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外交部這樣說

2020-12-26 中國長安網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23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中老共同投資建設的寮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中老高速公路萬象至萬榮段提前13個月建成通車,結束了寮國不通高速的歷史。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國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我們為寮國實現高速公路「零突破」感到高興。中老高速公路全線設計裡程約440公裡,第一期連接寮國首都萬象和旅遊城市萬榮,總長約110公裡。該路段通車後,萬象至萬榮的車程從過去的3.5小時縮短至1小時,告別了寮國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我們相信,萬象至萬榮段通車將為改善當地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跨境商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新的助力。

韓聯社記者:昨天,多架中俄軍機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中方在通報中說這是例行訓練,韓國外交部則對此事表示遺憾。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關於你提到的問題,中國國防部已經發布了消息,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需要指出的是,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飛越自由。在此次訓練中,中俄兩國軍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沒有進入他國領空。

總臺央廣記者:我們注意到,昨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辦「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來自12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反恐研究機構負責人和學者與會。你能否介紹更多情況?

趙立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昨天舉辦了「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出席並發表主旨講話。中國學者在會上介紹了中國反恐和去極端化經驗做法。各方坦誠深入交流,達到了凝聚共識、增進互信、借鑑經驗、促進合作的目的。

中方在會上指出,非傳統安全威脅需要跨國應對。應對非傳統安全問題,應當是連貫的,可持續的,立足長遠,不應是應激反應式。個別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嚴重幹擾國際反恐合作,值得高度警覺。國際反恐合作要堅定捍衛國際共識,要積極採取有效行動,要堅持統一標準,要堅決剷除恐怖土壤。

與會各方都認為,當前疫情使國際反恐形勢更趨複雜嚴峻,但國際社會應始終秉持多邊主義,加強團結,共同應對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非傳統安全挑戰。要堅持統一標準,旗幟鮮明反對「雙重標準」,堅定捍衛國際共識,反對以一己之私,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要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重視預防性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剷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要堅持開放包容,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和宗教相掛鈎。

中方及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等國代表都認為,「東伊運」恐怖勢力對包括中國在內有關國家和地區和平、安全與人民福祉帶來嚴重威脅,應加強打擊「東伊運」合作,共同維護國際地區安全。

俄新社記者:還是關於中俄軍機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的問題。日本政府表示沒有收到關於這次行動的通知。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剛才已經十分清楚地闡明了中方立場。中俄兩國軍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沒有進入他國領空。

中新社記者: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無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語言都會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就像在中國很多人學習包括英語在內的外語一樣,很多外國人也對學習中文展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到4000萬人次,這些數字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國際中文教育在增進中國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各國人民歡迎和好評。

對於正常的人文交流合作,我們都應當樂見其成、積極助力,而不是對其進行政治化甚至妖魔化。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加強包括語言交流在內的各項人文交流與合作,為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誼與合作、推動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力量。

彭博社記者:據報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否決了中國山東黃金收購一家加拿大礦業公司的計劃,該公司在加拿大北極地區開採金礦。中方對加方這一決定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國和加拿大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開展對外投資合作。任何將正常商業合作政治化,並以國家安全為由進行政治幹預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加方應為包括中國在內各國企業赴加拿大投資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市場環境。

《南華早報》記者:即將卸任的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此前對澳媒體稱,希望中方同下一任澳貿易部長能夠更好溝通並展現出溝通和談判的意願,他批評說中方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並沒有展現出這樣的意願。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即將上任的澳貿易部長有何期待?

趙立堅:我們已經多次強調,中澳之間的外交溝通渠道是暢通的。我們也想再次指出,相互尊重是各國間開展對話與務實合作的基礎和前提。澳方如果真的對同中方接觸對話有誠意,就應當以實際行動體現出誠意。

深圳衛視記者:據報導,一艘獅子山籍「DONGYANG」輪21日在南沙海域遇險,船員棄船逃生後獲中方營救。你能否介紹相關情況?

趙立堅: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21日17時接報,一艘獅子山籍貨船在南沙群島萬安灘附近海域船舶嚴重傾斜。該船船長決定棄船,10名船員乘坐救生筏逃生。

險情核實後,中國交通運輸部及海南省組織力量全力開展救助,協調了三艘輪船參與搜尋。其中一艘於22日下午14時30分成功救起救生筏上10名船員。據了解,10名船員生命體徵正常,歷經將近一天一夜的國際營救終獲成功。

海上人命救助是國際人道主義的行動。此次成功救助是對中國維護南海國際船舶航行安全能力的一次檢驗,充分彰顯了中國在南海海上人命救助的責任和擔當。中方將繼續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對在南海遇險的船隻和船員提供及時、必要的搜尋救助。

路透社記者:美國參議員克魯茲和盧比歐在一封給太平洋島國的信中警告稱,中方資助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競標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藉此進行「間諜活動」和「地緣政治脅迫」。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你提到的個別議員「逢中必反」,熱衷於炮製各種謊言抹黑中國並以此謀求政治私利,毫無政治誠信可言。有關說法完全是對中國企業的污衊抹黑,是為美方無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編造藉口。

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恰恰是美方自己,從「稜鏡門」曝光至今,在全球範圍內對包括其盟友在內的國家進行大規模的網絡竊密,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竊密帝國」。前不久,丹麥媒體曝光美方有關機構對丹麥政府部門實施監控,對途經丹麥通訊光纜上的隱私數據和信息進行搜集。對於美方這套污衊別人、美化自己的伎倆,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印度廣播公司記者:多艘船隻在京唐港停泊數月。據了解,中印雙方就印度船隻船員輪替問題保持著溝通。中方此前稱,出於防疫考慮,無法進行船員輪替。船主也不允許船隻離開。我的問題是,目前不允許船員輪換前進行隔離,是否有科學依據?他們已經被困數月,是否可以允許他們在隔離後進行輪換?基於人道主義考慮,是否可以這麼做?

趙立堅:中方對口岸疫情防控、船員檢疫要求等有明確規定。這些規定都是以科學為基礎的。中方當地有關部門一直同印度方面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回複印方有關訴求,在符合相關防疫規定前提下提供必要便利和協助。

中國日報記者:據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督傑弗裡日前逝世。如何評價傑弗裡先生為促進中澳關系所發揮的作用?

趙立堅:澳大利亞前總督傑弗裡先生生前長期關心和支持中澳關係發展,曾多次訪華,為促進兩國交流與合作作出重要貢獻。我們對傑弗裡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他的親屬和家人表示慰問。

路透社記者:周二,美國會議員魯比歐、麥考爾呼籲川普政府繼續強化上周五通過的新規,阻止中芯國際獲得美國先進技術。你對此有何評論?此外,據美新聞網站Axios報導,美國土安全部將對美國公司發布警告,使用與中國相關聯公司的通訊設備和服務會帶來數據安全風險。你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剛才已經說過,你所說的這些議員,他們的信譽已經破產,毫無誠信可言。

中國堅決反對美方無端打壓中國企業,並多次表明嚴正立場。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違背其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不符合美國企業的利益,將嚴重幹擾兩國乃至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和貿易往來,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造成破壞。

中國企業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在國際化經營中嚴格遵守駐在國法律法規。美方應停止濫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為。

美方個別政客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熱衷於渲染、炒作所謂中國挑戰和中國威脅論,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我想強調,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壯大,只會損害中美互信合作,激化中美矛盾摩擦,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加團結一心,建設更強大的中國。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定措施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路透社記者:澳大利亞籍人員楊軍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說,在北京被拘留期間,他遭受「折磨」、多次審訊以及言語「虐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們已多次就楊軍案表明中方立場,目前該案正在一審審理過程中。我願再次強調,中國是法治國家,中國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辦案,楊軍的各項合法權利均得到充分保障,不存在所謂「折磨」「虐待」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田學軍說,疫情加速新技術應用,推動語言學習變革。本次交流周以「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為主題,順應了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趨勢。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國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漢語
    目前,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以外有約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田學軍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廣西北海市啟動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體系工作
    本網訊 記者徐友仁報導 11月12日,廣西北海市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在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正式啟動。作為廣西首個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體系試點城市,北海市選取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作為首個試點學校,試點開設金融教育課程,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借中文「圈粉」,國外近2億人用中文
    12月22日,教育部召開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會上指出,過去五年,國際中文教育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已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參加中文水平等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限制了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但我們心與心的距離不應疏遠,各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學習彼此語言的熱情不會消退。田學軍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
  • 為什麼馬來西亞留學生都會說中文
    這樣的家庭背景下,理所當然地選擇了中文教育體制。不過,馬來西亞華人在升學過程中必然會體會到的瓶頸是,其管道已越來越狹窄。其實,在之前還有以英文為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型英文小學(簡稱英小);不過在《1967年國語法案》通過後,英小就於70年代中期全部被改為馬來文為媒介的國小或華小。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限制了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但我們心與心的距離不應疏遠,各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學習彼此語言的熱情不會消退。田學軍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
  • 將化學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陸軍防化學院教授王玄玉從國家總體安全觀出發,提出將化學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在國家安全體系表述中增加化學安全、科學界定國家化學安全概念,以及儘快制定化學安全法的建議。王玄玉表示,目前,國家安全正在向非傳統安全領域拓展。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
  • 「聚焦新需求,推動新發展」——中國與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
    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志偉結合中資企業海外發展實際需求,建議中文教學機構與企業合作設立實習基地、出臺人才聯合培養方案,推動與企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此外,與會嘉賓盧安達阿卡蓋拉國際學校校長Athanase、南非中文教師協會會長武長虹、貝寧阿波美卡拉維大學教授於連以及來自貝寧、喀麥隆、莫三比克等國本土教師針對性提出本國中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對策和建議。
  • 把增強國民幸福感納入「十三五」規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作者:江西財經大學幸福經濟學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周海歐  在「十三五」期間,為了更好地鞏固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穩定發展,國家規劃編制部門應當把「增強國民幸福感」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社會發展目標體系
  • 70多國在聯合國發言支持中方立場 外交部:公道自在人心
    【簡介】10月5日至8日,第75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一般性辯論在聯合國總部舉行,70多國發言支持和呼應中方立場。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此作出回應。> 31892284,.70
  • 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本報訊(首席記者 李雲萍)市委、市政府日前研究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涉及勞動教育體系建設、師資隊伍體系建設、實踐活動開展、支撐保障條件四個方面16條具體內容。提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若干措施》強化了課程實施中的勞動教育。
  • 學習中文已成為世界流行?跟著國廣子行傳媒,一起換個方式學中文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可不僅只出現在歌曲中中文的影響力有多大呢?昨天的一組最新數據就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22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並表明: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除了文化輸出,更有文化交流。
  • 英國、日本……那些在學習中文時「獨具特色」的國家
    據《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18)》統計,現今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漢語教學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世界各地學習中文的情況怎麼樣?又有些什麼「特色」呢?一起來看看。(滑稽)日本的中文課本當你以為當年的英語書上,李雷和韓梅梅對話就已經夠無聊、尷尬和魔性了的時候,可能你還沒看到過日本人的中文課本……這是日本一版中文教材裡的幾篇課文,課文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對話角色原型是《西遊記》裡的唐僧和孫悟空:雙方上場,
  • 臻於至善 奮楫篤行——西南證券投教基地打造財商教育新體系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進一步深耕投資者教育服務工作,大力倡導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西南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西牛學院在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滬深交易所及重慶證監局、重慶證券期貨業協會的指導下,發揮金融機構專業優勢,聯合社會各方投教力量,持續推進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從幼兒園、中小學到大學的財商教育全覆蓋新體系,致力於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受眾的特點,以多樣化的投教形式,研發製作青少年財商教育精品,形成「財商教育+產學研實踐」的新財商教育生態鏈條。
  • 「中國那些事兒」沙特小學、中學、大學都將開設漢語課 沙特網友...
    從牙牙學語的藍眼睛小萌娃,到滿頭白髮的外國酷爺爺,從國際政商名流的子女,到努力招攬中國遊客的街邊小販,他們都在學漢語、說中國話。美國總統川普的外孫女阿拉貝拉憑藉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在中國贏得了不少粉絲。(圖片來源:東方IC)而各國政府也順應民意,大力普及漢語教育,許多國家已將漢語列入必修課或者高考科目。
  • 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三、聚焦「一帶一路」,提升全球行動力  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017年5月,「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納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目標。
  • 榴槤資訊|教育部:將編程教育等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12月9日,教育部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覆的函》(下稱「答覆函」),對提案中建議的「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進行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