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魚,蘇幫菜排第一,是否名符其實

2020-11-30 騰訊網

作為八大菜系之一的蘇菜,又有許多分支,分為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蘇錫菜又包含了蘇州的本幫菜,也稱為蘇幫菜。而談到蘇幫菜,就不得不提松鶴樓的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在史料上是有明確記載的,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可見松鼠桂魚的歷史非常悠長,所以有人把松鼠桂魚作為蘇幫菜的頭牌,也在情理之中。

除史料記載之外,松鼠桂魚還有一些傳說,據傳,乾隆下江南時,遊玩來到蘇州松鶴樓酒樓,見到湖中遊著條條桂魚,便要提來食用,當時那魚是用作敬神的祭品,不敢食之,但聖命難違,廚師們暗自商量,最後,決定取魚頭做鼠,以避"神魚"之罪。當一盤松鼠桂魚端上桌時,只聽魚身吱吱作響,極似松鼠叫聲。尺把長的桂魚在盤中象一隻張口的松鼠,油炸後,澆上番茄汁,甜酸適口,外酥裡嫩,一塊入口,滿口香。乾隆吃罷,連聲叫絕,並賜名為「松鼠桂魚」。

蘇幫菜除了松鼠桂魚,還有許多名菜,如:響油鱔糊、醬方、叫花雞、母油船鴨、碧螺蝦仁等。但因名氣不如松鼠桂魚,所以提起蘇幫菜,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松鼠桂魚了。

西湖醋魚

除了蘇州,還有一個城市,也有一道名冠天下的魚餚,就是杭州的西湖醋魚。西湖醋魚也有記載,《調鼎集·醋摟鯶魚》裡有描述:「取活魚去鱗腸,切塊略醃,多加醋、油、醬烹,味鮮而肉鬆。」。從記載中可看出,原料和調味都和西湖醋魚接近。

兩者區別

松鼠桂魚與西湖醋魚,雖都是以酸甜口為主要調味,但兩者還是有許多不同。

烹飪手法不同:松鼠桂魚油炸,突出口感的外焦裡嫩。而西湖醋魚蒸製,突出魚肉的鮮嫩多汁。

口味不同:松鼠桂魚以番茄汁加糖製成酸甜汁,突出的是甜。而西湖醋魚是醋加糖製成的酸甜汁,突出的是酸。

口感不同:松鼠桂魚的酸甜汁較為厚重,口感更加濃鬱,加上外焦裡嫩的魚肉,口感較為豐富。而西湖醋魚酸甜汁較為稀薄,更突出魚肉本身的細嫩與鮮香,口感偏為清淡。

功夫菜

但不管是松鼠桂魚,還是西湖醋魚,作為名菜,製作都需要相當技藝。有個名廚曾說,沒有10年的烹飪功夫,是做不好松鼠桂魚這道菜的,可見此菜對烹飪技藝要求之高。

松鼠桂魚,首先要求刀工要好,菱形刀斜剞出花形。第二是炸制,要熱油淋定型,否則不象松鼠造型,第三是調製好酸甜汁,炒糖不能焦糊。

所以一道好菜,是需要功夫的。

相關焦點

  • 松鼠桂魚,蘇幫菜排第一,是否名副其實
    作為八大菜系之一的蘇菜,又有許多分支,分為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蘇錫菜又包含了蘇州的本幫菜,也稱為蘇幫菜。而談到蘇幫菜,就不得不提松鶴樓的松鼠桂魚。松鼠桂魚鬆鼠桂魚在史料上是有明確記載的,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可見松鼠桂魚的歷史非常悠長,所以有人把松鼠桂魚作為蘇幫菜的頭牌,也在情理之中。
  • 奧灶面、松鼠桂魚、佛跳牆,響油鱔糊,蘇幫美食
    奧灶面、松鼠桂魚、佛跳牆,響油鱔糊,蘇幫美食、響油鱔糊、清炒蝦仁等蘇幫菜裡的經典菜餚融入了這席蘇幫佳宴!今年7月,隨著胥城大廈·蘇香閣餐廳正式揭幕,升級版面宴也華麗開席,大廚將蘇幫菜蘇州人有多鍾愛松鼠桂魚?
  • 蘇幫菜松鼠鱖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一道以鱖魚(或桂魚)為主要食材製作的蘇幫菜中的傳統名菜。中文名松鼠桂魚英文名squirrel-shaped Mandarin fish 形如松鼠、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
  • 蘇州十大名菜之一,松鼠桂魚
    中國古有蘇、魯、粵、川四大菜系,口味都各不相同,人稱"東酸、西辣、南甜、北鹹",其中蘇菜就屬於這其中的"南甜"風味。蘇幫菜又是蘇菜四大地方菜系之一,又稱為蘇州菜;蘇州人對生活的熱愛,充分體現在飲食的時令特色上。
  • 松鼠桂魚,像松鼠的桂魚,會跳舞的紅燒魚
    松鼠桂魚是蘇幫菜中的傳統名菜,這道菜的成型後宛如松鼠,外焦裡嫩,造型也是十分生動。而這道美食也被評為江蘇十大經典名菜,而這道菜最開始出現於康熙早年年,在康熙微服私訪下江南的時候就曾品嘗過這道美食,而當時的這道菜所選用的食材並不是桂魚,而是鱖魚,但是味道還是依舊的美味。
  • 松鼠桂魚——滿城盡帶黃金甲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蘇州的一道漢族傳統名餚。炸好的桂魚形似松鼠,外脆裡嫩,呈豔麗的橘黃色,將熱氣騰騰的滷汁淋在上面,它就「吱吱」地叫喚起來,活脫脫一隻好動而活潑的松鼠。這道菜嘗起來酸甜適口,還伴有松香味。
  • 松鼠桂魚上桌時還會「叫」,酸甜中夾帶酥香,難怪連乾隆都稱讚
    在國宴菜當中有一道蘇幫菜松鼠桂魚,所使用的桂魚頭尖身體扁,身體肥厚,魚肉多刺少,味道極為鮮美,是魚當中的上品。松鼠桂魚是蘇幫菜當中的傳統名菜之一,在大多數的地區,桂魚都是以清蒸為主,將桂魚做成了松鼠的形狀,經過油炸,放入調味品以後成為了松鼠桂魚,乃是蘇州首創的菜品。之所以會有松鼠二字,是因為經過精湛的刀工經過油炸之後,外形上像松鼠,所以取名為松鼠桂魚。
  • 松鼠桂魚上桌時還會「叫」,酸甜中夾帶酥香,難怪連乾隆都稱讚!
    在國宴菜當中有一道蘇幫菜松鼠桂魚,所使用的桂魚頭尖身體扁,身體肥厚,魚肉多刺少,味道極為鮮美,是魚當中的上品。松鼠桂魚是蘇幫菜當中的傳統名菜之一,在大多數的地區,桂魚都是以清蒸為主,將桂魚做成了松鼠的形狀,經過油炸,放入調味品以後成為了松鼠桂魚,乃是蘇州首創的菜品。之所以會有松鼠二字,是因為經過精湛的刀工經過油炸之後,外形上像松鼠,所以取名為松鼠桂魚。
  • 美食分享:松鼠桂魚
    折桂蟾宮松鼠仿,佳餚經典冠蘇乾。(中華新韻)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一道以鱖魚為主要食材製作的,是蘇幫菜中的傳統名菜;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松鼠鱖魚」被評為江蘇十大經典名菜;形如松鼠,外酥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嘗過後,贊其美味;南方多稱為桂魚,取「蟾宮折桂
  • 松鼠桂魚:中國廚師的刀工菜,這份菜一年就可以賣兩百多萬
    這年二十八回家後,就要忙著幫家中長輩開始張羅一桌豐盛的團圓飯。而魚因音同「餘」,故而又被附上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鎮桌之菜,就一定非魚莫屬。今天特別推出的這道年前硬菜松鼠桂魚,作為典型蘇幫菜的代表,對食材的選取、刀工的精細以及火候的掌握都要格外地考究。在切花刀的時候,要保證儘可能的貼近魚皮,這樣炸出來的桂魚才會更加的栩栩如生。待到需要油炸時,則要貼緊鍋邊中火熱油下鍋。
  • 蘇州名菜松鼠桂魚,乾隆皇帝都讚不絕口
    松鼠桂魚是蘇幫菜中的一道傳統名菜,選用鱖魚,成品形似松鼠,所以得名松鼠桂魚。剛上桌的松鼠桂魚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幾百年來也是廣受好評,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松鼠鱖魚「被評為江蘇十大經典名菜。
  • 東北街一餐廳的「松鼠桂魚」竟然是鱸魚?更可惡的是……
    說到經典的蘇幫菜必須有「松鼠桂魚」這道菜吃起來外酥裡嫩,酸甜可口不僅深受蘇州人的喜愛也是許多外地遊客必點的名菜>圖源:《舌尖上的中國3》老蘇州都知道正宗的「松鼠桂魚」是用鱖魚烹飪然而你吃到的,可能並不是鱖魚「松鼠桂魚」變「松鼠鱸魚」?
  • 松鼠桂魚家常做法,味道不比飯店差,教你如何饞哭隔壁小孩
    這是一道蘇幫菜中的經典名菜,是我喜歡的酸甜口。久享盛譽的江南風味,可以說是筵席中的上乘菜品,也是考驗廚師刀工的一道菜!外在美觀,美味加持,淋上熱氣騰騰的湯汁,會發出吱吱地聲音,像松鼠一樣,即使沒吃過,也應該聽說過吧。這道菜的名字叫做松鼠桂魚。
  • 江蘇十大經典,復刻十裡飄香「松鼠桂魚」
    蘇州是蘇幫菜「松鼠桂魚」便是蘇幫菜中十大經典美食之一。它外酥裡嫩的魚肉配上酸甜可口的醬汁,酥軟中帶著酸甜,可謂是回味無窮。具體步驟第一步:桂魚改刀(桂魚想要做成百花盛開的形狀,就要對桂魚進行改刀。)新鮮桂魚去掉魚鰓、魚鱗,將其內臟清理乾淨。將魚頭連著魚鰓幫部分切下備用。
  • 臺灣媒體眼中的蘇州美食:蘇幫菜
    近日,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來到蘇州,拍攝了寒山寺、蘇幫菜博物館,採訪了在蘇州創業的臺灣青年。下面,就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鏡頭下的蘇幫菜:蘇幫菜受到當地的人文地理影響,散發文人雅致的氣息。蘇幫菜顧名思義就是蘇州本幫菜,是蘇菜中蘇錫菜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蘇州的本幫菜。
  • 松鼠桂魚的做法,松鼠桂魚的改刀方法
    |老醋松鼠桂魚|▼松鼠桂魚是一道經典淮揚菜,這道菜在「小廚娘」有三種不同口味,且道道均有不俗銷量,它們分別是:功夫松鼠桂魚、檸檬松鼠桂魚和老醋松鼠桂魚。其前期改刀及炸制工序均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最後淋入的澆頭:功夫松鼠桂魚以番茄沙司燒制澆頭,口感甜酸、顏色紅亮,賣齡最久且銷量最高;檸檬松鼠桂魚燒制澆頭時添加檸檬片,口味偏酸,更受愛獵奇的年輕人喜歡;而老醋松鼠桂魚是今年3月1日推出的新菜,以香醋、白糖、老抽調汁,顏色雖不如功夫松鼠桂魚紅亮,但勝在酸味柔和、鹹甜適中,自推出後每日銷量遞增,隱有超越功夫松鼠桂魚的趨勢。
  • 松鼠遇上桂魚,成為一道美味的松鼠桂魚佳餚,明星都對它讚不絕口
    松鼠桂魚可是一個非常出名的菜,有合作的明星都比較喜歡去一些比較知名的飯店裡邊品嘗這道美味,而且對他們都是讚不絕口,所以說大家慢慢地也都認識到了這道美味。若說他回答不好的話,明星們肯定是不會幫他免費打廣告的。
  • 做松鼠桂魚時,大廚說多做「這1步」,外脆裡嫩,酸甜可口
    松鼠桂魚很多人應該知道它的名字,實際上松鼠桂魚這道菜裡並沒有松鼠這種食材,而是只有桂魚,也就是鱖魚。之所以會有松鼠這個名字是因為這道菜完成後的形狀蓬鬆蓬鬆的,酷似炸了毛的松鼠,因此的名松鼠桂魚。松鼠桂魚是江蘇菜,也就是「蘇幫菜」,別看名字很可愛,但它卻是蘇幫菜的傳統名菜,它的味道偏向於鮮、酸甜,是很多人的最愛。實際上做松鼠桂魚難度不大,可是還是有要注意的地方,做松鼠桂魚時,大廚說多做「這一步」,外脆裡嫩,酸甜可口。第一步:買魚。
  • 到蘇州,沒有吃上一兩道蘇幫菜,怎能算來過蘇州呢
    沒有吃上一兩道蘇幫菜,怎能算來過蘇州呢? 蘇幫菜顧名思義就是蘇州本幫菜,是蘇菜中蘇錫菜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蘇州的本幫菜據傳說蘇州菜起源於公元前514年, 蘇幫菜用料上乘、鮮甜可口、講究火候、濃油赤醬,屬於「南甜」風味,不僅選料嚴謹,製作精細,更是因材施藝,四季有別,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特色菜餚有:姑蘇滷鴨、蟹粉豆腐、醃篤鮮、百葉結燒肉、銀杏菜心等。
  • 蘇州美食系列之松鼠桂魚哪家強
    首先,一個菜要想天下聞名必須得有一個傳說,松鼠桂魚就有一個,無所謂真假,也不知有沒有史證可查。因為乾隆皇帝基本上承包了京杭大運河沿線,尤其是揚州,蘇州,杭州的大多數景點和吃食。所以據傳說松鼠桂魚是大吃貨,哦不,大詩人,哦不,皇帝特別喜歡的一道菜,不過給皇帝吃就不能有太多刺,萬一皇帝被魚刺卡到或者扎到嘴了可不得了,所以選用了刺少肉滑的鱖魚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