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這首詩裡的「長安」就是現在的西安,給人一種大唐盛世繁華富饒的感覺。中國人給城市取的名字一般都有其含義的,就比如長安,公元前200多年,劉邦滅掉秦朝在鹹陽對面建立了新的都城,劉邦希望自己的子孫不像秦朝短命,能長久在此地安居樂業,所以把新的都城取名為長安,意指「長治久安」。
泰國有一個城市的全稱特別的長,還創造了吉尼斯紀錄,被認證是世界上名字最長地城市,就像你在圖片裡看到的那樣,一共有167個字母!翻譯成中文意思是:天使的城市,宏大的成都,佛祖的寶珠、佛主戰爭中最和平偉大的地方……可以看這座城市和長安一樣代表了很多美好的意思,但全程太長泰國人自己也記不住,就習慣性地叫它前三個字「共臺甫」,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這座城市翻譯成中文就是曼谷,只有短短兩個字而已。
泰國,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佛教,因此作為首都的曼谷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佛寺,多達400多個,被稱為「佛教之都」。曼谷同時也是泰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掌控著泰國44%的經濟總量,擁有泰國90%的外貿,GDP大約在2474億美元,據2018年gawc發布的資料,曼谷被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曼谷國家化程度其實相當於我國上海,但是它最初還只是個小漁村,18世紀中期,泰國曆第三個王朝吞武裡王朝成立後,曼谷只是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小集市和居民點。曼谷下一個飛升,又要等到1782年,吞武裡王朝被滅,曼谷王朝建立,開國君主拉瑪一世將都城遷到曼谷,曼谷才像坐火箭一般發展。
拉瑪一世即位後,曼谷民生建設得到搭理發展,1892年通電車,1900年有了鐵路,1916年有了泰國第一所大學朱拉隆功大學。朱拉隆功大學是拉瑪六世創立,被看作是泰國高等教育的先驅,詩琳通公主就是從這裡畢業。
二戰的泰國猶如神庇,是唯一一個未被日本侵略的國家,不用受戰火的紛擾,曼谷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得到飛速發展,二戰結束就和吞武裡合併在一起,1972年組成大曼谷都會區。
由於曼谷和中國離得近,很多中國遊客都會來到曼谷旅遊,對於中國遊客來說泰國旅遊是比較實惠的選擇,而且這裡還有豐富的熱帶水果和熱帶風景。
此外曼谷也有唐人街,位於曼谷的西部,在曼谷存在了200多年。這裡雖然商業化嚴重,但也能看到一些老舊的城樓、中文電影院、潮州戲院,經營店鋪的老闆基本都是華人,要買金器的人也可以來這裡買。
「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泰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相差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你要去曼谷的寺廟就必須穿得端莊,也不能隨便亂摸佛像,女性不能隨便和僧侶有身體上的接觸等等。既然去了別人的國家就有遵守他們的文化習俗,才不會讓國人在外國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