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病入膏肓,光緒皇帝就算不死也救不了大清

2020-12-17 洛念卿卿

大清病入膏肓,光緒皇帝就算不死也救不了大清

1908年,把握朝政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終於閉上了雙眼。然而在她去世前幾個小時,傀儡皇帝光緒居然也死了。按照光緒皇帝的身體狀況,他不應該死在慈禧太后的前面,所以之後有很多的猜測說光緒皇帝是死於慈禧之手。還有很多人感嘆如果光緒皇帝不死,清朝或許也不會滅亡。

關於這個說法,我只能說,各位看官,你們想多了。就算光緒皇帝不死,大清的最後結果也是滅亡,他也救不了大清。而之所以認為光緒皇帝能夠挽救大清的願意呢,主要是因為他曾主持過戊戌變法。從我們的視角來看,我們會認為是慈禧太后阻礙變法,阻礙著社會的進步。但說實話,光緒皇帝或許是有能力,但是他的識人和用人能力,實在是不敢恭維。

在官員任命上,維新人士能力差別過大,有能力的康有為卻是個偽君子,一邊提倡一夫一妻,另一邊娶了六個老婆,娶第六個老婆的時候,他都已經60了。而另一個品德高尚的譚嗣同,他的行為確實振奮人心,以自己的死來喚醒中國人挺直脊梁。但是他居然多次提出,既然國家保不出新疆西藏,那不如把這些地方賣了,還能換點錢補充國家經費,在他的眼中,東北也可以捨棄,只要漢地十八省不丟,中國就亡不了。但這些土地都是我們的先輩浴血奮戰打下來的,怎麼能說丟就丟。再看一下戊戌變法的內容,大部分的政策基本算是順應了潮流,但是「廢八股、廢科舉」操之過急,這一條真的影響了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對於當時國家的知識分子來說,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光緒帝在做事和用人上有著無法避免的缺點,可見光緒的能力也沒有多好。在變法失敗之後,自己就被軟禁了起來,就算慈禧死後他還活著,他真的能挽救當時的大清嗎?

相關焦點

  • 病入膏肓的大清帝國,就算是光緒不死也沒用
    然而在她去世的幾個時辰前,另一個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受到囚禁的皇帝光緒帝卻離奇的死亡了。歷史上關於光緒帝的死,總是充滿猜測。很多人認為是慈禧太后知道自己即將死去,害怕光緒帝的報復,才下令毒死光緒帝。正因如此,很多人不禁發出了,如果光緒帝沒有死的話,興許大清帝國就不會覆滅。
  • 慈禧廢黜光緒,這是大清的家事,洋人為什麼反對呢?
    甲午戰爭後,西方列強看到了大清的羸弱,開始加緊瓜分中國。清廷面對巨額的賠款,再一次把負擔擱在了老百姓身上。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急形勢,一些有危機意識的中國人也看到,三十年洋務運動雖然效果明顯,但並沒有真正的讓中國富強,所以開始尋找新的救國救民的道路。
  • 慈禧逃命還不放過光緒,宗室第一賢人覺得大清吃棗藥丸,懸梁殉國
    而中國素來就有殉國的傳統,為此,也有不少大清的孝子賢孫決定為國盡忠,給大清留點顏面。七月二十三日,北京西城白廟胡同,滿洲宗室壽富,帶著自己的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在這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壽富,字伯茀,號菊客,愛新覺羅氏,滿洲正黃旗,是滿清開國功臣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九世孫,和末代皇帝溥儀是同輩。
  • 大清祖制皇帝不能接見外國元首,光緒破了這個例但賠上了全部身家
    同治去世後因身後無子嗣,載湉便被慈禧看中成為大清國的第十一任皇帝。四歲的載湉自此入宮,成為了沒有父母之愛,無兄弟之誼,無夫妻之情的孤家寡人。身為皇帝,失去這些本也無可厚非,可載湉犧牲了這些之後,卻沒有得到一個皇帝該有的尊嚴。光緒帝的前半生是沒有任何趣味的,後半生簡直就是生不如死,中間只有短短的幾年還算過的像個人。光緒帝大婚之後,慈禧名義上放權讓他親政。
  • 1908年,大清最苦的皇帝死了
    2對於光緒之死,記錄光緒帝生前生活起居的《清德宗實錄》,完整記載了光緒帝在臨死前幾天的身體狀況,根據皇帝實錄,光緒皇帝直到臨死前兩天,都身體康健,沒有什麼特別異常,一直到臨死前一天,才突然在檔案中被記了三個字「上不豫」。沒有特別的問題,光緒為何會突然死亡?
  • 光緒如果不死,大清帝國會恢復原來的強盛嗎
    光緒死了,是被人下毒的,至於與慈禧是否有關,不得而知,雖然她有很大的嫌疑。那一年是1908年。沒想到一天以後,那位著名的慈禧也隨之死去,而在這之前,她已經整整控制了清廷高達50多年。那麼有朋友就有疑問,如果當年光緒沒有被毒死,那麼,按他的做法,沒有了慈禧從中作梗,他能不能挽救已經瀕臨滅亡的大清帝國呢?在光緒死之前,他已經被慈禧軟禁於瀛臺差不多有十年之久,平時沒事可做,甚至一度玩起了個人愛好,比如說修修鐘錶如此無聊過日子。當然,有時候他也看一下醫書,其實他的內心是不平靜的,如果有機會出來,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殺了當時的袁世凱。
  • 光緒不死潛心改革,是否能夠拯救大清?秘密終於被說出
    慈禧太后用幾百萬兩給自己過壽都不願意多買幾艘戰艦,這樣享樂主義的權利人物,清朝怎能不亡。 如果光緒沒有被毒死,他可能會學習西方變法強國。但是這只能延緩清朝滅亡的速度,不能根治。此時的大清就像是一艘破爛不堪的巨輪,隨時可能沉底,光緒皇帝怎麼補都補不了船上的漏洞。
  • 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在大清統治的歷史當中有12位皇帝,如果將這些皇帝進行一個排名,不知道你會如何對比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手大清12帝的排名,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皇太極,因為他開創了大清王朝,而且還對原來的女真部落進行了大力的改革,為日後大清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光緒皇帝之死一直是一個謎團,無數研究者至今仍未確定光緒是否是被他人毒死?如果是的話,又是被誰呢?
  • 大清共有12位皇帝,為何大多都死於冬季?有個致命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朝的12位皇帝先說說這些皇帝都死在什麼時候。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宣統都死在秋冬季節。努爾哈赤、皇太極、嘉慶、鹹豐則死在夏季。從這些皇帝的死亡季節來看,冬季還真是清朝皇帝的噩夢。
  • 大清銅幣值多少錢大清銅幣價格及圖片一覽
    近幾年「大清銅幣」一度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了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稀少,一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如今「大清銅幣」價格一路狂飆,導致偽造情況越演越烈。那麼,大清銅幣值多少錢?大清銅幣價格及圖片又是怎樣的?
  • 大清滅亡,是因為愛新覺羅家族被文官架空嗎?不是文官而是地方
    一群激進少壯派,是個人都準備好了當屈原,對著皇帝玩命幹。連皇帝跟哪個妃子睡覺,都要上摺子管一管。接下來就是內閣集體沉默。內閣都是皇帝揀選的,但這時候敢向著皇帝說話,肯定被罵死;要是不向著皇帝說話,肯定是忘恩負義。所以,內閣只能沉默。最後就是從上到下一起幹皇帝,積極著幹就上摺子,消極著幹就別出聲。
  • 慈禧一生勞民傷財,卻在死後還搞的這麼「風光」,大清不亡才怪!
    到了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74歲高齡的慈禧進入皇宮已有58年,對大清的統治已48年,半個世紀,十月,慈禧因年紀大了,體力不支,她的精力明顯不夠用了,此時她也不免有些擔心,於是千方百計保養,但儘管如此,她還是病倒了。她在病倒之後,儘管想不到自己的壽命不久了,但自知年紀大了,既然病倒就十分不利。
  • 若光緒不死,他是否能重振大清帝國?
    光緒如果不死,清朝不僅不會得到挽救,反而會滅亡得更快。光緒皇帝的一生是悲催的一生,雖然名為清朝皇帝,但終其一生他都沒有真正掌握過帝國的最高權力,不僅如此,他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左右,更不必說帝國的命運。直到去世前,光緒皇帝也僅僅是慈禧太后的提線木偶。因為他的命運實慘,後人對這位實際上的末代皇帝更多的是同情。也因為他本人自小飽讀詩書,有光復之志而無施展才華的機會,令後人常常在他身上套用「如果論」,尤其是光緒皇帝在短暫的親政時間中支持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戊戌變法,更是讓人不禁感嘆:如果光緒皇帝不死,戊戌變法成功,那近代屈辱歷史或可改寫!
  • 揭露大清銅幣的秘密
    宣德三年大清銅幣二十文 289萬 大清金幣 光緒丁末年造 庫平一兩市場估價860萬---940萬
  • 大清銅幣價值百萬 這事是騙局還是事實?
    清代吉林造戊申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中滿文)RMB:12000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釐四枚RMB:200000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RMB:230800  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釐銀幣RMB:2600000  自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古錢幣收藏越來越活躍,更多人注意起古錢幣的價值。
  • 這些白銅版本的大清銅幣、光緒元寶價值不菲,有就發了!
    今天小編便帶大家認識一下白銅材質的光緒元寶、大清銅幣稀有版本!清代江南省造光緒元寶背飛龍白銅十文清代江南省造光緒元寶背飛龍十文白銅幣一枚,CL-KN.03,老江南編八尾版,應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江南銅元開制時試鑄,迄今僅發現數枚;因白銅硬度更高,存世樣幣均有不同程度的弱打,此枚圖文大部分凸現,圖案精美深峻,細節清晰完美,鏡面底版,銅質青白,工藝一流,品相極佳,目前存世應僅見此枚
  • 唯一與大清皇后葬在一起的答應,出身名門,卻被皇帝連降四級!
    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某位妃嬪因惹怒皇帝,受到降級處分,或是被打入冷宮,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本文要講的這位便被皇帝連降四級,最終卻與大清皇后葬在了一起,她便是睦答應。
  • 她是歷經五朝的妃嬪,因責打宮女降為答應,卻熬死了四位大清皇帝
    然而,事實證明,當初道光對尚佳氏的寵幸完全就是一時興起,自從被封為常在之後,尚佳氏幾乎再也沒能得到皇帝的召幸,恰好她身邊又出現了一名笨拙的宮女。 此後,終道光一朝,尚佳氏再也沒能得到皇帝的寵幸與晉升,一直到道光三十年道光帝去世,尚佳氏的命運才迎來了轉機。
  • 大清官員的先見之明:「讓日本消失在地圖上,以解後顧之憂!」
    大清在鹹豐離世之後再沒出過一個像樣的「男主人」,慈禧此時對光緒還有一定的期望,別看光緒勤奮好學,但慈禧對光緒不知變通和不懂「人情世故」等方面不滿。當光緒登基之後,他發現清朝幾乎到了瓶頸,偌大個大清帝國居然沒有他一展身手的空間,所以光緒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充分展現才華的機會。某天,他收到一封電報感覺十分興奮,他認為然他施展拳腳的機會來了。到底電報上說了什麼讓光緒覺得有機會呢?原來電報的內容是:日本對朝鮮發起侵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