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收天麻

2020-12-08 網易財經
  11月25日,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星宿鄉雲峰村,農民擺木播種,以便天麻生長。

天麻

天麻又名赤箭、離母、鬼督郵、神草、獨搖芝、赤箭脂、定風草、合離草、獨搖、自動草、水洋芋。《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用於治療頭痛、頭暈目眩者尤宜,近年研究發現它還有增智、健腦、延緩衰老的作用,對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療效。

身體周刊記者 肖茜穎

11月末,距離大方縣城40分鐘車程的星宿鄉,冬麻該收了。

早晨8點剛過,雲峰村村民王萬軍和提著鐵鏟背著竹筐的村民一起上山了。雖是初冬時節,山上的綠意仍未褪盡。11月以來,冬麻進入採收季節,王萬軍的打算是在明年1月以前採完並播下種,之後就要過年了。

冬麻,也就是冬天收穫的天麻,這味中藥收穫分兩季,冬至以前稱為「冬麻」,立夏以前喚作「春麻」。長在地下的天麻,一生離不開一種叫蜜環菌的真菌供給養分,而蜜環菌則需要寄生在新鮮枝木中不間斷地攝取營養,故對於天麻而言,山間林中乃是生長的天堂。

外形似箭頭的天麻,又稱為「赤箭」,白居易《齋居》有詩句,「黃芪數匙粥,赤箭一甌湯」,可見唐人已用天麻煲湯養生,今人的餐桌上,天麻還被用來泡酒或燉雞煮鴿,最宜治療頭痛、頭暈目眩等症。

作為名貴藥材,天麻似乎也逃不過這樣的命運,野生天麻在被瘋狂採挖後資源逐漸稀少,上世紀50年代,人們已開始嘗試人工培育天麻,或是田間種植,或是林下培養。

「如今田間培育較少,大多採用林下,因為後者的種植狀態更接近野生天麻的生活環境,整個過程不用施肥,人工介入少,天麻品質較好。」貴州大方縣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平說。

「中國天麻看貴州,貴州天麻看大方」。雲貴天麻赫赫有名,而在冬季,黔西北的冬麻成為進補佳品,趕在冬補的前頭,我們前往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尋找最好的天麻。

大方縣城四面環山,和中國很多地級縣一樣,路面連綿起伏,在此處開車閒逛,不停地上坡下坡。當我們問起最近的超市在哪兒,當地人索性只答,「往上走就到了。」

山中林下挖天麻

39歲的王萬軍,常年為山間林下的天麻奔波忙碌,並未發福,板寸頭顯得整個人挺精幹,大眼睛笑起來格外有親和力。他和姐弟幾人經營著一個600多畝的天麻種植基地。這個由6戶家庭組成的農業合作社,每年能帶來七八十萬元的收入,刨去近18萬元的人工、水電、材料、運輸等費用,利潤還算不錯。

王家的採挖隊伍中2男5女,包括王萬軍大姐和僱來的人。「男的力氣大,100元/天,女的60元/天,有時候一天要僱傭十幾個人上山幫忙。」王萬軍說。

到了半山腰,7人各自散開。雲峰村村民劉國英和丈夫都來幫忙收天麻,掙點工錢。年過半百的劉國英發緣已白,但渾身散發著結實的勁道。她將竹筐放在一邊,找了一處,用鏟子狠狠刨開泥地,土塊四濺,繼續往下深入,力道溫柔起來。「如果鏟子碰傷了天麻,塊莖破損或者斷成兩截,就賣不出好價錢了。」王萬軍說。

他定下的工錢,是按天給,而不是按工分計,「現在這種算錢方式,農民上工時可能會偷懶,但總比為了多挖多掙錢,將天麻挖壞了好。」

第一個坑中,劉國英找到的成熟天麻並不多,只有五六個,個頭也多如手指粗細,她把天麻扔進了身旁的竹筐中,同時採出的天麻種子另外歸類。接著,把出土的木材整齊壘在一邊,方便之後播種時再次埋入。

挖一個坑大約需要15分鐘。接著開挖的第二個坑,帶給她不小的驚喜,天麻又胖又圓,品質不錯。

王萬軍的天麻種植基地所處烏蒙山區,海拔1800米,氣候十分利於中藥材的種植和生長。「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又陰又溼的環境很合天麻的喜好,種植地還得是斜坡,避免天麻被聚集的雨水泡爛。「這座山坡半陰半陽,比全陰坡或全陽坡都要好,天麻的生長要達到一定溫度和一定溼度。」王萬軍說。

播種與採收同步

這個時節,是冬麻的採收季,同樣也是播種季。

說話間,不遠處爆出一聲轟塌巨響,聞聲望去,原來是在卸木材。隊伍中的兩名男性負責用竹筐運木上山。他們朝前低下腦袋,負重的背脊猛力彎曲,重力和慣性作用下,新鮮的木頭一股腦兒被倒出。

天麻種植,木頭非常關鍵,它是蜜環菌的養料。養肥了蜜環菌,食真菌的天麻自然長得飽滿結實,量多個大。

「用了兩年的木頭要換了,因為蜜環菌差不多把它吃空了,就不利於真菌生長了。」王萬軍挑出一塊腐爛發黑的木頭,指著表面一根根比髮絲略粗的黑線,「這個是蜜環菌。」他憑著樹枝橫斷面的紋理、稀鬆度便能辨別木塊的使用時間有沒有超過兩年。

樹木的取材也來源於整座大山,慄樹、青槓等都是合適的材料。王萬軍的妻子楊麗瓊說,「每年都上山採野板慄,生的就吃上了,多得吃不完。我們這裡還有野生獼猴桃和野菜,想吃什麼上山採點就行了。」

我們在山上看冬麻採收時,總聞到陣陣清香,不由好奇。王萬軍熟悉地一指,「木姜樹,我們的辣椒蘸水(貴州特色調味品)就用它的果子做的。」

大山裡豐富的資源激發了村民的生活靈感和烹飪想像,用木材養天麻,腐化後為其他植物供養,重複循環著。

挖坑擺木播種

當天麻裝滿了竹筐後,農民開始原地播種了。

首先要開箱,即挖坑,一般坑深30釐米。王萬軍指揮幾個女人開挖幾條長箱,每條大約長20米,寬五六十釐米。挖出的泥土被堆在兩邊,王萬軍在旁邊配合,用鋤頭削去橫生的枝丫或是砍去礙事的爛樹根。作為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要操心的還有很多,每天都要上附近幾座山走走看看,地裡的天麻渴不渴,有沒有牛羊踩踏,收成播種進度安排……

挖好坑後,便是在坑裡擺木頭。「新鮮的木材要和已經染菌的木塊間隔放,這樣能保證讓蜜環菌長上去。」王萬軍說。擺木有些像鐵路上的木枕,但木塊必須擺得緊密,蹲在地上幹活的女人們動作利索,一會工夫,一條條木塊在她們身後延長開去,整整齊齊,密密麻麻。

這時人在木頭上走,問題不大,但播下麻種後,就不宜走動了,因為踩踏不利於天麻的生長。女人們從大麻袋中拿出揀好的麻種,在木塊前後左右各放一個。「放的種子太多,營養管不過來。」王萬軍說。

最後,是蓋土的程序。女人們把堆在坑旁的土重新填入坑中,這其中也有講究,泥須填滿木頭狹窄細小的縫隙,這樣更有利於蜜環菌的生長。坑填平後,王萬軍撿起枯枝爛葉,細心地蓋在土上。

地下的麻種再想見陽光,那就等來年冬天了。

這種用麻種培育的方法被稱為無性繁殖,優點是方便,但最多培植三代就必須轉用有性繁殖了。因為無性繁殖會讓天麻的品質下降。

有性繁殖的流程相對複雜,必須等到春暖花開才行。

到了春天,農民們會取些優質的天麻,移入盆中培育,等它出杆開花,提取花粉,再將花粉和萌發菌充分攪拌後,埋入土中進行野外育種。有性繁殖長出的天麻需要更長的時間,大概一年半,雖然費事但第一代天麻往往品質優異。

機械烘乾加工

山中斜度是天麻喜歡的生長環境,但這卻給農民的採收播種帶來不便。轉眼就過了中午12點。劉國英說,通常他們早上8點上工,做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再過來,持續到晚上6點。王萬軍和7個幫工陸續下山回家吃飯。

他的家設施簡單隨意,主臥室中,單人床前的櫥柜上擺放著一臺老式電視機,窗戶上掛著兩大串當地特有的尖椒,紅豔豔的樣子甚是喜人。窗前一臺桌子樣的迴風爐,是貴州常見的取暖加熱設備,臺面下圓柱形的設備內燒著煤,另有一根細長的管道穿過屋牆,排放廢氣。

妻子楊麗瓊已經在迴風爐上做好了午飯,酸菜鍋裡放了丈夫剛從山上採的野菌,辣炒土豆絲,木桶蒸飯。兩個人圍著爐子吃起來。山裡陰冷,王萬軍正好乘著這個間隙烤火去去溼氣。

飯後,王萬軍又忙了起來。每天從山裡收下一批又一批的天麻,泡、洗、煮、烘,四道程序刻不容緩,而在王家,加工程序大多靠機械,王萬軍自豪地認為,自己的設備不比縣城天麻加工廠的差。

一般的農戶將新鮮天麻浸泡後,在盆中逐個清洗,去除了表面的泥土就算完成了第一道粗加工,但往往清洗不徹底就會影響後續的定色,天麻的呈色就會不均勻。王萬軍採用高壓水槍清洗天麻,省力而高效。

屋外,浸泡過夜的天麻被倒入篩子,王萬軍的二弟細心地用高壓水槍衝洗,「一次二三十個,不然衝不乾淨。天麻泡在水裡主要是為了洗起來方便。」

一旁,他們的親叔叔周遠明用柴火生起了爐子,燒著一大鍋沸水。天麻洗淨後還要加熱熬煮。王家二弟說,一般煮到三四成熟,放在太陽底下看著有些半透明就差不多了。

在這裡,處理天麻的最後一道步驟是烘乾,雖然不少中醫質疑烘乾的中草藥不如曬乾的療效好,但在大方縣,天麻烘乾已是常事。

王萬軍說,以前烘乾天麻要用爐子小心翼翼地烘,為了改進流程,他特地從河北一家公司購置一個烘烤機,足有一人多高,共分五層,每一層都密密仄仄擺放著天麻,已進入脫水程序。「裡面放了1000斤,最後取出來大概200斤吧。」他計算著。

脫水還分兩個步驟,第一步要高溫定色。60 ~70 加熱一個小時,天麻就此定色,最自然的類似薑黃色,當然也可能因為擺放位置或溫度關係,少部分塊莖渾身呈現灰黑色。「這樣就不能賣出好價錢了,不過藥廠可以拿去磨成粉末,不管怎樣,整個過程不應該為了品相而漂白或添加硫磺。」王萬軍說。第二步則是恆溫揮發水分,40 ~50 恆溫加熱3-4天,天麻就成幹品了。

午後,陽光明媚,王萬軍和家人便乾脆取出烘箱中的天麻,曝曬在架子上和水泥地上,「太陽這麼好,不曬可惜了,還能省電。」他笑著。

看著這些半乾的成品,他仍舊忙活著,把個頭差不多的歸在一起,偶爾挑出幾個有些煙火色的,拿到水龍頭下用牙刷洗刷,直到一切都令他滿意。

他估計,今年氣溫高,乾旱,產量會減少,600畝地收成能加工成三四噸貨,「不過量少了,價格會高一點嘛。」

下轉8-9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曲靖的天麻燉土雞,真的太好吃了
    這種香氣,冬日必備 天麻土雞的特別香氣很大一部分離不開天麻,天麻自帶的醇香,聞起來很是舒暢,不禁就聯想到天麻土雞的溫暖。 |野生天麻| 它家的天麻都是野生天麻,天麻性平味甘,是一種營養豐富、藥食兩用的純天然保健食品,新鮮的
  • 天麻根部膨大用什麼?天麻的生根肥料,天麻專用水溶肥選哪個?
    天麻有息風,定驚的功效,可以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是具有很高種植價值的中藥材。那麼對於天麻,你知道怎樣能增產增收嗎?怎樣進行田間管理才能讓天麻有個好收成,想知道的快來繼續看!
  • 康縣:天麻收穫季 收選加工正當時
    立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在篩選分揀新鮮的天麻按照去年的產量計算,今年也能收穫1萬多斤  康縣全縣今年點種天麻2.3萬多畝  康縣陽壩鎮立興種植農民合作社員工正在分揀天麻  入冬以來,康縣天麻陸續進入收穫季節,重點產區陽壩鎮各村藥農和專業合作社,組織人力抓緊時間採收,田間地頭,加工車間一片繁忙景象。
  • 一家人挖天麻,80歲老爺子背著天麻走山路如履平地,說習慣了
    安康寧陝縣梅子鎮南昌村,80歲的梁老爺子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兒媳在秦嶺大山裡收穫天麻,背著天麻在沒有路的山上行走,梁老爺子不輸兒子們。背著一背簍天麻,梁老爺子呼吸平穩,一點都不感到累。梁老爺子說:「天天在山上幹活,習慣了。」
  • 冬日肅南,雪景美不勝收
    冬日肅南,雪景美不勝收 2021-01-08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圍山發現野生天麻
    湖南較為少見的野生天麻、黃連、八角蓮等珍稀藥材資源,也分布於此。  它沒有蘭草的綠葉,沒有牡丹的麗花,沒有玫瑰的芳香,但在它的根部卻長著稀有珍貴的天麻。新鮮野生天麻生長在大圍山深處,發現和採摘十分不易,市場上一直難覓其蹤。
  • 天麻家常菜:天麻排骨湯!
    天麻是藥食同源,所以在生活中也不有不少的人會將天麻拿來做美食,比如說天麻魚頭,天麻排骨湯等等,這些美食,不僅是美食,也是養生補品,今天跟著中國天麻產業網的小芳一起來說說天麻排骨湯吧!把排骨洗乾淨放入砂鍋加入涼水煮開,把油沫撇乾淨或者把水倒掉從新放入涼水;然後放幾滴醋(這樣有利於骨頭裡的鈣燉出來)放幾片姜,同時放入天麻一起燉;水開後改小火慢慢煨半小時,再把百合與土蜂蜜放進去;最後放鹽開鍋後放入雞精就可以食用了。天麻還能夠很好的增加外周以及冠狀的動脈中血液流量,這對於心臟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 大家都知道天麻是補品,如果你學會了這些技術,天麻當飯吃
    如何種植天麻天麻生長習性:適宜於疏鬆、溼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生長最適溫度為15-28度,當地溫低於8度、高於30度即停止生長。天麻不能自養,必須依靠蜜環菌提供養分而生長發育。即蜜環菌生長在木材上,天麻再吸收木材上的蜜環菌再生長。
  • 80歲老爺子背著天麻走山路如履平地
    魏永賢/IC photo2020年11月4日,安康寧陝縣梅子鎮南昌村,80歲的梁老爺子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兒媳在秦嶺大山裡收穫天麻,背著天麻在沒有路的山上行走,梁老爺子不輸兒子們。背著一背簍天麻,梁老爺子呼吸平穩,一點都不感到累。梁老爺子說:「天天在山上幹活,習慣了。」
  • 天麻白芷川芎燉豬腦湯
    天麻又名定風草,以根莖入藥,冬至以前採挖者稱「冬麻」,品質最佳,多數搭配用白芷。本期湯中天麻搭配白芷,對頭風病標本兼治;白芷配川芎,一散一收,藥效協同。再加上豬腦作為引經食材、枸杞子滋補肝腎和改善湯品口感,這款藥膳湯可以作為入冬後頭風症患者的應季輔助食療多飲用。
  • 德江:打造農旅結合模式,助推天麻產業發展
    「我這已經是第三次吃這個天麻了,天麻可以除風祛溼,治療頭暈,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都非常大。」  11月22日,筆者走進位於沙溪鄉的天麻示範園區,在天麻養生餐飲研發中心的「一品麻堂」餐廳,只見餐桌上的客人們,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以天麻為食材的天麻燉土雞、天麻扣腦花、天麻燴山藥等共計18道天麻佳餚。
  • 天麻加工要細緻 常用三種方法介紹
    【天地網訊】       天麻加工一定要認真細緻,不然的話會把辛辛苦苦栽培出來的好天麻加工成次品,功虧一簣,收不到好的經濟效益。天麻加工常用的方法有3種:        ①籠蒸法:用籠蒸製天麻的方法稱籠蒸法。此法加工的天麻色澤鮮豔,質量最好。
  • 林下天麻栽培新技術要點
    這樣天麻菌床就做成了。等到六七月份就可以在床內播天麻花粉了。又因天麻花粉上面有個冠狀形的帽子,不能自行授粉。因此天麻有性繁殖要進行人工授粉。天麻授粉的好壞是天麻有性繁殖成敗的關健。天麻授粉的最佳授粉時間是上午10時左右。具體方法:左手固定花託,右手拿小鑷子,將雄蕊摘下,在雌蕊柱頭上輕按下,使花粉緊密與黏盤結合,即可。要注意的是不能刺破子房。另外授粉的時間要把握好,過早天麻花粉沒成熟,過遲也影響授粉的成活率。細看黏盤有黏液時授粉比較好。
  • 香噴噴的天麻燉雞,安神補氣,一頓我能喝三碗
    寒冷的冬天,總想著給家裡添一道熱氣騰騰,滋補又暖身的湯,正好老同志說最近又開始有點眩暈,所以今天中午就準備一道天麻燉雞。天麻燉雞是雲南昭通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也是一款營養豐富的家庭養生食譜,很多年前去雲南旅行吃過後就成了家裡冬日必有湯品。
  • 天麻的功效 天麻的吃法都有哪些
    天麻這裡中藥我們並不是很熟悉,因為生活中可能使用的少,但是在中醫方面天麻的使用可是一點都不少的,那麼具體天麻的功效有哪些呢?天麻怎麼吃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天麻的知識介紹吧!天麻大多用來治療常用的疾病,天麻的使用還有很多的要求的,並不是隨便什麼病症都可以用的,具體的用法用量還是需要諮詢一下醫生才可以。天麻的功效甘,平。
  • 天麻燉雞的做法 天麻燉雞的家常做法
    天麻放砂鍋中煮20分鐘,撈出留湯,雞剁成小塊,入沸水焯去血沫撈出,將雞、天麻,薑片,放入砂鍋中用天麻水燉50分鐘,放入枸杞,鹽,雞精即可。  天麻燉雞的家常做法  主料:  天麻100克,全雞1隻;  輔料:  姜1塊,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天麻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天麻是一味常用的名貴中藥,很多人在煲湯的時候都喜歡放點天麻,其實天麻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雖說他是比較名貴的藥材,但是也是很常見到的。天麻最主要的功效是祛風溼、止痛、行氣活血,這也是人們對天麻最廣泛的了解,很多人對天麻的功效和作用都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天麻的功效及作用不僅與此,它有著更多不為人熟知的功效及作用,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天麻的禁忌人群有哪些吧!
  • 找天麻
    當人們要在山中獲取這些中藥材時,其他的草本藥材都叫挖,挖黨參、挖大黃……而奇怪的是,天麻不叫挖,叫找,找天麻。天麻生長在深山密林或雜草叢中,就像神秘的小精靈,若隱若現,從不花枝招展,惹人眼目,要想得到它,不說需要火眼金睛,起碼也要視力相當的好,外加與其有緣,否則,既是從它身邊溜過,也難發現。找天麻與採挖藥材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草本藥材都是在秋季採收,而天麻卻在春夏之交或冬季。
  • 大方:天麻產業正成為群眾致富「良方」
    作為山地農業優勢產業,大方天麻以天麻素高於全國其它地區而聞名海內外,享有「中國天麻之鄉」的美譽。靠著不斷攻克技術難題,進行科技創新,大方天麻正在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良方」。在離家二裡遠的九龍天麻基地裡,開始了一天的天麻種植。日前,在安樂村天麻種植基地,20多名工人正在翻土、掏箱、拉材,為來年天麻種植培養菌材。「我們現在是在3月份就搞菌材,搞好菌材在第二年6月份就放花粉,第三年11月份就可以收了。」
  • 天麻燉什麼好?介紹天麻的三種常見吃法
    名貴的中藥材比較多,幸運你的可以買到品質不錯的天麻,那麼就需要好好的利用起來。在生活中,天麻可以與很多不同的食物搭配製作成藥膳,長期堅持使用有著強身健體和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接下來為你介紹天麻燉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