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連結勿輕信、驗證碼切勿透露、打錢匯款多走心……」詐騙分子不斷包裝詐騙手法,更新詐騙套路。10月9日,市公安局民警梳理九條防範電信詐騙守則,提醒群眾時刻提高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簡訊連結勿輕信
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受害人發送欺詐簡訊。簡訊中帶有木馬病毒或者假的網站,能套取用戶手機資料以及個人網銀信息。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點擊簡訊中自帶的任何連結。
正規平臺登網站、網銀
不法分子會以銀行網銀系統升級等為由,誘騙持卡人登陸假冒的銀行網站和網銀實施詐騙行為,所以在登錄銀行系統等重要網站時,一定要養成核實網站域名、網址的習慣。尤其提醒老年人,可以多問問子女、周圍的年輕人,或者撥打銀行客服電話。
不要在網吧
或公共WiFi使用網銀
網吧電腦安全係數較低,公共場所的WiFi也易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涉及資金帳戶的可以使用運營商流量,儘量不要使用網吧電腦和公共WiFi。
驗證碼切勿透露
銀行、支付寶等發來的「驗證碼」是極其隱秘的隱私信息,且通常幾分鐘之後自動過期,因為驗證碼和密碼是同等重要的,切勿向任何人和機構透露該信息。
卡號和密碼少談論
QQ聊天、微信對話中,不要提及銀行卡號、密碼、身份證號碼、醫保卡號碼等信息,以免被詐騙分子利用。手機中不要存放身份證照片,銀行卡背後不要寫明密碼,防止丟失後資金損失。
打錢匯款多走心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匯錢的行為都得長心眼,不論是同學還是朋友,都要通過電話確認是否是其本人。如對打款有異議,可以向銀行櫃檯工作人員諮詢。
公檢法來電要小心
任何在電話裡聽到幫你轉接公檢法的,都是詐騙。公檢法電話是沒有任何轉接系統的。收到此類電話,直接掛掉。
個人信息要保護好
在不了解的網站,不要輕易輸入個人信息。快遞拆包後,快遞單上有個人信息,不要隨便丟棄。街面上遇到用身份證複印件、掃描二維碼送禮品的,不要貪圖小便宜,防止個人信息洩漏。
接到陌生電話要冷靜
「你涉嫌重大經濟案件!」「你的孩子被綁架了!」「你中獎了!」「國家有個政策要對你進行補貼!」……接到這類電話,一定要冷靜,聯繫當事人或者有關部門核實,不要因一時慌亂,上當受騙。
一旦被騙要及時報案
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2016年12月1日起全國ATM向他人轉帳24小時後到帳,報案越早,追回被騙錢財的可能性越大! (記者:李新苓 通訊員:張永明)
來源:廊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