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祗園藝伎街 藝妓化好妝天黑才出沒

2020-12-16 網易旅遊

京都祗園其實就是京都的一個藝伎區,這裡在現在可以說成是京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在白天,這裡可以找到7世紀的餐館和茶館,許多的遊客都喜歡在這裡休閒消遣,在路上漫步,你還可以看到有行色匆匆的藝妓,也許她們就會和你擦間而過。不過這裡最生動的時候是在傍晚,每到傍晚,這裡都會有燈籠散發著微弱的光芒,你可以看到有燈光在紙窗的後面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甚至你還可以看到有實習期間的藝伎正在匆忙地工作著。

祗園比較廣為人知的就是在每年的夏天舉辦的祗園節。每到了祗園節的時候,許多的人們就會在豪華裝飾的彩車上用笛子、鑼鼓和大鼓一起演奏著最動聽的祗園音樂,看著他們從街上通過,會吸引許多的遊客在這裡觀看,讓這裡熱鬧異常,有人統計這裡每年差不多都會有100多萬人前去觀看。在祗園藝妓街電影藝伎回憶錄中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場景——【祗園花見小路】,其實就是祗園街正中的一個南北走向的街道,因為它保持了京都歷史古老風貌的因此非常的著名。

位置是京都市內加茂川東邊,四條通路附近。一般京都觀光推薦的地方是金閣寺和清水寺。從JR京都站坐的士去到清水寺10-15分鐘左右,清水寺參道那邊偶爾可看到祗園藝伎。

然後向八坂神社,過知恩院寺,向祗園走路二三十分鐘,街上排列著銷售髮簪、香和日式服裝裝飾物品等京都特有的商店,如果你住在京都市內酒店,阪急電車河原町站或京阪電車的四條站是最方便。

這裡保留了江戶時期的民宅建築,兩旁林立著高級料理亭,路燈是花街風情的燈籠樣式,夜晚華燈初上,影影綽綽間還能瞥見舞伎們的倩影。

在花見小路的南端,有一處專門表演京都傳統藝能的劇場——祇園角,也叫彌榮會館,是體驗藝伎演出的好去處。

同時,這裡也是電影《藝妓回憶錄》的取景地之一,許多到訪遊客會選擇和服變裝後在這裡遊覽拍照,頗有一番意境。

看一場藝妓表演最少是幾百元人民幣,但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一般非達官顯貴等有身份的人真的很難買到票進入會館觀看。在每年的公開表演中,去觀看藝妓的時候也是不被允許拍照攝像。

花見小路沒有想像中的寧靜,附近的會館大多也是只能看看卻沒法進去。但是往那邊走到四條河原町也是非常熱鬧,出去左轉還有一家最著名的抹茶店。

本文來源:樂途旅遊網 作者:張藝 責任編輯:李昕哲_NA3169

相關焦點

  • 京都祇園,日本藝伎的寄身之處是怎樣的?
    作為京都最大的藝伎「花街」,祇園名字源於佛教典故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祇園精舍。小提示:相信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祇園」一定會錯看成「祗園」。最繁華的時期據說藝伎就多達三千多人。在1999年的時候,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歷史景觀保護地區。現在祇園分為祇園東和祇園甲部兩片,祇園東區依舊保持著許多古色古香的藝伎館、茶屋等古京都的建築;而祇園甲部則保留著當初繁盛一時的藝伎歌舞練場,每年春季的時候,還會舉行大型的藝伎舞蹈公演。
  • 日本的花間小路,是規格最高的繁華街,能偶遇藝伎的經典場所
    花間小路是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街,在道路的兩旁是縱橫方向,能通風的用細細的方材建成的格子窗,大街的格調與舞妓的風採十分相稱,街上排列著銷售髮簪、香和日式服裝裝飾物品等京都特有的商店,而在日式建築中也有許多可品嘗中式菜和意式菜等的餐館,這也是祗園的另一個魅力。
  • 日本京都祗園私家道路禁止拍照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京都著名旅遊地祗園從10月25日開始禁止在私家道路拍照,違反者會面臨1萬日元(約合650元人民幣)罰款。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27日報導,由當地居民和商戶組成的協會制定這項規定並在禁止拍照的區域放置告示牌,以提醒遊客注意。這些區域裝有監視攝像頭。違反規定的遊客即使沒有當場收到罰單,事後也會遭到罰款追索。不過,不清楚落實這項規定的是警察、志願者、某個機構或是其他什麼人。祗園主要街道花見小路屬於公共區域,可以拍照。
  • 日本藝伎妝彩妝師李明亮老師作品
    日本藝伎妝彩妝師李明亮老師作品藝妓之精緻妝容——雖然從室町時代後期就開始使用,但是到近代才開始被普遍穿著。下圖的紫色外套就是羽織。我記得這個美女是日本很出名的一個演員,名字忘了,知道的看管可以麻煩告知一聲,謝謝。
  • 《藝伎回憶錄》|日本知名藝伎美麗而傳奇的一生
    二十世紀初,年僅九歲的小千代被無力撫養的父親賣到了京都祗園的一家藝伎館。小千代從此開始接受嚴格而正統的藝伎培訓。藝館的頭牌藝伎初桃,性情暴躁乖戾,恃寵而驕。又因嫉妒小千代有著一雙美麗而獨特的眼睛而處處針對她。小千代就這樣在藝館中渾渾噩噩地度日,直到十二歲那年的一個下午。
  • 日本最有名的藝伎都在這條街上了!她們臉上抹的白是用什麼做的?
    祗園是日本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祗園會館是藝妓表演的地方,據說只能提前預約才能買到票。藝伎只賣藝,就不要想多了,有想法的出門左轉東京新宿歌舞伎町……說遠了說遠了。著名的花見小路就在祗園這片區域裡,一條不長的石板路倒也不逼仄,路兩旁都是擋有垂簾的茶屋,間或有更小的胡同向四周延伸。有些茶屋的門口還掛著坐館藝伎的招貼畫,不過絕大部分都沒有開門,到了晚上,才是熱鬧的時候。很幸運,我們在花見小路盡頭的建仁寺遇到了2位打著傘的藝伎,一番交涉下,她們愉快地接受了拍照的要求——據說,白天要來10次才有1次的機會遇到藝伎哦。
  • 京都美妝界的神話,Yojiya不只吸油麵紙,還開咖啡店、美容院...
    究竟,日本百年老店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呢?或許可以看看,CEO品牌觀察的系列報導《百年日本老字號的魅力》!     本次日本百年老字號系列報導第四篇,這個京都美妝品牌Yojiya(よーじや),與京都悠久的化妝文化一起經歷了多個時代,至今擁有115年的歷史,守護且培育著「京都美的意識」。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日本美妝業界中,具有歷史沉澱的TA到底處於怎樣的地位?
  • 舊日日本的幽魂 在京都體驗一日藝伎
    默默旁觀歷史的櫻花樹依舊,曾經芳華的藝伎也艱難地存活至今。在京都有五個藝伎區,其中最有名的是祗園。居酒屋的功能有點像私家會所,不過只有非常富有的日本人才能負擔得起。對於觀光客,這個隱蔽的昏黃世界幾乎是不可進入的,除非你有熟悉的當地人帶路,跟隨他們漫步祗園,進入歷史深巷,感受往日日本的迷離。作為上世紀90年代就東渡扶桑的留學生,M君已經一大半地融入了日本社會。他將我們一行人帶去藝伎學藝的學校。在成為藝伎之前,這些學徒稱為舞伎,她們需要學習舞蹈、三弦、書法、插花和茶道。
  • 花見小路:著名的花柳街,充滿古樸風情,行色匆匆的藝伎!
    花見小路是京都東山區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最有名的的部分是從建仁寺向北延伸的一段古風街道,有著名的衹園甲部歌舞劇場,在春秋兩季會由舞伎藝伎演出盛大的歌舞劇。街道建築富有京都特色,今年來萊卡、愛馬仕紛紛在這裡開起了另類體驗店。
  • 京都,一日藝伎
    在京都有五個藝伎區,其中最有名的是祗園。祗園上行走的藝伎在祗園,被經年累月的人來人往磨到光可鑑人的石板路邊排列著小小的木製居酒屋、孤寂的老飯館和Okiya——以前藝伎居住的傳統木板屋。居酒屋的功能有點像私家會所,不過只有非常富有的日本人才能負擔得起。對於觀光客,這個隱蔽的昏黃世界幾乎是不可進入的,除非你有熟悉的當地人帶路,跟隨他們漫步祗園,進入歷史深巷,感受往日日本的迷離。作為上世紀90年代就東渡扶桑的留學生,M君已經一大半地融入了日本社會。他將我們一行人帶去藝伎學藝的學校。
  • 來到祇園,除了欣賞藝伎舞蹈外,還要品嘗一餐正宗的懷石料理
    一開始聽祗園這個名字,以為是一個園林,亭臺樓閣的樣子,後來到達才發現,其實它是一個區域。白天你可以在茶室、餐廳裡消遣或者逛逛土特產商店,到了傍晚燈籠閃爍時,還經常會碰到行色匆匆的藝伎與你擦肩而過。與四條通相交、一直延伸到建仁寺的花見小路是祇園人氣頗高的街道,你會看到一間間門面精巧、各具特色的茶屋、料理屋,有不少還是專做懷石料理的高級餐館。
  • 「桌遊推薦」藝伎回憶——《花見小路》
    日本京都的花見小路是京都祗園街正中南北走向的一條保持了歷史風貌的著名街道,長約1.5公裡。在歌曲《花見小路》裡是這樣唱道的:如化作飛灰我都沒抱怨。也好過一個去看景點。曾抱緊京都雪花忘了惓。遊人或不察覺大改變,望向古城藍的天,有幾多,看得穿?花見小路寧靜通幽,在祗園地區算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花見小路就是以前京都的花街柳巷,石板路的設計,加上道路兩旁的料亭茶屋,真的濃濃古都風情。
  • 來到傳統風情京都花街——祗園與八坂神社,一覽當地獨特之美
    來到祗園,幾乎所有人都想在轉角處偶遇極為罕見的藝伎,尤其是夜晚來臨,華燈初上的時候,在小街小巷,就會出現幾位臉上塗著厚厚的白色脂粉、身穿五顏六色的和服、頭頂牢牢地插著許多由花朵和絲帶製成的髮簪的藝伎,拎著個小籃子,朝你走來,盡顯京都的傳統魅力。
  • 日本旅遊:京都祗園是賞櫻花的好地方
    日本旅遊:京都祗園是賞櫻花的好地方文/敏敏在日本,幾乎到處都有櫻花的影子,但真正能讓人放鬆下來觀賞的地方卻不多。京都祇園就是個賞櫻花的好地方,在夜晚賞花更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在那時景色極美,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說說日本京都祇園的賞櫻秘境吧。牡丹嬌豔,水仙秀麗,各花有各美,而櫻花雖然作為日本的國花卻受各國人民的喜愛這點並不奇怪。
  • 祗園: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街(圖)
    掩映著的格子窗和婀娜的舞妓;達到了和諧完美的氣氛的祗園   從老店鋪至時髦商店,充滿活力的河原町   作為八坂神社的門前街道發展起來的祗園是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街,講到京都就會聯想到祗園,可以說是代表性的地區。
  • 拿著韓國國際駕照暢遊日本-花見小路
    在日本的自駕遊還在繼續,感謝韓國DE駕校,讓我拿到了國際駕照。這次來花見小路看一看不一樣的日本。白天的花見小路跟夜晚的不一樣,夜晚能更增添一些神秘感。這裡面是日本最古老的的花街,而且這裡也是原來江戶時期的建築,是在日本能看見藝伎的不多的場所之一。很巧這裡面也是電影《藝妓回憶錄》的取景地之一,在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也是拍攝地點之一。很多的遊客會選擇在這邊來體驗和服的感覺,非常復古,很有那時候的情調。花見小路就是古代的花柳之地,路面的石板,道路兩旁的茶屋,透漏著原來當時的古都風情。這裡是最能代表京都的地方。
  • 花22萬,看一場日本藝伎表演是一種什麼感覺?【行走日本3】
    在日本茶屋街,不少舊民居門口都張貼著藝伎表演的海報。1首先需要給大家和我本人洗腦的是:藝伎並非妓女。日本的茶屋街一到晚上就會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商戶基本都會關門休息。在茶屋街有條河,河上有條橋,是純木質建築。在茶屋街的古街道上,你會看到很多穿著和服的男、女走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並非一定就是日本人,穿著和服逛街的中國人也很多。
  • 實拍日本京都:仿照唐朝建立的都城保存至今,街頭依然有藝伎出沒
    因此,如今的京都更具洛陽古城的風韻,日本人也喜歡用「洛陽」「洛城」或者「洛都」來稱呼京都。毫不誇張的說,日本人對唐朝文化的崇敬之情都體現在這些建築上,而保留至今的京都古建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因此,也才有了那句「唐宋文化看日本」的俗語。當然,京都除了具有唐宋風情的廟宇神社和數不清的名勝古蹟外,「藝伎」這種最具日本特色的時代產物,也是京都頗有代表性的文化。
  • 《祗園姐妹》:這部作品在日本影壇上確立了該導演的寫實主義風格
    電影:《祗園姐妹》導演:溝口健二在京都傳統的花街柳巷中,有一對藝伎姐妹,梅吉與玩意兒。本片以對照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對姐妹的命運。姐姐梅吉性格柔弱,富於人情味,充滿著舊式日本婦女的氣質,對封建的男性社會百依百順。而妹妹玩意兒是一位現代女性,凡事都要精打細算,爭強好勝。她是想將男人們玩弄於股掌之中的那種女人。可是結果兩姐妹都被男人欺騙、出賣。姐姐梅吉耳軟心慈,將一位徹底落魄、已經身無分文的老熟客古澤養在家中吃閒飯,生活上對他百般照顧。玩意兒實在看不下去,將古澤趕出門去。玩意兒是想給姐姐找一個有錢的靠山古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