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人才匯聚

2020-12-14 大洋網
  2019年末,佛山常住人口數首次突破800萬,達到815.86萬人。去年,佛山常住人口新增25.29萬人,增量位居全省第三,僅次於深圳和廣州。常住人口的持續攀升,體現了佛山城市吸引力的不斷增強。

  到底是什麼,讓佛山如此具有吸引力?記者了解到,萬億GDP的經濟體量、廣闊的發展前景、優越的區位條件、求賢若渴的人才氛圍、持續優化的城市配套……這些共同築起了佛山強大的人才吸附力。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馮嘉敏、陳楓

  產業引才:萬億GDP助添城市吸引力

  與人口持續流入相適配的是佛山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2019年,佛山GDP破萬億大關,成為廣東省繼廣州、深圳之後第3座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近年來,佛山經濟一直保持高質量發展的勢頭,從2009年到2018年,十年來佛山GDP增長超2倍。

  佛山GDP突破萬億元,製造業功不可沒。一直以來,製造業是佛山經濟發展的根與魂。2018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6萬億元,在中國大中城市中排第6位。佛山工業體系較為健全,涵蓋了幾乎所有製造業行業,裝備製造、家電、陶瓷建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優勢突出,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光電、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各主要行業在本地的產業配套率高達90%以上。佛山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也讓人才看到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佛山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可以從薪酬水平中窺探一二。根據近日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夏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佛山2020年夏季求職期的平均薪酬為8436元/月,在全國38個主要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名第14位。從薪酬的分布情況來看,佛山地區8000元以上/月的佔比高達36.7%,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正成為佛山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佛山並不滿足於此。作為製造業城市,佛山一直把創新擺在製造業發展全局的前置位置和核心位置,聚焦打造成為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創新發展之路。

  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之路上,佛山通過築「鳳巢」來攬才俊。去年6月,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三龍灣的使命是要集聚大院大所、高新企業、高層次人才等高端創新要素,打造佛山的創新極核,引領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為了打造引才招智高地,三龍灣除了引進季華實驗室外,布局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東北大學佛山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及創新平臺,積極發揮人才「磁聚」效應,使人才與當地產業深度融合。未來,三龍灣還將有一批高質量成長性的企業落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進駐。

  政策攬才:1.2億元資金「大手筆」扶持

  產業要轉型升級,離不開人才支持。今年2月21日,載著美的集團205名員工的包機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這是美的集團特意為復工員工定製的「復工專機」,也是抵達廣東的首架「復工專機」。當日晚上,「格蘭仕復工專機」也載著格蘭仕的一線員工從廣西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起飛,並順利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佛山各級人社部門集中整理企業對接名單,實施「送人到崗」服務。對省內和臨近省份來源地相對集中地區的員工、企業核心員工和技術骨幹,統一協調專車、鐵路專列、專門車廂接送。

  這些暖心舉措的背後,彰顯的是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和對人才的重視。為聚力打造製造業一流人才高地,求賢若渴的佛山一直捨得投入。2018年,佛山專門發布《佛山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這一從管理體制、人才引進、人才培育、人才評價激勵服務保障四大方面提出23條措施的意見備受各方關注,被稱為佛山的「23條人才新政」。

  去年,佛山大力實施新引進領軍人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安家補貼、新引進博士、博士後進站和新建博士後載體扶持補貼、新引進中初級人才租房補貼、人才推薦獎勵等5份政策,全年共發放各類人才扶持資金近1.2億元。

  隨著政策的完善,佛山的引才成績單亮眼,數據顯示,2019年,佛山全職新引進博士642人、領軍人才25人,全職院士實現零的突破。今年4月,佛山首位全職院士葉恆強院士獲發優粵佛山卡A卡。葉恆強院士作為季華實驗室全職新引進的中科院院士,實現了佛山市全職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零的突破,對佛山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葉恆強院士的影響下,季華實驗室已經與多位高層次人才達成全職落戶季華實驗室的意向,為佛山高端人才引進工作打開新的局面。

  城市聚才:優質城市配套留住人才

  許多人在選擇佛山時,「廣佛同城」是其考慮因素之一。廣佛同城已邁入第二個十年,廣佛兩地有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廣佛地鐵是國內第一條跨越兩個城市的全地下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路,交通互聯讓「廣佛候鳥」的雙城生活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廣佛產業互補也使人才互補現象日益凸顯,作為「製造大市」的佛山,在為廣州提供優質「工匠」同時,也「近水樓臺」地成為廣州「最強大腦」資源外溢的首選地。

  人才既要引得來,更要留得住。優質的教育資源,已成為佛山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的基本條件。近年來,佛山不斷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今年,佛山計劃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9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5.3萬個。今年全市還將新改擴建幼兒園68所,新增學位2.5萬個。

  如今,佛山教育已結出豐碩的成果,湧現了佛山一中、石門中學、順德一中等一批在省內乃至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和較高知名度的名校,進一步擦亮「佛山教育」的品牌。在佛山教育界深耕多年的名校長黃秋豔曾感嘆,如今越來越多廣州學子慕名來到佛山,享受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從佛山學生羨慕廣州的教學資源,到廣州的優秀學子來到南海求學,這是一種教育質量的飛躍。」黃秋豔說。

  宜居的城市環境同樣是佛山聚才的一張「王牌」。去年,佛山入選「2019美好生活·中國十佳宜居宜業宜遊城市」榜單,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該榜單的城市,這與佛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旅遊資源、開放包容的城市特質息息相關。生活在佛山,既可以感受到「國家森林城市」的綠水青山,也可以品嘗到「美食之都」的地道美食,還可以領略「武術之鄉」的獨特魅力。城市軟實力的持續提升,讓越來越多人才留在佛山,紮根佛山。

相關焦點

  • 今日德州:海納百川 英才匯聚
    為期5天,各種活動近20場,這場近年來德州招才引智最大規模會議,為協同發展示範區聚攏高端人才添薪助力。為什麼是德州?匯聚兩院院士、國家專家、外國專家、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等2000餘名高層次人才,本屆海洽會可謂嘉賓雲集、高朋滿座。無論在辦會規模還是水準上,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讚許。國家專家王志偉說,他最大的感受是德州人的熱情。
  • 河南南召:人才上山下鄉 匯聚發展動能
    2020年11月,南召縣委組織部招引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選派王思文等8名碩士、博士人才,深入到南召縣5個鄉鎮、3個行政村開展1—2年的實踐鍛鍊,幫助貧困群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領廣大群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只是南召縣築巢引鳳,海納百川,各盡其能,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助,推動振興發展的縮影。
  • 海納百川匯聚各方美食
    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東莞,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匯聚著各方美食。 第三集紀錄片中,展示了諸多來自五湖四海匯聚東莞的人們所烹飪出的東莞味道,凸顯了東莞海納百川的博大城市精神。
  • 《尋味東莞》最後一集今晚9:40播出,海納百川匯聚各方美食
    第三集預告片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東莞,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匯聚著各方美食。第三集紀錄片中,展示了諸多來自五湖四海匯聚東莞的人們所烹飪出的東莞味道,凸顯了東莞海納百川的博大城市精神。紀錄片中,中堂的穩叔用自己精湛的廚藝吸引了同村、外鄉、甚至全國各地的人匯聚而來,品嘗由蜆肉飯、五味鵝、鳳凰蛋、牛腩燜蘿蔔、肉丸蜆粥等菜品組成的一圍又一圍「水鄉家宴」。客家風味在東莞,你一定吃得到地道的客家美食。
  • 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
    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4·13」以來海南教育人才工作綜述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通訊員 周曉東「海南自貿港建設給了科技工作者廣闊的發展平臺,很高興我能為海南更加精深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 浙江省科協副主席鄭金平:以海納百川的開放姿態,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是中國科協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聯合主辦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層次人才的活動
  • 「匯聚人才,創新崛起」 維也納酒店集團年會圓滿舉辦
    1月23日,以「匯聚人才、創新崛起」為主題的維也納酒店集團合伙人創業起航與年度頒獎典禮盛大舉行,現場頒發現金獎勵近600萬元,大會同期還出臺了最新的人才激勵政策。    數百萬巨資,豪贈英雄    此次盛典由年度頒獎典禮拉開帷幕。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原標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2018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談道:「周恩來同志是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傑出楷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周恩來同志就是這樣的人。周恩來同志畢生嚴於律己、艱苦樸素,只求奉獻、不思回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人才聚 梧桐花開鳳凰來
    同時,以黨建引領本地人才的建設,一幅幅英才匯聚、引育並舉的壯闊畫卷在鹿城徐徐鋪開。  招才引智   激發乾事創業新活力  4月10日上午,三亞「招才引智」招聘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三亞學院等30多家單位拿出900多個崗位,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蘇州大學等眾多高校學子前來諮詢應聘。
  • 近5年引進各類高層次緊缺人才1200多人,開發區——海納百川聚英才
    近5年來,引進各類高層次緊缺人才1200餘人;截至目前,共自主培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人、齊魯首席技師5人、齊魯友誼獎獲得者2人、水城領軍人才5人……人才紛至沓來,正為開發區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 2020年國考大公文寫作真題:海納百川、聚四方之才範文(副省級)
    2020年國考副省級大公文寫作真題(考生回憶版):假設你是S省省委人才發展局的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5」,以「海納百川 聚四方之才」為題,為S省省委人才發展局有關負責人撰寫宣講會上的推介講話稿。海納百川 聚四方之才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對貴校給我們人才引進工作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真摯感謝!對遠道而來參加宣講會的各路英才,表示誠摯歡迎!國以才立,業以才興。
  • 浙江日報丨匯聚東陽人才智慧 助力家鄉發展建設
    其中提到,未來3~5年,是做好東陽籍人才這篇大文章、匯聚東陽人智慧和力量、共助東陽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力實施人才引育工程,深挖東陽籍人才「富礦」,進一步廣聚各類人才,吸引廣大東陽籍鄉賢、人才反哺桑梓,積極投身家鄉建設。這是東陽全市上下在做的一篇大文章,也是未來要著力做好的一篇重要文章。
  • 海納百川,學貫中外!四川外國語大學正式確定校風、校訓表述語
    據了解,2020年是四川外國語大學建校70周年,為進一步突出辦學定位,彰顯發展理念,樹立統一文化形象,使川外校風、校訓能夠進一步彰顯外語院校「外」的特點與國際化辦學的特色,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川外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本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整行裝再出發」的精神,在多方徵集民意的基礎上,經過四川外國語大學教代會執委會討論通過,經川外校長辦公會審議
  • 香港準備5年動用20億港元匯聚更多海內外創科人才
    中新網香港11月25日電(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時指出,人才是創科成功的關鍵,香港應把握機會為創科匯聚更多人才。她建議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估計將動用20億元(港元,下同)。
  • 海滄區:海納百川 錨定一流鑄輝煌
    海滄,這座以大海命名的城區,本身就蘊含海納百川的意義。在臺商投資區發展歷程中,海滄始終牢記因臺而設、交流融合的歷史使命,堅持「向內向下」,按照「海滄所需、臺灣所長」,堅持深化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助力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舉辦保生慈濟文化節、成立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設立臺灣人才實習實訓基地……海滄在創新融合中不斷增強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推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 宜昌興建23層大樓,只為打造鄂西人才公寓,匯聚英才
    「項目建成後,將對宜昌人才匯聚、創新人力資源服務體制、有效開發和優化配置人力資源等,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市發改委服務業科工作人員介紹,宜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項目於2020年列為全省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億元,總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項目包括主樓、副樓以及連接主副樓的裙樓,建築高度23層。」
  • 打造最優人才生態,濟南海納百川聚天下英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濟南以「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雙創19條」等一攬子政策,努力營造有利於人才創新創業的環境條件,把實施人才戰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於人才日益強勁的吸引力,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來濟發展。
  • 海納百川,一帶一路匯聚中拉力量促進共同發展
    讓會場觀眾近距離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莫過於主持人趙普為大家展示的帶有盤扣的中式服裝,以及隨後中國書法家劉南平現場書寫的中國書法「海納百川」四個大字,「『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海一樣的胸懷,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使我們的地球更加美好」,劉南平感言道。正如巴拿馬媒體所報導,「巴拿馬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恰逢其時,因為它使巴拿馬成為『一帶一路』中的一份子。
  • 海納百川的海大,還有海言海語的你~
    人山人海是圖書館門口考研人排起的長隊是圖書館裡座無虛席的模樣是講座時濟濟一堂的樣子是熱愛學習的海大人原意:形容聚集的人極多海納百川海涵地負當燈光聚集 當哨聲吹響每場比賽都是自信張揚的舞臺大小講座雲集「眾星」音樂之夜「high」翻全場各類競賽頻頻獲獎ZJOU從不缺全能人才
  • 香港將致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匯聚創科人才——訪香港特區政府創科局...
    原標題:香港將致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匯聚創科人才——訪香港特區政府創科局局長薛永恆   新華社香港10月13日電(記者張雅詩 林寧)香港近年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本屆特區政府已投放超過1000億港元在創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