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他不是日本足球歷史上最成功的門將,但他一定是最被中國球迷銘記的。
43歲的川口能活,2018年11月14日正式宣布退役,告別徵戰了25年的綠茵場。
在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上,川口能活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現在,我只能夠衷心感謝大家。」
從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到2004年亞洲杯,再到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川口能活陪伴了不止一代球迷的青春。漫長的職業生涯背後,是他對日本足球的堅持、熱愛。
川口能活說,接下來他要全心幫助日本足球的未來。我還沒耗儘自己的能量退役發布會開始之後,川口能活很直接地切入了主題。
「事實上,最近這一兩年,我始終在繼續踢球和退役之間不斷搖擺。我實在太喜歡足球了,我想繼續踢下去。但是我現在已經很難再做到為球隊連續出場比賽。」
從2016年來到SC相模原,在過去的2個賽季中,他雖然連續2個賽季因為調整狀態錯過了賽季的開局階段,但本賽季,他在時隔3年之後,再次以首發門將的身份出戰球隊的揭幕戰。
即便在連續出場5次之後暫時回到了替補席,但賽季至今的29場比賽中,川口能活只有6場比賽沒有進入球隊大名單。可以說,在教練的眼中,他的競技狀態還是相當不錯的。
川口說:「我還有力氣踢下去。」此言不虛,自從成為職業球員以來,過去的20餘載,川口能活始終在嚴格要求自己,他把身體狀態放在第一位考慮。無論是日常的訓練、飲食以及休息,都有著一套科學又嚴密的辦法。
按川口自己的話說,這份嚴謹和認真是年輕時給自己職業生涯買的一份保險。如果沒有這種嚴於律己的堅持,很難想像一名球員可以堅持到43歲,即使他是門將。「在我老得踢不動球,燃儘自己身體裡的最後一份能量之前,我從沒有想過這個(退役)問題……」川口能活對在場的記者說,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做出這個艱難的選擇呢?
年輕時的川口。要用另一種方式實現自我「無論是在俄羅斯世界盃上日本隊的表現,還是根據平日裡與各支亞洲對手過招的過程來看。現在國家隊的水平比起當年我在的時候,已經提升了不少,日本隊已經具備了和世界一流對手掰手腕的能力。」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想我應該用球員之外的另一種形式來對足球做一點貢獻。這也成為了我決定退役的原因。」川口能活所說的「另一種形式」顯然是指作為一名教練員,他希望將所有的經驗全部傳遞給年輕人們。
從1996年奧運會的亞特蘭大奇蹟,再到殺入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馬來西亞新山,川口能活職業生涯的25年,是日本足球蓬勃發展的25年。而一段海外留洋經歷,更是堅定了他奉獻的想法。
他於2003年9月到2004年底在丹麥球隊北西蘭效力,這段北歐之旅雖然短暫,卻讓他再次確信自己所堅持的「足球是用來享受」的理念沒有錯:
一個人獨自在外,通過足球使自己感受到了如同家的溫暖,填補了自己內心的空白。在2004年亞洲杯之後,川口能活成為了隊中的元老人物,與很多喜歡倚老賣老的球員不同,他能夠積極和年輕球員交流經驗,並且也願意和年輕人縮短距離,這為他今後走上教練員崗位打下了基礎。
川口拿到了B級教練員證書和C級門將教練證書,把自己在現役階段所剩餘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練員事業中。傳遞精神給年輕人們,這被川口看做是一種使命。
川口能活說,
一個國家的足球發展好與壞,除了要有足夠的金錢、物質基礎外,足球從業者對於足球運動本身的熱愛,以及那一份情懷是更加重要的東西。通過俄羅斯世界盃和U19亞少賽,我們可以看出,門將已經成為限制日本隊前進的一個短板。作為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門將,或許川口能活可以改變這一不利的局面。
楢崎正剛。他們都還在堅持著2015年,日本著名家具生產廠商秋山木工的創始人、代表理事秋山利輝先生的著作《匠人精神》在中國出版,隨即引起了轟動。書中所闡述的「匠人」所需要具備的精神——執著正是當下中國球員最為匱乏的。
雖然43歲的川口能活率先脫下戰袍,但其他日本老國腳們卻還在堅持著。
只比川口小一歲的楢崎正剛是上賽季名古屋成功升級的功臣,但考慮到年齡因素,2018年的J聯賽,他還沒有任何出場紀錄。俄羅斯世界盃期間,他作為一名老國腳,還參與到了評論員的工作中,看得出來樂在其中。
曾端準拿下亞冠冠軍。曾端準在上賽季主力位置被韓國門將權純泰奪走,但老門將並沒有因此離開鹿島鹿角,本賽季隨隊獲得亞冠獎盃,也算不枉自己漫長的職業生涯。
稻本潤一、小野伸二、明神智和等人也還在堅持,但他們與上述幾位老門將一樣,出場的機會已經十分有限,但熱愛依舊支撐著他們在綠茵場上拼搏。
可能,也很多人會笑話50歲的三浦知良、中山雅史和稻本潤一們,認為他們無非是想蹭熱點,博眼球,多賺幾年錢而已。但在足球這個領域,我們同樣需要匠人精神。
就像徐根寶對武磊們的寄語一樣,現在錢賺夠了,退役後要安心幫助中國足球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