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標的是露酒的生產證號 用的卻是黃酒標準?

2020-12-22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南國都市報1月3日訊(記者 蒙健 文/圖)日前,海口市民李先生向南國都市報記者反映稱,位於海口市大潤發超市國貿店內所銷售的一款名為客家黃老酒的黃酒,其生產許可證號是使用的是露酒、配製酒的證號,但執行標準則是《廣東黃酒》的地方執行標準。「黃酒和其他酒類的製作工藝是不一樣的啊。」李先生不解,這到底是黃酒還是露酒。3日,龍華區金龍食藥監所執法人員對大潤發超市國貿店內所銷售涉嫌標籤不合格的黃酒予以查扣,並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近日,愛喝黃酒的李先生在大潤發超市國貿店內購買了一瓶「三谷圍」牌客家老黃酒,在細看該酒外包裝標籤時,李先生發現,這瓶灑的生產證號與執行標準不一致。他拿著手中的黃酒向記者解釋道,像這瓶酒的生產許可證,按照《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食品分類表》,中間的四個數字「1505」是應該屬於「其他酒類」,比如配製酒、蒸餾酒等,而黃酒的證號應該為「1504」。「更讓我奇怪的是,執行標準寫的是DBS 44/002」李先生說,經他查詢,這是廣東省黃酒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因此他不解,黃酒與其他酒類的工藝不同,這瓶酒的生產許可證號與執行標準著實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根據李先生提供的黃酒,記者看到,該瓶身標籤上所標註的生產許可證號為QS4416 1505 ××××,而執行標準為DBS 44/002。經記者查詢發現,這一執行標準為廣東省衛生廳於2013年發布的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廣東黃酒》,同時記者查詢發現,生產許可證號上的「1505」編碼,為「其他酒類」,如配製酒、蒸餾酒、發酵酒等,而黃酒的編碼則為「1504」。

  根據李先生反映的情況,3日上午,記者隨同海口市龍華區金龍食藥監所執法人員,對大潤發超市國貿店的酒類銷售區域進行檢查。執法人員發現,貨架上所銷售的「三谷圍」客家黃老酒共有4種規格類型,價格在16~48元之間不等。同時執法人員還在貨架上發現了一款名為客家甜的黃酒,也同樣存在生產許可證號與執法標準不相符的情況。據大潤發超市國貿店客服經理王經理介紹,這兩個品牌的黃酒是超市直接從廣東進貨,針對執法人員檢查發現的情況,將與生產廠家作進一步核實,了解具體情況。

  經執法人員現場調查,兩品牌黃酒涉嫌標籤不符合相關規定,經清點共計29瓶,貨值約800餘元。據執法人員介紹,目前先將該批黃酒進行原地查封扣押,待商家提供出這兩個品牌的黃酒的相關索證索票後,再作進一步處理。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