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李女士(化名)一直有肩膀疼痛的老毛病,以往,她總靠貼膏藥緩解。但是最近,肩膀疼幾乎要了她的命。她夜夜不能安睡,左側肩膀猶如數萬隻螞蟻在啃食,膏藥、止疼藥統統不管用。
在門診看病時,李女士哭訴:「醫生,我真想剁下自己的這隻胳膊!」為了給李女士治病,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醫生竟從她的左肩「擠」出密密麻麻的「牙膏」。
臨床數據顯示,10個肩痛女性患者中,可能就有1人「中招」!它還極易和肩周炎混淆!這到底是什麼「怪病」?
資料圖,文圖無關。
「我真想把這隻胳膊剁下來!」
52歲的浙江寧波人李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她三餐定時、作息規律,還經常去公園鍛鍊身體,除了有糖尿病,身體並沒有其他大毛病。
3個月前,李女士的左肩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起初痛感並不是很明顯,也不影響日常生活,她以為是得了肩周炎,就找了家按摩店做按摩、拔火罐,還讓老伴幫助貼膏藥緩解胳膊睏乏,但她仍像往常一樣做家務或是去公園的健身器材上活動肩關節。
「在公園轉那種方向盤一樣的東西,練一段時間會感覺好一點,但很快又痛起來了。」1個月過去,李女士的疼痛沒有減輕反倒不斷加重,「每晚睡覺都會被痛醒,快被這個毛病折磨死了!」扛不住的她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告訴她可能是「肩袖損傷」,讓她不要再提重物,少牽拉,也別再去公園活動肩膀,李女士嚴格遵守醫囑。
又過了1個月,停止活動的李女士卻覺得左肩更痛了,特別到了晚上,更覺得疼痛難忍,即使吃止痛藥也無法入睡。「家務活也幹不來了,孩子也沒法帶了,現在連左手都沒力氣,怎麼也抬不高,痛起來,真想把這隻胳膊給剁下來,我還以為自己要偏癱了,一定要找家大醫院看看!」
浙大一院骨科主任、運動醫學專家林向進診斷後發現,李女士左肩的肱骨大結節處壓痛明顯,而且左手只能抬到自身腰部的位置,且因疼痛劇烈,不能很好的停駐,經過磁共振檢查,「真兇」被鎖定——她被確診為「鈣化性岡上肌腱炎」而非肩周炎,更不是之前被確診的「肩袖撕裂」。
醫生竟從她的左肩
擠出一條「牙膏」
「鈣化性肌腱炎是一種和肩周炎、肩袖損傷非常相像的疾病,但發病原因卻大不相同!」林向進主任醫師介紹,這種病是因為鈣鹽沉著於肩關節的肩袖肌腱之中而引起的,而這些肌腱對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和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沉積的鈣鹽誘發炎症反應,患者常會出現肩痛,甚至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
據悉,鈣鹽沉積可以發生在全身各個部位,關節中的鈣鹽沉積大多原因不明,可能與代謝障礙、關節軟骨損傷、隨年齡老化而退變的關節等因素相關。
林向進主任介紹,這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經過長期的機體調節能夠控制病情發展並逐漸恢復痊癒)。它的病理過程分為四期:鈣化前期、鈣化形成期、鈣化吸收期、鈣化後期,往往是這種「鈣鹽斑塊」吸收時,是疼痛最劇烈的時候,李女士就正處於「吸收期」。
林向進醫師強調,部分患者鈣鹽無法完全吸收,無謂的拖下去,只會使病情惡化,產生繼發性肩袖破裂,而此時如果盲目治療,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該院手術團隊為其量身定製了「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方案。在關節鏡技術的幫助下,手術團隊通過皮膚上兩個0.5cm小孔對病灶展開精準攻勢,只見李女士左肩岡上肌肌腱深處,一條白色的「牙膏」狀的結晶體從病灶處被完整剝離。
肩痛≠肩周炎
臨床發現,很多人只要有肩關節痛,到了醫院就會說,「醫生,我得了肩周炎……」在他們看來,肩周炎成了所有肩痛的代名詞。
專家表示,肩關節痛的原因前差萬別,真正的肩周炎所佔的比例不足10%,更多的肩關節痛,尤其是中老年人,是由於肩袖損傷、肩峰撞擊引起的,建議立即就診,由醫生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切不要以為肩痛都是一個樣,很可能延誤治療。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介紹,肩關節痛的原因前差萬別,真正的肩周炎學名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或者凍結肩,只佔很少一部分,有文獻報導不足10%。凍結肩主要是滑囊病變,病變累及盂肱關節關節囊、肩峰下或三角肌下、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滑囊等處,早期病變為滑囊充血、水腫和滲出,後期滑膜腔粘連閉鎖、纖維樣變,表現是疼痛、肩關節主動被動都活動受限。
「別以為肩痛都是一個樣,很可能延誤治療」
除此以外,更多的肩關節痛,尤其是中老年人,是由於肩袖損傷、肩峰撞擊引起的。
肩峰,是骨頭,硬的;肩袖是4根肌腱的總稱,軟的,帶動肩關節活動靠它們,位於肩峰的下面。它兩都正常時,肩關節活動時,硬的肩峰不會撞到下面軟的肩袖,大家相安無事。當肩峰發生增生,骨頭凸起,甚至尖得像把刀,肩關節活動時,尖尖的硬硬的肩峰就會切割位於它下面軟軟的肩袖(肌腱),輕則磨損,重則造成肩袖撕裂,像衣服扯開個口子,引起症狀就是肩關節痛,肩關節舉不起來,但此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就說這是肩周炎,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肩峰為什麼會增生呢?李劼若介紹,目前沒有明確的病因,可能和一些外傷、使用過度、糖尿病等有關係,具體還不明確。其實,很多地方的骨質增生,是人體為了穩定局部結構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並無引起不適,但是如果肩峰這裡增生厲害了,由於會磨損肩袖,造成肩痛、無力的症狀,這樣的增生就需要處理了。目前常用處理是肩關節鏡下把增生的肩峰骨頭磨掉,肩袖損傷了的就修補好。
45歲的梁先生肩關節痛、上舉無力幾個月了,X光檢查發現,其肩峰下一把大大的「刀」(骨質增生非常厲害),彩超和磁共振都提示肩袖撕裂。接診醫生李劼若給他做了手術,把增生的肩峰打磨了,肩袖修復縫合好。「當然,術後不會馬上就恢復,肌腱的修復、長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需要好好的康復鍛鍊。」李劼若說。
他表示,每個肩痛的背後,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可能是運動傷,可能是退變傷,受損的結構和嚴重程度不一樣,非專業人士很難判斷。也有一些年輕人,像做伏地挺身、瑜伽、上肢力量訓練後的痛,還有投擲運動後的痛等,可能是肌腱、盂唇、關節囊等結構損傷,如果脫位話還要甄別骨頭髮育是否有問題等,這些都是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判斷,「建議立即就診,由醫生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切不要以為肩痛都是一個樣,很可能延誤治療。」
來源:廣州日報綜合浙大一院
編輯: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