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戰事:鐵打的中間商,流水的團長

2020-12-21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冒詩陽

來源: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

劉興拉了一車新疆阿克蘇蘋果到重慶,貨車剛到店門口做好分揀,團長們就陸續開車過來把各自的蘋果拿走了。就憑社區團購的生意,劉興做到了月流水超過100萬。

鐵打的中間商,流水的團長。

有團長為賺到提成,且社區團購也帶來了額外人流量而開心;也有團長因為社區團購與自家生意左右手互搏,擔憂自己淪為平臺倉庫而擔憂。

社區團購的戰役焦灼在倉儲和配送端。

網際網路消費端的戰事,很久沒有像社區團購一樣熱鬧了。日前,京東收購美家買菜,劉強東親自帶隊下場的消息傳出。在此之前,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滴滴的橙心優選,以及被迫應戰美團的美團優選被合作方稱為「大三家」,自建體系的興盛優選、十薈團則分別在騰訊、阿里間站隊。此外,在傳統線下有廣泛布局的沃爾瑪、良品鋪子也傳出要入局社區團購爭奪。

巨頭進入賽道的邏輯不盡相同,有的求進攻,有的圖守成,但背後模式大體相似:供應商→中心倉、雲倉→網格倉→團長。這個鏈條上,除了分揀功能的中心倉多為平臺自建以外,為中心倉提供倉配服務的雲倉,中心倉上遊的供應商,以及下遊的網格倉、團長,目前大都以合作形式加入,且多數合作並不排他。

通過合作,平臺得以以輕資產模式入局社區團購,但隨著競爭的迭代,合作方話語權開始分化:團長逐漸式微,甚至擔心平臺「去團長化」;同時嗅覺靈敏的「打工皇帝」逐漸誕生,部分看到商機的倉儲投資人,開始在社區團購平臺競爭帶來的商機中建立起地域上橫跨南北,由雲倉到網絡倉再到團長的供應系統,在同平臺的合作中掌握更大話語權。

廣撒網招募的團長:

擔心平臺「過河拆橋」

武漢市友誼大道徐家棚社區附近的一家奶製品專營店,開始經營起了副業生意,做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的社區「團長」。

「對於我們來說,兼職做一下團長挺合適的,增加一項收入,還能給店裡面帶來很多客流量。」該店的老闆向《商業數據派》表示,按照平臺規則,「團長」除了每單獲得10%的提成外,平臺還會給予階梯獎勵;此外,很多到店提貨的顧客,順便也會看一下店裡的奶製品,這些讓他的生意更興隆了起來。

而就在幾公裡外,對於武漢餘家頭社區附近的一家水果店來說,境遇則不大相同。「我們以後就要成為平臺的倉庫了,這還是最好的下場。花名「詩戀」的水果店老闆在本地社區團購交流群中陳述擔憂,她也在兼職做團長,但社區團購搶了她原本的生意,現在的兩項業務像是左右手互搏。而更讓她擔心的是,平臺通過團長完成滲透後,「過河拆橋」是早晚的事——平臺要麼自建前置倉,要麼保留一兩個實體店團長作為提貨點,大多數實體商販都會被淘汰。

「詩戀」的擔憂不無道理,近日美團在部分區域傳出繞過團長,直接調度騎手配送社區團購商品的消息,這在團長圈中引起不小震動。在社區團購的商業鏈條上,團長距離終端最近,曾依託於自有的社區人脈、店面,幫助平臺以輕資產模式繞開「最後一公裡」問題,快速提升成交量及市場佔有率,因此一度是戰火最為密集的地方。

廣撒網模式下,團長的背景五花八門。一位平臺商務地推人員在交流群中表示,他手下有近200名團長,其中不乏蹭熱點的親友。「地推都是從裙帶關係起步的」,他的經驗是,先在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中拉出二三十人的團長,第二步才是陌生人拜訪。等到手下團長隊伍擴大到七八十人規模時,他開始藉助人脈發起一些集中活動,批量挖掘團長。

然而,這種廣撒網的模式,帶來的團長質量參差不齊,多數團長向自己的裙帶層中推廣一輪,獲得幾筆佣金之後,基本就不再參與了,對於平臺而言,他們更大的價值在於人脈傳遞,通過一層層接力的滲透、淘汰,社區團購的消費習慣得以在社群中快速擴散。此外,這個過程中,價值更高能夠長期合作的團長會沉澱下來,其中,自帶場地資源的社區周邊實體商戶價值最大,犧牲也最多。

這些商戶中,多數與「詩戀」一樣,對於社區團購又愛又恨。一位社區超市店主在交流中表示,他所在的河南安陽地區,按照原本的客單量,投資一間社區超市12個月到18個月即可回本,但隨著社區團購的加入,這項生意受到的衝擊很大。

「詩戀」警告式的發言,得到了交流群中不少商超店主的附和,但當激進者提出「我們應該一起抵制社區團購,不當團長」時,群中大多數店主都選擇了沉默。

大魚吃小魚:

精選的雲倉合伙人成「打工皇帝」

在團長上遊,新的競爭正在倉配鏈條上拉響。而倉配端的競爭,為下遊團長端的競爭增添了新的變數。

11月30日,十薈團獲得阿里1.96億美元融資。而就在近期,有消息稱十薈團已在長沙規劃近2萬平米的果蔬加工基地,以及近11萬平的中心倉。

在倉配鏈條上,平臺目前的主要精力在自建中心倉,而與團長一樣,平臺主要通過合作形式解決網格倉的需求。但與團長的廣撒網不同,平臺對網格倉合伙人的篩選則嚴格得多。

一位投資了十餘間網格倉的投資人告訴《商業數據派》,平臺對各地合作方的要求不盡相同,但普遍在逐漸趨嚴。其中,對場地要求500到1000平米,可以開3到5個門,有5部以上的配送車輛;此外,還要考量合伙人的行業經驗及資金要求。

「很多平臺的合作合同都是每四個月一籤,還要繳納5萬到10萬元的保證金。」上述投資人告訴《商業數據派》,與平臺的合作中,送貨不及時等問題會受到平臺罰款,出現多次或嚴重問題的合作方,會擔心四個月後能否續約。

此外,在網格倉合伙人的招募中,平臺往往優先考慮自己的「朋友圈」。其中,美團優先同外賣等本地生活的合伙人中挖掘,橙心優選的網格倉合伙人,很多也是從此前網約車地推中轉型而來。「我在本地有8個『背後倉』,向美團申請了做他們的網絡倉,但現在美團要在本地兩家申請者中間二選一,另一家是他們外賣業務的合伙人,我問了問同行,據經驗估計很難通過。」湖北宜昌區域的一位商戶表示。

苛刻的合作條件、排他性的合伙人篩選方式,將很多試圖進入社區團購倉配系統的小公司拒在門外,但也催生出很多「打工皇帝」,他們在與平臺的執行層建立起信賴,通過手中資源獲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以至於能為網格倉申請者開綠燈,將自身的影響力擴散。

「我幫你去談,成功率會高很多,但你可以考慮同時跟我合作。」交流群中,周航(化名)對一位網格倉申請者表示。

周航是社區團購鏈條上的「大魚」代表。《商業數據派》了解到,周航最早開始向橙心優選、多多買菜供應水果,隨後在廣西、湖南建立起多個網格倉,由於他提供的是「供應+倉配一條龍服務」,因此在與平臺的合作中話語權逐漸增大,發現了新的進階商機。

「從社區團購平臺的競爭來看,供應商肯定不是核心,因為供應商資源多數都是共享的,平臺能拿到穩定供貨的獨家資源很少;團長也不是核心,現在團長是過剩的,以後能留在體系裡的也很少,甚至倉配合作方或者平臺自己都可以建團長網絡。」周航向《商業數據派》分析,在他看來,社區團購在中間環節,即倉配端的競爭,會是未來核心。

掌握社區團購的核心資源倉配,即能成為平臺供應體系中的「打工皇帝」,掌握更大話語權。周航告訴《商業數據派》,在供應商→中心倉、雲倉→網格倉→團長鏈條中,很多平臺為了快速、輕資產的建起更多中心倉,中心倉往往只具備分揀功能,而倉配功能則與周邊雲倉合作。在這個模式下,周航的雲倉緊挨著中心倉建設,代替中心倉,為下遊網格倉提供配套的供貨、退貨服務。

「我們跟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的負責人交流過,他們目前不會自建倉儲。」得到這樣的訊息後,周航轉變做法,玩起比網格倉更大的「雲倉」。相比於網格倉,雲倉對資金成本和人脈資源的要求更高,單個雲倉面積普遍在5000平米以上,投入往往上百萬。

在這種模式中,雲倉向下直接尋求網絡倉、團長合作夥伴,通過控股或單純的人脈關係,維持一張社區團購的配送網絡;此外,雲倉與雲倉之間尋求平行聯盟,希望編織建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社區團購配送服務。

「單個雲倉的價值不大,全國聯網才有價值。」周航向《商業數據派》表示,這已經成為雲倉投資者的共識。在社區團購的後端,從瀋陽、長沙到南寧,雲倉合作夥伴正在互相聯合,且獲得更多資本支持。

獲得更大話語權後,周航已不擔心平臺「卸磨殺驢」。雲倉網絡與社區團購平臺之間的合作並不排他,在平臺勝負分出之前,他們是平臺維持競爭力的關鍵。而對未來的判斷,周航認為這倉儲生意很重,平臺不會輕易做;就算平臺要做,「最差的結果就是賣給平臺」。

除此之外,社區團購的成功與失敗,模式的迭代,都可能導致中間商的處境改變。

價格戰之後,社區團購的兩個難題

「團長」模式是不是社區團購的最終形態?這最終決定於——買菜這件事哪種方法最有效率。

「社區團購」能不能比「菜市場」更高效?目前還很難說,其中關鍵點在於社區團購的中間環節仍然過多。

傳統的「菜市場」流通環節多數為:原產地→大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商→蔬果店、商超、菜販→消費者,在這個鏈條中,從原產地到消費者之間經過三輪經銷商。而在社區團購中,雖然部分平臺能夠在部分區域繞開大批發市場,從原產地直接採購,但對於絕大多數市場,類似於新發地的大批發市場目前仍然是繞不開的關鍵環節,因此其流通鏈條大多仍需經過原產地→大批發商→團購平臺及外包倉配系統→團長→消費者,中間環節也是三輪。

不僅如此,由於整套倉配系統的外包,社區團購目前在流通環節上的成本優勢並不明顯。此外,很多大型商超也可以實現原產地直採,很多菜販則可以繞開二級批發商,直接從大批發市場拿貨,將流通環節縮小至兩輪。因此,能否簡化環節,是社區團購模式能否的第一道坎,這其中,去掉「團長」環節,或增加對倉配的控制力,都是可能的方向。

此外,社區團購目前更多依賴於廉價,在商品質量的控制上並無太大優勢。上述採訪者告訴《商業數據派》,目前多數平臺對供應商的審核相對簡單,供應商將商品圖片拍照上傳,線上審核通過後,商品即可登陸首頁。簡單的質量審核下,不少消費者對商品質量存在抱怨,而目前較低的退貨率,往往是由極低的價格所帶來的。

總之,即便社區團購能夠在流通環節上建立起優勢,一定程度上維持價格壁壘,但靠補貼保證極低的價格,長遠來看並不可行,價格和質量,是社區團購能否最終突圍的兩道坎。

註:王興、周航等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新戰事:巨頭挖角「團長」 有菜販不以為然
    原標題:菜籃子的新戰事 來源:經濟觀察網151錢玉娟 陳秋「我們社區最少有10個社區團購的點。」在廣州打拼的任非,居住在一個有著十幾萬人口的大型社區,在他看來,「這裡就是一個大戰場。」今年中旬,興盛優選的市場推廣人員找到任非,想讓他當「團長」。基於去年與一些在社區擺攤的小商販「自學」的經驗,做起社區團購運營的任非覺得,「興盛優選是社區團購的老大」,沒猶豫就加入了這個隊伍。但他並不知曉,就在興盛優選開啟的社區團購賽道上,仿佛一夜之間,各大巨頭玩家湧入。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參戰方都遵循同一個玩法:打通供應鏈,配置中心倉,籤約團長建立自提點和推廣渠道,之後以低價吸引用戶下單。最終擊敗對手,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版圖。
  • 社區團購爭奪戰:我的「團長」 誰的團?
    是指在真實社區設立「團長」,社區內的居民們提前下單,然後第二天到「團長」所在的地方自提貨物,貨物多是生鮮產品,價格通常比市面上便宜。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腳步越來越快。不僅僅有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投資的「十薈團」和「興盛優選」,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也正試圖闖入這一賽道。
  • 一座樓上10個「團長」!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爭搶
    「我說了,你可能不信,我知道的我們小區就滴滴、拼多多、美團等平臺都入駐了,小區裡社區團長也有幾十個,最誇張的是一個樓上竟然有快10個團長,業主開玩笑說『都能按照樓層區分進行團購了』。」趙趙不可思議地說,同一樓上的這10名團長中,有的是一個社區團購平臺的,有的是幹著不同的社區團購平臺,但最終大家爭搶的也就是一座樓上這幾百戶業主。
  • 團長遭巨頭瘋搶,便利店處境艱難,社區團購火藥味更濃了 | 鈦媒體深度
    社區團購戰爭初期:團長是戰略資源經歷過「百團大戰」的胡薇這次加入了社區團購的浪潮,身為團長的她稱,時隔五年,當年的那種熟悉的感覺又來了。「感覺所有人都在做團長,你不做有人做。」胡薇稱,「『百團大戰』期間補貼夠狠的,除了佣金,我們還有單量獎、新人獎、開團紅包,佣金收入倒是其次。」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10個「團長」
    趙趙不可思議地說,同一樓上的這10名團長中,有的是一個社區團購平臺的,有的是幹著不同的社區團購平臺,但最終大家爭搶的也就是一座樓上這幾百戶業主。趙趙所說這一座樓上的情況並不是個案,在濟南天橋區仁豐前街一小區,只在美團優選社區團購平臺上,小區裡就有11名團長,有的團長是在家的全職媽媽,有的是兼職的上班族,有的則是在小區周邊開店的店主。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上10個「團長」
    「我說了,你可能不信,我知道的我們小區就滴滴、拼多多、美團等平臺都入駐了,小區裡社區團長也有幾十個,最誇張的是一個樓上竟然有快10個團長,業主開玩笑說『都能按照樓層區分進行團購了』。」趙趙不可思議地說,同一樓上的這10名團長中,有的是一個社區團購平臺的,有的是幹著不同的社區團購平臺,但最終大家爭搶的也就是一座樓上這幾百戶業主。
  • 社區生鮮團購該降溫了嗎?
    二、社區生鮮團購不是唯一選擇社區生鮮團購、個人團購、社區生鮮小店、社區路邊攤、菜場小販、大型商超賣場,這是我們目前接觸到的六種生鮮業態。儘管現在社區生鮮團購如火如荼,但並不代表它的發展讓其他業務沒有生存的空間。
  • 社區團購風起雲湧 金柚網助力企業解決「團長」招聘難題
    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成為最大風口,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湧入社區團購,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1月,十薈團宣布由阿里巴巴與
  • 美家買菜1年流水近20億:社區團購兩主線影響兩年變化
    2019 年時總流水增至近 20 億人民幣,相比剛起步的 2018 年已是翻番態勢,這個漲勢仍在保持中。社區團購賽道機會當然仍在。王天野提到,整個社會對生鮮的需求巨大,這個賽道肯定會有千億美金規模以上的大型平臺產生,且未來服務也會越來越多元化。見實約到王天野長聊。一個很深的感受是,今天再聊這個話題,會發現市場已經冷靜了許多。言語之中大家都更關注基本功、日常運營細節。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2、「團購大戰」不斷吸引團長加入,這就不再是一個躺賺的工作,1元錢也要送貨上門。社區團購到底會走向壟斷還是驅動競爭?會創造價值還是自我毀滅?6月,滴滴旗下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它們與老牌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一起,成了圍剿居民菜籃子的「新四國大戰」。
  • 大批資本入駐社區團購,平臺與團長爆發信任危機
    平臺與團長關係微妙,互相試探對方底線社區團購的底層邏輯是電商,核心是運營能力,「B2B2C」的關鍵是對供應鏈及團長的把控。所以,現階段各大平臺會對團長設置考核制度,業績不達標就會被勸退,甚至宣稱永不錄用。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社區團購 有人歡喜有人憂
    現如今,社區團購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購物方式,從土豆、粉條、鮮雞蛋到柚子、橙子、車釐子,居民「團」到了價格便宜的各色商品,收貨形式上也有快遞、專業配送、定點自取等。但是也有市民反映,團購帶來便利實惠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賺錢帶娃兩不誤:明星女團長靠社區團購喜提事業「第二春」
    從今年四月份第一次接觸京東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區區購」開始到現在,這樣忙忙碌碌的生活對娜娜來說早就習以為常。對於團長來說,京東社區團購是易推廣、高收入、零風險的,這個在北京部隊大院兒長大的山東姑娘,靠著骨子裡的熱情與踏實,不僅把家門口的社區團購業務做成了街坊四鄰最愛的採購大本營,更是代表廣大寶媽群體迎來了屬於自己的事業「第二春」。
  • 社區團購捆綁團長,滴滴橙心優選突圍線下門店
    作為一家知名的網際網路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的市場布局及戰略打法,是否可以為其他社區團購平臺提供參考及借鑑?01. 橙心優選的邏輯11月網傳美團400萬騎手轉型當團長,12月橙心優選正式全面啟動橙心小店戰略。對於市場而言,釋放的信息就是弱化社區個人團長。
  • 社區團購這場戰事,盒馬能撐得起阿里的野心?
    3月,拼多多推出微信小程序「快團團」,商家可以通過「快團團」上線商品,向消費者發起團購,達到人數條件後,由商家無接觸配送至社區門口。8月,拼多多的多多買菜上線,並投入10億補貼爭奪團長資源。4月,滴滴派人到成都調研;5月,橙心優選正式成立;6月,滴滴上線橙心優選。在上線之前,橙心優選已經在四川招募200多位商務拓展人員和超過2000名地推人員。
  • 如何加入千鮮匯社區團購生鮮平臺
    答:千鮮匯是一家以生鮮為主的線上社區團購平臺,公司總部在廣州,產品均為原產地或廠家直接大批量採購,在全國擁有20多個大型倉庫和幾百個水果蔬菜種植基地,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產品綠色健康、價格非常便宜。問:如何成為千鮮匯團長?
  • 流水的營盤,需要鐵打的兵
    原標題:流水的營盤,需要鐵打的兵 流水的營盤,需要鐵打的兵 ——深入推進改革任務落實③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曾幾何時,這是對軍營生活最貼切而生動的描述。當鐵打的營盤正在轉變成為不腐的流水,我們又該成為怎樣的兵? 深入推進改革任務落實,固步自封不行,求穩怕變也不行。只有把自己打造成「四鐵」戰士,主動思變、求變、適變,才能當好改革的弄潮兒,更好地適應新體制、履行新職能、擔當新使命。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軍隊改革期間,有一位幹部待安置。
  • 社區團購火了!濟南有上百家平臺爭搶,一座樓上有10個「團長」
    也就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小區裡的社區團購一下多了起來,到了最近這段時間,好像社區團購已經無處不在。「我說了,你可能不信,我知道的我們小區就滴滴、拼多多、美團等平臺都入駐了,小區裡社區團長也有幾十個,最誇張的是一個樓上竟然有快10個團長,業主開玩笑說『都能按照樓層區分進行團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