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啟幕京城 150件多元風格作品吹起...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新華網北京5月19電(記者 袁思陶)2019年5月18日,由華東師範大學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和北京時代美術館承辦,美術理論家、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策展的「風起海上——2019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為近年來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最大規模教師作品進京展,參展藝術家以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在職一線授課教師為主體,以「風」「起」「海」「上」四個板塊,展出42位老、中、青三代教師作品約150件,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書法、雕塑、裝置、新媒體等多個門類,作品時間跨度長達40年。

    上海作為中國現代美術的發源地,其美術文化資源的歷史積澱深厚。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建立,一方面是華東師範大學作為「雙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與格局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百餘年海派藝術發展的召喚所致。美術學院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華師大美術學科創辦之初對於美術教育研究的發展方向,創作和理論研究並舉,兼顧傳統與當代,包容與創新的學術理念讓其不斷走在美術領域的潮頭浪尖。美術學院成立兩年即到北京舉辦大規模展覽,正體現了華師大美術教師走出上海,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的前瞻意識與專業自信。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走進展場,會被撲面而來的多元藝術風格所浸潤。策展人張曉凌表示,「風起海上」這一展覽全方位的展現了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老師們這些年的探索和實踐,既面向未來探索未知領域,有一種強烈的創新探索的欲望,以及對未來理想的建構,又深植根於我們的文化母體中間,從文化母體中獲取力量和資源,通過這兩方面構成了一條看不見但感受的到的心靈邏輯。也正是這些自由、開放的表達,讓觀眾直觀的感受到他們獨立、革新和自由的個性。開幕式上來自海內外的領導、專家和藝術家分别致辭,從不同角度對此次進京展的意義做了解讀。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致歡迎辭

    王宏舟說道:「這是華師大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教師展,這次展覽以美育定位為導向,整體作品側重於對現實的關照和現場的閱讀,進一步的聚焦社會文化和當下熱點,這次呈現出的不同風格的作品是一次美學視覺的分享,也體現了美院老師在新時代背景下關注藝術創作,注重人才培養的思想和理念的交流與分享,這裡呈現的有不少是我們美院老師教學積累的成果。我們希望今天只是開端,每年還能一步一步的紮實前進。希望華師大美院能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美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中國美術家協會榮譽主席靳尚誼致辭

    靳尚誼回憶了自己同學汪志傑在華東師範大學創立美術學科的歷史,他表示,看過展覽後感嘆現在的作品和1980年代的作品面貌不同,尤其是內容與材料的不同。同時,他對教師作品也給予評價:「雖然他們是師範類學院,但他們的教師作品與專業美術學院教師的作品幾乎沒有差距,祝賀展覽取得圓滿成功。」

    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工作部部長兼人事處處長金日龍宣讀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發來的賀信

    範迪安在賀信中表示,弘揚海上文化精神傳統,立足新時代中國藝術建構,在張曉凌院長的用心策劃下,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匯集全院教師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在北京辦展,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學術交流機會。他表示,中國美術的現代歷程和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相疊合,幾代美術家堅持文化理想與美育使命的統一,擔當教書育人與藝術研究創造的雙重責任,構成了百年來中國美術的鮮明特色,在這個共性基礎上,各個美術院校又呈現出與地方文脈、群體理念密切相關的差異性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雖是中國高等美術教育中最年輕的成員,但在辦學定位上注重以海派文化兼容創新的精神為基,以發展新時代中國當代形態的美術為己任,教師的藝術探索具有寬闊的全球視野,充滿了時代意識,在語言風格上呈現出飽滿的文化激情和嚴肅的學理追求,展現出蓬勃的學術生機,相信這將有助於推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走向特色道路。不斷提高辦學水平。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裡致辭

    徐裡在致辭中感嘆,此次展覽是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新風吹到了北京。他表示,在新時代堅持文化自信,文化興、文藝興是大家切實感受到的。華師大美術學院在短短兩年中,就組織一線教師進京辦展,這是一種自信的體現。各位參展的老師有自己的定位、方向、特色,此次展覽在作品不多的情況下還是給人規模很大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們作品的風格形式、理念觀念等都不相同。他表示,能夠在展覽當中看到源於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能感受到華東師大美術學院的老師們是立足中華文明的歷史,堅持開放、包容的姿態。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致辭

    吳為山表示,在綜合大學裡創辦藝術學科,優勢在於可以藉助綜合大學各學科的多樣性來助力藝術學科的發展,同時藝術學科的理念以及他們在創作和在美育教學當中所生發的思維發散,都可以影響其他學科。但與此同時,在綜合性大學裡的藝術學科也有難處,因為綜合性大學會以文科、理科的培養方式來要求各學科,這對藝術學科來說是不容易的。他認為,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在短時間內取得發展重要的因素是懂得引進人才。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致辭

    楊曉陽在致辭中說道:「這個展覽很好,我非常驚喜的發現,今天的展出的作品原創性很強,感覺新鮮、大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貌,沒有模仿和照抄,而且審美和創新佔了主流,非常難得。」他表示,華師大作為綜合師範類院校,這個基礎使得美術學院的教師的眼界高、起點高,因此在短時間內達到現在的水平,展覽充分體現了美術的敘事功能、審美功能以及美育功能。

    德國科布倫茨路德維希美術館館長貝亞特·艾芬沙德致辭

    貝亞特·艾芬沙德看過展覽後表示,這個展覽非常的新奇、新穎、有力量。「這個展覽充分展現了中國藝術20年來的變化,我非常堅信我們的藝術家可以找到傳統和未來之間的平衡,我認為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還是巴黎、倫敦,其實我們只有一個世界,也只有一個藝術,我們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一起創作。」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致答謝詞

    中國美術家協會榮譽主席靳尚誼宣布展覽開幕

    華東師範大學在中小學美術教育理論與實驗研究、國際美術教育、中外視覺文化與美育等領域均形成顯著優勢。美術學院的成立更是在美育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走向深化。同時上海作為中國最早開放的國際化大都市,現當代美術創作異常活躍,華師大美術學院也發揮這一優勢,在抽象繪畫、觀念藝術、綜合材料、新媒體藝術等多媒材創作上形成明顯特色,對中國現當代美術創作發揮著引領、先聲的作用。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本次展覽分為作品展覽和學術論壇兩個部分。展覽開幕前,20餘位專家圍繞「新時代美育的定位與價值」「當代藝術的跨文化創作取向」「現實的觀照與閱讀」「美術的培根鑄魂功能」等主題召開學術研討會。進一步解讀與挖掘傳統美術教育的當代性轉化,生發出美術發展「培根鑄魂」的新思路。專家們各抒己見,對於不同意見也勇於反駁,呈現出多角度、開放、平等的學術氛圍。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本次展覽以思考「華師大美院美育定位」的問題意識為導向、以「思想和觀念的交流」「現實的觀照和現場的閱讀」以及「超當代」為展陳目的。提出如何以原創性為起點,重新建構歸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如何把中國豐富的文化資源進行當代性轉換;藝術如何通過和科技革命的結合,找到一種當代的樣式三個訴求,從美育的角度思考與實踐,探求傳統文化的當代性轉換,為廣大藝術同仁帶來一種啟發、一陣新風。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據悉,展覽將展至5月28日。

相關焦點

  • 嶺南畫學——廣州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畫作品展 香港站
    嶺南畫學——廣州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畫作品展 香港站  作者:  2019-01-30 己亥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和關山月藝術基金會精心策劃
  • 湖南省中小學美術教師作品展開幕 展出作品103幅
    3月19日,「師說——首屆湖南省中小學美術教師書畫作品展作品——《魚的構想》作品——《工人肖像》  紅網長沙3月19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玉先)今天下午,「師說——首屆湖南省中小學美術教師書畫作品展」在長沙美侖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作品
  • 【中國畫學院/灕江畫派學院·喜訊】我院教師林洪錢博士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全國美術作品展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是我國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此次林洪錢老師的書畫作品入選,充分展現了我院「藝文雙修」重視實踐活動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成果,展示了我院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及風採,為我院贏得了榮譽。再次祝賀獲獎老師!
  •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教學設計
    【過程與方法】通過描述、分析、討論認識不同類型美術作品上的具體特點,並且通過對中西美術作品的賞析,體會中西藝術語言的不同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對藝術語言的認識並逐步養成正確的鑑賞意識,開闊美術鑑賞的視野,提高審美素養,養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美術語言及其表現手段。
  • 中央美術學院院藏百幅作品展將在武夷學院展出
    「風華正茂」----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藏(1951-2017)百幅作品展將在武夷學院展出十一月,初冬的武夷山,仍是秋意盎然。「風華正茂」——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藏(1951-2017)百幅素描作品展將在武夷學院展出。
  •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12月8日,「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次學院雕塑展以「東西南北中」為主題,展出來自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是東西南北中雕塑藝術風格的一次交流與融合。
  • 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油畫作品欣賞
    1、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1785年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油畫作品欣賞成為國立美術學院,學院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產物,也對歐洲文藝復興產生過巨大影響,因對世界美術界,世界美術教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有「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和「寫實主義大師匯集的皇家美術學院」之稱。
  • 九江學院藝術學院青年教師譚丹武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8月24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發布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陶藝展區複評結果,藝術學院青年教師譚丹武作品《「古景」系列》入選由國家文化與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 大同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程乃蓮和女兒張敏推出系列繪畫作品
    近日,大同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程乃蓮和她的女兒、同為美術學院的教師張敏,推出了雲岡石窟飛天系列繪畫作品,讓藏在雲岡石窟洞窟深處的雲岡飛天「飛」出雲岡。這些帶著獨特審美意識、審美情趣的美術作品受到廣泛關注和業界好評,並助力雲岡學研究的深入開展。  雲岡飛天姿態萬千、曲線優美,成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蹟,衣袂飄飄、凌空飛騰的飛天也是絕好的美術題材。
  • 湖美老師作品《陽光下的大橋澆築工》獲中國美術獎金獎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歐陽永)20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展開幕式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曹丹作品《陽光下的大橋澆築工》獲得金獎。
  • 2020上海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畢業生作品展
    >作品描述:我的作品以「和偶一起動起來」為主題,把年代久遠的6件V&A博物館英國戲劇木偶與六種現代運動相結合,重新設計了一系列更加符合當代年輕群體審美的卡通形象。創作形式上結合了塗鴉風格和漫畫風格,用鮮明的色彩表現社交邊界距離,直觀生動地展現出作品意義。更能表達出釋放個體被壓制的靈魂以及歸還了人們表達自我的權利。
  • 「融+」時尚周 | 「尚美雲競拍」開始啦,精挑細選35件優秀作品,等...
    藝術學院拍賣作品做為在校生已參加了幾個市級美術作品展,曾獲大學生藝術節美術類三等獎。「時代中國」全國美術作品展。說明:一日之計在於晨,作品闡述的是四月的窗外風景,和現代城市發展進步的過程,密密麻麻的老城區旁,屹立著拔地而起的高樓,讓構圖形成一種獨特的對比,而相呼應的是,那頭老外灘的繁華,更是詩和遠方。教師點評:趙佰仁同學是近幾年學院美術專業最為優秀的學生之一,大二,大三就參加全國、省級油畫作品展;參加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浙江省展。
  • 2020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作品展 「非器」之道
    丁葒、羅幻和劉鐵軍老師分別為獲獎的參展作者頒發證書2020年12月7日,第九屆材料節「非器」學生作品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區多功能廳順利舉行。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藝術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工作組主辦。本次展覽以「非器」為主題,意在啟發思維智慧,探索創作本質,讓創作者和觀者發掘自己的意識之道,進行超越「形」的對話。同時也希望各專業的同學能進入到這個世界中,放下尋常認知、不囿專業領域,能找到自我於精神世界中真正的棲息地。
  • 2019寶安區美術教師提名展啟幕 近百幅油畫精品寶圖展出
    該活動由寶安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寶安區圖書館、寶安區美術家協會、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寶安區女畫家協會協辦,來自寶安各中小學的6名優秀美術教師近期創作的近百幅油畫作品將在寶安圖書館展示一周,12月2日前,市民均可前往觀展。
  • 「尋·緣源」美術作品雙年展開幕
    本次雙年展由天水師範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西安文理學院藝術學院、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美術學院和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共同舉辦。  開幕式上,廣東省教育廳體藝衛處副處長康天東表示,廣師大以藝術為紐帶,舉辦橫跨「粵、陝、甘」三地的五校美術作品雙年展,在推動不同區域之間高校美育工作的交流和發展、展示絲綢之路精神和燦爛文化、促進絲路沿線各省市文化交流互鑑和民心相通方面意義非凡;希望各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開展好青年大學生的美育教育,支持高校美育改革,進一步探索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的路徑,讓高校美育走向社會服務更多人群。
  • 四川美術學院教師各顯神通 開啟手工藝術網絡教學
    老師線上教學 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日前,四川美術學院手工藝術系的老師們,經過多次線上討論,在「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不變的前提下,調整教學方式和課業安排,增強理論學習和課堂討論的環節,預想網絡教學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 湖南青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圓滿落幕 39件作品獲獎
    紅網時刻8月6日訊(記者 夏君香)記者今日從全國美術書法長沙考區委員會獲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湖南省青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已完成最終評定,共評出39件優秀作品。「我和我的祖國」湖南省青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於今年5月啟動,第一階段線上投稿共收到作品3000件,經過異地評委評選出78件作品入圍「湖南省青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現場繪畫比賽。7月18日,現場繪畫比賽在湖南師範大學舉行。
  • 雪泥鴻爪·當代雕塑家葉青峰從藝60周年美術作品展
    2020年10月31日上午,由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肇慶學院美術學院承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雪泥鴻爪·當代雕塑家葉青峰從藝6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舉行了開幕式。葉青峰先生雖已耄耋之年,但他對肇慶藝術發展仍飽有濃濃的感情,並希望對此作出有益貢獻。
  • 美術教師編助攻:美術的基本特徵分析|希施金部分作品欣賞
    希施金作品選登美術的基本特徵。希施金作品選登2,靜態性。美術的第二大審美特徵是它的靜態性。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是以靜態形式呈現的。也就是說美術作品雖然是造型藝術,但他更要表現形象的內在意蘊,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情感,意趣,觀念等,因此,表現性才是美術的重要審美特徵。
  • 感動時代的最美風景——經典美術作品中的勞動者
    在塑造勞模美術形象的藝術家中,我們發現了魯迅美術學院師生數十年到鞍鋼寫生、幾代名家教師畫勞模的創作堅持。 孟泰,是我國鋼鐵戰線著名的英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傑出的勞動模範。從20世紀50年代起,孟泰一直是中國美術界創作的典型。坐落於瀋陽的魯迅美術學院與鞍鋼有著得天獨厚的聯絡條件,鞍鋼是魯美幾代藝術家創作寫生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