個餅,他們經常是三四十包的買,我就用快遞給他們寄過去。」
運動摔跤桌球,玩鳥玩蟈蟈,這都是蘭振江的業餘愛好。蘭振江的兩個兒子皆以成年,都在做廚師工作,對於這難得的手藝,他有自己的堅持。「藝不壓身,哪怕以後不做這個東西,但必須得會,等以後你不上班了,出來自己做生意,就能直接幹。」說到此,他不禁笑出了聲。「雖然都是單位,但拿不了多少錢,等他們一結婚,生活壓力到自己身上,就不由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