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小龍蝦在水裡活動不進洞,如何給小龍蝦增加活動空間過冬?

2020-12-26 小龍蝦曬太陽

很多養殖戶朋友對小龍蝦的生理特徵的表現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認為小龍蝦作為甲殼類生物,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根據外部的生態環境變化來打洞進洞,比如水質惡化,低溫高溫極端天氣下等不適合小龍蝦生存的前提下,會出現打洞進洞的情況。這個觀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錯誤,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也是有漏洞的。不錯小龍蝦作為甲殼類生物的確有打洞進洞的生理習慣。但是同時小龍蝦同時也是底棲性的水生生物,同樣喜歡生活在水底或者水草裡面遊動。

嬌貴的小苗

這個季節正好就是最容易說明這個現象的時刻。小龍蝦長大之後,大部分時候都在水體裡面爬行,而還沒有長大的小龍蝦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水裡面遊來遊去,很多情況下,都是不會進洞的,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是由於個體太小,自己打洞很困難,這種情況下,如果有現成的龍蝦洞或者能夠隱蔽棲息過冬的地方,這些小蝦苗都會毫不猶豫地往裡鑽。

所以今天,我要分析的問題主要有三點:

目前冬季低溫天氣下,小龍蝦打洞進洞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對小龍蝦的生存有什麼樣的危害?

養殖戶如何通過人工幹預的輔助手段讓這些還沒有長大的小龍蝦安然過冬?

目前冬季低溫天氣下,小龍蝦打洞進洞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一,案例展示:

稻蝦田上水將環溝邊上的田埂淹沒之後,如果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水質清澈見底,我們可以發現,被誰淹沒的環溝下邊,有很多小龍蝦洞穴,但是比較奇怪的是,很多小龍蝦幼蝦,偶爾你也可以看見少量的大規格小龍蝦,基本上都匍匐在邊上遊來遊去,或者一動不動,在那曬太陽,但是卻從來不往洞裡面鑽。如果是在陰雨天氣下,氣溫普遍只有幾度,人都會感覺到手腳冰冷,這種情況下,我去巡塘的時候,在環溝裡面,水草稀少的地方,基本看不到小龍蝦,但是在水草裡面,我用水桶或者水瓢往水裡一舀,會看見水桶和水瓢裡面有大量的小規格的蝦苗,少的有20個以上,多的甚至將近離100個都不遠。也就是說,大部分養殖戶的稻蝦田裡面都有大量的小苗,低溫天氣下,只不過說都藏在了水草裡面以及其他相對比較溫暖的地方了。

我在巡塘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稻蝦田裡面以及其他少量的養殖戶稻蝦田裡面有的地方的青苔還比較多,我原本想將這些青苔用網兜打撈上來,結果打撈上來一看,發現青苔裡面藏有大量額小龍蝦小苗,所以最終我打消了打撈青苔的計劃,就讓這些青苔浮在水面上,讓這些青苔孢子長在水底,作為小龍蝦藏身和過冬的地方。這可能也是冬季青苔唯一的好處了。

不用懷疑,青苔裡面有苗

二,理論分析:

1,冬季小龍蝦苗子太小:小蝦苗一來規格太小,打洞可是一個力氣活,所以打洞還是比較困難的,另外這些小蝦苗不像長大了的小龍蝦,一般都是在水裡面遊動。根據水溫和天氣變化,會在水體裡面來回遊動,只往水溫比較高的地方躲藏過冬,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養殖戶,會在水草裡面和青苔裡面發現大量的小龍蝦的原因。而且雖然小蝦苗,由於規格小,活動能力有限,但是規格小也有規格小的好處,就是靈活,隨便找到隱藏的地方都可以。

2,冬季有現成的龍蝦洞可以利用:前面的案例我就為大家講過,這個季節可以發現環溝周邊,有很多空閒的龍蝦洞,這些東其實都是以前抱卵蝦以及公蝦在繁殖孵化期間留下的,到現在公蝦死亡之後,這些抱卵的母蝦孵化出小蝦苗之後就會離開洞穴。因此這些空閒的龍蝦洞也是冬季低溫天氣下,這些在外面活動的小苗的天然的藏身過冬的好地方,也就是說又下大東困難一般不打洞,但是有現成的洞可以利用,也絕對不會浪費。

現成的龍蝦洞

3,小龍蝦的生理屬性決定的:小龍蝦既是甲殼類生物所以天然會打洞,同時小龍蝦也是底棲性水生生物。也就是說,小龍蝦既可以通過打洞在龍蝦洞裡面生活,也可以在水草茂盛的地方和水下過冬,至於到底在什麼地方活動,取決於小龍蝦所處的生態環境的好壞,以及生理特徵。前者比如缺氧,水質汙染,高低溫的氣候。後者主要指的是小龍蝦親蝦抱卵孵化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龍蝦洞裡面棲息。這裡還要強調一點的是,小龍蝦在龍蝦洞裡面棲息,肯定沒有在水體裡面活動,長得快,長得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人工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養殖戶想儘量確保小龍蝦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進洞的原因。

以上的原因加起來,也就造成了冬季這個時候小龍蝦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打洞以及在水體裡面活動的獨特現象。這裡我們還需要認識到,養殖戶在這個時候如果放任不管的情況下,這些還沒有長到,還很小的小龍蝦是很容易死亡的

哪麼具體對小龍蝦的危害有哪些呢?

一,案例展示:

我前面有篇文章已經提到過,上個星期我們這裡有一家養殖戶稻蝦田裡面的小龍蝦,在一夜之間大量死亡,少說也有100多斤,死的絕大部分都是小蝦苗,大蝦很少死亡。死亡的原因,預測的結果有很多種,有的人說是沒有投食餌料凍死的,有的說是投毒死的,或者是被農藥汙染之後導致急性死亡的。還有的人說是低溫天氣和過高的溫差,導致小龍蝦應激死亡。種種說法都有。不過我內心深處還是傾向於凍死的,仔細觀察,這塊稻蝦田,環溝裡面基本上什麼水草都沒有,伊樂藻和水花生也沒有,水體清澈透明見底,清湯寡水,透明度過高,這種情況下,這些小蝦苗一來打洞困難,二來在水體裡面沒有地方躲藏過冬,被凍死的概率很大很大,然後觀察,死亡的大部分都是小苗,大蝦很少死亡,也足以證實這一點,因為小苗太嬌貴,很容易死亡。

凍死的小苗

二,理論分析:

1,小蝦苗凍死: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小苗進洞困難,只能呆在水體裡面,如果養殖戶忽視冬季管理工作,比如沒有移栽好水草,就會導致小龍蝦無處藏身,只能在光溜溜的水體裡面四處掙扎,最只能怪被凍死。同時水位沒有蓄起來,導致水位過淺,陽光直射,導致水溫過低,也會讓小苗凍死。最後沒有做好肥水工作,一般情況下,上水淹洞過遲,稻草沒有覆蓋堆積在水面,直接導致水體過瘦透明度過高,這樣在水體裡面活動的小龍蝦很可能就會因為溫差過大死亡。

2,小龍蝦營養不良,生長緩慢:如果冬季水溫過低,溫差過大的情況下,養殖戶沒有做好相關的保暖增溫工作,就會導致小龍蝦比較強烈和明顯的應激反應。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即使小苗沒有凍死,也會在應激反應的過程中,處於求生的本能會減少自身的營養消耗,停止生長發育,同時蝦殼會迅速提前硬化,這樣就會導致小龍蝦蛻殼困難,最終,長出來的小龍蝦有大概率會形成鐵殼蝦,並且由於營養不良,而長的頭大身子小,品相很差。這樣,在總體程度下,就會延長小龍蝦的生長周期,導致早春小蝦苗普遍生長緩慢,達不到上市的要求和規模,養殖戶損失慘重。

品相差,規格小的鐵殼蝦

針對以上的具體危害表現,我個人認為,養殖戶完全有必要採取人工幹預的手段,來給小龍蝦營造大量合適的棲息的場所,來防止小龍蝦在水體裡面過冬,被凍死或者停止生長。

人工輔助手段來給小龍蝦提供洞外合適的過冬棲息環境的措施有哪些?

1,冬季合理充分移栽水草:小龍蝦多不多,長的快不快,好不好,看水草,這句話用在這個季節是最合適不過了。由於冬季可以選擇的水草不多,在我們這邊主要有三種,一是沉水水草伊樂藻,其次是水花生,還有本地野生的水荇草,伊樂藻一般移栽到稻蝦田種植區,當然也有移栽到環溝裡面的。其次在環溝兩邊還要移栽大量的水花生和水荇草,以上三種水草充足合理搭配,可以給在水體裡面活動的小龍蝦提供大量的棲息過冬的地方。我們之前就試過,即便是低溫天氣下,在水草多的地方用水桶舀上來,水草裡面也有數不清的小苗,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伊樂藻具體的移栽時間我們這邊是10月中旬,移栽的時候要先將稻蝦田淺水種植區用旋耕機旋耕一遍,然後堅持行距5米,株距10釐米的格局來移栽。這樣可以確保水體裡面大部分地區都有水草覆蓋。其次,水花生和水荇草在環溝附近,一般不需要特別管理,本來冬季水草就不多,多長一點也沒關係。

冬季低溫水草很重要

2,稻茬浸泡和稻草漚肥:我們這裡肥水一般都是利用稻田現成的稻茬和稻草來肥水,當然也可以使用草木灰來肥水,最好是兩者搭配使用。稻茬和稻草在腐爛的過程中一方面會釋放大量的有機質來肥水降低水體透明度另一方面還會釋放大量的熱量來給水體增溫,最重要的是在這些稻茬和稻茬腐爛堆放的地方,小苗很喜歡藏在裡面,既暖和,還有大量的浮遊動物可以攝食,稻茬浸泡大家相信都比較熟悉,稻草的話建議是每隔20米堆放一堆稻草用來漚肥加溫。

稻草和稻茬漚肥保溫

3,保持高水位,儘量減少水位劇烈變化:寒冬臘月保持高水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保證水體裡面的水溫相對要高一些,這樣可以有效保證水底活動的小苗不被凍死,具體來說,這個季節的水位建議保持在50到70公分的樣子,穩定水位很重要,有利於小苗的繁殖和生長。由於稻蝦田多少都有滲水的現象發生,因此每隔一段時間,養殖戶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加水,加水的時候注意要少量緩慢,原因只有一點,就是不同水源之間溫差很大,加一次水最好用三天的時間緩慢加,可以將小苗的應激反應降到最低。

4,為小龍蝦人工打洞:這裡的人工打洞並不是說養殖戶直接為小龍蝦挖洞,指的是儘量為小龍蝦尋找以你藏身的地方,比如前面說的稻草堆,還有牛糞堆,水葫蘆堆,水花生堆以及土堆等等。這些地方都可以為小苗提供避難過冬的場所。

小結:

還是那句老話,之所以要求養殖戶在冬季低溫下做好相關管理措施,本質上就是要確保小龍蝦的存活率,其次是確保小龍蝦健康快速生長,目的就是為了明年開出,養殖戶在市場空缺期有高價小龍蝦出售。而鑑於冬季低溫下小龍蝦大部分時候不進洞的特殊現象,就要求養殖戶做好稻蝦田的保溫工作,儘量給小苗提供足夠多的過冬場所。朋友們,你們的管理工作都做到位了嗎?

相關焦點

  • 老師傅教你如何做好小龍蝦冬季保苗!
    一般情況下一隻龍蝦的抱卵量在300-500粒左右,孵化時間需40-70天,時間的長短主要與水溫有關,所以我們在十月份開始就能陸續發現有小蝦苗的出現,(如果塘裡面放過種蝦,此時還沒有發現小蝦苗,那很有可能是水位過淺,需要漫過洞穴小龍蝦才會出洞,水位也不能太深,太深水溫一時上不來也會影響小龍蝦的孵化),剛孵化出的蝦苗會在母體保護下發育生長
  • 上水淹洞後如何給小龍蝦補鈣?為什麼說低溫給小龍蝦補鈣困難?
    我們小龍蝦養殖戶一般等到10月份的時候就要著手準備開始上水淹洞了,因為這個時候稻蝦田裡面已經有一批提前孵化出來的小蝦仔需要出水活動,因此,單從這個角度來看,蝦田裡面已經開始有小龍蝦活動了。
  • 幾萬家小龍蝦店面臨倒閉 小龍蝦餐飲如何應對過冬難?
    幾萬家小龍蝦店面臨倒閉 小龍蝦餐飲如何應對過冬難?&nbsp  有間蝦鋪一直以來都在嘗試突破小龍蝦冬季難賣的痛點,創始人曾暉建議,入冬時,可以對菜單進行精簡,減少產品數量,凸顯主打菜,增加熱菜或者火鍋的比重。目前,店內小龍蝦菜的銷售量已經開始下滑了,但營業額未受明顯影響。&nbsp  該店之前的小龍蝦菜品共有7款,入冬後減少到4款,冬季最終僅保留2款,銷售佔40%。
  • 小龍蝦養殖冬季肥水困難的原因和重要性!如何給稻蝦田肥水
    絕大部分小龍蝦養殖戶朋友都知道冬季稻蝦田肥水的重要性,都會在水稻收割之後過段時間之後上水淹洞,通過浸泡稻茬,腐爛釋放大量有機質來給養殖水體增肥。很少有人不知道冬季不需要給稻蝦田肥水的。這充分說明了冬季要想將水肥起來難度還不小。具體來說稻蝦田冬季肥水比較困難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構成的:1,外來水源:上水淹洞或者換水之後加進來的新水,本身就比較瘦,缺乏硅藻,並且將青苔水給引進來了。
  • 如何讓棲息在洞裡面的抱卵蝦出來活動覓食?養殖戶需要轉變思路
    在抱卵蝦孵化的過程中,如果水溫更適合餵養,它也會出來活動覓食的。但是當小蝦仔還沒有孵化出來之前,它們就會留在蝦洞中,不吃不喝,直到蝦出來。當幼崽從母親體內分離出來時,只要外界水溫合適,它們就會出來覓食活動。
  • 小龍蝦如何應對惡劣天氣?
    文:馮工&小龍蝦養殖技術價格 隨著這場降雨,溫度也急劇下降,大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雨雪天氣伴有大風,有些地區池塘可能會結冰,那麼遇到這種天氣,水溫過低,小龍蝦會不會凍死,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前一段時間溫度還行,部分蝦苗已經孵化出洞,前期又沒有管理安排好,池子裡蝦苗越小,成活率越低,講冬季管理系列已經講到
  • 淹小龍蝦洞是一次性還是分次好,上水快會淹死洞裡的小龍蝦嗎?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人工幹預,出洞的小蝦苗很容易凍死。不過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白天氣溫還是比較高的,都有20°以上,這個溫度是非常適合小龍蝦快速生長繁殖的。而且9月份下旬的時候,第一批早蝦苗(用小蝦仔形容好像更加合適)已經孵化出來,並可以脫離母體。這時候出洞活動正式時候。長期在洞裡不出來活動的小龍蝦肯定生長緩慢,同時由於營養缺乏,也長不好,所以這就是上水搖動的直接原因。
  • 小龍蝦的產卵量和孵化率不是固定的?養殖戶應該如何管理?
    所以最終決定小龍蝦產量的原因需要養殖戶朋友來中和考慮才行。接下來我來具體介紹一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分析:親蝦產卵能力抱卵蝦的存活率親蝦產卵能力如何?2,產卵環境:具體而言最好是在7月份捕撈活動 介紹之後,及時降低水位讓小龍蝦迅速落洞,讓小龍蝦提前進洞產卵,這個時候小龍蝦大部分都進洞或者落入環溝裡面。 趁這個機會,可以給養殖水體,這裡指的是稻蝦田,來進行改底淨水消毒殺菌處理。
  • 池塘養殖小龍蝦怎樣才可以安全過冬?
    大部分小龍蝦養殖區的小龍蝦也進入越冬模式,受外界環境影響溫度過高過低時小龍蝦會打洞度過不適環境,等待來年氣溫回暖時出洞覓食活動,有些養殖戶朋友看不到池塘裡有龍蝦認為養殖結束了,不需要加強管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小龍蝦進入洞穴越冬,生長緩慢,生命力很弱,小龍蝦能否順利越冬,直接關係著來年的養殖效益,同時做好越冬管理措施,對明年開春提前上市,搶佔市場價格優勢增加經濟效益。
  • 小龍蝦是兩棲動物嗎?養殖戶如何管理,才能防止小龍蝦逃跑?
    小龍蝦可以生活在到夏天裡,溝渠魚塘以及野外的江河湖裡面都有痕跡。而且小龍蝦作為甲殼類生物還可以掘洞,甚至可以暫時在脫離水體的陸地上爬行,於是會給人一種感覺,覺得小龍蝦屬於兩棲類水生生物,和青蛙以及蛇是一樣的生物,究竟是不是這樣呢?養殖戶應該如何管理呢?這篇文章為你分析。
  • 春季是否可以淹小龍蝦洞?這裡有答案
    小龍蝦生活在水裡,但是長期被水淹在下面小龍蝦就會爬出來透氣。所以,小龍蝦養殖池淹洞的目的就是通過提升水位來將小龍蝦的洞口淹沒,迫使洞穴裡面的小龍蝦外出行動。小龍蝦一旦外出,勢必就會要攝食,從而達到促進生長的目的。我們都知道在秋季要對小龍蝦養殖池進行淹洞,這樣促使能夠它們外出攝食,提高營養的儲備,以便他們能夠安全過冬。
  • 《QQ飛車》麻辣小龍蝦活動地址 麻辣小龍蝦活動怎麼樣
    導 讀 QQ飛車麻辣小龍蝦活動有什麼獎勵,QQ飛車麻辣小龍蝦活動怎麼參與,QQ飛車麻辣小龍蝦活動地址是什麼
  • 對小龍蝦的生長有哪些影響?
    一般養殖戶對蝦田小龍蝦的水溫管理,主要集中在高溫和低溫這兩種生存環境裡,夏季高溫天氣下如何給蝦田消毒殺菌,改善水質,防控小龍蝦大面積發病。冬季低溫天氣下如何給蝦田,保溫肥水培藻。秋天秋高氣爽,中稻收割之後,溫度不高不低,光照充足,正是給蝦田清塘改底消毒殺菌的時候,由於小龍蝦落溝進洞,管理起來也很輕鬆。
  • 為什麼冬季吃小龍蝦的人很少?蝦少,肉老,脂肪少是關鍵因素
    (蝦少)一,案例展示:如果你是大棚溫室養殖也許還有可能通過調節水溫讓小龍蝦出來活動覓食,但是在稻蝦田養殖模式和塘口養殖模式下,小龍蝦在秋冬季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已經進洞冬眠去了,不會待在水體裡面,不用看,無論你將籠子放在什麼地方,都不會有大蝦籠的。
  • 小龍蝦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季呢?僅僅是靠打洞嗎?
    從事小龍蝦養殖的養殖戶都知道,在寒冷的冬天很難在養殖池塘水體中發現小龍蝦,而池塘四周的池埂卻存在很多洞穴。那麼這些洞穴是小龍蝦打的嗎?是小龍蝦用來冬眠的嗎?答案是肯定的。自然環境中,小龍蝦主要靠進入自己所打的洞穴度過寒冷的冬季。
  • 如何最大限度地捕捉小龍蝦的成蝦?
    有小龍蝦的池塘裡面,要想把裡面的小龍蝦捕捉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地籠來捕捉。但是由於小龍蝦有些會在洞穴裡面,所以又想把池塘裡面的小龍蝦全部捕撈乾淨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正如題目所說的,只能夠最大限度的將成蝦捕撈起來。如何操作呢?
  • 小龍蝦店該如何在冬季「取暖」
    有業內人士從某點評平臺上整理了一份鄭州小龍蝦店營業情況數據:7月份,鄭州在營業的小龍蝦店共計1869家,而到了11月份,在營業的小龍蝦店僅剩531家。  巨大的競爭壓力和成本壓力迫使小龍蝦店老闆尋找出路、謀求轉型,全年只盈利了將近4個月的他們,該如何面對疫情下的冬天?
  • 淡季提前了倆月 全國10萬家小龍蝦商家如何過冬?
    當然也不排除這幾年小龍蝦在市場普及和培育情況下,擴大了消費人群。小龍蝦市場的版圖變大,消費人群變多,消費場景也增加,催生不同的產品線出現。所謂旺季縮短,其實只是在傳統的消費力和場景、市場裡。外賣和凍蝦,並沒有過多蠶食傳統的宵夜消費。據我觀察,小龍蝦新興的消費場景,將是市場的增量。所以,對於傳統小龍蝦餐廳來說,不同區域、不同品牌調性,做不一樣消費力的顧客和消費場景。比如胡大做胡大的,龍蝦趴做龍蝦趴的。
  • 請問冬季小龍蝦怎麼防凍死?
    小龍蝦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8℃以上,30℃以下,但水溫低於5℃時,就會凍傷、凍死,造成損失。那麼,如何使小龍蝦安全過冬呢,以下幾點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保持池塘水位在2-2.5米以上)要注意的是,冬季水枯,要儘量保持水位穩定。
  • 龍蝦田經常下地籠對小龍蝦的生長繁殖有哪些壞處?如何解決?
    將地籠放在這裡可以增加小龍蝦的捕撈量。對於捕撈來說是是好事,但是對於小龍蝦的生長繁殖和活動有一些不利影響,由於地籠放在小龍蝦頻繁活動出沒的地方,阻礙了小龍蝦的爬行甚至棲息,同時在這些地方頻繁的捕撈,小龍蝦也有可能產生不良的應激反應,甚至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