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這次學院雕塑展以「東西南北中」為主題,展出來自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是東西南北中雕塑藝術風格的一次交流與融合。
按照地域來劃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詞分別指代上海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
本次展覽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這也是在新文科背景下上海美術學院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學院雕塑交流展。
 >
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擔任本次展覽總策劃,他認為藝術學科的發展從來不是單一的,跨學科、多維度的發展已經成為共識。立足新時代、融合新技術、建設新文科。
他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加強各學院的交流與互動,共同推動中國當代雕塑教學與創作的發展,也希望這種交流以後能夠成為一種常態。
展覽展出了這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他們分別是梁明誠、張海平、黎明、魏小明、宋海冬、曾成鋼、羅小平、楊劍平、王建國、劉建華、申曉南、陳克、陳立平、蔣鐵驪、翟慶喜、夏陽、董書兵、蔣進軍、張嵩燾、陳輝、李鶴、譚煒、馮崇利、龔吉偉、陳宏踐、肖敏、萬裡馳、邱嘉、高珊、刁偉、彭漢欽、婁金、杜鵬、李智敏、李蘇杭。上海美術學院馬琳教授擔任本次展覽策展人。
展覽聚焦於全球化語境下雕塑在學院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發展狀態,展出作品反映了教師們的創作成果和學術思考。
馬琳認為,每個學院的雕塑雖然有各自的特徵,但在創作主題的選擇與表現手法上也有共通的主張。
在展示方式上,突破了美術館的室內空間,幾件具有公共藝術屬性的雕塑作品環繞在上海美術學院建築周圍,展覽現場呈現了一個交流和對話的空間。
在展覽開幕之後,還舉辦了研討會。以「新文科建設語境下的中國學院雕塑建設」為主題,相關專家和藝術家圍繞「新文科建設與當前學院雕塑格局」、「學院雕塑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學院雕塑的前景與未來走向」三個議題進行學術研討,以期在雕塑理論和雕塑跨學科教學上有進一步的推動。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12月18日。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