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洛克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統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我國臺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臺灣杜洛克或臺系杜洛克。
品種起源:杜洛克品種起源於美國東部玉米帶,在十八世紀和世界一戰期間,杜洛克是一種大體型的脂肪型豬,在二十世紀20年代,曾經一度開始向醃肉型轉變,但由於二戰期間杜洛克豬體型大,能生產大量豬油以滿足當時需要,所以仍回到了脂肪型豬種。
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豬肉市場對脂肪的需要急劇減少,這時才真正轉變育種的方向培育形成瘦肉型豬。現代的杜洛克豬是在大約1830年左右由新澤西的澤西紅豬和紐約的杜洛克豬雜交而成,是當代著名的父系品種之一。
品種特徵:耳朵大小適中,根部向上直立,耳端向前傾斜,耳緣毛柔軟,兩耳間隔廣闊,忌耳朵直豎。
皮膚平滑無皺紋,紅棕色毛,有光澤,毛質良好。忌有黑色或白色斑點的毛卷及漩渦。
毛色一般為紅棕色,但從深黃色到紅棕色都有可能出現,由於市場對白色杜洛克有需求也開發出了白色杜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