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也就是昨天,重慶公安局九龍分局接到了一起報案。17歲的小錢因為和女朋友吵架,被女朋友提出分手,心裡實在接受不了,於是爬上高樓,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民警趕到現場時,小錢人已經在33層的天台外呆了半天了。
按照香港電影的套路,這個時候應該有談判專家拿著大喇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那畢竟是電影,而這裡,畢竟是重慶。一個充滿美食誘惑的3D城市裡,執勤的譚警官沒有大費周章地請什麼談判專家,而是去附近的小店裡,買了一盤滷菜,對著小錢說:你快上來,別想不開,我買了滷菜,天冷,我們陪你吃。
一邊是冰冷的死亡懸崖,另一邊是鹹香中還帶著一絲誘惑的滷菜,小錢沒有多想,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滷菜。在我們感嘆這則鬧劇的同時,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這個滷菜到底是什麼噴香的美食,竟能無聲地挽回一個失戀者破碎的靈魂?
其實,滷菜這樣東西,並不是什麼新奇的食物,它的存在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而他的發源地,就是在四川。
滷菜的第一次出現,是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製鹽對老百姓來說是個麻煩事,因為鹽不能私售,只能從官府購買,而產鹽的大國是靠近海的齊國,直到秦國的太守李冰率領民工修都江堰後,又派人打穿廣都鹽井,四川地區才有了井鹽。有了豐富的鹽,人們才開始研發用鹽烹飪美味,這時候的四川人,已經有了「尚滋味,好辛香」的名聲,他們製作的滷蛋就是滷菜最早的雛形。
後來隨著技術發展,滷味有了更多的演變,甚至逐漸產生了派系之分。有了四大滷菜派系:川滷、粵滷、潮州滷、客家滷。其中首屈一指的還是川滷。川滷以紅滷為主,也有白滷和黃滷。
紅滷,就是以可食用紅曲米、醬油味主要調料製作的滷味,這類滷味的特點是色澤紅亮,回味悠長。代表菜有:紅滷牛肉、紅滷豬蹄。
白滷,拒絕了一切有顏色的調料,確保製成之後的肉類以原本的顏色出現,但是味道上並不清淡,比如南京的鹽水鴨,揚州的鹽水鵝。
最後是黃滷,黃滷注重黃醬面醬來調味,甚至還有一些黃滷會採用鹽焗的技巧,並加入蜂蜜,黃滷的口感不怎麼鹹,反而有一些五香味,所以很多人會把黃滷和五香滷混為一談,但是其實二者是兩種菜品。
滷味歷經千年的發展,工藝已經越來越複雜,蒸滷、醃滷、浸滷、烤滷、醬滷、焗滷、炸滷、烤滷等技法層出不窮,不管是婚宴慶典的大席面,還是三五好友小酌的聚會,都能看到滷菜的身影,一盤滷肉,一盤花生米,二兩小酒,就能讓兩個之交好友開心一下午。你最喜歡的是那種滷菜,又是如何挑選可口滷菜的?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