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已經大結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個女主的結局已經挺好了,至少每個人都找到了各自人生的方向,可看完結局,小嘆總感覺差一口氣,從劇開播到現在,上熱搜的次數很多,觀眾討論的也挺多,但大多都是圍繞著劇中的男性角色!
一開始引發話題的是陳嶼,因為直男,不愛溝通,和曉芹結婚像是鬧著玩一樣,當時網上流行一句「眾盼芹離」,再後來是梁正賢,多金帥氣,給王漫妮帶來了浪漫的愛情,滿足了她的一切幻想,可沒想到是個海王!
本以為這兩個男性角色已經很奇葩了,沒想到最後許幻山的出軌讓人恨得牙痒痒,還有人說是許幻山洗白了陳嶼和梁正賢,沒錯,利用劇中的男性角色達到了宣傳的噱頭,可這樣又未免太過於極端了!
拋開渣男,其實三個女人的弱點也很明顯,顧佳太要強,總是在婚姻中太主動而且既主內又主外,有時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例如最開始約客戶見面,以及買茶場,單方面用力過猛也不大好,陰陽不平衡。
王漫妮一直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或者說自己到底適合找什麼樣的男人,對自己定位太高估,屬於欺騙自己型,內心又高傲又自卑,很矛盾。曉芹對愛情其實並不渴望,她需要的是父親型的呵護,內心一直沒長大。
在陳嶼和曉芹的那段婚姻中,大部分人指責的是陳嶼,覺得他是渣男,可如果不溝通就是渣男的話,那這社會上又有多少好男人呢?小嘆看了這部劇,覺得陳嶼並不是渣男,他和鍾曉芹只是缺少溝通,畢竟談戀愛和婚姻是不一樣的,結婚之後都是要互相磨合的,離婚兩個人都有錯,也是兩個人都衝動。
與其說是離婚之後陳嶼突然改變不如說是離婚後冷靜了,可以把事情有條不紊的處理,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過得更糟心吧,所以陳嶼那句話也沒說錯,只是說得不合時宜,況且他也沒有一直避風,也當港了,只是當時的鐘曉芹並不知道或者並沒有察覺到。
後來鍾曉芹也知道了陳嶼的付出,兩個人也知道溝通了,複合後應該會挺幸福的,所謂的翻舊帳應該不會存在。
許幻山是三個男人中最渣的,出軌了妻子沒發現之前,對小三濃情蜜意,妻子發現了立馬對妻子各種表白,這樣的男人真的小嘆都不知道林有有看上他什麼了,如果真愛妻子為什麼要出軌,如果不愛小三,又是製作煙花呢,又是租房幹嘛的,說白了我覺得他只愛他自己,有海王「一南一北」得想法,卻沒有海王的能力,梁正賢就不說了,他是渣得明明白白,但的確給了王漫妮想要的。
沒有人是完美的,顧佳這麼精明能幹,明知許幻山根本沒能力獨立開公司,不過是個有能力和夢想的煙花設計師,明知是坐在火藥桶上,還要讓他獨自管理公司,從這點上就說不過去。
而許幻山也沒說錯顧佳,墊著腳尖去抓自己抓不到的東西,公司好不容易來了客戶的定金,就要擅自去挪用,還一副自己是老闆娘就沒啥不行的樣子,表示公司的管理完全不在行。還拆東牆補西牆,一帆風順的時候賺大錢,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徹底垮塌。
隔行如隔山,沒有資本的情況下又去接完全不懂的茶,真是別人坑她嗎?更多的是她自己想要在太太圈走捷徑,總想著天上掉個餡餅砸到她。
許幻山和顧佳就算沒有林有有也會分開,因為婚姻是同步的,一方在努力前進另一方還在原地踏步。顧佳做了媽媽不停在學習進步,幫老公管理公司,處理人際,處理孩子學校,許幻山只想自己的設計,如果他在孩子到來,也學會努力管理公司,處理好業務,替顧佳著想,他的思想就不會是停留在以前,單純的只做自己想做的大男孩,不斷的進步也是不斷成熟的過程。
陳嶼只是不善溝通,並不是不愛老公和孩子,他會在曉芹懷孕後裝感應燈就可以證明,而曉芹發現了卻感受不到,到離婚後才明白陳嶼好的地方,說明是兩個人的問題,兩人後來復婚很合理。
總之,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才是最接近生活真實的婚姻寫照,新婚褪去激情後,總是被瑣碎打敗,而雙方因缺少經驗不懂得相互溝通和體諒,總覺得自己是最委屈的人,等置之死地而後生後才會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看到從前忽略的對方的付出,好的婚姻本身就是兩個人相互磨合成長的過程。
所以,小嘆覺得《三十而已》把女性光環看得過於強大,而忽視了她們身上的問題,把男性的渣擴大化,引發觀眾的恐婚念頭,這樣其實也是不好的,你如何看待《三十而已》的結局呢?歡迎在文末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